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祭酒英明!」

  「別高興的太早,」王安石皺起眉頭:「結業前還有場考試,倘若不過……哼。」說罷抬腿離開講堂。

  葉安:「……」是錯覺嗎,總覺得祭酒走前看了自己好幾眼。

  對於考試,葉安基本上依舊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只要低空飄過,剩下的無所謂,這回急的反而是狄詠。原本他與葉安難兄難弟,都屬於「讀書氛圍組」。但這回他大哥放話,若是不跟葉安拉開十名以上的差距,狄詠就別想去他爹狄青狄大將軍的營里參軍。

  「???」被作為參照工具的葉安。

  不去理這傢伙,葉安也認真思考起以後。自己手上的鋪子還要開著,《理學旬刊》那邊也要繼續辦不能停。但不同於之前逃避的想法,葉小安開始積極的想要去做一些東西,這個時代有他的親人朋友愛人,已經不再是單薄的書本那麼簡單了。

  至於皇帝什麼的,雖然仁宗依舊很殷勤,可葉安本人還是謝絕的。古代帝王雖是掌握著天下,但束縛也不小,尤其是在這個文官唾沫能飛到官家臉上的大宋。葉安要是敢出櫃,第二天大臣們就能掀了大慶殿。

  想到這裡,葉安就不自覺冒冷汗,趕緊甩甩腦袋將此場景晃出去。

  怕什麼來什麼,第二日仁宗宣葉安入宮,與自己一道處理政務。無法公然抗旨,葉安只好板著臉面聖。

  仁宗見此都要氣笑了,他怎麼也沒想到還真有人不願當皇帝。泥人都有三分火氣,連著被拒絕,如果說剛開始只是提議,如今他就非要這小子繼位!於是每項政務都與之討論,努力灌輸治國思想。

  「所以,安哥兒是如何看待此次狄青所言。」仁宗笑吟吟開口,眉眼彎彎像只狐狸。

  原來狄青自打平了交趾,為了防止這邊人死灰復燃,便請求駐守西南。問題是宋朝「打壓地方」已經成為一種習慣,藩鎮割據的恐懼,永遠烙在宋人骨子裡,所以不少大臣以此為由上疏抗議,有的甚至要治狄青的罪。

  面對此事,葉安大可保持一貫事不關己的作風,言語上跟仁宗繼續打機鋒。可這回他卻正了正眉眼,嚴肅道:「狄大人這麼些年獨自南征北戰,勞苦功高。但待朝廷始終忠心耿耿,還望您莫要聽信讒言。」話里話外的意思即讓仁宗想好,真處理了狄青朝廷上還有沒有能打仗的。

  仁宗一愣,沒想到這小子如此正經,接著點頭道:「你放心,我心中有數。」但如今的狄青確實身兼數職,與各路軍隊接觸太深,一言一行都格外敏感,偏偏又哪裡都離不開他。

  葉安想了想,突然開口道:「官家,你忘了我大宋朝還有支無敵之師尚未啟用。」

  「什麼?」仁宗皺眉,宋軍羸弱,西北因著要防止西夏發瘋,暫且不能動,他實在想不出大宋還有何人可用。

  「大宋水師,」葉安微笑,眉宇間信心滿滿。

  第88章

  京城水師每年開銷這麼大, 還沒有什麼用處,朝中一些人早就不滿,無奈礙於祖宗之法, 都不大好開口,如今葉安將這個問題拋了出來,一時間引起眾人討論。

  剛開始的時候,些許保守黨是不大願意處理京城水師這個爛攤子的,照他們的話講,水師禁軍乃是太、祖留下拱衛京師的一環,怎能隨意更改。於是又陷入到老循環,保守黨跟新黨爭得不可開交。

  此時站在後排的王安石想起之前學生葉安跟他講的話, 皺了皺眉,覺得不能繼續這樣下去,遂站出來開口道:「稟官家,水師一事先暫且不談, 狄將軍的事理應儘快有個定論,十萬大軍還在交趾等著, 到底是去是留總該有個說法。」

  談到狄青, 眾人都不說話了。狄青手上有狄家軍, 這次打交趾還收穫了大宋最強戰力西北軍的支持,若是留其鎮守邊疆,按宋朝一貫作風定然不放心要調回京里。可一旦調回,論狄青的功績, 朝中許多人都要靠邊站, 難道真要讓一武將從他們手中分權?

  宋仁宗老神在在坐在龍椅上,聽到王安石上奏,眼中划過絲笑意, 仿佛有些為難道:「確實,狄青也該回來了。」

  此時夏竦等保守派突然站出來:「官家,臣覺得方才整合水師的想法有可取之處,不如按之前所說,讓狄大人統率水軍,以振國威。」

  仁宗趁機立刻拍板,禁軍水師與處於前線的登州水師合併,命狄青為帥,,教習水軍,以備北患。

  水軍就是個爛攤子,如今武藝惰廢,沒個十年八年根本脫不了身,所以狄青這個將軍大家都沒意見。

  葉安自覺解決了一樁心事,整個人輕鬆不少。這日國子監休假,老師去《理學旬刊》審稿,葉安閒來無事,順著月亮門跑去潘元青房中看書。兩府下人也都習慣了主人之間的來回走動,紛紛閉口不談。

  突然,潘家管事的敲了敲書房的門:「葉小官人,外面有客來訪。」

  「就說老師不在,讓他留下名帖過兩天再來。」葉安喝著男朋友收藏的茶,愜意道。

  老管家聲音十分為難:「那赤佬說了,要是見不到官人就不走了。」

  因為北宋士兵制服為紅色,所以許多看不上他們的人用「赤佬」來指代他們,看來對方是把老人家氣得不輕。

  葉安想了想,估計老師也快下班,乾脆起身推開門自己去招待一會兒,遂與管事一同來到廳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