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殷紅袖隨之凝神,便知韋翰飛這一事的關鍵就在此處。

  “翰飛回來後未說什麼,直到半夜房中只剩下我與他二人時,我見他神色憂慮,心裡也不甚安穩,未能安睡一刻。他突然輕聲喚我起來,與我說道,萬不能再將鹽引交託出去。因為那人想的要的,不是那些填飽邊疆將士的糧草,是屯練私兵,想起的是反叛的心思,要的是廣平天下那座龍椅。”

  “我被嚇得六神無主,忙追問他,私下買賣糧草不過流放三千里,如何比得上牽連進謀逆一事,一著不慎就是滿門抄斬!翰飛才說宴席之中,場中不止趙仙羽一人。”

  “那日赴宴在場之中還有兩位陌生男子。”韋夫人冷笑一聲,“是雲蜀兩州的一派宗主。”

  “是劉明誠與木鐸?”

  “沒錯,這兩人先是自報身份,後說是受人之託,替鎮北王將糧草捎帶一路。翰飛初聽就覺得有些不對,若是需運回北荒,何需藉助江湖勢力,韋家商隊也足可勝任這趟差事。不管翰飛如何堅持,那二人一概不允。僵持不下之時,趙仙羽就出來打了圓場,一邊說送佛送到西幫人幫到底,既是襄助鎮北王,那就讓那位藩王自行安排,左右韋家也省了氣力;另一邊又說兩家交好多年,堪稱刎頸之交,這各自難處,怎好探聽太多。”

  “趙仙羽此人看著如同清談名士,對名利一事處之泰然。趙家在越州紮根多年,說不上庶寒兩族,但也不過是一脈小士族,比上不足比下有餘。自幼與翰飛同在城外書院進學,翰飛又怎麼會看不出此人滿腦子都是些黃白之物,一心恨不得帶著趙家再往上攀附。這次好不容易調回祖地當個知府,見趙仙羽這般說來,翰飛誤以為他只是想著在鎮北王府面前賣個好,並未多想。 ”

  “這一番連勸帶威脅,由劉明誠那兩人一口咬死不願,趙仙羽一旁唱著白臉。翰飛非但沒有屈從,反倒心中猶疑更甚,只推託說夜深露重,此事還得從長計議,需明日與幾位德高望重的族老商議後再給出答覆。”

  韋夫人嘴唇微微顫抖,神色悽然,“從宴上回來,翰飛就對此事深思不止,熬不過了才忍不住在半夜對我說出猜測。”

  短髮少年原想稍作休憩,卻怎麼都閉不上眼,索性也坐到一邊聽韋夫人說著,這會兒忍不住奇道:“韋大人是怎麼猜出這般結論的?”

  殷紅袖心中一動,問道:“可是出在劉明誠與木鐸身上?這破綻就在那兩人說辭上,碧游宗與囚牛寨一在蜀州,一在雲州。與鎮北王所在的北荒是天南地北的不相近,又如何捎帶一路?”

  糧草何其重要,自古以來,那些做了天下之主的人在起事之處哪個不是儲備豐厚?

  “妹妹所說與翰飛一模一樣。”

  韋夫人忍不住讚嘆一聲,旋即又苦笑起來,“翰飛想了一夜都未想出對策,只得第二日再派人探查些消息。只是一切都來不及了,還未等日落,那兩人就在趙仙羽與族中叔老的指示下找到了糧倉位置。等翰飛收到消息,早就大勢已去,糧草十去九空。糧倉鑰匙共有兩串,一串由韋家家主保管,另一串就在幾位族□□同持有。”

  所謂千防萬防,家賊難防。

  韋大人在那群人中無疑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但顯然族中看似德高望重的族老眼皮子淺,顧不得此事後果嚴重與否。

  於是事情果然如韋夫人後來的寥寥幾語那樣發展,韋通判徹底失去了對鹽引的掌控,糧草被奪已是定局,若是韋翰飛敢貿然上報,且不說還有趙仙羽一道關卡擋在第一道,就是豁出去讓上頭朝廷知曉,那也是一個有理說不清的事。

  韋通判心有不甘但又無可奈何,之後就是由趙仙羽引薦著青城山的孫道長來到了韋府。

  趙仙羽說是請來護衛韋府安危,但韋通判與韋夫人都明白不過是充當監視之用。到了此時,兩人若還想不通此間蘊藏著的巨大陰謀,那真是白活了這麼多年。

  那二人將韋府權當無主之地,先是脅迫韋通判住進了後院偏僻的竹樓,時時刻刻受其把控,後又威逼韋通判交出親近一人去往青城山學藝,名目依舊好聽,但其實與韋通判一樣都不過是個人質罷了。

  夫婦二人膝下無子,這樣一來,族中近日來盛傳的過繼之說就入了趙仙羽兩人的耳朵。

  世家大族都愛薄面,在外人看來都是一副長者慈子輩孝的模樣,實際卻因為接連兩次逼迫背叛,韋通判心中只覺失望至極。

  見族老又與外人一同逼來,韋通判終於做了決定。

  “那日翰飛與我說,人力有盡時。他自覺對韋家盡了人事,可除他以外,無人對此次助紂為虐說過一個不字。”即使是十年前的事情,在韋夫人的眼裡卻如昨日般清晰明了,望向殷紅袖的眸子亮如星辰,“他說,他如今只想保全我和腹中的孩子。這個韋家,他管不了。”

  第34章 結局 自始至終,韋通判似乎從未考慮……

  “?孩子只能說來的不是時候。”

  韋夫人慢慢抬起頭, 嘴角露出一抹淡笑,“但我真的很歡喜,等了?麼多年才有了他的到來, 可為了翰飛

  的大局,我怎麼能說出來。不過後來, 還是被他知道了。”

  於是韋通判迎來了?一生第二次難斷的抉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