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穿著湖色素麵妝花襖,面容姣好的女子靠在座椅把手上,她身邊站著穿了件紅棉襖的小姑娘仰著小腦袋,應該是說了好笑的話,引得女子抬手捏她笑臉,轉頭滿眼笑意地看著坐在她身側的男人。

  男人目光一直落在女人身上,見她望向自己,冷厲淡漠的神色忽地消散,眉目微微舒展,似乎是說不出來的溫柔。

  但穆德恩能覺察到,這股溫柔只對著那女人,面對旁人時蕩然無存。

  男人生得儀容俊美、氣宇軒昂,但他面孔線條冷厲,眉間略過戾氣,自帶一股威壓之氣,哪怕是只是端坐在上首都給人以威壓。

  傳言自元國開始,趙姓一家就以武將出名,代代出名將,亂世出梟雄。而且就連太/祖皇帝能奪得江山,坐穩帝位,開創大周,少不了趙家輔佐。

  從大周開國至今,五百年的時間趙家經歷過三起三落。

  往前數大周也曾國泰民安,享太平盛世。疆土永固之時,將士無用武之地,偏偏這些將領都為大周拼過命、流過血,身上背負赫赫戰功,結果卻被捲入權利爭鬥漩渦喪命。

  但趙家卻是其中最為不同的,哪怕是曾被捲入波風中,甚至惹得龍顏大怒,最後結局也不過是回渝州老家過幾日子,趙家從開國延續至今,在渝州那片猶如土皇帝般的存在。

  自從大周國力漸衰,局勢越發緊張開始,皇上不得不動重新用趙家的人。

  可當時武安侯老侯爺年邁多病,只能俯臥床榻,別說領兵上陣,就連下床都艱難。武安侯老侯爺子嗣不豐,膝下只有三子。長子趙世淵從生下來身子就不好,三子年幼擔不起事,唯有第二子趙均得用。

  後來武安侯老侯爺去世,大家都以為會是趙均承襲爵位,結果爵位落在現任武安侯趙世淵身上,這改變不了趙家嫡系只有趙均能拿得出手的事實,趙均膝下也只有獨子。

  就在二十年前左右,東夷大舉進犯邊城,鎮南王苦苦支撐邊城三月,最後卻還是沒能守住城池,滿城百姓皆被屠殺,鎮南王一家全部遇難。

  自那以後大周戰火紛亂,一發不可收拾,還是趙均挺身而出,才讓大周得以平息幾年。

  在那時就有人擔憂,若趙家沒了能擔大任的人,到時候這江山誰來守,結果趙均還未卸任,就等到了趙郁一戰成名。

  直至現今,京城都對其忌憚。

  想到自己昨兒做下的事,此刻趙郁對嬌芙的態度,穆德恩不敢繼續看下去,怕自己的腦袋都保不住,朝著上首的人直直的跪在地上,「奴才穆德恩叩見侯爺,叩見姨娘。」

  嬌芙聽到穆德恩的聲音,這才察覺到他已經進來,她下意識看了眼趙郁,又掃了眼下方跪得恭敬的穆德恩。

  如果她方才沒聽錯的話,穆德恩似乎跟她請安了,這可是十分難得。先前試圖給她找麻煩的人,現在卻畢恭畢敬的跪在上方,就連一點不甘心都沒看出來,可謂是翻臉比翻書還快。

  嬌芙收回目光,沒將人喊起來,等著趙郁的意思,誰知趙郁端著茶盞喝了起來也並未開口將人喊起。

  大約過了半刻鐘,穆德恩還是恭恭敬敬的趴跪在地上,他跪著的姿勢就沒有變過,額頭貼著地面,似乎只要趙郁不喊起,他絕對不動一下。

  嬌芙看不下去,淡淡地道:「穆總管起來吧,地上涼。」

  穆德恩不敢鬆懈心神,抬頭看了看嬌芙,公鴨嗓開口道:「多謝姨娘。」但是卻並未起身,只是將背挺了起來,這是還等著趙郁喊起。只有穆德恩自己知道冷汗已經浸濕整個後背,哪怕是擺了好些炭盆的廳堂內,他都感覺不到絲毫暖意。

  「看來是我說的話不管用。」嬌芙語氣淡然,就連面上神色都未變,聽不出她在生氣。

  不過落在穆德恩的耳里,卻不是這麼回事,穆德恩磕了磕道:「姨娘管著府內事務,您的話自然是管用的,府里那些奴僕們誰敢不聽姨娘的話,姨娘大可以給我奴才,奴才替姨娘教訓他們。」

  嬌芙看著重新額頭貼著地面而跪的穆德恩,不由得覺得還是趙郁好用,簡直就是活招牌,他在能讓事□□半功倍。穆德恩昨天可沒這麼痛快的答應,現在不僅態度恭敬,還自始至終都不敢抬頭往上看一眼。

  趙郁放下茶盞,轉動了幾下拇指上的白玉扳指,語氣冷然,「既然姨娘喊你起來,你就起來吧。」

  在月落院待的越久,穆德恩對趙郁與嬌芙二人關係認知越深。他注意到非常重要的一點,三爺說的並不是喊他起,而是姨娘喊他起來,他今天才能站起來。若不是嬌芙先開口,只怕他還得繼續跪地上。

  嬌芙覺得侯府人難以灌輸,趙郁便替她立威,不過有些事趙郁代替不了,還得她自己來。要讓這些人看到嬌芙不僅能得他寵愛,自己還能在侯府立起來,能給他們看到希望。無利不起早,再是忠心耿耿的人都要給甜頭,更何況還是那些只看利益的人。

  「多謝侯爺,多謝姨娘。」穆德恩磕了頭才起身,嬌芙這下確認他是每句謝字後都帶著她了,這人倒是有趣得很,見風使舵未免太快了些。

  「從宮裡出來的就是不同,處處守規矩。」這話結合昨日情形就像是諷刺,昨日沒趙郁在,穆德恩的行為可不像是在守規矩,得意忘形沒得邊了。可是偏生她語氣誠懇,神色認真又不像在故意諷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