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姜妙閉了閉眼了,聽見他的聲音時,一顆心才算落在了實地上,她看了他半晌,似乎在確認他的真實與否,隨後才訥訥地問:「什麼時辰了?」
「寅時剛過。」
姜妙一愣,忽然想起什麼似的,眯著眼睛問:「你今日要上朝嗎?」
沈之言頓了頓,低頭看她,「嗯,你可以多睡一會兒。」
姜妙怔了怔,嘴唇動了動,目光有些疲倦,她小心翼翼地問:「那,你可不可以等我睡著了再走?」
沈之言低眸看著她,也沒有問她為何這樣要求,只是道:「嗯。」
姜妙便放心了,她躺下去,從袖中伸出幾根手指,緊緊地揪著沈之言的袖口。
見少女又沉沉睡去,沈之言在榻邊靜坐了片刻,直到她臉色恢復紅潤,呼吸也逐漸清淺,才打算起身離去。
一起身,袖子卻被她緊緊攥住。
沈之言身子一滯,隨即坐回榻邊,手指撫上她的眉心。
「世子?」
銅錢壓著聲音在外間喊,沈之言的手指如燙到一般收回,他再看了她半晌,隨後俯身在她淚痕上落下一個吻。
天色朦朧,隱約點綴著些繁星,沈之言上了馬車,靠在車壁上閉目養神,他胸前似乎還沾著姜妙的眼淚,泛著令人刺痛的涼意。
馬車在夜色中向著皇宮駛去。
今日的朝會,晉帝難得的發了大怒。
因姜術被封了儲君,北境便交給了威武將軍張榮升掌管,可前月北邊扶羌部搶燒了晉朝一座邊城小鎮,張榮升自知此時若上報,那他玩忽職守罪名是無論如何也逃不掉,便想著將功補過後再上書請罪,是以竟咬牙瞞了下來,誰知扶羌來勢洶洶,北境軍沒能收復失地,扶羌部反而已兵臨漠州城下,張榮升眼見瞞不住了,這才上了摺子請罪。
晉帝大怒,當即斬了張榮升的腦袋,可扶羌部已兵臨城下,北境人心惶惶,晉帝治完了張升榮的罪,便有一個難題擺在了眾人面前。
如今已是八月,再過不久北境便要入冬,晉朝國力倒不憚與扶羌開戰,可北境冬日難熬,若此時開戰定然對大晉不利。朝中重臣討論了一整個朝會,終是決定先派人與扶羌談和。
但提到人選,眾臣卻皆面面相覷起來。張榮升那種戰功赫赫的老臣都被晉帝毫不留情地斬了腦袋,他們若是辦不好這差事,下場豈不是與張榮升無異?
也有些將軍們自告奮勇,可他們到底沒有與扶羌部的兵馬接觸過,對這北邊部族的底細也不清晰,縱是有心請命,晉帝也不敢鬆口答應。
外敵挑釁本就令人屈辱,可偏偏北境即將入冬。晉帝思及此,又發了一通脾氣,冷靜下來後,便將目光落在了肅衣侯身上。
眾人隨著晉帝的目光一看,頓時都有些瞭然。
這位軍侯當年可是北境叱吒風雲的鐵血將軍,連太子殿下這般領軍多年的人都難以望其項背。
可肅衣侯近些年來已經逐漸放手軍中職務,十年前更是稱病回了老家修養,如今也不過是為了女兒大婚才重回京城,如此重任,他還能再擔得?
肅衣侯柳崇原在眾人的目光下走了出來。
他目光深沉,一雙眼睛盡顯滄桑,只微微拱手道:「老臣願為我大晉獻犬馬之勞。」
他眼中堅定,一如當年面對金戈鐵馬的氣魄,晉帝心底一時有些震動,他握緊了龍椅的扶手,半晌才無奈地嘆了口氣。
「朕何嘗不知愛卿愛國之心,可愛卿畢竟不比少年之時,朕也不忍心再讓你為國憂慮」
肅衣侯卻笑了笑:「陛下體恤之心,老臣感激涕零,可臣雖是武將,卻也不是莽夫之輩,若不思慮周全,豈敢與陛下誇口請命?」
晉帝一時有些疑惑:「愛卿這是何意?」
肅衣侯默了一默,緩緩開口道:「臣願代表我大晉與扶羌談和,只不過,還需要向陛下借一個人。」
晉帝皺了皺眉:「哦?何人竟值得你當朝舉薦?」
肅衣侯直起身子,目光落在人群中,點點頭道:「當然是我大晉最年輕的新科狀元,沈之言沈太傅。」
沈之言眼皮微掀,他轉眼看向肅衣侯,眸中異色一閃而過。
似乎永遠一副清清冷冷,寵辱不驚的模樣。
眾臣皆是一驚,這位沈太傅的確驚才艷艷,可兩國談判與舞文弄墨不同,讓他做隨軍參議,這能行嗎?
看出眾人疑慮,肅衣侯當即轉身向眾人道:「非是本侯草率,可當初沈太傅所作那篇《五國簡論》,諸位也是有目共睹的,況且沈太傅算半個北境人士,也多少知曉扶羌部族底細,想來這朝中,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了。」
說完又向晉帝道:「況且,此事是以臣為主將,沈太傅不過是個隨行左右的參議罷了。」
晉帝沉吟了片刻,心知肅衣侯所說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況且南境季府近年來勢大,也是時候從朝中推出一個人與那邊抗衡了。
他閉了閉眼,隨即睜開眼睛看向沈之言:「沈卿,你以為如何?」
沈之言只是垂首,清冷著聲音道:「微臣願為陛下分憂。」
晉帝看了他片刻,終是下了決心。
「好。」
眾人一聽,聖人都沒有疑慮了,那他們自然也只能垂首稱是了。
二人當朝接了旨,晉帝又將他二人留下來密談了一上午才放他們離開。
「寅時剛過。」
姜妙一愣,忽然想起什麼似的,眯著眼睛問:「你今日要上朝嗎?」
沈之言頓了頓,低頭看她,「嗯,你可以多睡一會兒。」
姜妙怔了怔,嘴唇動了動,目光有些疲倦,她小心翼翼地問:「那,你可不可以等我睡著了再走?」
沈之言低眸看著她,也沒有問她為何這樣要求,只是道:「嗯。」
姜妙便放心了,她躺下去,從袖中伸出幾根手指,緊緊地揪著沈之言的袖口。
見少女又沉沉睡去,沈之言在榻邊靜坐了片刻,直到她臉色恢復紅潤,呼吸也逐漸清淺,才打算起身離去。
一起身,袖子卻被她緊緊攥住。
沈之言身子一滯,隨即坐回榻邊,手指撫上她的眉心。
「世子?」
銅錢壓著聲音在外間喊,沈之言的手指如燙到一般收回,他再看了她半晌,隨後俯身在她淚痕上落下一個吻。
天色朦朧,隱約點綴著些繁星,沈之言上了馬車,靠在車壁上閉目養神,他胸前似乎還沾著姜妙的眼淚,泛著令人刺痛的涼意。
馬車在夜色中向著皇宮駛去。
今日的朝會,晉帝難得的發了大怒。
因姜術被封了儲君,北境便交給了威武將軍張榮升掌管,可前月北邊扶羌部搶燒了晉朝一座邊城小鎮,張榮升自知此時若上報,那他玩忽職守罪名是無論如何也逃不掉,便想著將功補過後再上書請罪,是以竟咬牙瞞了下來,誰知扶羌來勢洶洶,北境軍沒能收復失地,扶羌部反而已兵臨漠州城下,張榮升眼見瞞不住了,這才上了摺子請罪。
晉帝大怒,當即斬了張榮升的腦袋,可扶羌部已兵臨城下,北境人心惶惶,晉帝治完了張升榮的罪,便有一個難題擺在了眾人面前。
如今已是八月,再過不久北境便要入冬,晉朝國力倒不憚與扶羌開戰,可北境冬日難熬,若此時開戰定然對大晉不利。朝中重臣討論了一整個朝會,終是決定先派人與扶羌談和。
但提到人選,眾臣卻皆面面相覷起來。張榮升那種戰功赫赫的老臣都被晉帝毫不留情地斬了腦袋,他們若是辦不好這差事,下場豈不是與張榮升無異?
也有些將軍們自告奮勇,可他們到底沒有與扶羌部的兵馬接觸過,對這北邊部族的底細也不清晰,縱是有心請命,晉帝也不敢鬆口答應。
外敵挑釁本就令人屈辱,可偏偏北境即將入冬。晉帝思及此,又發了一通脾氣,冷靜下來後,便將目光落在了肅衣侯身上。
眾人隨著晉帝的目光一看,頓時都有些瞭然。
這位軍侯當年可是北境叱吒風雲的鐵血將軍,連太子殿下這般領軍多年的人都難以望其項背。
可肅衣侯近些年來已經逐漸放手軍中職務,十年前更是稱病回了老家修養,如今也不過是為了女兒大婚才重回京城,如此重任,他還能再擔得?
肅衣侯柳崇原在眾人的目光下走了出來。
他目光深沉,一雙眼睛盡顯滄桑,只微微拱手道:「老臣願為我大晉獻犬馬之勞。」
他眼中堅定,一如當年面對金戈鐵馬的氣魄,晉帝心底一時有些震動,他握緊了龍椅的扶手,半晌才無奈地嘆了口氣。
「朕何嘗不知愛卿愛國之心,可愛卿畢竟不比少年之時,朕也不忍心再讓你為國憂慮」
肅衣侯卻笑了笑:「陛下體恤之心,老臣感激涕零,可臣雖是武將,卻也不是莽夫之輩,若不思慮周全,豈敢與陛下誇口請命?」
晉帝一時有些疑惑:「愛卿這是何意?」
肅衣侯默了一默,緩緩開口道:「臣願代表我大晉與扶羌談和,只不過,還需要向陛下借一個人。」
晉帝皺了皺眉:「哦?何人竟值得你當朝舉薦?」
肅衣侯直起身子,目光落在人群中,點點頭道:「當然是我大晉最年輕的新科狀元,沈之言沈太傅。」
沈之言眼皮微掀,他轉眼看向肅衣侯,眸中異色一閃而過。
似乎永遠一副清清冷冷,寵辱不驚的模樣。
眾臣皆是一驚,這位沈太傅的確驚才艷艷,可兩國談判與舞文弄墨不同,讓他做隨軍參議,這能行嗎?
看出眾人疑慮,肅衣侯當即轉身向眾人道:「非是本侯草率,可當初沈太傅所作那篇《五國簡論》,諸位也是有目共睹的,況且沈太傅算半個北境人士,也多少知曉扶羌部族底細,想來這朝中,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了。」
說完又向晉帝道:「況且,此事是以臣為主將,沈太傅不過是個隨行左右的參議罷了。」
晉帝沉吟了片刻,心知肅衣侯所說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況且南境季府近年來勢大,也是時候從朝中推出一個人與那邊抗衡了。
他閉了閉眼,隨即睜開眼睛看向沈之言:「沈卿,你以為如何?」
沈之言只是垂首,清冷著聲音道:「微臣願為陛下分憂。」
晉帝看了他片刻,終是下了決心。
「好。」
眾人一聽,聖人都沒有疑慮了,那他們自然也只能垂首稱是了。
二人當朝接了旨,晉帝又將他二人留下來密談了一上午才放他們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