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面上的事王令秋從不隱瞞宣和帝,內里細節就不一定托盤而出,就比如月夫人不是孟郡主,還有月夫人口裡所說的有關嬌芙的身世,這些事他就誰都瞞著,哪怕有朝一日被人發現他隱瞞,他也能說自己是顧全大局,為避免打草驚蛇,這才將這事捂住。

  宣和帝見王令秋主動交代,得知月夫人就是孟郡主,他也不能沒表示。大周百姓知曉孟家後人還在,只怕也會心生維護,宣和帝若當做瞧不見,指不定引起人心不滿。他這皇位坐了太多年,已經有太多人慾拉他下馬,尤其是他那些好兒子,養得如今心如豺狼毒蛇。

  王令秋對宣和帝的賞賜卻推脫掉,他言明,道:「郡主身子尚未恢復,這些年遭了不少苦難,不大肯見人,臣想等郡主身子好後,再向聖上討要恩典。」

  這賞賜不能要,是裹了蜜糖的□□,接了宣和帝賞賜,月夫人便不得不以孟郡主身份,出現在眾人面前,還要入宮謝恩。以月夫人的狀態,怕是不能出現在人前,王令秋怕她失控胡言論語。

  她不是真的孟郡主,待嬌芙不會有慈母心腸,就她說的那些有關嬌芙的話,包括嬌芙的身世,足以讓嬌芙受盡萬人唾罵,這是王令秋容不下的,他的阿蘊不可能將自己的孩子拋棄,若是有這種可能,那肯定是她當下,能保全她與孩子最好的選擇。

  可是帝王猜忌心重,若王令秋直接不要恩賜,怕是該懷疑他撒謊,所以這個恩賜王令秋還是得要,只是不是現在要,先將恩賜放在這個地方存起來,剩下的就是和帝王比命長了。

  這人,活太久也不好。

  *

  宣和帝讓趙家人進京,有趙郁在京城這邊,不可能只下一道聖旨這般簡單,武安侯府的府邸連同賞賜皆是一同賜下來,就在在秦王府隔壁,牆連著牆的那種,中間打通到門,兩府邸可以直接通來往。

  聽說武安侯府和秦王府同為趙家人,兩家還未分家,皇上特地賞賜在一處,誰都說趙家人受盡皇上恩寵,就是連這些小事,皇上都記掛著秦王。別看趙家在渝州多年,可人家回京後的待遇,可比一直在京城的某些人家都好,這即便是不在京城,也受聖上記掛。

  趙世淵與趙均到了京城,兩人換了身朝服,便立馬進宮面聖,哪怕在渝州就知道宣和帝久病不愈,這一趟他們是必須得去,沒有在京城還能知道聖體抱恙,以宣和帝的性子,肯定會起疑心,所以他們還不能表現出來。

  按理說趙奕作為武安侯世子,理應與趙世淵一同入宮,可趙奕的身子連趙世淵都比不上,趙世淵沒捨得讓趙奕進宮,原先趙家大房是入京的,奈何宮裡下旨趙老夫人得入京,趙世淵擔憂趙老夫人身子,老人難捱的就是冬天,怕趙老夫人過不了這難關,加之渝州城還有趙家族人守著,趙家大房便入京了。

  趙世淵與趙均兩人入宮面聖,見不見得到宣和帝還兩說,倒是在半路遇到敬王,一直以來都是肅王與端王兩派爭的火熱,其他王爺可選了陣營,唯獨敬王爺誰都不靠。

  不過敬王倒是每日跟宣和帝請安,自宣和帝病重以來風雨無阻,他還不讓人大肆宣揚,在外面磕頭後,片刻都不做停留。敬王並不是非得見宣和帝,這種時候做兒子的想近身都難,皇帝最先防備的就是親兒子。

  敬王就在外頭磕頭請安,宣和帝不可能不知道,皇帝想要見誰,只需下道聖旨,哪怕你隔十萬八千里都得見,不想見誰,便是近在咫尺都見不到,只是宣和帝不願見敬王罷了。

  今兒敬王依舊只是在乾清殿外磕頭,本沒打算見宣和帝,誰知趙世淵與趙均來得湊巧,正好撞到一塊兒。

  蘇福從殿內出來,浮塵一擺,恭敬地給幾人請安,「王爺,侯爺,趙將軍,快請入內吧,聖上正在裡頭等著幾位呢。」

  敬王當即爽朗地笑道,「往日我給父皇請安,父皇總不見我,如今托二位的福,能見到父皇了。」

  「即便聖上不見敬王,敬王的孝心聖上也是知曉的,父子見不見面都差不多,要是見不到女兒,做父親的心裡可得慌。」放在平常人家確實如此,兒子能撒開手,縱他去四處闖蕩,不缺手斷腳就行,女兒恨不得護的嚴嚴實實,生怕有所閃失。

  可皇家反而相反,女兒鬧出事情來不打緊,有做父皇的當靠山,女兒頂天了只能是聖寵恩沃的公主,但換成兒子,那是連有想撲騰的想法都不行,當兒子的想翻騰,上面的人免不了以為兒子想奪權謀位。

  所以實際上,宣和帝不召見敬王反而是好事,有時候見了這個兒子,難免得見另一個,倘若只對這個兒子厚愛有加,怕不是要將他推向風口浪尖,不見就讓人覺得他沒有威脅。

  宣和帝最常見的人是王令秋,其他人等閒不見,趙世淵與趙均也沒想他們能見到宣和帝,可到底是做好可能要面聖的準備,面色如常的入了乾清殿。

  到武安侯府這邊,趙老夫人在侯府安定下,立馬讓下人請來趙郁,她神色看上去疲憊,至少眼裡有神。

  她看了眼黃嬤嬤,黃嬤嬤會意,招手讓丫鬟搬出一大箱籠,「這裡面的東西,是蓉兒托我順路帶來,她專門捉摸送給昭昭母子的,看你幾時去相府一趟?」趙家人都知道昭昭和嬌芙的存在,趙郁從未明說過王家千金是嬌芙,只是說了他外有孩子,其他的均是他們的猜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