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另外莊蕾也要準備進京謝恩的事情。
朱縣令的調令也下來了, 調往蘇州府崑山縣任知縣, 雖然官職上還是七品, 但是遂縣一個人口少,稅賦少的蘇北下縣和姑蘇魚米之鄉的上縣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聽陳熹說這種上縣都是要熬,熬很多年可能才能輪到, 如朱縣令這樣算是跨度大了,到底是世家子弟不一樣。
莊蕾笑了一聲:「人家是神仙下凡歷劫的, 上頭有人,咱們是凡人修仙,沒什麼好羨慕的。」
「嫂子說的是。」
原本庄蕾想要帶著一家子去京城, 張氏說陳照的學業重要,別讓他丟下了學業,她得在家陪著給陳照做飯洗衣,免得孩子沒人照顧。一下子弄得胖乎乎的陳照一包眼淚在眼眶裡,他一個被家人嫌棄了賣掉的孩子, 卻被張氏這般珍視。
莊蕾揉著他的腦袋說:「哭什麼啊!不求你能讀地跟你哥似的,但是讀書明理一定要的, 以後咱們一起好好孝敬娘才是。」
陳照重重點頭, 如此月娘也留下,莊蕾對著陳熹說:「你去找楊大哥,原本我想著一家子上京,那就帶上貴兒, 這樣的話月娘和娘都在家裡,孩子就放家裡?」
「行啊!這樣阿娘在家也熱鬧些。」
陳熹去找了楊明德,讓他準備準備一起進京。
海宇坐鎮壽安堂,周先生濟民那裡可以管過來,藥場黃成業靠得住,莊蕾發現別看家業大了,如今也是人才濟濟了。
原本可以坐官船,不過官船雖然不要錢,就如同公務用車不愛惜,大多又舊又破。陳家往來運河上貨物極多,跟漕運的那幫人關係又好。出於安全考慮,陳家三少讓人安排了一條船,送他們上京,另外三奶奶在西城有一處私宅可以讓他們落腳,這般才算是安置好了。
京城這個地方,對於陳熹來說,記憶並不美好。當初從京城離開,自然不會有人說是謝家故意調包兒子的,很多人惡意猜測是陳家為了讓兒子能過上好日子,所以進行了調包。哪怕他天資聰穎,哪怕他努力向上,當侯府世子的光環剝下來,他什麼都不是!
拖著病軀從京城來遂縣,只是因為對安南侯的了解,他心存一點點的期望,自己的父母不是那樣的人。他們不是故意將他調包的,他們是疼愛他的,他能夠死在他們身邊也好。一個孩子最後的一點孺慕之情。
回了遂縣,陳家雖然父親和哥哥沒了,但是嫂子,阿娘,姐姐,治了他的病,補了他的心。比他想的要好得多,父母善良正直,嫂子有遠見有本事也有抱負,一家子在一起當真是和和美美。
這次重回京城,身邊是嫂子,一切變得如此不同,出城之時,想著自己短暫的一生不會再有機會過來,也不願意再來,沒想到還會故地重遊,身邊有了她絲毫沒有怯懦之心。
碼頭上陳家的馬車已經等在那裡,陳家的馬車一路往裡走,到了城門口給了路引,一個個下車驗看之後,才放行。比其他州縣嚴格很多。見過揚州的繁華,京城也就那樣來了,更何況記憶里還有前世大城市的樣兒。
到了城西,這裡大多是商戶在京城置辦的產業,京城寸土寸金。陳家私產不少,能給莊蕾住的,也就是三奶奶的嫁妝了。這個宅子就比她在杭城的宅子小了很多。
也是四合院的格局,老爺子住了正屋東側,陳熹住了正屋西側。莊蕾一個人住東廂房,楊明德住在西廂房。跟著老爺子過來,一路伺候他的阿樂,住在主屋邊上的東側耳房內,前邊還有一排倒座,陳家一對老僕住著。
淮南王去年受重傷,養了快一年,皇帝年前召見他進了京城,說是住在皇子府內,所謂的皇子府。成年未就藩的皇子的集體宿舍。一個建築群落,裡面四五十個院子。
略微整理儀容之後,陳熹寫了拜帖與莊蕾一起先去拜見淮南王。馬車到達皇子府,果然巍峨高大,門口也有重兵把守,歷來都不許官員與皇子之間有很深牽扯。所以明面兒,大家也不會去遞拜帖,明目張胆的來皇子府。
陳熹上去對著門口的守衛道:「這位大哥,麻煩將拜帖遞交給淮南王妃。我們是淮州來的。娘娘見了拜帖就當知道。」
那守衛打量了陳熹一眼,又看了看外邊的莊蕾。兩人十五六歲的模樣,素色衣衫雖然不似京城的那些王孫公子那般華美,只是那鴨蛋青的長袍穿在這少年身上,溫文爾雅。那廂的姑娘上身素白小襖,下面一條淺藍羅裙,外罩杏色的斗篷,那臉白裡透紅,氣色極佳,京城高門女子雖然也出門冶遊,卻個個戴上帷帽,眼前的這位卻是一件斗篷並無遮面,這等簡單的裝扮倒是不似在凡俗之中。
莊蕾帶著淡笑,站在那裡,陳熹給掉了拜帖,過來和她一起站在邊上等。
馬蹄聲陣陣,一前一後四匹馬過來,兩名年輕男子從馬上下來,前面的一位穿著紫色袍服的男子從馬上翻身而下,後面的人跟在他的身後,只見門口的護衛都跪下行禮。陳熹拉著莊蕾也一齊跪下,莊蕾這才恍然來了京城,動不動就要磕頭。
那紫色袍服的男子側過頭看了地上的兩人一眼,帶著人走進皇子府,問那邊上的守衛:「這是誰?」
「稟殿下,是淮州來的,找淮南王妃的!」
裡面一個老太監急匆匆走出起來,見到紫袍男子行禮,那男子點頭,老太監到了門外叫:「大姑娘和陳二爺到了!快快進去吧!王爺和娘娘都在呢!」
朱縣令的調令也下來了, 調往蘇州府崑山縣任知縣, 雖然官職上還是七品, 但是遂縣一個人口少,稅賦少的蘇北下縣和姑蘇魚米之鄉的上縣完全不是一個概念。聽陳熹說這種上縣都是要熬,熬很多年可能才能輪到, 如朱縣令這樣算是跨度大了,到底是世家子弟不一樣。
莊蕾笑了一聲:「人家是神仙下凡歷劫的, 上頭有人,咱們是凡人修仙,沒什麼好羨慕的。」
「嫂子說的是。」
原本庄蕾想要帶著一家子去京城, 張氏說陳照的學業重要,別讓他丟下了學業,她得在家陪著給陳照做飯洗衣,免得孩子沒人照顧。一下子弄得胖乎乎的陳照一包眼淚在眼眶裡,他一個被家人嫌棄了賣掉的孩子, 卻被張氏這般珍視。
莊蕾揉著他的腦袋說:「哭什麼啊!不求你能讀地跟你哥似的,但是讀書明理一定要的, 以後咱們一起好好孝敬娘才是。」
陳照重重點頭, 如此月娘也留下,莊蕾對著陳熹說:「你去找楊大哥,原本我想著一家子上京,那就帶上貴兒, 這樣的話月娘和娘都在家裡,孩子就放家裡?」
「行啊!這樣阿娘在家也熱鬧些。」
陳熹去找了楊明德,讓他準備準備一起進京。
海宇坐鎮壽安堂,周先生濟民那裡可以管過來,藥場黃成業靠得住,莊蕾發現別看家業大了,如今也是人才濟濟了。
原本可以坐官船,不過官船雖然不要錢,就如同公務用車不愛惜,大多又舊又破。陳家往來運河上貨物極多,跟漕運的那幫人關係又好。出於安全考慮,陳家三少讓人安排了一條船,送他們上京,另外三奶奶在西城有一處私宅可以讓他們落腳,這般才算是安置好了。
京城這個地方,對於陳熹來說,記憶並不美好。當初從京城離開,自然不會有人說是謝家故意調包兒子的,很多人惡意猜測是陳家為了讓兒子能過上好日子,所以進行了調包。哪怕他天資聰穎,哪怕他努力向上,當侯府世子的光環剝下來,他什麼都不是!
拖著病軀從京城來遂縣,只是因為對安南侯的了解,他心存一點點的期望,自己的父母不是那樣的人。他們不是故意將他調包的,他們是疼愛他的,他能夠死在他們身邊也好。一個孩子最後的一點孺慕之情。
回了遂縣,陳家雖然父親和哥哥沒了,但是嫂子,阿娘,姐姐,治了他的病,補了他的心。比他想的要好得多,父母善良正直,嫂子有遠見有本事也有抱負,一家子在一起當真是和和美美。
這次重回京城,身邊是嫂子,一切變得如此不同,出城之時,想著自己短暫的一生不會再有機會過來,也不願意再來,沒想到還會故地重遊,身邊有了她絲毫沒有怯懦之心。
碼頭上陳家的馬車已經等在那裡,陳家的馬車一路往裡走,到了城門口給了路引,一個個下車驗看之後,才放行。比其他州縣嚴格很多。見過揚州的繁華,京城也就那樣來了,更何況記憶里還有前世大城市的樣兒。
到了城西,這裡大多是商戶在京城置辦的產業,京城寸土寸金。陳家私產不少,能給莊蕾住的,也就是三奶奶的嫁妝了。這個宅子就比她在杭城的宅子小了很多。
也是四合院的格局,老爺子住了正屋東側,陳熹住了正屋西側。莊蕾一個人住東廂房,楊明德住在西廂房。跟著老爺子過來,一路伺候他的阿樂,住在主屋邊上的東側耳房內,前邊還有一排倒座,陳家一對老僕住著。
淮南王去年受重傷,養了快一年,皇帝年前召見他進了京城,說是住在皇子府內,所謂的皇子府。成年未就藩的皇子的集體宿舍。一個建築群落,裡面四五十個院子。
略微整理儀容之後,陳熹寫了拜帖與莊蕾一起先去拜見淮南王。馬車到達皇子府,果然巍峨高大,門口也有重兵把守,歷來都不許官員與皇子之間有很深牽扯。所以明面兒,大家也不會去遞拜帖,明目張胆的來皇子府。
陳熹上去對著門口的守衛道:「這位大哥,麻煩將拜帖遞交給淮南王妃。我們是淮州來的。娘娘見了拜帖就當知道。」
那守衛打量了陳熹一眼,又看了看外邊的莊蕾。兩人十五六歲的模樣,素色衣衫雖然不似京城的那些王孫公子那般華美,只是那鴨蛋青的長袍穿在這少年身上,溫文爾雅。那廂的姑娘上身素白小襖,下面一條淺藍羅裙,外罩杏色的斗篷,那臉白裡透紅,氣色極佳,京城高門女子雖然也出門冶遊,卻個個戴上帷帽,眼前的這位卻是一件斗篷並無遮面,這等簡單的裝扮倒是不似在凡俗之中。
莊蕾帶著淡笑,站在那裡,陳熹給掉了拜帖,過來和她一起站在邊上等。
馬蹄聲陣陣,一前一後四匹馬過來,兩名年輕男子從馬上下來,前面的一位穿著紫色袍服的男子從馬上翻身而下,後面的人跟在他的身後,只見門口的護衛都跪下行禮。陳熹拉著莊蕾也一齊跪下,莊蕾這才恍然來了京城,動不動就要磕頭。
那紫色袍服的男子側過頭看了地上的兩人一眼,帶著人走進皇子府,問那邊上的守衛:「這是誰?」
「稟殿下,是淮州來的,找淮南王妃的!」
裡面一個老太監急匆匆走出起來,見到紫袍男子行禮,那男子點頭,老太監到了門外叫:「大姑娘和陳二爺到了!快快進去吧!王爺和娘娘都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