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過年與乾隆皇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城鶴幸的年味很濃。

  家家戶戶掛起紅燈籠,貼著紅對聯,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過年獨有的喜慶笑容。

  老人家喜歡團圓,年輕人喜歡放假,小孩子喜歡熱鬧……個個歡天喜地。

  徐一心穿著民族風紅大衣和紅短靴,頂著一頭小彩辮,少數民族少女感滿滿。

  她與一頭黑長直的徐一意站在一起,除了面相之外,完全不像親姐妹。

  徐一行給兩個姐姐剝核桃吃。

  徐爺爺徐奶奶就在一旁看電視。

  徐爸爸夫妻和徐叔叔夫妻在做年夜飯,但並沒有做徐爸爸的拿手好菜佛跳牆,而是做當地特色年味菜式。

  菜餚很多,其中蓮藕和魚是必不可少的,取「連年有餘」之意。

  還有雞、豬頭、火腿、吹肝、酸辣魚、雜鍋菜等等,滿滿都是年味。

  在大麗州,過年可是件大事。

  從臘月開始,每家每戶就慢慢開始忙碌,年味一天天變濃。

  鶴幸的臘月,年豬早已殺過,家家戶戶的火腿、臘腸、吹肝懸掛成一排,成為當地一道特別喜氣洋洋的風景。

  熱氣騰騰的米糕從蒸籠里逸出香甜的氣味,一般人家訂婚、結婚、小孩滿月和其他節日也蒸米糕,但以春節最為普遍。

  過年,徐一心姐弟妹仨已經不像小時候那般興高彩烈,卻也是萬分高興的。

  就連平時全家人齊齊整整地聚在一起吃個飯都是高興的,何況還在這種傳統節假日裡。

  「大姐,大姐夫幾號過來走親戚?」

  徐一心奇怪地問:「你怎麼這樣叫木修遠?我們都還沒有……」

  徐一行奇怪地說:「我一直這樣叫的啊,大姐夫又沒反對,還挺高興的。」

  「……那你怎麼不叫子煜二姐夫?」

  「從小就叫煜哥,改不過來了。」曾經刻意叫過,但下一句又叫回來「煜哥」了。

  徐一意彎著眉眼:「你想怎麼叫就怎麼叫。」

  徐一行:「大姐,你和大姐夫什麼時候結婚?」

  「……都還沒成呢。你急什麼?」她媽急可以理解,怎么弟弟也急?

  「二姐和煜哥在暑假結婚,要不你們在這之前?大姐夫也是同意的。」

  「你怎麼知道他同意?」

  「我問過的啊。」

  徐一心:「!」

  「你四月份要參加婚禮,暑假也有,還有國慶的,一年三場,自己就不著急?」

  「……我不急!謝謝!」

  「可我覺得大姐夫急。」

  「胡說。木修遠怎麼可能急!還有,你不要叫他大姐夫,對他影響不好。」

  徐一意噗哧……

  徐一行:「不是要結婚的嗎?有什麼關係?」

  「沒那麼快!還有,你怎麼看出他是高興的?他的表情好像一直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呀?」

  「我感覺出來的。大姐,你不用糾纏這個,趕緊拿下他是正事。我喜歡他做我姐夫。」

  「……你都沒跟木修遠接觸過多少,怎麼就這麼喜歡他?」

  「你不覺得他很牛逼嗎!姐夫才比我大十年,可他已經走到了人生巔峰!別說十年,就是給我三十年,我都達不到這個高度!」

  「一行,你不用跟誰比。學好你喜歡的計算機,以後找份喜歡的工作,過自己喜歡的日子就夠了。能力強的人責任也大,你看他似乎很風光,可誰又知道他所吃過的苦?」

  「我沒覺得大姐夫吃了苦啊!他腦子好,做什麼都輕輕鬆鬆,連我不懂的電腦問題他都能搞定!大姐,大姐夫真是萬能的!」

  徐一行一副小迷弟的模樣。

  「哪有萬能的人?不過是他比別人更努力而已!他很小的時候就跟木爺爺學醫跟木奶奶從商,玩的時間很少,沒有我們普通人幸福。」

  徐奶奶搖頭:「心心,幸福不幸福僅僅只是個人的感覺,只有當事人才知道。你所謂的不幸,在別人看來或許根本不是事;你所看到的幸福,身在其中的別人也不一定就覺得幸福。」

  徐爺爺含笑地點點頭:「你奶奶說的對。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你不喜歡的,不代表別人不喜歡。」

  徐奶奶對三個孫女孫子一一看過去,說:「是的。有些人喜歡讀書,比如意意;而有些人又愛打遊戲,行行就是。不能說行行喜歡打遊戲,就覺得意意讀書不幸福。魚之樂,只有魚知道。」

  徐一心點頭,眼睛裡有星星:「奶奶,我懂了。」

  「有些人天生就對科學感興趣,有些人又覺得乏味怎麼學都學不進去。小木就是對未知事物興趣很濃的人,所以,他學習的時間多而玩樂少並不代表不幸福。」

  「嗯嗯。」

  「心心,你也不用刻意去迎合小木。他有他的興趣,你有你的愛好,互不干涉又能共存,這就是最好的狀態。你和他之間雖然隔著鴻溝,但還能彼此吸引,就證明愛情是不分身份、不看學識的。」

  徐一意點點頭:「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吸引別人的地方,只是不喜歡的人看不到,喜歡的人才能看到而已。」

  徐爺爺一臉驕傲的表情:「我們家心心的人緣肯定比小木好,優點更不少,人格魅力也不亞於小木。所以,咱也放開心思去享受這份美好。」

  徐奶奶:「你爸爸媽媽說的固然有道理,但凡事不能還沒做就先瞻前顧後畏狼畏虎,這樣不但束手束腳,也極其影響心情。至於是哪種結果,不僅靠運氣,更要靠努力。」

  徐一心點頭如搗蒜:「嗯嗯。爺爺奶奶放心吧。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會盡力把過程做好。」

  「萬般紅紫,過眼成灰。彈指之間,一捧黃沙。你們仨,過好當下就夠了。因為未來就是由無數個當下組成的。你的當下怎樣,未來就如何。」

  三個小崽子點頭點頭。

  一身新衣的徐爺爺精神矍鑠,笑呵呵地說:「大過年的,咱不說這些啦。心心,你去拿壇乾(gan)酒來,咱們準備吃年夜飯了。」

  「好的。」

  「我釀的這個酒啊,定然比乾隆皇帝喝過的還好喝!」

  徐一行豎起大拇指:「那是!論山野佳釀,沒有誰比得過我爺爺!」

  他們鶴幸的本地酒可是大有來頭的: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品嘗了本地出產的西龍潭酒,只覺其味醇厚,回甜中有種山野的清香與甘冽。

  品遍天下美味瓊漿的乾隆皇帝大讚:「這真是天下少有的美酒啊!杜康在世,也未必能釀出這般美酒。」

  於是,這酒就成了宮廷御用酒,備受帝王將相的青睞。

  因避諱乾隆皇帝的「乾」,所以就念成了「gan」。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