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水稻要怎麼種?前期要準備哪些東西?種植過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項?這些都得一一跟農人說明,他們還要進行一個簡單的培訓。
農人們對種植有種天生的敏銳,不過他們的種植方法很粗放。很多人都是憑感覺種植,種得好就好,不好就算了,大家也從來沒想過看書學習要怎麼把水稻種好,種植水稻究竟有什麼注意事項。
第三代抗W射線水稻稻種很寶貴,許鯨特地給人員生活區要了個名額,種之前必須給他們培訓,要不然種出來的結果不理想,這一次實驗基本上就廢了。他們難以不知道對不對?拿到理想的數據不說,對上面也不好交代。
村長還是梁成顯,他已經六十多了,家裡兒孫滿堂,早已經不種地。
他當了大半輩子村長,一生正直清廉,在仁源生活區很有威信,大家都很服他。哪怕他年紀大了,也沒有誰說要選新村長,現在還是由他負責仁源生活區的大小事務。
梁成顯和許鯨是老熟人,許鯨年少時,梁成顯沒少幫他,許鯨一直記著這事。你。
許鯨回到仁源生活區後,先把事情跟梁成顯及村里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輩一說,讓他們把事情重視起來。這個名額好不容易拿到,要是搞砸了,對哪方都不好交代。
許鯨少年時代生活在仁源生活區,無論是收購藥材還是與人合夥種植,他從來沒讓人吃過虧。
他小小年紀,口碑一直不錯,生活區的人一知道這次實驗由他牽頭促成,別的不說,心裡就先信服了三分,幹勁提升了不少。
梁成顯召集全村人開了好幾次會,將實驗的好處說得明明白白,要求大家為這次實驗做準備。他還做了個簡單的篩選,幾戶極不靠譜的人家被他排除在外。
一來二去,仁源生活區中誰都知道這是許鯨為大家爭取的好處,幹活別提多積極。
整個生活區的人一起組織起來去野外開荒,先把野地里的草割了,堆在原地,一把大火把這些野草燒成草木灰。然後深耕,將田裡的雜物撿出來,再進行消毒和施底肥。
這一切都有補貼,仁源生活區的人幹勁十足,根據出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基本上每人都能分到兩畝土地以上。
這些新開荒出來的土地不用交稅,沒用反W射線裝置,也不用給世家交錢。無論產出多少,這些地的產物都是他們勞動所得。
農人最不吝惜力氣,生活有奔頭,大家都很努力,不過短短兩個月時間,仁源生活區外的這一連片土地就變了模樣,一塊塊整整齊齊開墾出來,有點像末世前的情景。
許鯨和組員們騎著單車巡視時,心中無限感慨,他幾乎可以展望這片土地上的收穫。
只要給他兩年時間,他就能憑藉第三代抗W射線稻種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擺脫貧窮與飢餓。
許鯨這些天來走路跟風一樣,這段時間又有不少老鄉紛紛過來給他送東西,幾條魚,幾根臘腸,幾刀豬肉,許鯨按照原樣給大家回禮,不過大家這次說什麼都不收。
這些淳樸的鄉人每次過來已經不追求和許鯨碰面,每次把食物往門衛那裡一塞就走。
東西雖然不多,但都是選了最好的東西送過來,魚一定肥美,臘腸一定肥瘦適宜,連豬肉都是自家的土豬肉,只取排骨那一段。鄉下人沒什麼好表示感激,就把自家能拿出的最好的東西統統送過來。
其他的小零食,比如說自家炒的花生,做的糍粑,還有各種酸菜、鹹菜,大家統統給許鯨送了不少。
雙花嬸怕許鯨冷,還特地給他送了床十二斤重的嶄新棉被,“都是今年新棉花彈的,小禾你摸摸,可柔軟了,蓋在身上又輕又暖,保准你凍不到。”
許鯨要塞給她錢,她不肯收,許鯨只好道:“不用,謝謝嬸子。我現在的棉被夠用了,不用彈新的,棉被你拿回去給自家蓋。”
“不用什麼呀,你都怕冷的一個人。”雙花嬸嗔道:“聽嬸子的,你就先蓋著這床棉被,棉花都是家裡種的,不值幾個錢,你別嫌棄,等嬸子有空再給你彈好的。”
許鯨年少時缺乏營養,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齊雲至還壓著他吃了不少人參。他以前去找雙花嬸彈棉被時,開口什麼都不問,只問雙花嬸最厚的棉被能有幾斤,沒想到她記到了現在。
第153章 挖渠
許鯨和齊雲至這次留在仁源臨時實驗基地過年, 與他們一起留守的還有一乾沒有成家的小年輕。
為了照顧他們,廚房的大師傅也留下了。
年前,大家一起去買年貨。
過年買糧食不方便,附近的集市開到年二十九,年初八才會再次開市,他們得利用這個時間備好過年要吃要用的東西, 要麼過年想吃東西都不知道能去哪買。
許鯨私下掏錢,特地去仁源生活區買了兩頭大肥豬, 留待過年用。
臨時實驗基一年多以來都在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幹活, 無論男女,體格都健壯了不少,食量也不同以往, 吃飯起碼兩碗飯以上, 兩頭豬還不一定夠大家吃。
許鯨興致上來了, 乾脆組織了一次打獵活動。
他年少時吃不飽穿不暖, 基本上可以說靠山生活,哪裡有合適的獵物, 哪裡方便去, 他一清二楚。
末世這麼多年,W射線肆虐, 野生的獵物很多都不能吃, 人類也懶得花那麼多心思去禍害他們。這麼一來, 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 野外的獵物非常豐富。
農人們對種植有種天生的敏銳,不過他們的種植方法很粗放。很多人都是憑感覺種植,種得好就好,不好就算了,大家也從來沒想過看書學習要怎麼把水稻種好,種植水稻究竟有什麼注意事項。
第三代抗W射線水稻稻種很寶貴,許鯨特地給人員生活區要了個名額,種之前必須給他們培訓,要不然種出來的結果不理想,這一次實驗基本上就廢了。他們難以不知道對不對?拿到理想的數據不說,對上面也不好交代。
村長還是梁成顯,他已經六十多了,家裡兒孫滿堂,早已經不種地。
他當了大半輩子村長,一生正直清廉,在仁源生活區很有威信,大家都很服他。哪怕他年紀大了,也沒有誰說要選新村長,現在還是由他負責仁源生活區的大小事務。
梁成顯和許鯨是老熟人,許鯨年少時,梁成顯沒少幫他,許鯨一直記著這事。你。
許鯨回到仁源生活區後,先把事情跟梁成顯及村里幾位德高望重的長輩一說,讓他們把事情重視起來。這個名額好不容易拿到,要是搞砸了,對哪方都不好交代。
許鯨少年時代生活在仁源生活區,無論是收購藥材還是與人合夥種植,他從來沒讓人吃過虧。
他小小年紀,口碑一直不錯,生活區的人一知道這次實驗由他牽頭促成,別的不說,心裡就先信服了三分,幹勁提升了不少。
梁成顯召集全村人開了好幾次會,將實驗的好處說得明明白白,要求大家為這次實驗做準備。他還做了個簡單的篩選,幾戶極不靠譜的人家被他排除在外。
一來二去,仁源生活區中誰都知道這是許鯨為大家爭取的好處,幹活別提多積極。
整個生活區的人一起組織起來去野外開荒,先把野地里的草割了,堆在原地,一把大火把這些野草燒成草木灰。然後深耕,將田裡的雜物撿出來,再進行消毒和施底肥。
這一切都有補貼,仁源生活區的人幹勁十足,根據出勞動力的數量和質量,基本上每人都能分到兩畝土地以上。
這些新開荒出來的土地不用交稅,沒用反W射線裝置,也不用給世家交錢。無論產出多少,這些地的產物都是他們勞動所得。
農人最不吝惜力氣,生活有奔頭,大家都很努力,不過短短兩個月時間,仁源生活區外的這一連片土地就變了模樣,一塊塊整整齊齊開墾出來,有點像末世前的情景。
許鯨和組員們騎著單車巡視時,心中無限感慨,他幾乎可以展望這片土地上的收穫。
只要給他兩年時間,他就能憑藉第三代抗W射線稻種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擺脫貧窮與飢餓。
許鯨這些天來走路跟風一樣,這段時間又有不少老鄉紛紛過來給他送東西,幾條魚,幾根臘腸,幾刀豬肉,許鯨按照原樣給大家回禮,不過大家這次說什麼都不收。
這些淳樸的鄉人每次過來已經不追求和許鯨碰面,每次把食物往門衛那裡一塞就走。
東西雖然不多,但都是選了最好的東西送過來,魚一定肥美,臘腸一定肥瘦適宜,連豬肉都是自家的土豬肉,只取排骨那一段。鄉下人沒什麼好表示感激,就把自家能拿出的最好的東西統統送過來。
其他的小零食,比如說自家炒的花生,做的糍粑,還有各種酸菜、鹹菜,大家統統給許鯨送了不少。
雙花嬸怕許鯨冷,還特地給他送了床十二斤重的嶄新棉被,“都是今年新棉花彈的,小禾你摸摸,可柔軟了,蓋在身上又輕又暖,保准你凍不到。”
許鯨要塞給她錢,她不肯收,許鯨只好道:“不用,謝謝嬸子。我現在的棉被夠用了,不用彈新的,棉被你拿回去給自家蓋。”
“不用什麼呀,你都怕冷的一個人。”雙花嬸嗔道:“聽嬸子的,你就先蓋著這床棉被,棉花都是家裡種的,不值幾個錢,你別嫌棄,等嬸子有空再給你彈好的。”
許鯨年少時缺乏營養,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齊雲至還壓著他吃了不少人參。他以前去找雙花嬸彈棉被時,開口什麼都不問,只問雙花嬸最厚的棉被能有幾斤,沒想到她記到了現在。
第153章 挖渠
許鯨和齊雲至這次留在仁源臨時實驗基地過年, 與他們一起留守的還有一乾沒有成家的小年輕。
為了照顧他們,廚房的大師傅也留下了。
年前,大家一起去買年貨。
過年買糧食不方便,附近的集市開到年二十九,年初八才會再次開市,他們得利用這個時間備好過年要吃要用的東西, 要麼過年想吃東西都不知道能去哪買。
許鯨私下掏錢,特地去仁源生活區買了兩頭大肥豬, 留待過年用。
臨時實驗基一年多以來都在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幹活, 無論男女,體格都健壯了不少,食量也不同以往, 吃飯起碼兩碗飯以上, 兩頭豬還不一定夠大家吃。
許鯨興致上來了, 乾脆組織了一次打獵活動。
他年少時吃不飽穿不暖, 基本上可以說靠山生活,哪裡有合適的獵物, 哪裡方便去, 他一清二楚。
末世這麼多年,W射線肆虐, 野生的獵物很多都不能吃, 人類也懶得花那麼多心思去禍害他們。這麼一來, 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 野外的獵物非常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