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左淮:……這都什麼跟什麼啊,他就想好好陪陪媳婦兒這麼簡單。

  既然媳婦兒不想出門,那看書也行。

  左淮也拿起人民日報在一旁找位置坐下,細細看起來,就當培養自己的政治眼光。

  等下午團團圓圓回來時,黎靜雲才放下手中的書籍,去陪這兄妹兩玩耍。

  等吃完飯,就回學校。

  這是外國語大學規定的,第一年必須要住校。加上黎靜雲本身還有多國語言基礎,剛進入大學,就成為了老師的培養對象,更恨不得她一直待在校園學習。

  因為黎靜雲這一批屬於恢復高考的第一批考生,對於上大學求學的機會很是珍惜,每天不是在去學習,就是準備去學習的路上。

  這也帶動了黎靜雲,讓她充滿緊迫感。再加上,一直讀一些外面看不到的國際新聞,對祖國所處的地位更是了解,更像早點學成後,報效國家。

  有時候還因此忽略了團團圓圓兩個。

  還多虧兩兄妹大度乖巧,沒有為過得黎靜雲的目光而變成問題少年,但這更讓黎靜雲內心感到愧疚。

  還有爸媽,一大把年紀了,天天幫她帶孩子,就為了讓她有時間去追夢。

  黎靜雲又是感激又是羞愧。

  還是左淮在一旁勸解,做心理輔導,才沒有陷入愧疚的漩渦中。

  當然,左淮也不是沒有好處,獲得心愛之人投懷送抱,左淮覺得一輩子都難以忘懷。

  第68章

  日子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中流逝。

  很快,兩年之期就到了。

  左淮拿到結業證和本科學位證返回淮西,黎靜雲則在一天天的努力中,越發自信成熟。

  兩年間將所有課程學分都修完,還以專業第一成績拿了獎學金,剩下的日子則是被導師帶著去鍛鍊。

  黎靜雲現在也能掙錢了,通過將外文熱門名著翻譯成中文給出版社,獲取稿費。

  一開始是由導師給的機會,後來翻譯成果不錯,慢慢變成黎靜雲自己接稿。

  兩年間變化很大,首先是知青返程,城裡開始光明正大的冒出大大小小的商販。

  這大大便利了一家子都在忙的左淮家,每天都是拜託菜販子將菜送到家,然後付錢給他就成,省了自己去排隊買菜的時間。

  菜販子每天都經過左淮家大門,順路的很,所以很是樂意。

  要是實在不想做吃的,也可以出去外面買蓋澆飯,煎餅啥的回來。

  另一件大事呢,則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跟左淮的工作息息相關,不過在淮西還沒有徹底落實。

  左淮猜測,估摸著他回去後,這項任務就交到他手上了。

  經歷那些年,大夥對改革都懸著一股心,生怕朝令夕改,得自己背鍋。

  堅信能力多大,責任便多大的左淮也不介意,反而恨不得立刻回到當地去落實。

  他從農村出來,深知這麼做的益處,最明顯的肯定就是勞動積極性,為自家幹活積極性不高,那是老壽星上吊。

  連排泄物都得憋會自家菜地的行為,就可以看出了大夥對自家糧食的重視。

  當然,提高勞動積極性也不是只有將責任確認到家庭這辦法,如果工分值錢,就像藤縣一樣,通過草藥產出掙錢,然後通過工分發放工資,就可以大大提高勞動積極性。

  左淮領完證書,便趕回農業廳報導了。

  路上略微遺憾,媳婦兒沒能來送自己,崽崽也在上課,真……孤家寡人實錘了。

  誰讓現在媳婦兒比自己還忙,現在估計是在粵東招商引資會議做翻譯呢。

  要是別的父母估計早就講了,但是左淮和黎靜雲雙方的父母都覺得,他們孩子也有了,就該多拼搏,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未來。

  對此,左淮也是雙手雙腳贊同的,就是有時候回家,只有自己一個人有些空虛寂寞冷罷了。

  左淮在淮西省城招待所先住下,然後就是找房子。

  陳津映也早早調來省城學習了,左淮一回來,也是他接送去招待所的。

  左淮想了想,自己一個人估計還沒陳津映熟省城,便直接問,「你知道哪裡有出售房子的嗎?」

  陳津映微怔,也只是一會,便恢復自己的專業性,「倒是知道幾處,如果您有意向的話,可以去看看。聽說出手的人挺急的,估計能很快落實房產權。」

  臉上一片冷靜,心裡猶如檸檬。想著左淮家在藤縣有兩套房,據說首都也買了大四合院,現在又打算在省城買房,羨慕。

  不過這些情緒都是很正面的,他清楚左淮的存款都是一筆一筆靠自己的能力攢起來的。

  他可是見過局長設計便利的農具,被獎勵金錢的過程的。加上左淮之前的工資,一直得到頒獎,獎勵也不少。

  還有局長夫人聽說是個翻譯了,全中國的跑,翻譯一本書的錢都能頂得上他好幾個月的工資了,更何況還有局長夫人的爸媽那邊支持呢。

  同人不同命啊。

  要說左淮一無所知,那是假的。左淮當然知道他們想的是什麼,不過他驕傲自豪,別人想啃媳婦的都沒能啃呢,吃軟飯不丟人,丟人的是吃軟飯還要看不上給飯的人。

  「那過幾天我有空,麻煩你帶我去看看房子,合適的話就直接買下來。」左淮直接道。

  也沒有繼續這個話題。

  而是匆匆趕到單位,從人事部的小同志那裡拿了自己的任命書,便去自己的辦公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