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對了,王妃。」綠螢從兜里掏出兩張薄封,「有個新奇事,這個驛站居然有您兩封信,剛剛侍衛大哥讓奴婢順道拿過來的。」
「哦?給我瞧瞧。」
蘇明嫵略微驚訝地接過手,拿到一看,一封是母親,另一封是陸家的老當家。
那她就明白了。
細想不難想到,他們二人皆知她去涼州,她留給陸當家的地址雖然不是真的,但也是涼州的街巷,驛站用的快馬,比他們馬車先到,因故輾轉停留兩日,正好到了她的手裡。
綠螢聞言,在旁很是賞臉地配合驚呼,「拿封信都那麼巧啊,王妃真有福氣誒!」
「哈哈。」
蘇明嫵笑著先拆開母親的信,母親告訴說盛安街的鋪子正在裝整,約莫半個月能完成刷漆晾乾。最耗費時間的還要算藥房上百個格子的木工活,做的精細起來估不出准數。
蘇明嫵不急,左右她到涼州需要個把月,到了還得與當地農戶協談,她現在心裡還沒底呢。
陸當家的那封,蘇明嫵看的就尤為仔細,他似乎對願意與他用筆桿子交流的主顧非常看重,洋洋灑灑竟是說了許多家門雜事。
陸家做船商生意已有五六十年,信中並不避忌,他們祖上曾經是山林強盜。
洗心革面之後想尋樁正經生意,就變賣家產做起水運船商。
正好道上漕幫里有認識的往昔兄弟,所以他們雖然起步晚,做的還算順風順水,短短三十年就在京華開始有了一席之地。
大船商不是想做就能做,採買大船須得得到漕運司的授權,並且必須允許緊要關頭隨時能被徵用成漕船。
而在小船商里,陸家是最拔尖的,陸當家七十多依舊壯志勃勃,想早日取得大船的資格,往上躋身成三大。
誰能想到就在幾個月前三艘船能全部覆滅呢,還是陸家最新購的三艘。船沒錢了可以再買,但裡頭貨物價值就太大了。好比蘇明嫵價值百兩的銀霜碳,比他們賺的還多。
陸家當家有匪氣,也有義氣,拍板一個字,賠。結果可想而之,理所當然地逐漸敗落,現在全靠錢莊借銀吊著。
信說到此,戛然而止。
蘇明嫵第一封信不好問太多,看得出陸當家是個不喜歡藏事的人,她下次得繼續試探問問關於傭銀賺取幾分的事,就不曉得他願不願意講了。
蘇明嫵想做水運也是為了賺錢,所以她當時在京華宅子裡收到運單票據之後,曾粗略算過一筆帳。
按著她付的運煤錢,折算一艘小船能運送的貨物量,單次來回大約賺一百兩,耗時河道上兩個月,一年也就六百兩。
陸家本來有五六艘,每年三千兩看起來是可以,但裡面要分給船員,折舊,漕幫,還有上交京畿都漕運司的走商稅,估摸到手能有一半都算不錯了。
蘇明嫵也是發愁,她本來還以為能賺許多,可是好像還不如自個兒小金匣里的存銀...
其實她是一時沒想到,她的外祖和祖母家在江南都是名門望族,她手裡的也是三代積攢出的財力,當然不是陸家那種半路發家致富的小戶可比。
這一千多兩,蘇明嫵覺得少,但農戶或小攤販一年才能掙個八、九兩而已。
思來想去,蘇明嫵還是想買大船,大船行的快,裝貨多,也有資格與各路水驛的漕幫談判,就是取得漕運司的同意,怕是要費些手段。
蘇明嫵皺著眉在那想事情,眼前晃得花花彩彩,她不自覺望過去,綠螢正站在那裡將箱子裡的衣服翻出來拍打。
「綠螢,我們就在驛站住一晚,李泰慶他們休整糧草,你拿那麼多衣服作甚呀?」
綠螢抬起頭,解釋道:「噢,王妃,奴婢是不是吵到您了,這不是用來穿的,這是奴婢拿出來等會要去外頭曬的。」
「要入夏了雨水多,總是囤在板車裡,奴婢怕衣裳發霉味兒,您就不好穿啦。」
蘇明嫵自然不曉得這些,她也懶得關注,低下頭繼續。
綠螢放輕了動作在那甩衣裳,忽然間,瞥到木箱底下原來還有個紙團,宣紙透著干墨字跡,揉的皺皺巴巴。
這是哪來的這個,王妃在京華宅子裡不小心丟進去的嗎?
「王妃,這個是——」
綠螢剛準備撿起來遞給王妃問問,門外卻響起了敲門聲。
...
第46章 欲蓋彌彰
門外站著的是李泰慶, 他是太監,尖細的嗓音極易辨別。
「王妃,是奴才。」
蘇明嫵放下信箋, 抬眸看向外側, 「李管家, 有何事情?」
「王妃, 驛站旁邊有個小果園, 奴才想問您要不要下去賞賞。」
王府的車隊現下已走到豫州和益州的交界, 此處山勢蜿蜒, 由二樓鏤空的雕花窗桕望出去, 樓下是庭院, 遠處翠綠的群山環繞、連綿起伏。
蘇明嫵這幾日熟悉完大半本藥書,眼眶酸澀的確疲乏,出去走走也挺不錯, 「好,李管家等一會兒。」
「王妃言重了。」
綠螢要替蘇明嫵換身寬適的衣裳,手裡的紙團當然容後再問, 隨手丟放在花鳥石的長方桌上。
...
驛站旁的果園不比旁邊山頭大片林地, 是驛卒們湊錢劃拉租來的小地方,雇了果農隨便種種平素吃。
蘇明嫵帶著兩人走到的時候, 林芷清也在此處, 正看著農戶們踩木梯摘蘆橘。
「哦?給我瞧瞧。」
蘇明嫵略微驚訝地接過手,拿到一看,一封是母親,另一封是陸家的老當家。
那她就明白了。
細想不難想到,他們二人皆知她去涼州,她留給陸當家的地址雖然不是真的,但也是涼州的街巷,驛站用的快馬,比他們馬車先到,因故輾轉停留兩日,正好到了她的手裡。
綠螢聞言,在旁很是賞臉地配合驚呼,「拿封信都那麼巧啊,王妃真有福氣誒!」
「哈哈。」
蘇明嫵笑著先拆開母親的信,母親告訴說盛安街的鋪子正在裝整,約莫半個月能完成刷漆晾乾。最耗費時間的還要算藥房上百個格子的木工活,做的精細起來估不出准數。
蘇明嫵不急,左右她到涼州需要個把月,到了還得與當地農戶協談,她現在心裡還沒底呢。
陸當家的那封,蘇明嫵看的就尤為仔細,他似乎對願意與他用筆桿子交流的主顧非常看重,洋洋灑灑竟是說了許多家門雜事。
陸家做船商生意已有五六十年,信中並不避忌,他們祖上曾經是山林強盜。
洗心革面之後想尋樁正經生意,就變賣家產做起水運船商。
正好道上漕幫里有認識的往昔兄弟,所以他們雖然起步晚,做的還算順風順水,短短三十年就在京華開始有了一席之地。
大船商不是想做就能做,採買大船須得得到漕運司的授權,並且必須允許緊要關頭隨時能被徵用成漕船。
而在小船商里,陸家是最拔尖的,陸當家七十多依舊壯志勃勃,想早日取得大船的資格,往上躋身成三大。
誰能想到就在幾個月前三艘船能全部覆滅呢,還是陸家最新購的三艘。船沒錢了可以再買,但裡頭貨物價值就太大了。好比蘇明嫵價值百兩的銀霜碳,比他們賺的還多。
陸家當家有匪氣,也有義氣,拍板一個字,賠。結果可想而之,理所當然地逐漸敗落,現在全靠錢莊借銀吊著。
信說到此,戛然而止。
蘇明嫵第一封信不好問太多,看得出陸當家是個不喜歡藏事的人,她下次得繼續試探問問關於傭銀賺取幾分的事,就不曉得他願不願意講了。
蘇明嫵想做水運也是為了賺錢,所以她當時在京華宅子裡收到運單票據之後,曾粗略算過一筆帳。
按著她付的運煤錢,折算一艘小船能運送的貨物量,單次來回大約賺一百兩,耗時河道上兩個月,一年也就六百兩。
陸家本來有五六艘,每年三千兩看起來是可以,但裡面要分給船員,折舊,漕幫,還有上交京畿都漕運司的走商稅,估摸到手能有一半都算不錯了。
蘇明嫵也是發愁,她本來還以為能賺許多,可是好像還不如自個兒小金匣里的存銀...
其實她是一時沒想到,她的外祖和祖母家在江南都是名門望族,她手裡的也是三代積攢出的財力,當然不是陸家那種半路發家致富的小戶可比。
這一千多兩,蘇明嫵覺得少,但農戶或小攤販一年才能掙個八、九兩而已。
思來想去,蘇明嫵還是想買大船,大船行的快,裝貨多,也有資格與各路水驛的漕幫談判,就是取得漕運司的同意,怕是要費些手段。
蘇明嫵皺著眉在那想事情,眼前晃得花花彩彩,她不自覺望過去,綠螢正站在那裡將箱子裡的衣服翻出來拍打。
「綠螢,我們就在驛站住一晚,李泰慶他們休整糧草,你拿那麼多衣服作甚呀?」
綠螢抬起頭,解釋道:「噢,王妃,奴婢是不是吵到您了,這不是用來穿的,這是奴婢拿出來等會要去外頭曬的。」
「要入夏了雨水多,總是囤在板車裡,奴婢怕衣裳發霉味兒,您就不好穿啦。」
蘇明嫵自然不曉得這些,她也懶得關注,低下頭繼續。
綠螢放輕了動作在那甩衣裳,忽然間,瞥到木箱底下原來還有個紙團,宣紙透著干墨字跡,揉的皺皺巴巴。
這是哪來的這個,王妃在京華宅子裡不小心丟進去的嗎?
「王妃,這個是——」
綠螢剛準備撿起來遞給王妃問問,門外卻響起了敲門聲。
...
第46章 欲蓋彌彰
門外站著的是李泰慶, 他是太監,尖細的嗓音極易辨別。
「王妃,是奴才。」
蘇明嫵放下信箋, 抬眸看向外側, 「李管家, 有何事情?」
「王妃, 驛站旁邊有個小果園, 奴才想問您要不要下去賞賞。」
王府的車隊現下已走到豫州和益州的交界, 此處山勢蜿蜒, 由二樓鏤空的雕花窗桕望出去, 樓下是庭院, 遠處翠綠的群山環繞、連綿起伏。
蘇明嫵這幾日熟悉完大半本藥書,眼眶酸澀的確疲乏,出去走走也挺不錯, 「好,李管家等一會兒。」
「王妃言重了。」
綠螢要替蘇明嫵換身寬適的衣裳,手裡的紙團當然容後再問, 隨手丟放在花鳥石的長方桌上。
...
驛站旁的果園不比旁邊山頭大片林地, 是驛卒們湊錢劃拉租來的小地方,雇了果農隨便種種平素吃。
蘇明嫵帶著兩人走到的時候, 林芷清也在此處, 正看著農戶們踩木梯摘蘆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