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六十四章 文學城獨家發表。……

  安西侯所率和親使團抵達龍勒驛時已是黃昏時分。戈壁霞光之下, 數百人的使團與攜帶著大量奇珍異寶、典章書籍的駝隊綿延出幾里遠。

  為首的安西侯已年逾半百,正是此次和親樓蘭的主婚使。他生得清瘦而儒雅,眉目間仍有些書卷氣, 幾乎讓人看不出這曾是一位於戰場之上廝殺的將領。

  驛長帶著驛中十幾名驛夫出得驛站來,將這幾百人井然有序地迎進驛站中。幸而安西侯的侍從今日一早便提前趕到了驛站向他通告, 他才來得及備好這許多人的膳食和宿處。

  也幸得幾十年前龍勒驛曾經過一次徹頭徹尾的重建, 才有了如今的規模。若是放在從前, 怕是接待不來這麼多人的。

  驛長也是在那時來到龍勒驛的。他不太清楚在那之前發生了什麼事,只隱約知道同華陽公主使團有些關係, 那之後,龍勒驛原本的驛長驛夫都被換了下來。

  如今他守在這裡也有三十來年, 年歲有些大了, 步履不太穩。

  人若是上了年紀,行動與思緒都難免遲鈍, 但總歸有一樣好處, 便是能看得明白一些年輕人不容易看得明白的事。

  驛長蹣跚上前同安西侯行禮,他看得到, 那鎮守西疆數十年的侯爺望著他身後的驛站,眼中流露出了極為不易察覺的傷懷之色。

  是因為他的父親麼?

  驛長知道, 眼前這位功績赫赫的侯爺曾在方及弱冠之時便經歷了喪父之痛。而他的父親老安西侯便是死於送親樓蘭的途中, 生前最後經行之地, 便是龍勒驛。

  如今,已然過去了三十年。

  -

  驛站中,裴世矩下了馬, 親自將那從金京遠道而來的公主從車輿上迎了下來。

  年輕的公主仍有些怯意,一雙烏黑的眼眸惴惴不安地打量了一番四周,而後小聲同他見禮, 溫柔嬌弱,嫻雅文靜。

  裴世矩的視線從她烏黑的發與一張春花般嬌艷的容顏上淡淡略過,而後命人引她前去塢院中用飯。

  他站在驛站的馬廄中,忽而沒什麼來由地想到,三十年前,父親和華陽公主站在這裡時,是否也如今日他所見的場景一般無二?

  向前是一望無際的黃沙大漠,是遠國異域,而身後是連綿的草場與山川,是今生都無緣再回顧、卻用盡了一生去守護的故國。

  沙漠上吹來的朔風仿若舊事的回音,穿透了無盡的歲月,向他前赴後繼地撲來。

  他忽然笑了起來,搖了搖頭。

  如今他老了,華陽公主也老了,三十年前故事裡的人都老了,還有些已經不在了。趙國老皇帝駕崩,太子繼位,他如父親一般,護送著趙國的公主前去樓蘭,與王儲摩希犁和親。

  公主是當今皇帝嫡親的女兒,封號咸安,正是才及笄的年紀。

  裴世矩記得,枕枕離開金京,與樓蘭和親時,也是這樣的大好年華。

  但是,她不像她。

  這世間,他再也未曾見過如枕枕一般的女子,活潑、聰慧、堅韌、樂於天命……

  ……用情極深。

  -

  驛站入了夜愈發靜謐,驛長仍不敢歇下,暗中增強了巡邏與防衛,甚至親自帶人守著咸安公主與安西侯所下榻的驛舍。

  他沒有向那些年輕的驛夫解釋緣由。

  咸安公主早早地梳洗歇下,驛舍熄了燈,陷入一片沉寂與黑暗之中。而驛長卻發現,安西侯所在的驛舍仍是一片燈火通明。

  他上前叩了叩門,低聲問侯爺為何仍不安歇,可是有什麼不合心意之處。

  片刻後,門後傳來裴世矩溫文帶著笑意的聲音:「並非驛長招待不周,還請驛長不必憂心。」

  而後便沒了聲音。安西侯亦未解釋緣由。

  驛長在門前躊躇半晌,卻也懂了他的意圖。

  -

  驛舍內,裴世矩衣裳不解,端坐於床上,手邊放著一把利劍。

  他聽聞驛長的腳步聲走遠後,便闔上雙眼,閉目養神。

  四周重新又落入一片寂靜。

  他的腦海中忽而閃過許多畫面。那些畫面並非他親眼所見,甚至並非真實之景,卻曾在這三十年間無數次地侵擾著他的神思,日日夜夜,不肯罷休。

  尚為青年的裴世矩便無數次幻想,當年的父親和華陽公主在龍勒驛下榻的那一夜,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變故。

  他的腦海中浮現出黑暗中須臾間奪人性命的兇徒,來不及掙扎便被抹殺的使團,趁著月黑風高悄悄自側門摸出驛站去的少女。

  即便是今日,裴世矩想到這些仍會止不住地心悸。更何況他此時此刻,便是在這變故發生之地。

  他不敢睡去。他怕幾十年前的變故捲土重來,更怕陷入噩夢之中。

  -

  直至叩門聲再次響起時,裴世矩睜開雙眼,才驀然發覺天已大亮。

  驛長在門外出聲問道:「侯爺,已要到動身啟程的時辰,塢院中備好了早膳,您可要起身?」

  裴世矩問了一句:「如今是什麼時辰了?」

  驛長答道:「已是卯時了,您的燈亮了一整夜。」

  「竟已是一整夜了麼?」裴世矩微微一笑,似是對自己低語般輕聲道,「我還以為只是一剎那而已。」

  -

  他以為,自昨夜驛長前來叩門,到今晨睜開雙眼,不過只是一剎那的時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