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十八皇子長得和乾隆有七八分相似,對此, 乾隆十分高興。在永琛滿月的時候,直接將蘇沫的位份升到了皇貴妃。
乾隆如此明顯的舉動,自然是讓大家都知道。這位新出生的十八皇子, 就是皇上中意的繼承人。
頓時永琰身邊奉承的人就少了一大半。
按照大清子以母貴的傳統,十五阿哥的身份其實不高, 魏氏漢人包衣的身份比滿洲包衣要低很多。
要是五阿哥永琪還活著, 那麼還有可能和十八阿哥爭一爭。可惜榮親王早就薨逝。就留下一個獨苗苗。
進宮一年多就坐上皇貴妃的位置, 讓後宮所有嬪妃都羨慕嫉妒恨。想著蘇沫進宮才多久啊, 要是手段不夠,不能管好這後宮的事務,到時候出了岔子也許會步入魏氏的道路。
只可惜,她們的期望是不會實現了,皇后也不止做了一次的蘇沫, 很快就將整個後宮打理的妥妥噹噹的。當然是通過在太后那裡借來幾個積年的老嬤嬤之後。
蘇沫這樣做完全是為了討好太后, 在另一個鈕祜祿氏的妃子沒有絲毫得寵的跡象後。太后也不得不轉而支持她。
當然, 為此鈕祜祿嫡支也是付出了不少好東西給太后那一支的。不管怎麼樣,都是鈕祜祿氏,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之前,支持流著鈕祜祿一族血脈的皇子登位是整個鈕祜祿氏共同的利益。
後宮中有了太后的支持,蘇沫的位置就穩固了。
對於自己的兒子,蘇沫寄予厚望,大清目前的情況不怎麼好,需要一個眼光格局都高的精明強悍的君主。
所以在永琛年紀不大時,蘇沫就開始給他將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告訴他落後就要挨打。告訴他海的對面有很多國家都對富饒的大清虎視眈眈。
蘇沫教導的很小心,她在外只讓永琛表現出一個孝順聰明的皇子形象。
重點的事情再說一遍,是孝順在前,聰明在後。
乾隆這樣的君主自大又對自己很沒有逼數,看看他晚年給自己貼的金。什麼十全老人,十全武功,其實這幾次對外戰爭中有好幾次都是損兵折將,根本就沒有贏。而是對方不想得罪一個龐大的帝國,才主動議和的。
這種君主最忌諱的就是有人覬覦他屁股下面的位置。其實蘇沫都有些懷疑當初孝賢皇后的靈堂上乾隆是故意以不孝的罪名訓斥大阿哥永璜和三阿哥永璋的。
大清皇子要是冠上不孝的罪名,那麼基本上就是和皇位無緣了。這樣年紀大的兩個兒子就對他沒有威脅了。
畢竟乾隆說他們為孝賢皇后舉哀不夠悲傷,這個理由實在是讓人無語。不知道當初他的嫡母孝敬憲皇后薨逝的時候他是怎麼悲傷的。
所以蘇沫要求自己的兒子一定要孝順,起碼一定要讓乾隆沒有在孝道上可以指摘的地方。
永琛一直都做的很好,對乾隆一直都是崇拜又孺慕,將一個小迷弟的形象經營的極好。
有這麼一個處處崇拜自己的兒子,乾隆怎麼能不高興,為了體現自己的能力,甚至都親自教導一些為君之道給兒子。
反正兒子年紀還小,不會有什麼問題。
永琛學的半懂半不懂,更是讓乾隆放心,下意識的多教導了一些。
乾隆四十年,魏氏薨逝,以嬪的位份下葬。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太后薨逝。帝傷心過度昏厥,皇十八子日夜看護。帝醒後感其孝心封瑞親王。
自從太后薨逝之後,皇上的身子就有些不好,有和珅向皇上推薦了一道士,所煉製的丹藥一顆就能讓他感覺又回到了年輕的時候。
於是乾隆迷上了修道可丹藥,朝政上不重要的事情漸漸的就交給了永琰。
永琰雖然沒有太子的名分,但是卻有太子的權利。
蘇沫就看著自己的兒子慢慢熟悉整個朝堂,熟悉處理國家大事,學會帝王之術。
「可以通知那邊了,加大藥量吧。」
「嗻。」
乾隆四十五年,皇帝重病,彌留之際將皇位傳給皇十八子永琰。三天後在乾清宮駕崩。
因為近一年的時間都是瑞親王在處理朝政,所以這場權利的過度沒有引起太多的動盪。
新皇登基,年號永昌,蘇沫這生母自然是成為了太后,十五阿哥和十七阿哥一個是嘉郡王,一個是慶貝勒。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都是親王。
其他兩個倒是沒有人覺得奇怪,反正不可能對皇上產生什麼威脅。封一個親王可以表現一下新帝的大氣。
倒是皇十二子永璂,光頭阿哥一個,先皇不待見他,他自己的身子也不太好。永遠都是小透明。這次新帝直接封他為福親王。可以說是所有兄弟中最受恩寵的了。
接著新帝以皇考並沒有廢烏拉納喇皇后為由,讓烏拉納喇皇后重新以皇后的規制下葬。
蘇沫對此是很支持的,她當初就永璂,就是想將他收服,給兒子做助手。畢竟其他兄弟實在是沒有靠譜的。
而且想到乾隆要是知道自己厭惡的烏拉納喇氏和自己合葬了,指不定會想從棺槨里跳出來。
他欠人家的,還是自己還清的好。
果然新皇這般一弄,十二阿哥永璂感激涕零,誓死效忠。
和珅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不過是去雲南查個案子,回來之後朝廷的天就變了,自己從皇上的心腹寵臣,成為了先帝的心腹寵臣。
乾隆如此明顯的舉動,自然是讓大家都知道。這位新出生的十八皇子, 就是皇上中意的繼承人。
頓時永琰身邊奉承的人就少了一大半。
按照大清子以母貴的傳統,十五阿哥的身份其實不高, 魏氏漢人包衣的身份比滿洲包衣要低很多。
要是五阿哥永琪還活著, 那麼還有可能和十八阿哥爭一爭。可惜榮親王早就薨逝。就留下一個獨苗苗。
進宮一年多就坐上皇貴妃的位置, 讓後宮所有嬪妃都羨慕嫉妒恨。想著蘇沫進宮才多久啊, 要是手段不夠,不能管好這後宮的事務,到時候出了岔子也許會步入魏氏的道路。
只可惜,她們的期望是不會實現了,皇后也不止做了一次的蘇沫, 很快就將整個後宮打理的妥妥噹噹的。當然是通過在太后那裡借來幾個積年的老嬤嬤之後。
蘇沫這樣做完全是為了討好太后, 在另一個鈕祜祿氏的妃子沒有絲毫得寵的跡象後。太后也不得不轉而支持她。
當然, 為此鈕祜祿嫡支也是付出了不少好東西給太后那一支的。不管怎麼樣,都是鈕祜祿氏,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之前,支持流著鈕祜祿一族血脈的皇子登位是整個鈕祜祿氏共同的利益。
後宮中有了太后的支持,蘇沫的位置就穩固了。
對於自己的兒子,蘇沫寄予厚望,大清目前的情況不怎麼好,需要一個眼光格局都高的精明強悍的君主。
所以在永琛年紀不大時,蘇沫就開始給他將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告訴他落後就要挨打。告訴他海的對面有很多國家都對富饒的大清虎視眈眈。
蘇沫教導的很小心,她在外只讓永琛表現出一個孝順聰明的皇子形象。
重點的事情再說一遍,是孝順在前,聰明在後。
乾隆這樣的君主自大又對自己很沒有逼數,看看他晚年給自己貼的金。什麼十全老人,十全武功,其實這幾次對外戰爭中有好幾次都是損兵折將,根本就沒有贏。而是對方不想得罪一個龐大的帝國,才主動議和的。
這種君主最忌諱的就是有人覬覦他屁股下面的位置。其實蘇沫都有些懷疑當初孝賢皇后的靈堂上乾隆是故意以不孝的罪名訓斥大阿哥永璜和三阿哥永璋的。
大清皇子要是冠上不孝的罪名,那麼基本上就是和皇位無緣了。這樣年紀大的兩個兒子就對他沒有威脅了。
畢竟乾隆說他們為孝賢皇后舉哀不夠悲傷,這個理由實在是讓人無語。不知道當初他的嫡母孝敬憲皇后薨逝的時候他是怎麼悲傷的。
所以蘇沫要求自己的兒子一定要孝順,起碼一定要讓乾隆沒有在孝道上可以指摘的地方。
永琛一直都做的很好,對乾隆一直都是崇拜又孺慕,將一個小迷弟的形象經營的極好。
有這麼一個處處崇拜自己的兒子,乾隆怎麼能不高興,為了體現自己的能力,甚至都親自教導一些為君之道給兒子。
反正兒子年紀還小,不會有什麼問題。
永琛學的半懂半不懂,更是讓乾隆放心,下意識的多教導了一些。
乾隆四十年,魏氏薨逝,以嬪的位份下葬。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太后薨逝。帝傷心過度昏厥,皇十八子日夜看護。帝醒後感其孝心封瑞親王。
自從太后薨逝之後,皇上的身子就有些不好,有和珅向皇上推薦了一道士,所煉製的丹藥一顆就能讓他感覺又回到了年輕的時候。
於是乾隆迷上了修道可丹藥,朝政上不重要的事情漸漸的就交給了永琰。
永琰雖然沒有太子的名分,但是卻有太子的權利。
蘇沫就看著自己的兒子慢慢熟悉整個朝堂,熟悉處理國家大事,學會帝王之術。
「可以通知那邊了,加大藥量吧。」
「嗻。」
乾隆四十五年,皇帝重病,彌留之際將皇位傳給皇十八子永琰。三天後在乾清宮駕崩。
因為近一年的時間都是瑞親王在處理朝政,所以這場權利的過度沒有引起太多的動盪。
新皇登基,年號永昌,蘇沫這生母自然是成為了太后,十五阿哥和十七阿哥一個是嘉郡王,一個是慶貝勒。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都是親王。
其他兩個倒是沒有人覺得奇怪,反正不可能對皇上產生什麼威脅。封一個親王可以表現一下新帝的大氣。
倒是皇十二子永璂,光頭阿哥一個,先皇不待見他,他自己的身子也不太好。永遠都是小透明。這次新帝直接封他為福親王。可以說是所有兄弟中最受恩寵的了。
接著新帝以皇考並沒有廢烏拉納喇皇后為由,讓烏拉納喇皇后重新以皇后的規制下葬。
蘇沫對此是很支持的,她當初就永璂,就是想將他收服,給兒子做助手。畢竟其他兄弟實在是沒有靠譜的。
而且想到乾隆要是知道自己厭惡的烏拉納喇氏和自己合葬了,指不定會想從棺槨里跳出來。
他欠人家的,還是自己還清的好。
果然新皇這般一弄,十二阿哥永璂感激涕零,誓死效忠。
和珅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不過是去雲南查個案子,回來之後朝廷的天就變了,自己從皇上的心腹寵臣,成為了先帝的心腹寵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