第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與之相對的,漢獻帝劉協卻在做了大半生傀儡皇帝之後,不得不禪讓皇位給曹丕,自己也離開了都城,去封地做了山陽公,子孫傳爵數代後,為胡賊所殺,山陽公國滅。

  如今雖然劉協坐在上首,被尊稱為「陛下」,曹操立在階下,尚是小小校尉。

  然而想到來日天地迥異,劉協焉能不心驚。

  劉協起身,走過淳于瓊、趙融、馮芳,停在了曹操面前,緩緩開口,問道:「你便是曹阿瞞麼?」

  曹操一愣,躬身道:「回陛下話,小臣曹操,小字確是阿瞞。不知陛下如何知曉?」

  「君前臣名」乃是此時禮儀,小皇帝一開口卻喚的臣下小字,那是極為親切隨和的舉動了。因此曹操才有此一問。

  劉協微微一笑,道:「朕從前聽身邊小黃門講過一則你的故事。」他見曹操滿面疑惑,也不賣關子,道:「說是你年少時,見宦官張讓等人禍亂朝政,心中不忿,曾潛入他起居之處,意欲刺殺此賊。後來叫他察覺,派了許多人捉你,你武藝了得,揮開兵器,無人敢近身。後來朕被張讓等賊人挾持、流落民間,時時想起這則故事,想著若朕能回到洛陽,定要見一見這故事裡的主角。今日終於見到了。」

  說起曹操行刺,總是想到刺殺董卓、孟德獻刀。

  實際上曹操不曾行刺過董卓,倒是年少時行刺過宦官張讓。曹操從做騎督尉出身,武藝雖比不上名將,卻也算得上高手。而張讓派出來捉拿他的,都是些家僕,見他亮了武器,自然不敢近身。況且曹操的祖父曹騰曾為中常侍,與張讓乃是一個體系的,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如今劉協用人之際,有意籠絡曹操,自然言語間捧著他,倒好似曹操成了神兵天降、百人莫敵,且一顆忠心為了大漢朝廷。

  其實在劉協看來,曹操雖不是神兵天降,價值卻比真正的神兵還要高。他上一世是重整過破碎山河的皇帝,深知戰爭雙方體量上來之後,單個所謂名將能產生的影響是很小的,最後歸根結底要看雙方的軍事建設,而東漢末年到三國鼎立,只出現過兩個人能稱為軍事家,其中一個便是曹操。

  劉協審視著曹操,見他不過三十歲如許,想來此時未見得就有了要做「周文王」的心。人的欲望與野心,都是一點一點餵大的。而人的三觀,多是在青年時期就大致塑造完成的。曹操既然少年時有刺殺逆閹張讓的舉動,那總還是有幾分自認為大漢臣子之心。

  有此心,就可用。

  曹操不意自己少年時輕狂行事,竟然傳入了小皇帝耳中。雖然出乎意料,卻也並非不可能,畢竟他自己出身宦官之族,宮裡的小黃門會向年幼的皇子講述這些故事,也很有可能。

  聽得小皇帝言語嘉許,曹操有一絲自得,更有萬分小心,道:「陛下謬讚。想來陛下昔日聽故事,以為故事裡的人乃是一代豪傑英雄。今日見著小臣,小臣容貌不顯,定是叫陛下失望了。」

  劉協笑道:「這你卻說錯了。你與朕心中所想,絲毫不差。」

  曹操又是一愣。

  上首淳于瓊、趙融、馮芳三人聽得君臣對答,也已忍不住側目看來,將昔日同僚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沒看出半分特異之處——當然除了矮。

  劉協忽然又問道:「諸位愛卿可都成家了?」

  四名校尉都是三十多的人了,這個年代豈有還未成家的道理。

  劉協又道:「那可都有子嗣了?」

  此時正妻之外,還有侍妾不盡,當然也都有子嗣了。

  四人一一回答了,正奇怪小皇帝究竟意欲何為。

  劉協小大人似的嘆了口氣,道:「朕原是聽說了你們的故事,有心想召你們入宮陪伴。然而今日見到你們,才知是朕糊塗了。那故事裡的你們雖然還是少年,現實中的你們豈有不老去的?朕也不瞞諸位愛卿,朕本就少兄弟,獨居未央宮,著實寂寞,本想與諸位英雄同食同宿,不成想算錯了年紀。好在你們既然都有子嗣了,那便揀選子嗣中與朕年齡相仿之子,送入宮中。朕與他們一同讀書習武,豈不快活?」

  這一下出乎所有人意料,就連曹操面色都有些把持不住。

  眼見董卓這個西涼起兵的悍將占了洛陽城,對於袁紹、曹操等這些舊貴族,定然會有一場清洗。他們也許還未付諸行動,但是內心都在策劃著名逃離洛陽,以圖後繼。此刻小皇帝神來一筆,要他們留個兒子在宮中,名為做天子伴讀,實則是陷在這洛陽城中了。事出倉促,四人無法立時應聲。

  劉協看在眼中,心知肚明怎麼回事,仍是悠悠道:「諸位可是擔心公子們入宮沒個職位?諸君放心,未央宮事,司空大人盡知,他待朕忠心,必會妥當處理,給諸位公子一個滿意的職位。」

  不管是曹操還是淳于瓊,又或是趙融、馮芳,四個人沒有一個是蠢人,立時便聽出了背後的寒意。

  未央宮中發生的事情,董卓即刻便會知道。若是他們不留這「質子」入宮,那便是公然要反董卓,恐怕闔族都走不出這洛陽城去。

  曹操第一個躬身道:「小臣長子曹昂,虛長陛下數歲,願為陛下驅使。」

  劉協點頭。

  曹昂,歷史上在戰場上為了救曹操而死,以至於將曹昂撫養長大的丁夫人與曹操決裂。曹丕稱帝後曾說,「長兄,自然應當繼承這個位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