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福年在孩子沒出生之前就給外甥女買了搖籃、洗澡盆和許多棉布,等孩子一出生,張福年隔天往姐姐家裡送一隻雞,雞蛋一下子送了兩百個。

  按照竹竿和公社的規矩,娘家人要給月子裡的產婦送掛麵和油條。張福年怕姐姐吃多了油條不好,只送了五十根,掛麵倒是很多,平常豆腐魚肉之類的沒斷過。

  陳大嬸從鄉下過來伺候媳婦月子,見到張福年見天送東西過來,心裡十分高興。

  張福年今天又拎了一隻雞,還有兩條小鯽魚,進門就喊,「乾娘,我來了。」

  陳大嬸正在公共廚房裡做飯,聞言立刻跑了過來,「福年來了,晌午在這裡吃飯。」張福芝中午在學校食堂吃飯,很少回家。

  張福年先看了看外甥女,摸了摸她的小腳丫,然後才和陳大嬸說話,「乾娘,我說了讓你去我那裡住,我那裡住的開。」

  陳大嬸笑眯眯的,「你姐還年輕呢,頭一回養孩子,我多看著些,以後就好了。」

  張福年忽然想起,再有兩年,就不能生二胎了。他心裡轉了好幾個來回,還是什麼都沒說,子女看緣分吧。

  張福年又和姐姐說話,問孩子夜裡醒幾回,飯夠不夠吃。

  陳大嬸開玩笑,「喲,福年你居然知道的挺多的。」

  張福年笑,「乾娘,我特意找單位的大姐們問過了,我媽不在,我當然得多關心我姐。」

  張福秀心裡暖暖的,「你往後來就來,不要天天送東西,我吃不完,你二哥最近都跟著長胖了。他說月子裡不能吃太多大油,對身體不好。」

  張福年留在姐姐這裡吃了頓午飯,外甥女醒來的時候他還抱了抱。陳大嬸給孫女娶了個小名,叫巧巧。

  等巧巧已經能抬頭的時候,劉翠屏要來這邊工作了。臨報導之前,她一個人先回了一趟老家。

  劉德慶聽說女兒順利進了省城機關高中教書,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

  他從來沒想到過,他的女兒也能成為光鮮亮麗的人。

  是啊,小時候那個每天只能穿破舊衣服的劉翠屏,徹底長開了。她穿著一身連衣裙,腳下絲襪涼鞋,頭髮留長了,四年的大學生涯,養的唇紅齒白,最主要的是,她身上帶著書卷氣,整個人看起來淡然從容。

  劉翠屏回到家裡並不當大小姐,換了一身普通的衣裳,做飯洗衣裳,什麼都干,伺候老父親,帶侄子,每天忙的不亦樂乎。

  在家住了幾天,劉翠屏要出發去單位報到。

  臨行前,她找裁縫給老父親做了兩身秋天的衣裳,幫他把家常穿的衣裳全部整理好,袖子破掉的地方補一補,髒了的全部洗洗。

  劉德慶找個沒人的時間,往女兒手裡塞了一百塊錢,「你要去那麼遠的地方,我暫時走不開,就不去送你了。你記住了,到了那邊,不要萬事都聽別人的。遇到大事,寫信回來告訴我們,我讓你哥去給你做主。」

  劉翠屏把錢推了回來,「爸,我有錢。我就要工作了,怎麼還能花家裡的錢。」

  劉德慶又推了回來,「拿著,姑娘家家的,不要隨便花別人的錢。等你在那邊安頓好了,寫信回來。先別急著結婚,把工作干好了再說。」

  劉翠屏點頭,「我不在家裡,爸你要多注意身體。」

  父女兩個悄悄說了好久的話,第二天,夏生親自送妹妹到縣城,臨出發前也強行塞給她五十塊錢。

  劉翠屏帶著娘家人的囑咐,踏上了北上列車。她坐的臥鋪,顛簸了二十多個小時,她終於再次踏上了這個陌生城市的土地。

  剛出站口,她忽然聽見有人喊自己,「翠屏,這裡,這裡。」

  她抬眼望去,之間張福年在柵欄外面對自己揮手。

  劉翠屏忙拎著箱子快步走出去,張福年接過她的箱子,拉著她的手往前走,「累不累?路上沒遇到麻煩吧?」

  劉翠屏笑著搖頭,「沒有麻煩。」

  張福年帶著她上了一輛計程車,「你先去我家裡,和福芝住在一起,過兩天我帶你去報導。」

  劉翠屏有些累,她對這裡人生地不熟,只能去張家,「會不會影響福芝學習?」

  張福年笑,「不會,她已經高考完了,現在在家閒著呢。」

  二人已經領過結婚證,算是正經夫妻了。

  小夫妻兩個一起到了家,張福芝正在和小五玩呢,聽見開門聲,趕緊過來打招呼,「嫂子來了。」

  劉翠屏對這個稱呼還有些不習慣,「福芝在家呢。」

  張福年把她的行禮放在一邊,忙著給她端茶倒水,還親自下廚房做飯給姑嫂兩個吃。

  過了幾天,劉翠屏去學校報到,現在正在放暑假,學校給她登記之後,又打發她回來了,讓她開學了再去。

  時間很快到了秋天,張福芝去外地讀大學了,劉翠屏火速搬到了學校的宿舍里住,家裡剩下了張福年一個人。

  他把租來的房子退了,利用星期天,帶著劉翠屏去買家具,把新家一點點填滿。

  劉翠屏說她不想這麼快結婚,張福年也不勉強,結婚太早對她的工作不利,不如再等等。

  小夫妻兩個結束了牛郎織女的日子,每天都能見面。有時候是張福年去學校和劉翠屏一起吃食堂飯菜,有時候是劉翠屏到家裡來吃張福年做的飯。遇到周末,小兩口一起去張福秀家裡吃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