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但何文敘卻提醒她冷靜:「群眾喜歡造神,也喜歡把人推下神壇。突然發現了你覺得新鮮,等熱情過去,要麼忘了你,要麼煩你過度營銷。」
周靈也本不相信,說只要自己好好營業,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謹慎發言,不會有網友尋到自己的錯處。只沒想到,打臉來得太快——網友們在八卦群組裡熱絡討論了周靈也一個月後,忽然有人扒出她曾經做創業公司法務的工作經歷。
又有頂著同學名義的人出來爆料:周靈也還曾在頂級外所實習過,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只找了一家創業公司工作。估計是沒能在外所順利留用,所以去了一個普通民企,堂堂清華法學院的畢業生,混到最後,連律師證都沒拿到,就去轉行做了毫無門檻的直播。
霎時,網絡風向突變,原本直播時熱絡叫她學霸小姐姐的網友們忽然開始不滿她的學歷——國家花大力氣培養的人,最後去做了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無數人擠破頭才擁有的精英的身份她主動剝離,自甘墮落混成了一個網際網路小屏幕上賣笑為生的推銷員。
「可能來錢快吧?」有網友精明揣測:「這個社會誰不想多掙大錢?天子驕子不去安於寂寞搞科研,也沒有關注民生為民請命,百年名校反而培養了一群群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成為有錢人與階級的看門狗。或許,只要有足夠的人民幣,就能買下一切的操守、人心以及夢想與期許。」
很快,這句話被某營銷大 V 截圖,又隨著大家的轉載不斷發酵。輿論開始發現,那些辛辛苦苦考入名校的人,畢業後依然在販賣母校的名氣,並寄居於此,將許多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教育,變成自己撈錢的利器。
當話題上升到階級、平等與教育機會,捲起的憤怒民怨首先衝擊的就是周靈也與何文敘的直播間——
不到一周,就從群夸變成了群嘲,每一場群眾的泄憤,都需要有一個祭品。大規模網友甚至開始抵制與他們直播間合作的供應商,逼迫廠家發出解約聲明。奈何此次輿情無法按照合同約定認定周靈也違約,廠家找不到臨時解約的正當理由,面對愈演愈烈的民意,急得發慌。
周靈也一個人在房間裡將自己關了一整天,最後冷靜編輯了一條微博,表示「因個人原因」暫時關閉直播間,並一一聯繫了各大供應商,同意和平解約。總算以自己的退出,暫時平息了大部分的憤怒。
直播帶貨的收益模式說白了是苦力活——一分耕耘一份收穫,多勞才能多得,倘若關閉直播間,就等於斷了後路,再加上如今行業紅利初顯,競爭趨於白熱化,一旦讓出自己的位置,粉絲與供應商轉眼就能琵琶別抱。
事實上,這一次輿情的衝擊可大可小,在大師等人看來,只要臉皮夠厚,敢買水軍,撐過了輿論最凶的這一陣,還是能夠繼續賺錢。身為網紅,最要緊的就是沒心沒肺再加沒臉沒皮,成功的關鍵不是沒有人罵你,而是始終有人在七嘴八舌討論你。熱度,即是生命。
而周靈也千不該萬不該做的就是關閉直播間。
「姐,咱不能慫啊!」 大師痛心疾首。
可周靈也卻搖搖頭,決然表示:即便黑紅也是紅,但我們是賣貨的,一旦失去了信譽度以及消費者的好感,沒有人再願意買我們推薦的產品。既然消費者不喜歡,現階段,我們最好的選擇就是消失。
「那以後咋辦?!」大家急急追問。
「你們還想繼續做直播帶貨麼?」周靈也看向「之乎者也」眾人,認真發問。
「當然!」一群猛男們難得異口同聲。
面對大家的殷殷目光,她點點頭,想了會兒,卻只回答:「了解。直播這麼久大家都辛苦了,先好好休息、鍛鍊身體,之後我們再談。」
一群人不知道周靈也葫蘆里賣的什麼藥,狐疑看向她身邊的何文敘。就只見何文敘聳了聳肩,寵妻意思明顯:「反正我聽她的。」
老闆過分忠犬,老闆娘過分神秘,健身猛男們只好唉聲嘆氣,百無聊賴刷著直播、擼著鐵。
而乍一清閒下來,周靈也的第一反應也是迷茫:網絡時代一切都快,一周前還是忙得腳不沾地,而發出關閉直播間聲明的下一秒,忽然間,什麼事情都消失了——眼看他高樓起,又眼看高樓塌。她遙遙望著沾滿了黴菌的月亮,連續幾天沒睡,腦袋空落落。
只想著一切摁下暫停鍵,但至於後續發展,她自己也毫無把握。但塞翁失馬,輿情衝擊帶來的「失業」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這個時代的事業與生活似乎水火不容,事業蒸蒸日上且日進斗金的人基本被剝削了個人生活;而在為奮鬥的過程里難得的喘息——基本都發生在差點搞砸了飯碗的時候,比如此刻。
「我們算不算臨時放了個假?」周靈也抬了眸子看著何文敘,幾分苦中作樂的意思:「接下來十幾天應該都沒什麼事,不如找個機會去旅行?」
現代人檢驗情比金堅的方法就是去旅遊,一對男女倘若通過旅行時雞毛蒜皮的考驗,就像舊式婚禮里新娘被新浪從花轎抱下了又越過火盆——有幾分「經此一劫,必當天長地久」的寓意。
面對空餘出來的大把時間,原本沮喪的兩個人忽然都燃起了些期待,關了微博與社交網站,回到沙發上開始翻度假勝地:從聖托里尼到夏威夷,再到倫敦巴黎土耳其,兩個人挑三揀四,選到不耐煩,「覺得哪兒都挺好,但又覺得哪裡都不太好……」
周靈也本不相信,說只要自己好好營業,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謹慎發言,不會有網友尋到自己的錯處。只沒想到,打臉來得太快——網友們在八卦群組裡熱絡討論了周靈也一個月後,忽然有人扒出她曾經做創業公司法務的工作經歷。
又有頂著同學名義的人出來爆料:周靈也還曾在頂級外所實習過,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只找了一家創業公司工作。估計是沒能在外所順利留用,所以去了一個普通民企,堂堂清華法學院的畢業生,混到最後,連律師證都沒拿到,就去轉行做了毫無門檻的直播。
霎時,網絡風向突變,原本直播時熱絡叫她學霸小姐姐的網友們忽然開始不滿她的學歷——國家花大力氣培養的人,最後去做了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無數人擠破頭才擁有的精英的身份她主動剝離,自甘墮落混成了一個網際網路小屏幕上賣笑為生的推銷員。
「可能來錢快吧?」有網友精明揣測:「這個社會誰不想多掙大錢?天子驕子不去安於寂寞搞科研,也沒有關注民生為民請命,百年名校反而培養了一群群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成為有錢人與階級的看門狗。或許,只要有足夠的人民幣,就能買下一切的操守、人心以及夢想與期許。」
很快,這句話被某營銷大 V 截圖,又隨著大家的轉載不斷發酵。輿論開始發現,那些辛辛苦苦考入名校的人,畢業後依然在販賣母校的名氣,並寄居於此,將許多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教育,變成自己撈錢的利器。
當話題上升到階級、平等與教育機會,捲起的憤怒民怨首先衝擊的就是周靈也與何文敘的直播間——
不到一周,就從群夸變成了群嘲,每一場群眾的泄憤,都需要有一個祭品。大規模網友甚至開始抵制與他們直播間合作的供應商,逼迫廠家發出解約聲明。奈何此次輿情無法按照合同約定認定周靈也違約,廠家找不到臨時解約的正當理由,面對愈演愈烈的民意,急得發慌。
周靈也一個人在房間裡將自己關了一整天,最後冷靜編輯了一條微博,表示「因個人原因」暫時關閉直播間,並一一聯繫了各大供應商,同意和平解約。總算以自己的退出,暫時平息了大部分的憤怒。
直播帶貨的收益模式說白了是苦力活——一分耕耘一份收穫,多勞才能多得,倘若關閉直播間,就等於斷了後路,再加上如今行業紅利初顯,競爭趨於白熱化,一旦讓出自己的位置,粉絲與供應商轉眼就能琵琶別抱。
事實上,這一次輿情的衝擊可大可小,在大師等人看來,只要臉皮夠厚,敢買水軍,撐過了輿論最凶的這一陣,還是能夠繼續賺錢。身為網紅,最要緊的就是沒心沒肺再加沒臉沒皮,成功的關鍵不是沒有人罵你,而是始終有人在七嘴八舌討論你。熱度,即是生命。
而周靈也千不該萬不該做的就是關閉直播間。
「姐,咱不能慫啊!」 大師痛心疾首。
可周靈也卻搖搖頭,決然表示:即便黑紅也是紅,但我們是賣貨的,一旦失去了信譽度以及消費者的好感,沒有人再願意買我們推薦的產品。既然消費者不喜歡,現階段,我們最好的選擇就是消失。
「那以後咋辦?!」大家急急追問。
「你們還想繼續做直播帶貨麼?」周靈也看向「之乎者也」眾人,認真發問。
「當然!」一群猛男們難得異口同聲。
面對大家的殷殷目光,她點點頭,想了會兒,卻只回答:「了解。直播這麼久大家都辛苦了,先好好休息、鍛鍊身體,之後我們再談。」
一群人不知道周靈也葫蘆里賣的什麼藥,狐疑看向她身邊的何文敘。就只見何文敘聳了聳肩,寵妻意思明顯:「反正我聽她的。」
老闆過分忠犬,老闆娘過分神秘,健身猛男們只好唉聲嘆氣,百無聊賴刷著直播、擼著鐵。
而乍一清閒下來,周靈也的第一反應也是迷茫:網絡時代一切都快,一周前還是忙得腳不沾地,而發出關閉直播間聲明的下一秒,忽然間,什麼事情都消失了——眼看他高樓起,又眼看高樓塌。她遙遙望著沾滿了黴菌的月亮,連續幾天沒睡,腦袋空落落。
只想著一切摁下暫停鍵,但至於後續發展,她自己也毫無把握。但塞翁失馬,輿情衝擊帶來的「失業」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這個時代的事業與生活似乎水火不容,事業蒸蒸日上且日進斗金的人基本被剝削了個人生活;而在為奮鬥的過程里難得的喘息——基本都發生在差點搞砸了飯碗的時候,比如此刻。
「我們算不算臨時放了個假?」周靈也抬了眸子看著何文敘,幾分苦中作樂的意思:「接下來十幾天應該都沒什麼事,不如找個機會去旅行?」
現代人檢驗情比金堅的方法就是去旅遊,一對男女倘若通過旅行時雞毛蒜皮的考驗,就像舊式婚禮里新娘被新浪從花轎抱下了又越過火盆——有幾分「經此一劫,必當天長地久」的寓意。
面對空餘出來的大把時間,原本沮喪的兩個人忽然都燃起了些期待,關了微博與社交網站,回到沙發上開始翻度假勝地:從聖托里尼到夏威夷,再到倫敦巴黎土耳其,兩個人挑三揀四,選到不耐煩,「覺得哪兒都挺好,但又覺得哪裡都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