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周靈也不答了,將手機放進口袋裡,抿了抿唇,深深吸氣——院子裡飄來淡淡桂花與玉蘭香,家門口的對聯前掛了艾葉與菖蒲,是南方端午的習俗。小時候最期待的節日便是端午與新年,母親會帶著她貼春聯,貼窗花,買新衣。家門口的春聯隨著季節更替一點點變舊,然後到了端午,母親又會帶著她在泛舊了的春聯前掛上新鮮的艾葉與菖蒲。等著它們再一點點變舊,這一年也就結束了。
而今年,她錯過了家門口的春聯,也錯過了新鮮的艾葉與菖蒲。
「叮咚。」她摁響了門鈴。
開門的是媽媽,戴了眼鏡,見了她,愣了半晌,哎呦一聲:「回來了啊?」
周靈也嗯了聲,還是一臉彆扭站在門口不動。從驚訝里恢復過來的媽媽嫌棄:「不是有密碼麼,還摁什麼門鈴裝客人。快進來!」
她撇撇嘴,這才把箱子往屋裡推:「怕你們把密碼改了。」
「哈!」母親失笑:「你腦袋裡戲倒不少。」想到什麼,又往她身後望了望:「一個人回來的?」
周靈也嗯了聲,坐在客廳里又別彆扭扭問了一句:「爸呢?」
「帶地包天遛彎去了。」地包天是家裡養的京巴,小時候高速公路上撿來的流浪狗,下牙呲著包裹上牙,時刻又憨又蠢的凶樣,故而得名「地包天」,在父母眼裡位同太子。母親正在家裡搞衛生,一會兒還要做飯,催周靈也換了家居服洗水果吃。周靈也磨磨蹭蹭上樓進了臥室——太久不住,窗簾拉著一半,窗外的綠葉抵著窗玻璃,飄窗上原本放著的軟墊上放著滿滿當當的布娃娃。都是她小時候的玩具。柜子里也被塞滿,一半是她的舊衣服,還有一半是父親珍藏的茶葉與酒。另一個柜子里向來是空著的,周靈也百無聊賴拉開看,卻發現短短一年,也被塞滿,眼眶在那一瞬間發酸——
柜子里全是各色各樣的家用,最普通又常見不過的東西:紙巾、零食大禮包、鍋、保鮮盒,以及南方根本用不到的羽絨服…只不過這些東西的品牌和包裝她都再熟悉不過——全部是這大半年來她直播間裡賣過的產品。
哪怕再不滿子女的選擇,而父母能做的,也有隻有身後默默地付出與遮風擋雨。
櫃門扣上的瞬間家門口也傳來聲響,周媽的聲音在樓下響起:「周永峰,你看誰回來了呀?」
周靈也趕緊抹了抹眼睛,掏出手機,下樓之前,點開微博里那個叫做「ZYF」的人,點了關注。頓了頓,又加一句私信:
「爸爸,謝謝你。」
一頓飯吃得平平順順。一家人之間生的永遠是悶氣——一旦說開,憤怒與指責便全部化作心疼與眼淚。立足於愛之上的一切,能化作世界上最溫柔的包容與理解。本以為回家是一場惡戰,才發現世間所有的愛都一樣,深情的那一方,甘願做這場戰爭里永遠的輸家。
席間他們聊著家常與親戚近況,好幾次觸到工作這個話題,又彼此猶疑地避開,終於,媽媽忍不住問,「那現在直播間關了,你以後有什麼打算?要繼續找工作嗎?」
周靈也的筷子頓了頓,正想著要如何解釋自己接下來的計劃,就見爸爸給媽媽碗裡夾了一塊魚肉,「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打算,隨她啦。」
周靈也點了點頭,只答一句:「嗯,總之你們放心吧。」
當然還有必須坦白從寬的消息,吃完了飯,爸爸在衛生間洗狗,嘩嘩啦啦水聲伴隨狗子偶爾傳來的興奮尖叫,周媽媽收拾碗筷,她卻遊手好閒在一邊亂轉,跟著廚房與餐廳走了兩遭,終究猶猶豫豫開了口:
「對了…那個…最近…我交了個男朋友…是…」 她裝作不經意坦白。做好了父母反對或是追問的心理準備——體制內麼?做什麼的?哪裡畢業的?怎麼認識的?…復盤了一堆,總算在心裡寫完了七七八八的答卷等待上交。
卻沒想到母親順暢接了話茬: 「何文敘麼?哦,什麼時候帶回來吃飯啊。小伙子真人可以吧?視頻里看起來好帥的哦。」
周靈也一怔,啞然:「……你、你們早知道了?」 這才反應過來——對啊,這兩個中年人日常 5G 衝浪,都能在網上和人掐架,還有什麼八卦挖不出來。
「哦。都不算新聞了。你爸天天蹲你直播,還說這小伙子眼光不錯。」媽媽應了聲,埋頭擦桌子,想到什麼,又抬頭冒了一句:「我還加了你們的 CP 群。我們群里有些小姑娘還喜歡給你們寫文…」
「媽!你別看!那玩意……」周靈也大驚失色。天知道 CP 粉寫出來的文是什麼羞恥東西。
「看了點…文筆不行……」 周媽一臉見慣了大世面的鎮定。
睡前的周靈也仍舊抱著電腦看大家評論,網上輿論走向和自己預計地差不多,掐著時間算最後一步動作。做直播帶貨已經小半年,收入雖然不錯,但說白了還是掙辛苦錢。加上帶貨優勢初現,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個行業的競爭只會越加激烈。周靈也不甘心永遠只做一個「賣貨」的,想方設法希望尋找到槓桿——用最小的力,賺最多的錢。
而這個機會來得比自己想像中容易。因為一條回復將自己逼到了風口浪尖,甚至短暫地上了熱搜,在業內也掀起了熱議,社會公眾對她的標籤十分明確:名校畢業,加上擁有足夠直播經驗。
「名校畢業」意味著有能力,「擁有足夠直播經驗」代表著深耕於行業,加上如今的討論度更是不要錢的宣傳——周靈也關閉直播間不是退縮,更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
而今年,她錯過了家門口的春聯,也錯過了新鮮的艾葉與菖蒲。
「叮咚。」她摁響了門鈴。
開門的是媽媽,戴了眼鏡,見了她,愣了半晌,哎呦一聲:「回來了啊?」
周靈也嗯了聲,還是一臉彆扭站在門口不動。從驚訝里恢復過來的媽媽嫌棄:「不是有密碼麼,還摁什麼門鈴裝客人。快進來!」
她撇撇嘴,這才把箱子往屋裡推:「怕你們把密碼改了。」
「哈!」母親失笑:「你腦袋裡戲倒不少。」想到什麼,又往她身後望了望:「一個人回來的?」
周靈也嗯了聲,坐在客廳里又別彆扭扭問了一句:「爸呢?」
「帶地包天遛彎去了。」地包天是家裡養的京巴,小時候高速公路上撿來的流浪狗,下牙呲著包裹上牙,時刻又憨又蠢的凶樣,故而得名「地包天」,在父母眼裡位同太子。母親正在家裡搞衛生,一會兒還要做飯,催周靈也換了家居服洗水果吃。周靈也磨磨蹭蹭上樓進了臥室——太久不住,窗簾拉著一半,窗外的綠葉抵著窗玻璃,飄窗上原本放著的軟墊上放著滿滿當當的布娃娃。都是她小時候的玩具。柜子里也被塞滿,一半是她的舊衣服,還有一半是父親珍藏的茶葉與酒。另一個柜子里向來是空著的,周靈也百無聊賴拉開看,卻發現短短一年,也被塞滿,眼眶在那一瞬間發酸——
柜子里全是各色各樣的家用,最普通又常見不過的東西:紙巾、零食大禮包、鍋、保鮮盒,以及南方根本用不到的羽絨服…只不過這些東西的品牌和包裝她都再熟悉不過——全部是這大半年來她直播間裡賣過的產品。
哪怕再不滿子女的選擇,而父母能做的,也有隻有身後默默地付出與遮風擋雨。
櫃門扣上的瞬間家門口也傳來聲響,周媽的聲音在樓下響起:「周永峰,你看誰回來了呀?」
周靈也趕緊抹了抹眼睛,掏出手機,下樓之前,點開微博里那個叫做「ZYF」的人,點了關注。頓了頓,又加一句私信:
「爸爸,謝謝你。」
一頓飯吃得平平順順。一家人之間生的永遠是悶氣——一旦說開,憤怒與指責便全部化作心疼與眼淚。立足於愛之上的一切,能化作世界上最溫柔的包容與理解。本以為回家是一場惡戰,才發現世間所有的愛都一樣,深情的那一方,甘願做這場戰爭里永遠的輸家。
席間他們聊著家常與親戚近況,好幾次觸到工作這個話題,又彼此猶疑地避開,終於,媽媽忍不住問,「那現在直播間關了,你以後有什麼打算?要繼續找工作嗎?」
周靈也的筷子頓了頓,正想著要如何解釋自己接下來的計劃,就見爸爸給媽媽碗裡夾了一塊魚肉,「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打算,隨她啦。」
周靈也點了點頭,只答一句:「嗯,總之你們放心吧。」
當然還有必須坦白從寬的消息,吃完了飯,爸爸在衛生間洗狗,嘩嘩啦啦水聲伴隨狗子偶爾傳來的興奮尖叫,周媽媽收拾碗筷,她卻遊手好閒在一邊亂轉,跟著廚房與餐廳走了兩遭,終究猶猶豫豫開了口:
「對了…那個…最近…我交了個男朋友…是…」 她裝作不經意坦白。做好了父母反對或是追問的心理準備——體制內麼?做什麼的?哪裡畢業的?怎麼認識的?…復盤了一堆,總算在心裡寫完了七七八八的答卷等待上交。
卻沒想到母親順暢接了話茬: 「何文敘麼?哦,什麼時候帶回來吃飯啊。小伙子真人可以吧?視頻里看起來好帥的哦。」
周靈也一怔,啞然:「……你、你們早知道了?」 這才反應過來——對啊,這兩個中年人日常 5G 衝浪,都能在網上和人掐架,還有什麼八卦挖不出來。
「哦。都不算新聞了。你爸天天蹲你直播,還說這小伙子眼光不錯。」媽媽應了聲,埋頭擦桌子,想到什麼,又抬頭冒了一句:「我還加了你們的 CP 群。我們群里有些小姑娘還喜歡給你們寫文…」
「媽!你別看!那玩意……」周靈也大驚失色。天知道 CP 粉寫出來的文是什麼羞恥東西。
「看了點…文筆不行……」 周媽一臉見慣了大世面的鎮定。
睡前的周靈也仍舊抱著電腦看大家評論,網上輿論走向和自己預計地差不多,掐著時間算最後一步動作。做直播帶貨已經小半年,收入雖然不錯,但說白了還是掙辛苦錢。加上帶貨優勢初現,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個行業的競爭只會越加激烈。周靈也不甘心永遠只做一個「賣貨」的,想方設法希望尋找到槓桿——用最小的力,賺最多的錢。
而這個機會來得比自己想像中容易。因為一條回復將自己逼到了風口浪尖,甚至短暫地上了熱搜,在業內也掀起了熱議,社會公眾對她的標籤十分明確:名校畢業,加上擁有足夠直播經驗。
「名校畢業」意味著有能力,「擁有足夠直播經驗」代表著深耕於行業,加上如今的討論度更是不要錢的宣傳——周靈也關閉直播間不是退縮,更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