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然而魏衍卻為了照顧家庭放棄了,這件事魏衍從始至終也沒有告訴陳卿。
魏衍覺得,錯過了進步的機會是他自己的抉擇,作為一個男人,如果連自己的妻子和兒子都照顧不好,仕途上平步青雲又能如何呢?
這一點上,他看得很透。
所以,他也不遺憾。
把握機會固然能讓他在仕途上順風順水,但沒有把握住機會他也要自己創造機會一步步往上爬。
然而讓魏衍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在1989年秋天錯過了一個機會,卻在1990年開年得到了一個更好的機會。
那就是盛京軍區準備成立特戰旅了。
該特戰旅由盛京軍區直屬,旅長從京城派遣,只負責把控大方向,並不負責日常訓練生活,副旅長則在軍區內部選拔,雖是副職,但權利卻堪比正職。
魏衍當然很想爭取這次機會,雖然從團長變為副旅長,軍銜上沒有任何變化,是為平調,但是,從師直屬的團長變為軍直屬的副旅長,從普通作戰部隊的正職變為特種作戰部隊的副職,這其實是實實在在地暗升啊!
魏衍想去參加選拔,當然就要徵求陳卿的同意,畢竟如果他真的選拔上了,他的工作可能就會越來越忙,就不能像現在這樣每天照顧家裡,給妻子做一日三餐,幫妻子帶孩子。
陳卿聞言,當然是大力支持魏衍追求進步了,並且她腦子也里完全沒有魏衍那麼多的顧慮,像是一日三餐的問題,帶孩子的問題,陳卿壓根兒都沒有考慮過。
畢竟她又從來沒有體會過一個普通軍嫂,又要洗衣服做飯收拾衛生,又要奶孩子帶孩子的艱辛。
活在蜜罐子的人想法總是單純的,而陳卿正是一個活在蜜罐子裡的人。
她甚至覺得,在這個生孩子簡直太輕鬆了,除了生產和坐月子比較痛苦之外,回到軍區後,她簡直清閒得可以上天。
實際上,陳卿日常奶孩子帶孩子的生活是這樣的:早晨起床先餵一遍母乳,然後陳卿吃著魏衍提前做好的早飯,這時候,魏衍會把魏小毅同學上午所需的奶粉沖好裝進奶瓶,換洗衣服和尿布裝進口袋,而後魏衍才會出門去部隊。
過了大約二十分鐘到半小時後,陳卿才會出門,她會先把魏小毅同學送到軍區託兒所,再去文工團上班。
那麼,這裡就不得不說明一下,陳卿作為一名文工團的文職幹部和沒有工作的普通軍嫂的區別了。
沒有工作的普通軍嫂原則上是不可以把孩子送到軍區託兒所的,因為軍區託兒所其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軍人家庭雙雙工作沒有時間帶孩子的問題。
這個雙雙工作沒有時間帶孩子特指雙方都是軍人,或一方是軍人,另一方是政府、事業單位或國營企業的職工。
如果一方是軍人,另一方沒有工作,則不符合標準,不能把孩子送到軍區託兒所。
這種情況下,如果實在沒有時間帶孩子,還有另一種選擇,那就是多花點兒錢把孩子送到市區託兒所,但是由於軍區距離市區相對較遠,所以軍區里沒有工作的軍嫂們基本會選擇自己帶孩子。
但是,這樣一來,她們又要照顧孩子,又要照顧家裡,又是操心,又是受累,自然就不會像陳卿一樣,覺得在這個年代生孩子輕鬆了。
話又說回來,陳卿把魏小毅同學交給託兒所的阿姨之後,上午時間便會在團里給學生上課。
她現在的學生可不像最開始,只有三個兩個,而是已經像話劇團的蘇紹蘇老師一樣越帶越多了,區別在於,蘇老師教的表演,而她教的是聲樂。
午休時候,陳卿會先去託兒所接兒子,等她回到家,魏衍應該正在做飯,她會趁著這個時間再給兒子餵一遍母乳,然後哄兒子睡個午覺,她再吃飯,如果不幸某一天她沒能把兒子哄睡著,便只能是吃飯的時候交給魏衍抱著哄著了,而且,隨著魏小毅同學一天天長大,睡眠時間越來越少,他被魏衍抱在懷裡的時間也越來越多。
下午,魏衍和陳卿會一同把兒子送到託兒所,再各自去各自的團里,等到下午訓練結束,則依舊是陳卿去託兒所接兒子,魏衍先回家做晚飯。
晚飯之後,陳卿和魏衍兩人會一起逗弄魏小毅同學,會一起給魏小毅同學洗澡,享受天倫之樂,等到魏小毅同學睡著後,魏衍負責洗兒子的衣服和尿布,手洗,陳卿負責洗她自己和魏衍的衣服,機洗,分工是否公平呢,外人自然無法評說,只要陳卿和魏衍樂在其中那便足夠了。
時間很快進入到1990年,魏小毅同學已經年滿14個月了,陳卿早在兩個月前就在一點點地給兒子斷奶,因為她也準備等春節過後,就開始接戲和發行新的唱片了,在這個時候魏衍忽然跟她提出想要追求進步,陳卿自然沒有反對的道理,因為閒了這麼久,她也想要追求進步,那就夫妻二人一起追求好了!
於是,陳卿就把自己春節過後想要恢復工作的想法跟魏衍提了提,交換了想法之後,陳卿和魏衍當即便決定了,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就只能把剛斷奶的兒子先扔給長輩了。
反正魏父魏母還有陳中喬韻成天念叨著想幫他們帶孩子,不止如此,就連陳卿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有魏老爺子都蹦著高地要幫他們帶孩子,美其名曰他們都退休了,成天閒著,而且身體也硬朗,不帶孩子,閒著幹啥?
魏衍覺得,錯過了進步的機會是他自己的抉擇,作為一個男人,如果連自己的妻子和兒子都照顧不好,仕途上平步青雲又能如何呢?
這一點上,他看得很透。
所以,他也不遺憾。
把握機會固然能讓他在仕途上順風順水,但沒有把握住機會他也要自己創造機會一步步往上爬。
然而讓魏衍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在1989年秋天錯過了一個機會,卻在1990年開年得到了一個更好的機會。
那就是盛京軍區準備成立特戰旅了。
該特戰旅由盛京軍區直屬,旅長從京城派遣,只負責把控大方向,並不負責日常訓練生活,副旅長則在軍區內部選拔,雖是副職,但權利卻堪比正職。
魏衍當然很想爭取這次機會,雖然從團長變為副旅長,軍銜上沒有任何變化,是為平調,但是,從師直屬的團長變為軍直屬的副旅長,從普通作戰部隊的正職變為特種作戰部隊的副職,這其實是實實在在地暗升啊!
魏衍想去參加選拔,當然就要徵求陳卿的同意,畢竟如果他真的選拔上了,他的工作可能就會越來越忙,就不能像現在這樣每天照顧家裡,給妻子做一日三餐,幫妻子帶孩子。
陳卿聞言,當然是大力支持魏衍追求進步了,並且她腦子也里完全沒有魏衍那麼多的顧慮,像是一日三餐的問題,帶孩子的問題,陳卿壓根兒都沒有考慮過。
畢竟她又從來沒有體會過一個普通軍嫂,又要洗衣服做飯收拾衛生,又要奶孩子帶孩子的艱辛。
活在蜜罐子的人想法總是單純的,而陳卿正是一個活在蜜罐子裡的人。
她甚至覺得,在這個生孩子簡直太輕鬆了,除了生產和坐月子比較痛苦之外,回到軍區後,她簡直清閒得可以上天。
實際上,陳卿日常奶孩子帶孩子的生活是這樣的:早晨起床先餵一遍母乳,然後陳卿吃著魏衍提前做好的早飯,這時候,魏衍會把魏小毅同學上午所需的奶粉沖好裝進奶瓶,換洗衣服和尿布裝進口袋,而後魏衍才會出門去部隊。
過了大約二十分鐘到半小時後,陳卿才會出門,她會先把魏小毅同學送到軍區託兒所,再去文工團上班。
那麼,這裡就不得不說明一下,陳卿作為一名文工團的文職幹部和沒有工作的普通軍嫂的區別了。
沒有工作的普通軍嫂原則上是不可以把孩子送到軍區託兒所的,因為軍區託兒所其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軍人家庭雙雙工作沒有時間帶孩子的問題。
這個雙雙工作沒有時間帶孩子特指雙方都是軍人,或一方是軍人,另一方是政府、事業單位或國營企業的職工。
如果一方是軍人,另一方沒有工作,則不符合標準,不能把孩子送到軍區託兒所。
這種情況下,如果實在沒有時間帶孩子,還有另一種選擇,那就是多花點兒錢把孩子送到市區託兒所,但是由於軍區距離市區相對較遠,所以軍區里沒有工作的軍嫂們基本會選擇自己帶孩子。
但是,這樣一來,她們又要照顧孩子,又要照顧家裡,又是操心,又是受累,自然就不會像陳卿一樣,覺得在這個年代生孩子輕鬆了。
話又說回來,陳卿把魏小毅同學交給託兒所的阿姨之後,上午時間便會在團里給學生上課。
她現在的學生可不像最開始,只有三個兩個,而是已經像話劇團的蘇紹蘇老師一樣越帶越多了,區別在於,蘇老師教的表演,而她教的是聲樂。
午休時候,陳卿會先去託兒所接兒子,等她回到家,魏衍應該正在做飯,她會趁著這個時間再給兒子餵一遍母乳,然後哄兒子睡個午覺,她再吃飯,如果不幸某一天她沒能把兒子哄睡著,便只能是吃飯的時候交給魏衍抱著哄著了,而且,隨著魏小毅同學一天天長大,睡眠時間越來越少,他被魏衍抱在懷裡的時間也越來越多。
下午,魏衍和陳卿會一同把兒子送到託兒所,再各自去各自的團里,等到下午訓練結束,則依舊是陳卿去託兒所接兒子,魏衍先回家做晚飯。
晚飯之後,陳卿和魏衍兩人會一起逗弄魏小毅同學,會一起給魏小毅同學洗澡,享受天倫之樂,等到魏小毅同學睡著後,魏衍負責洗兒子的衣服和尿布,手洗,陳卿負責洗她自己和魏衍的衣服,機洗,分工是否公平呢,外人自然無法評說,只要陳卿和魏衍樂在其中那便足夠了。
時間很快進入到1990年,魏小毅同學已經年滿14個月了,陳卿早在兩個月前就在一點點地給兒子斷奶,因為她也準備等春節過後,就開始接戲和發行新的唱片了,在這個時候魏衍忽然跟她提出想要追求進步,陳卿自然沒有反對的道理,因為閒了這麼久,她也想要追求進步,那就夫妻二人一起追求好了!
於是,陳卿就把自己春節過後想要恢復工作的想法跟魏衍提了提,交換了想法之後,陳卿和魏衍當即便決定了,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就只能把剛斷奶的兒子先扔給長輩了。
反正魏父魏母還有陳中喬韻成天念叨著想幫他們帶孩子,不止如此,就連陳卿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還有魏老爺子都蹦著高地要幫他們帶孩子,美其名曰他們都退休了,成天閒著,而且身體也硬朗,不帶孩子,閒著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