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安排。」端王又吩咐管家,「府里那個擅長臨摹字畫的人不必留了。」

  「是。」管家不敢耽擱,領命便立馬下去處理,這麼些年,王爺做的事不少,王府私底下還養著不少能人,那會臨摹字跡的男人只是其一。端王先前拿出的信,也是最近兩三月找他偽造的,還特地將紙張給做舊了處理。

  就在管家要下去辦端王交代的事,衛司年率領伍虎軍將端王府圍得水泄不通,他剛出端王的書房,脖子上就被指著一柄寒光凌凌的劍。

  作者有話要說:  卡文了,說好的昨天補上,沒能補上,我爭取今天補上

  第180章

  這件事驚動了在書房的端王,人家都已經找上門來了,他不可能閉門不見。

  「衛統領這是何意?」端王緩緩從書房裡走了出來,身上是他剛換上的一件暗色長服,成佛掌的那隻手依舊背在他身後。

  「聖上的旨意,微臣得罪了。」衛司年讓人將管家給綁了,又朝著自己身後的人使眼色,讓人將端王圍起來,他手裡拿著宣和帝的聖旨,並不擔憂端王拒捕。

  端王果然不會坐以待斃,根本不聽衛司年的話,朗聲便喊人,「放肆!來人吶,將他們給本王趕出府去。」可府邸的下人卻像從未聽見似的,並沒有人上前替他解圍,端王的面色登時猶如黑鍋。「衛統領好大的本事,本王在自己府里,竟都使喚不動王府下來,衛統領難不成是枉顧上下尊卑,想與本王為敵不成?」

  張開一頂大帽子扣下,就差沒明說衛司年是不是準備藉此謀逆,他雙手抱拳,淡定地回道:「王爺莫要驚慌,只是請王爺配合我們調查汝陽王府謀反一事,肅王那邊也在接受調查,還請王爺不要讓我等為難。」他們整個端王府控制得差不多,這才走到端王面前。

  而他話音剛落,伍虎軍就上前來稟,後院的端王妃、側妃已經安置妥當,並沒有驚擾到後院女眷。

  「想必您也要顧及您後宅,懷有身孕的幾位夫人的身體,她們可受不了刺激。」衛司年黢黑的眼睛掃向端王,宣和帝讓他看管好端王,並未點名要謀害端王性命,所以他也就沒輕舉妄動,更是不會讓人傷害端王后宅的女人,畢竟再怎麼說她們肚子裡懷的都是皇家血脈。

  提起後宅女人們的安危,端王神色並未緩和,就在衛司年覺得奇怪的時候,有人神色怪異上前,在衛司年耳邊低語了幾句,衛司年看向端王的眼神頓時怪異了起來。

  誰都沒有想到,原本此時應該在寧國公府,處理國功夫後世的朝陽郡主,會被他們在端王府發現,樁樁件件不由得讓衛司年串聯起來,他不敢有所隱瞞,讓人將此事匯報給了宣和帝。

  此時宣和帝面前,正好站著王令秋與趙郁,兩人不可避免的知道這事,和他們一塊在御書房,還有御史大夫,大理寺少卿,以及六部尚書。

  「皇上,還是將端王請入宮,再將其他幾位王爺請來,當面講事情問清楚吧。」御史大夫程景率先開口,身為御史從來有話直說,直言納諫,就沒想過現在不適合開口。

  王令秋下意識地看向趙郁,趙郁也正好看向他,眼裡是恰到好處的驚訝,好像當真不知其中內情,也不曉得自己的正妻何時到了旁人後宅,這種事放在哪個男人那裡,都是不可容忍的事。

  朝陽郡主此時就在端王府,似乎也坐實了端王與寧國公府私底下有往來的事,寧國公與汝陽王府勾結,試圖謀反,已然是眾人都知曉的事,只是礙於宣和帝與趙郁二人的情面,旁人沒將寧國公帶出來,只是反覆拖出汝陽王府一家。

  現在朝陽郡主與端王的事,更是沒人直言,畢竟誰敢說出這話,無異於逼著宣和帝親手殺了自己兒子,而且似乎說了那兩人的事,就是不斷在提醒趙郁,他正妻和別的男人有私情。

  「皇上,不是臣要替朝陽郡主與端王辯解,只是他們從小青梅竹馬,這裡面或許是有其他誤會。」

  「這事秦王也有責任,秦王怎麼任由秦王妃……朝陽郡主去找端王?」臨到頭御史大夫還是改了口,好似秦王妃這稱呼,他剛說出口就吃了趙郁眼刀子,他只當這三字戳到趙郁痛處,還是將稱呼給換了,稱其為朝陽郡主也不是不行。

  「本王天還未亮率兵平定逆徒,捉拿叛軍,直到入宮半刻不停歇,確實不如程大人清閒,事事都能顧及周到。」

  王令秋沉默地垂著頭,狐狸眼睛掃了眼趙郁,看著他作戲,好一副『我什麼都不知道』『我好無辜』的表述,說著不替兩人辯解,實際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還是幫了兩人說話。這種情況下,趙郁不是藉機落井下石,而是替人家說話,倒是讓人覺得此事不是他的手筆,但實際上坐實了朝陽郡主在端王府的事,畢竟兩人都還有層青梅竹馬的關係。

  端王原想讓趙郁將汝陽王府處理掉,趁機牽扯到肅王,誰知道最後是反彈到自己身上,借刀殺人就應該先做好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準備,別反而將自己給搭進去。

  很多人都知道朝陽郡主在宮裡長大,當年端王也還是養在宮裡,後來才跟著太后去的千佛山,兩人肯定自幼相識,但若趙郁不特地將他們青梅竹馬這事說出來,怕是很多人都想不到他們小時候的關係深厚。

  宣和帝更是想起當年,朝陽郡主願意前往渝州和親,是與端王有有關,原本就不大好的身子,喘著粗氣,差點上不來,還是蘇福在旁邊替宣和帝順氣,焦灼地勸道:「奴才求各位大人少說幾句吧,皇上的身子才剛好點。」他知道自己的分寸在哪,只提宣和帝的龍體,絕口不提端王和朝陽郡主的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