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天已經大亮了,別再說夢話!」
李都勻唔唔唔地掙扎,劉綺瑤才放開了他,道:「快起罷,我要等不及回去抱侄子了!」
「娘子,遵命。」
兩個人心情都大好,穿衣完畢,洗漱一番,因許久未回娘家,梳妝之時,劉綺瑤只道:「春春,今日便按照我爹娘喜歡的打扮罷,把那些最耀眼、醒目的給我戴上,不然回到家即便我爹娘不說,待會兒婆婆也會說的。」
「是,姑娘。每次回娘家李夫人確實總會叮囑我們衣著不能太素、禮物不可太簡。」
「你知道就好。」
說著春春為劉綺瑤隆重地打扮了一番,及至李都勻回屋催她們時,恍然間,他仿佛又看到了去年相親那日見到的富貴娘子,他只「哇」的一聲,將劉綺瑤從頭到腳打量了一番。
「怎地,你有何高見?」
「娘子,我沒有,我不敢。」
看著他又恢復了愛演愛笑的模樣,劉綺瑤噗嗤笑了,在臨安之時,李都勻很少展露輕快的這一面,想是因為回到父母身邊,他才又將這一面釋放出來。
「那便走罷。」劉綺瑤道。
「馬車早候著了。」李都勻說著,向劉綺瑤撐過手肘。
她伸手挽住他,二人相攜出屋。劉綺瑤頭上的釵珠玉墜碰撞的丁鈴噹啷,比那屋檐下的鳥兒還要聒噪。
後他們拜別了李氏夫婦,李夫人望著兒子息婦離去的背影,對身旁的李老爺道:「我們這息婦,真是濃妝淡抹總相宜,我越來越愛看她富貴的模樣了。」
李老爺不語,總體來說,他對劉綺瑤亦是十分滿意的,且覺得年輕人艷麗一些沒什麼不好的。
李都勻夫婦攜帶者禮物,乘上馬車,在冬末溫暖的晨光中緩緩地向西街的方向行去。
劉礦主那邊前兩天便得知李都勻他們返回泉州,故而早已派人到李府來請,因定下今早回娘家,他們已在家候著。
及至回到劉家,礦主夫婦見女兒頭上珠翠玉繞、面上流光溢彩、身穿錦衣羅綺,相隨的李都勻亦是穿戴不俗、氣質風流,他夫婦二人自是十分高興。
一旁的劉綺擇夫婦亦笑面相迎,只半年多未見,他二人竟保持步調一致,一同圓潤了許多。
一家人久別再見,自然是有說不完的話。大家分別交流著闊別時日之中所發生的種種,時而笑、時而嘆、時而默然、時而發問幾句……
男女各有不同的聊法。
對於返回泉州的原因,劉礦主只道:「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李女婿,從今往後你要是有什麼難事,你只放心說與我,別處不能,在泉州只要我出聲,沒有什麼難的事情!」
李都勻只笑答:「往後要請丈人多照拂小婿。」
另一邊,劉夫人對臨安之事不甚在意,一會兒她們的話題便轉到家事,她對劉綺瑤說:「你侄兒已三個多月,長得那是白白胖胖,只看著便開心不已的。」
劉綺瑤聽了,立即起身說要去看望。
李都月道:「姑娘,他已吃飽睡下了,我們過會子再去,不然鬧醒了他要鬧的。」
劉夫人道:「瑤兒你過來。」
劉綺瑤依言,到了她母親身邊。劉夫人只悄悄問:「你和李女婿如何?」
「我和他,」劉綺瑤轉身望了望不遠處被她父親和哥哥圍在中間的李都勻,不知他在同他們講什麼,在臨安時他很少在人前那樣笑,「我和他很好啊。」她當然知道她母親問的是什麼。
「既然很好,怎不見你的肚子有消息?」劉夫人是個直白的。
劉綺瑤只撲到她母親懷裡撒嬌,道:「想是機緣未到罷,娘啊,你告訴我要怎麼樣才能快快地達成心愿。」
一旁的李都月聽到她的話,只笑道:「姑娘,你也不用急,現今你只好好珍惜輕鬆日子罷,有了孩子之後你才會知道什麼是美好的生活。」
劉綺瑤不解,乃問道:「這又是為何?」
劉夫人替她息婦回道:「生養孩兒是很辛苦的,懷胎十月一朝分娩不過是個開始,你以為你和你哥哥是一天兩天就長成的?」
……
在他們談天之間,不知不覺便到了膳時,於是大家便分頭用膳去了。
及至膳後,劉綺瑤便隨著她嫂嫂一同去看望侄兒,那時他猶未睡醒,甜甜地睡在小床上,只露出肉嘟嘟的小臉蛋和捏得緊緊的兩個小拳頭。
「眉形和鼻子,隨了嫂嫂。」劉綺瑤只低下頭,細細地看看了熟睡中的嬰孩。
「等他睡醒你再看,」李都月笑,「你哥哥說孩子一點都不像他,還生過悶氣的。」
「還有這樣的事情?我哥可真是幼稚。」
「誰說不是呢,非要叫我回頭再生一個像他的才行,幼稚到可怕,那豈是能夠決定的?」
「嫂嫂,莫非你們已經開始準備生第二個?」
「姑娘,你饒了我罷,」李都月噗嗤一笑,「等我恢復個一兩年,興許會考慮,生孩子有多痛,到時候你便知道。」
劉綺瑤只捉住李都月的第一句話,道:「你該叫我哥饒你,我是個不相關的。」
「看來姑娘亦是全部懂了,半年不見,這嘴兒越來越會說。」
「要說會說,我在嫂嫂面前不過勉強不算啞巴,且如今我亦不過是實話實說。」
她們姑嫂說笑了一會兒,劉綺瑤見侄兒依舊未醒,便先回了自己的院落。
李都勻唔唔唔地掙扎,劉綺瑤才放開了他,道:「快起罷,我要等不及回去抱侄子了!」
「娘子,遵命。」
兩個人心情都大好,穿衣完畢,洗漱一番,因許久未回娘家,梳妝之時,劉綺瑤只道:「春春,今日便按照我爹娘喜歡的打扮罷,把那些最耀眼、醒目的給我戴上,不然回到家即便我爹娘不說,待會兒婆婆也會說的。」
「是,姑娘。每次回娘家李夫人確實總會叮囑我們衣著不能太素、禮物不可太簡。」
「你知道就好。」
說著春春為劉綺瑤隆重地打扮了一番,及至李都勻回屋催她們時,恍然間,他仿佛又看到了去年相親那日見到的富貴娘子,他只「哇」的一聲,將劉綺瑤從頭到腳打量了一番。
「怎地,你有何高見?」
「娘子,我沒有,我不敢。」
看著他又恢復了愛演愛笑的模樣,劉綺瑤噗嗤笑了,在臨安之時,李都勻很少展露輕快的這一面,想是因為回到父母身邊,他才又將這一面釋放出來。
「那便走罷。」劉綺瑤道。
「馬車早候著了。」李都勻說著,向劉綺瑤撐過手肘。
她伸手挽住他,二人相攜出屋。劉綺瑤頭上的釵珠玉墜碰撞的丁鈴噹啷,比那屋檐下的鳥兒還要聒噪。
後他們拜別了李氏夫婦,李夫人望著兒子息婦離去的背影,對身旁的李老爺道:「我們這息婦,真是濃妝淡抹總相宜,我越來越愛看她富貴的模樣了。」
李老爺不語,總體來說,他對劉綺瑤亦是十分滿意的,且覺得年輕人艷麗一些沒什麼不好的。
李都勻夫婦攜帶者禮物,乘上馬車,在冬末溫暖的晨光中緩緩地向西街的方向行去。
劉礦主那邊前兩天便得知李都勻他們返回泉州,故而早已派人到李府來請,因定下今早回娘家,他們已在家候著。
及至回到劉家,礦主夫婦見女兒頭上珠翠玉繞、面上流光溢彩、身穿錦衣羅綺,相隨的李都勻亦是穿戴不俗、氣質風流,他夫婦二人自是十分高興。
一旁的劉綺擇夫婦亦笑面相迎,只半年多未見,他二人竟保持步調一致,一同圓潤了許多。
一家人久別再見,自然是有說不完的話。大家分別交流著闊別時日之中所發生的種種,時而笑、時而嘆、時而默然、時而發問幾句……
男女各有不同的聊法。
對於返回泉州的原因,劉礦主只道:「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李女婿,從今往後你要是有什麼難事,你只放心說與我,別處不能,在泉州只要我出聲,沒有什麼難的事情!」
李都勻只笑答:「往後要請丈人多照拂小婿。」
另一邊,劉夫人對臨安之事不甚在意,一會兒她們的話題便轉到家事,她對劉綺瑤說:「你侄兒已三個多月,長得那是白白胖胖,只看著便開心不已的。」
劉綺瑤聽了,立即起身說要去看望。
李都月道:「姑娘,他已吃飽睡下了,我們過會子再去,不然鬧醒了他要鬧的。」
劉夫人道:「瑤兒你過來。」
劉綺瑤依言,到了她母親身邊。劉夫人只悄悄問:「你和李女婿如何?」
「我和他,」劉綺瑤轉身望了望不遠處被她父親和哥哥圍在中間的李都勻,不知他在同他們講什麼,在臨安時他很少在人前那樣笑,「我和他很好啊。」她當然知道她母親問的是什麼。
「既然很好,怎不見你的肚子有消息?」劉夫人是個直白的。
劉綺瑤只撲到她母親懷裡撒嬌,道:「想是機緣未到罷,娘啊,你告訴我要怎麼樣才能快快地達成心愿。」
一旁的李都月聽到她的話,只笑道:「姑娘,你也不用急,現今你只好好珍惜輕鬆日子罷,有了孩子之後你才會知道什麼是美好的生活。」
劉綺瑤不解,乃問道:「這又是為何?」
劉夫人替她息婦回道:「生養孩兒是很辛苦的,懷胎十月一朝分娩不過是個開始,你以為你和你哥哥是一天兩天就長成的?」
……
在他們談天之間,不知不覺便到了膳時,於是大家便分頭用膳去了。
及至膳後,劉綺瑤便隨著她嫂嫂一同去看望侄兒,那時他猶未睡醒,甜甜地睡在小床上,只露出肉嘟嘟的小臉蛋和捏得緊緊的兩個小拳頭。
「眉形和鼻子,隨了嫂嫂。」劉綺瑤只低下頭,細細地看看了熟睡中的嬰孩。
「等他睡醒你再看,」李都月笑,「你哥哥說孩子一點都不像他,還生過悶氣的。」
「還有這樣的事情?我哥可真是幼稚。」
「誰說不是呢,非要叫我回頭再生一個像他的才行,幼稚到可怕,那豈是能夠決定的?」
「嫂嫂,莫非你們已經開始準備生第二個?」
「姑娘,你饒了我罷,」李都月噗嗤一笑,「等我恢復個一兩年,興許會考慮,生孩子有多痛,到時候你便知道。」
劉綺瑤只捉住李都月的第一句話,道:「你該叫我哥饒你,我是個不相關的。」
「看來姑娘亦是全部懂了,半年不見,這嘴兒越來越會說。」
「要說會說,我在嫂嫂面前不過勉強不算啞巴,且如今我亦不過是實話實說。」
她們姑嫂說笑了一會兒,劉綺瑤見侄兒依舊未醒,便先回了自己的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