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周王府的下人將二人引到了偏廳,丫環奉了茶上來,便聽得腳步聲從外面傳了過來,進來的是一位鬍子花白的官員,目光匆匆往姜無印面上一掃:「姜……」什麼來著?
姜無印起身行禮:「潘大人,草民久仰周王之名,今日特意備了百年老參,以及幾樣補身子的珍品,還望潘大人能收下。」他轉頭朝著身後的年輕男子吩咐:「阿樹,將我備下的東西送過去。」
阿樹提著禮盒的手緊了又松,低低應承了一句:「是!」一步步上前。
坐在主位的潘良緩緩起身,目光緊緊盯在他身上,直到他走近了,才顫抖著聲音道:「阿……阿樹……」
阿樹猛的扭頭,去瞧姜無印,見到他面上篤定的神色,只覺得腦子裡轟然作響。
自從姜無印決定前去周王府探探路,阿樹就出言阻止了好幾次:「……聽說周王不近人情,待人很是冷淡,不似安王好打交道。要不還是算了吧?」
姜無印那時候怎麼說來著:「這世上就沒有敲不開的門,只看我手裡握著什麼樣的籌碼。」
那時候阿樹不明白,姜無印一而再再而三的前去攀附皇子,每次都能棋錯一著,可是他卻一點也不驚慌,似乎每一次都有東山再起的決心。
現在他明白了,姜無印這次之所以這麼篤定,就是因為他才是姜無印握在手中的籌碼。
************
如今在朝中,風頭最勁的乃是周王。
苗勝之事牽連出了梅閣老與安王,這些騎牆派眼看著安王也沒有了繼位的希望,只能考慮與周王府拉關係。
周王雖然身子骨弱了些,可他乃是元後嫡子,又是皇長子,最是名正言順了。
朝中不少官員見勢,已經向魏帝請旨,立周王為太子。魏帝將奏摺留中不發,也不知道是什麼態度,下面臣子尚在揣測。
周王之下,去了安王便只有梅妃生的五皇子崔陽十來歲的年紀,就算他天資聰穎,但外戚姓梅,那也是不成的。
梅妃原本生了兩個皇子,背景又雄厚,前太子被貶,閆皇后病逝,也算得勝券在握了,哪裡料得到一朝翻覆,就從天堂跌到了地獄,苗勝之事將她生的兩個皇兒都從根兒上斬斷了青雲之路,差點臥床不起,好歹還有一口氣撐著,不至於讓宮中其餘嬪妃看了笑話。
沉香殿以前有多熱鬧,現在就有多冷清。特別是在閆皇后病逝之後,宮裡都在傳梅妃會被立為皇后,宮中不知道有多少小嬪妃巴上來,只望提前與上司打好關係,以後在宮裡的日子也好過些。甚至還有小嬪妃提前恭賀過了,沒想到卻出了這檔子事兒。於是人人自危,不肯再往沉香殿來走動。
崔晴與梅妃心懷芥蒂已久,她成婚之後極少入宮,卻在聽聞安王出事之後進宮向梅妃請安。
她出嫁也不過幾個月,梅妃卻好似老了十歲,與過去妝容精緻的寵妃截然不同,這使得崔晴有種恍惚的錯覺:眼前這個老婦人與撫養她長大的梅妃並非同一個人。
梅妃向來在乎容貌,哪怕在病中也要收拾的精緻漂亮,哪裡會是眼前懶懶散散的老婦人?
「母妃也要保重身子,若是不舒服了還要召太醫來瞧瞧才是。」
崔晴其實也能理解梅妃,苗勝一案審到最後,梅納英雖然不似閆國熹一般全家被下了詔獄,但是三日前梅府已經被北鎮撫司的官兵給包圍了,就連廚娘出門買菜,也有人跟著,監視居住。
安王已被禁足府中,不久之後等待他的是奪爵還是被貶,甚至圈禁終生,全在魏帝一念之間。每思及此,便令梅妃覺得恐懼,暗無天日的絕望都快要擊潰她所有的理智。
她似乎是此刻才清醒過來,似黑暗之中瞧見了黎明的曙光,波濤之中抓住了一塊救命的舢板,高傲如她,此刻也顧不得了,猛的直起身子就撲到了崔晴的面前,拉著她的手急切道:「晴兒,你來的正好,你快去求求你父皇,救救煦兒!救救他……」話音未落已是珠淚紛紛。
崔晴身邊跟著的人頓時如臨大敵,若非礙於梅妃的身份,恐怕都要一把將她拉開。「娘娘,公主懷孕了……」
「懷孕……哦懷孕了。」梅妃現在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讓安王躲過這場劫難,至於其他的都不在她的考慮之內:「晴兒你一定要救救煦兒!快去求求你父皇!」
崔晴在沉香殿裡茶都沒喝一口,就被梅妃催著去面聖。
她在御書房見到了魏帝,卻發現她不過是出嫁數月,梅妃在這場變故里蒼老許多就算了,就連向來胸有成竹鐵腕獨斷的魏帝鬢邊也添了許多白髮。
「父皇也要保重龍體,國事再繁重也要好好保養!」崔晴發現她從沉香殿到御書房,能說的似乎只有「保重身體」這類無關緊要的話。
魏帝見到她的神色,便心裡有數:「可是你母妃讓你過來為安王求情的?」
崔晴神色間便帶出了些悽然:「女兒馬上要做母親了,心裡忐忑的緊,也不知道生下來是兒是女,總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給它。母妃疼愛孩子的心想來是一樣的。但是安王……他做出這等事情,暗中預謀,怎麼就不曾考慮過父皇的感受呢?!」
魏帝都要被她逗樂了:「你這到底是來做說客,為安王求情的,還是來為朕打抱不平的呢?」
崔晴是個聰明人,尤其擅長審時度勢,不然也不會突破梅妃的算計而嫁給程智。
姜無印起身行禮:「潘大人,草民久仰周王之名,今日特意備了百年老參,以及幾樣補身子的珍品,還望潘大人能收下。」他轉頭朝著身後的年輕男子吩咐:「阿樹,將我備下的東西送過去。」
阿樹提著禮盒的手緊了又松,低低應承了一句:「是!」一步步上前。
坐在主位的潘良緩緩起身,目光緊緊盯在他身上,直到他走近了,才顫抖著聲音道:「阿……阿樹……」
阿樹猛的扭頭,去瞧姜無印,見到他面上篤定的神色,只覺得腦子裡轟然作響。
自從姜無印決定前去周王府探探路,阿樹就出言阻止了好幾次:「……聽說周王不近人情,待人很是冷淡,不似安王好打交道。要不還是算了吧?」
姜無印那時候怎麼說來著:「這世上就沒有敲不開的門,只看我手裡握著什麼樣的籌碼。」
那時候阿樹不明白,姜無印一而再再而三的前去攀附皇子,每次都能棋錯一著,可是他卻一點也不驚慌,似乎每一次都有東山再起的決心。
現在他明白了,姜無印這次之所以這麼篤定,就是因為他才是姜無印握在手中的籌碼。
************
如今在朝中,風頭最勁的乃是周王。
苗勝之事牽連出了梅閣老與安王,這些騎牆派眼看著安王也沒有了繼位的希望,只能考慮與周王府拉關係。
周王雖然身子骨弱了些,可他乃是元後嫡子,又是皇長子,最是名正言順了。
朝中不少官員見勢,已經向魏帝請旨,立周王為太子。魏帝將奏摺留中不發,也不知道是什麼態度,下面臣子尚在揣測。
周王之下,去了安王便只有梅妃生的五皇子崔陽十來歲的年紀,就算他天資聰穎,但外戚姓梅,那也是不成的。
梅妃原本生了兩個皇子,背景又雄厚,前太子被貶,閆皇后病逝,也算得勝券在握了,哪裡料得到一朝翻覆,就從天堂跌到了地獄,苗勝之事將她生的兩個皇兒都從根兒上斬斷了青雲之路,差點臥床不起,好歹還有一口氣撐著,不至於讓宮中其餘嬪妃看了笑話。
沉香殿以前有多熱鬧,現在就有多冷清。特別是在閆皇后病逝之後,宮裡都在傳梅妃會被立為皇后,宮中不知道有多少小嬪妃巴上來,只望提前與上司打好關係,以後在宮裡的日子也好過些。甚至還有小嬪妃提前恭賀過了,沒想到卻出了這檔子事兒。於是人人自危,不肯再往沉香殿來走動。
崔晴與梅妃心懷芥蒂已久,她成婚之後極少入宮,卻在聽聞安王出事之後進宮向梅妃請安。
她出嫁也不過幾個月,梅妃卻好似老了十歲,與過去妝容精緻的寵妃截然不同,這使得崔晴有種恍惚的錯覺:眼前這個老婦人與撫養她長大的梅妃並非同一個人。
梅妃向來在乎容貌,哪怕在病中也要收拾的精緻漂亮,哪裡會是眼前懶懶散散的老婦人?
「母妃也要保重身子,若是不舒服了還要召太醫來瞧瞧才是。」
崔晴其實也能理解梅妃,苗勝一案審到最後,梅納英雖然不似閆國熹一般全家被下了詔獄,但是三日前梅府已經被北鎮撫司的官兵給包圍了,就連廚娘出門買菜,也有人跟著,監視居住。
安王已被禁足府中,不久之後等待他的是奪爵還是被貶,甚至圈禁終生,全在魏帝一念之間。每思及此,便令梅妃覺得恐懼,暗無天日的絕望都快要擊潰她所有的理智。
她似乎是此刻才清醒過來,似黑暗之中瞧見了黎明的曙光,波濤之中抓住了一塊救命的舢板,高傲如她,此刻也顧不得了,猛的直起身子就撲到了崔晴的面前,拉著她的手急切道:「晴兒,你來的正好,你快去求求你父皇,救救煦兒!救救他……」話音未落已是珠淚紛紛。
崔晴身邊跟著的人頓時如臨大敵,若非礙於梅妃的身份,恐怕都要一把將她拉開。「娘娘,公主懷孕了……」
「懷孕……哦懷孕了。」梅妃現在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讓安王躲過這場劫難,至於其他的都不在她的考慮之內:「晴兒你一定要救救煦兒!快去求求你父皇!」
崔晴在沉香殿裡茶都沒喝一口,就被梅妃催著去面聖。
她在御書房見到了魏帝,卻發現她不過是出嫁數月,梅妃在這場變故里蒼老許多就算了,就連向來胸有成竹鐵腕獨斷的魏帝鬢邊也添了許多白髮。
「父皇也要保重龍體,國事再繁重也要好好保養!」崔晴發現她從沉香殿到御書房,能說的似乎只有「保重身體」這類無關緊要的話。
魏帝見到她的神色,便心裡有數:「可是你母妃讓你過來為安王求情的?」
崔晴神色間便帶出了些悽然:「女兒馬上要做母親了,心裡忐忑的緊,也不知道生下來是兒是女,總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給它。母妃疼愛孩子的心想來是一樣的。但是安王……他做出這等事情,暗中預謀,怎麼就不曾考慮過父皇的感受呢?!」
魏帝都要被她逗樂了:「你這到底是來做說客,為安王求情的,還是來為朕打抱不平的呢?」
崔晴是個聰明人,尤其擅長審時度勢,不然也不會突破梅妃的算計而嫁給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