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徐子初知曉此事時都驚了瞬,沒想到皇帝欲在京城賜婚不成,竟然不顧趙郁意願,讓派人暗中護送朝陽,讓其帶著聖旨前往渝州城,等趙家知曉這事,朝陽郡主已經進了渝州,於事無補。

  不過這一晚上足夠發生很多事,讓徐子初更沒料到的是,趙郁直接對崔公公等人動手。他們來時十餘人,出了渝州城不過百里的距離,就只剩下崔史,趙郁這是在遷怒,若不是要留下崔史回去跟宣和帝復命,只怕崔史的命都不能留下。

  可想而知,宣和帝知曉只剩下崔史時臉上的表情,可是趙郁不動手則已,一動手決計不留任何蛛絲馬跡。

  這一路上,崔史等人遇到的不是悍匪攔路,就是流寇襲擊,要不然就是山體滑坡、巨石滾落,總之無不是意外造成的人員傷亡。哪怕眾人猜到是趙郁,可你終歸需要證據,宣和帝想要怪罪都無從下手。

  這些事少有人知,知道的人都不敢大肆宣揚,只能悶在心裡,免得不知何時招惹到那尊閻王爺,幾時自己也落得意外身亡的下場。所以這些事還不如趙郁那些風流韻事傳的廣泛。

  有人整日裡想著嬌芙是否會失寵,醉玉樓里時常傳著嬌芙傳聞,與嬌芙有關的事總是醉玉樓最先談論。

  上官晚與嬌芙私下有書信往來,這事誰都不知曉,她將自己從醉玉樓得到的消息告知嬌芙,不用嬌芙特地給她回信,兩人便默契的保持這種關係,嬌芙也需要知道外界的情況,沒有別的地方比青樓得到的消息更多。

  嬌芙看著上官晚最新寫給她的信,上面講醉玉樓有人暗自開賭,賭她幾時得趙郁厭煩,外界傳聞朝陽郡主穠姿艷麗、傾國傾城之貌,聖上知曉三爺愛美人,特地舍愛賜婚三爺和郡主。

  即便嬌芙的容貌至極,他們都不拿嬌芙和朝陽郡主相比,許是覺得嬌芙出自青樓,不配和高高在上的郡主相提並論。

  論身份地位嬌芙自是比不過朝陽,她也不會在這事上與她相比,嬌芙惹不起人家就躲著人家,好在先前老夫人曾經許諾讓她多去慈安堂陪她,這會兒正好如嬌芙的意,她甚至讓倚綠拿出那套素衣。

  事情過去許久,又似乎進在眼前。

  她被老夫人罰抄經書整整一月,頭天罰抄她曾跟黃嬤嬤要求沐浴焚香,黃嬤嬤不肯她回南苑,故而拿了這套小尼丘穿的素衣給她。後來她穿回南苑一時忘記還回去,就一直留在南苑,沒想到她還有用上素衣的機會。其實要是真到走投無路的地步,跟著老夫人在慈安堂吃齋念佛也是種法子,總好過丟了性命要強。

  作者有話要說:  上一章修改過,加了些劇情和字數,大家可以重新看一下。

  第102章 刁難

  老夫人聽聞嬌芙請安,照往常那般讓黃嬤嬤將人帶進來,剛瞧了眼嬌芙,就被倚綠捧著的托盤吸引,待到嬌芙與倚綠走近行禮後,老夫人看清楚托盤內的東西登時愣了下。

  「這是素衣?」

  嬌芙福了福身:「先前從慈安堂借了素衣,如今才來歸還,還請老夫人莫要怪罪。」

  至於為何到現在才來還,自是因為從前南苑和慈安堂關係不好,嬌芙出現在老夫人眼前都是礙她眼,現今關係緩和她才能拿著素衣前來歸還。當然,嬌芙不可否認,她這般做有討好老夫人的意味,在後宅深處,老夫人許是比趙郁可靠。

  黃嬤嬤想起這事來,她暗自看了嬌芙眼,出聲替她解釋清楚來由,這事當時她沒跟老夫人提。

  後來她發現少了套素衣,想起是嬌芙遲遲未還過來,想問嬌芙要回素衣時,恰逢南苑又與慈安堂這邊不對付,她又不好去南苑討要,怕惹得三爺遷怒,這事就一直沒解決。

  當然黃嬤嬤說話技巧,她的解釋避重就輕,重點在嬌芙抄寫佛經恪守規矩,堅持沐浴焚香、潔面靜身才肯碰佛經,而在這些話前嬌芙未及時將素衣歸還,亦或者她沒及時向老夫人匯報情況就顯得不那麼重要。

  老夫人吃齋念佛多年,手中常年捧著串佛珠,心裡自是對佛心恭敬。嬌芙有這番心思,直到今日她才知曉,能看出嬌芙亦是對佛心存敬意,她肯定是高興的,微微頷首,讓黃嬤嬤將素衣收回,道:「你倒是有心了。」

  「老夫人不怪罪妾身就好。」嬌芙乖巧地朝老夫人笑道。

  「哦?」老夫人故意逗嬌芙,「倘若我怪罪呢?」

  嬌芙等的就是這話,她無比自然的說出在心底磨練百遍的話:「妾身愚笨,別的事不會做,唯有手藝勉強能入眼。倘若惹老夫人不快,恐怕我只能留在慈安堂替老夫人做素齋贖罪,要不然就繼續去小佛堂謄抄念誦佛經,替老夫人祈福。」

  她的話明了移動,老夫人包括站在後面的黃嬤嬤,都聽出她的弦外之音。

  老夫人詫異地看了眼嬌芙,雖不知她做此番決定費了多少力,不過卻足以讓老夫人高看她一眼。她不得不說句這是個聰明孩子,能看清自己所在的處境,捨得放棄現有的一切,沒被世間繁華迷眼。

  自古就有話「寧做寒門妻,不做高門妾」的話,奈何高門榮華富貴誘人,引得無數女子前仆後繼,能夠看明白其中苦楚的人少之又少。

  這世上聰明人已經不多,合該有活下去的權利,單憑難看透這點,老夫人也願拉嬌芙一把。

  她同嬌芙道:「我早前說過,你要是有心就多來陪陪我這老婆子,這話無論幾時都做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