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宮女連忙找出一個錦杌,放到姜鸞身後,姜鸞坐上去,輕輕撫摸著莊太后枯瘦的右手。或許是這動作驚醒了她,莊太后緩緩睜眸,目光漸漸落在姜鸞身上,然後慢吞吞地反應過來。

  「阿鸞,你回來啦。」莊太后露出微笑,伸出右手,幫姜鸞拂好方才被風吹亂的烏髮。

  她的聲音有些嘶啞,但笑容卻如同記憶中一般和煦。

  姜鸞眸中的霧氣越來越濃,幾乎要讓她看不清莊太后的面孔。她珍重地捧著莊太后的手,哽咽道,「阿娘,我回來了。你一定要好起來呀。」

  莊太后伸出另一隻手,和藹地撫摸著姜鸞的頭,「阿鸞放心,阿娘會好起來的。」

  姜鸞連連點頭,眸中的朦朧霧氣幾乎要化成水珠甩出去。

  莊太后含笑,她用手臂撐著身子,試圖坐起來,侍立在旁的宮女們連忙上前,扶著她靠坐在床頭,又在她的身後塞了一個大迎枕。

  「好了,你們都下去吧。」她朝宮女們揮了揮手。

  宮女們應是,魚貫而出,將殿門掩住。寢宮中陷入一片寂靜。

  莊太后輕輕地嘆氣,從枕側掏出一方帕子,拿在手上,輕輕揩著姜鸞的眼角,「阿鸞,不要難過,你既然回來了,就多陪陪阿娘,好不好?」

  姜鸞眼睛發燙,只顧得上點頭。

  莊太后道:「阿娘知道,秦國的太醫說,阿娘這身子骨,怕是不宜再移居到氣候溫暖的地方修養。但是阿娘真的好想你,你的八弟也很想你,阿娘想和你、還有你的阿弟,一起移居到南方的城池,度過生命的最後一程,可以嗎?」

  「阿娘——」姜鸞抬頭,怔然望著她。

  「可以嗎?阿鸞。」莊太后撫摸著姜鸞的腦袋,溫柔而耐心地詢問,就如同對待兒時的她一般。

  姜鸞把腦袋埋進莊太后的懷裡,「阿娘,你不會死的。」她的聲音嗡嗡的,「阿鸞陪你一起去。」

  ……

  「箱籠都收拾好了嗎?」莊太后站在嘉和宮的正殿裡,由宮女扶著她的手,面容慈祥美麗,如一尊菩薩。

  「都收拾好了。」宮女們應道。

  或許是姜鸞歸來的喜悅,讓莊太后恢復了生機,她的面色好了很多,說話的聲音也不像前些日子那般低啞。

  「那便去喚公主和王爺出來吧。」莊太后道。

  宮女應是,去喚內殿的姜鸞和姜佐承。

  姜鸞的到來改變了越國的局勢,在聽取姜佐承的意見後,姜鸞要求更換越王,越國丞相立刻誠惶誠恐地將這個消息傳回秦國。

  對於姜佐承的選擇,李懷懿不置褒貶。他重新擇了個越國的王爺推上皇位,並賜姜佐承為恭王——幾乎是將越國當成了附屬國。

  姜佐承氣得滿臉通紅,卻沒有絲毫的辦法。於琴藝一事上,他和姜鸞一樣,天賦極高,但在政治和軍事上,他卻絲毫不是秦王的對手。

  他受夠了當這個名不副實的越王。

  「八弟,不要生氣。」內殿中,姜鸞望著阿弟氣呼呼的臉,柔聲道,「星空有它的浩瀚,春花亦有它的柔美。春花雖不如廣闊星空那般觸動人心,但也有它存在的價值。」

  姜佐承握了握雙拳,又頹然無力地鬆開。

  他永遠也比不過秦王的手腕,但秦王在琴樂上的造詣,也永遠比不上他。

  姜鸞笑著摸了摸阿弟的頭,看見宮女從大殿進來,便知道是阿娘傳喚。

  「走吧,箱籠應是收拾好了,我們去徐州吧。」

  ……

  衛飛章帶著秦國士兵們,跟隨在莊太后和姜鸞的馬車前後。

  他已經將姜鸞要跟隨越國莊太后去往徐州養病的消息,傳達給了李懷懿,李懷懿雖然不情不願,但也只好無可奈何地答應,並吩咐衛飛章跟緊姜鸞的隊伍,莫要讓她受了委屈。

  浩浩蕩蕩的隊伍從越國皇宮出發,一路毫無波瀾地往南去。待到晚夏悠悠而過,秋月掛在夜空之上時,他們已經到達邊境,即將邁上大秦的國土。

  徐州是被秦國掠奪來的城池,也是太醫商議過後,認為最適合莊太后養病的城市——但這其中,是否有李懷懿的別有用心,就不得而知了。

  「天色不早了,此處地勢平緩,便在此安營紮寨吧!皇后娘娘,您看如何?」衛飛章騎馬跟在姜鸞的馬車旁,詢問道。

  姜鸞說好,長長的車隊便停頓下來,如同一個軍紀嚴明的士兵。

  姜鸞扶著莊太后下了馬車,姜佐承也從後頭的馬車上下來,跟在兩人身旁。

  衛飛章帶著士兵們安營紮寨,又點燃篝火,燒著熱水和吃食。

  瑟瑟秋風颳過來,莊太后咳了一聲。

  姜鸞緊張道:「阿娘,你不舒服嗎?」

  「許是天兒太冷了。」莊太后緩聲道,「去篝火那邊烤烤火吧。」

  姜鸞和姜佐承兩人,連忙扶著莊太后過去。宮女們跟隨在他們身後。

  篝火邊早已鋪設著軟墊,幾人依次坐下,莊太后的面色果然和緩很多。

  篝火上架著一個小鍋,裡頭燒著熱水。姜鸞見水已經煮沸,便對一旁的宮女道:「裝一杯水出來,給阿娘暖暖身子。」

  宮女應是,去馬車上取了個瓷杯,裝了熱水,呈給莊太后。

  莊太后捧著瓷杯,小口啜完,對兩人道:「阿鸞,小八,你們也喝一些暖暖吧。」

  跳躍的篝火照在她的臉上,將莊太后疲倦的容顏也映出了幾分血色。姜鸞和姜佐承都不忍拂她的意思,讓宮女多去取幾個杯子過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