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碗雞湯貨真價實,沒有人能否認,《鏡花水月》對許多科學研究造成的正面影響。

  它的導演紀霜雨還把高昂的票房收入捐出了一部分給中央研究所,所以說,這部電影直接或者間接影響了許多技術的誕生,也影響了許多人的擇業方向。

  除了經典的小深複印機,未來很多相關發明,都有直接用電影中的原名命名,或間接向紀霜雨及其作品致敬的。

  比如世界上第一個人工智慧,也被命名為「羽」。

  雖然紀霜雨不是科學界人士,但他成為了未來被許多學者提起、表示敬意的人物。

  ……

  《鏡花水月》創造了一個長達十年的上映記錄,直到再次被紀霜雨自己的作品打破。

  在未來幾十年裡,它重映了無數次,也是紀霜雨的作品中,被翻拍次數最多的,衍生、激發出的題材作品數不勝數,影響了不止一代人。

  它被人們認為是每過五年重看,仍然有新驚喜的電影。

  你會發現從前不能理解的細節,現在似乎能理解了。

  小的時候看,也許認為雷射就是劍仙們的法術,長大以後,可能你已經在從事雷射相關產業的工作。

  包括影片中的服裝,也一如既往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當初金雀一身墨荷寶褶便成京城當季爆款,而今《鏡花水月》中的改良式未來服裝亦如是。

  各國的時尚雜誌幾乎都緊接著策劃了相關專題,其中的元素被許多服裝設計師採納,科技感,金屬色,成了今年的最大流行。

  以往的流行元素,通常從歐洲開始風行起,各國紛紛跟上。

  此次因為近水樓台先得月,卻是滬上的時尚產業搶占了先機,既邀請到了演員們登上雜誌封面,也最早有品牌和崑崙書局設計出了周邊商品,銷往各國。

  而且因為紀霜雨家有葫蘆娃,一直也很重視兒童類周邊,毫無疑問,正在上學的紀雷宗和紀霏霏仍是最早穿上周邊服裝的。

  影片中的羽陵學院就取景於華戲,又設計了校服,即有現代感,又不失傳統元素。華戲的學生們聯合申請,要求直接把戲服換個logo,當校服得了。

  紀霜雨同意之後,也直接導致跑到華戲去合影的遊客更多了……不但要合影,還得拉一下過路的穿著校服的人一起合影。

  當然,並非每個穿著華戲校服的人,都是華戲學生,也有可能是單純的《鏡花水月》影迷……

  他們多年熱情不減,寫同人,用周邊,乃至踐行科學。

  來日,複印機問世之後,各地影迷還聯合起來,捐了一座《鏡花水月》主題的雕塑作品,底座上寫了一行字「懷千古,夢未來,愛當下」,從此矗立在華戲校園中,百年不變。

  .

  華夏電影節已召開在即,因《鏡花水月》在世界範圍的熱映,人們對將在遙遠東方舉辦的這場活動的關注也就更高了。

  它的獎盃形狀、競賽單元名等等細節,都已經被討論無數遍。

  崑崙書局影戲部還在紀霜雨的建議下成立了項目組,要拍攝一部以第一屆華夏電影節為對象的紀錄片。

  擔任紀錄片的,是影戲部聘請的導演黎牧。

  說起黎牧此人,他也出身世家大族,一直熱愛藝術創作,海外留學時,曾經在歐西的電影學校就讀,回國後本是打算把最新技術應用在影戲裡,帶給祖國人民。

  結果剛回來,剛被聘請,就發現,祖國人民已經擁有超越海外的最新技術了……!

  不過後來他也被單位安排去華戲進修過,因此,現在黎牧也喊紀霜雨一聲紀校長。

  「校長,這個就是咱們最高獎女媧杯的獎盃了嗎?」

  華夏電影節的獎盃被命名為女媧杯,取其創世造人之意。

  如果相信每部電影都在創造一個真實的世界,那麼幕後工作人員們,無疑就是屬於這個世界的女媧。

  這獎盃也是紀霜雨設計的,蔣四海製作出原型,一尊金燦燦的女神形象。

  「是的,為了防止特殊情況,我們還多做了一些。」紀霜雨給黎牧介紹,示意攝影師可以拍獎盃特寫了。

  攝影師剛拍了兩秒,發現紀霜雨在盯著自己,立刻背上一寒!

  他迅速思考起來,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甚至是做錯了,趕緊調整了一下角度。

  這回再次偷看紀霜雨,校長已經露出了一個滿意的微笑。

  攝影師:好險!!

  他也是在華戲聽過課的,在紀霜雨面前扛攝影機,壓力好大啊!就像現在,紀校長一個眼神,他冷汗都要下來了,戰戰兢兢,生怕畫面不夠好。

  紀霜雨又給黎牧說了一下到時候的公證、計票等流程,以及有些影片可是會在此次電影節進行首映。

  這不是他強制要求的,但有相當一部分電影人看重這次活動的關注度高,決定在這裡首映。而且海外參與影片由於交通關係,至少在華夏是沒有首映過的。

  對於華夏觀眾來說,這也是一場盛宴了。

  這時候,周斯音也來了,手邊還牽著一溜四個葫蘆娃,和他們打了個招呼。

  攝影機也拍了一下周斯音,這個片段後來也放進了紀錄片裡,畢竟大家都知道周斯音是頭號贊助人嘛。

  再過幾年看,大家才會恍然大悟,周斯音居然牽著紀霜雨的弟弟妹妹這個細節真正代表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