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太子一聽,兩道極似父親的眉頭擰得更緊了,撇嘴道:「母后又喚錯了。」
「怎麼會錯呢,你這小名,還是你在母后肚子裡,你父皇親自取的呢。」
男人如今是一言九鼎,說不認就不認,姚纓可不慣他,想在兒子面前樹立威信,也不看看自己曾經是個什麼德性,大胖小子抱在懷裡,居然還一邊嘆氣,感慨不是小公主。
想到這,姚纓看了一眼襁褓中睡得香甜的小兒子,又有點同情男人。
就是這男人成日裡怨念,把老天爺怨煩了,滿懷期待地等到第二胎,結果還是個兒子。
宮裡宮外一片歡騰,唯有皇帝陛下心裡說不出的滋味。
最高興的依舊是譙氏,把太子從小蘿蔔頭養成了大蘿蔔頭,又精神抖擻地繼續養第二個。
這股子勁頭,堪比鐵樹開花,返老回春了。
對此,皇帝的說法是,譙嬤嬤不需要老伴,有小主子就夠了。
姚纓這回也沒說話了,兩個孩子,加上宮中事務冗長,她也確實顧不過來,能信得過的就那幾個。
玲瓏已於年前嫁人,嫁的是皇帝親信尤靖。
春花眼瞅著也十九了,家那邊又有中意的竹馬小哥哥,姚纓也不想耽擱她,後面培養起來的,總不如從她微末時就跟著她的這兩個。
唯有譙氏,嫁過了人,也無心再找,姚纓最信得過的也是她。
就連皇帝偶爾也要吃點乾醋,只是喜怒不形於色,不表現出來罷了。
便是表現出來,他的皇后也總有理由搪塞他。
「奶娘跟了我多少年,按年歲的話,我不該信她?皇上若是跟臣妾長長久久,不猜疑不辜負,妾心裡眼裡怕也只容得下皇上了。」
皇后話里的意思,皇帝又如何聽不出來。
皇后這種話里透出來的捻酸吃醋,還夾雜著哄人的調調,皇帝也是異常受用,攬過了皇后依舊香香軟軟的身子,攏在自己懷裡細密的吻。
「還說只容得下朕,可還記得那年南巡,為了一隻荷葉雞,皇后都能跟朕翻臉,你的話叫朕如何相信呢。」
那一回,為了與皇后體驗民間小夫妻的樂趣,周祐是真豁出去了,親自上山砍柴,到農舍捉雞,生火做飯,學著做菜名,然而事實證明,無所不能的天子在炊事上是真的沒天賦,一隻好好的雞,白花花送進去的,到出爐時黑一塊,焦一塊,莫說下肚了,看都看不得。
等吃等了將近一個時辰,已經飢腸轆轆的皇后能有好臉色也是她脾氣好到沒話說了。
還是守到另一個院子裡的趙無庸送吃食送的及時,才倖免了帝後之間少有的口角。
當然便是有口角,也只一時,夫妻感情深,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
不說一隻雞了,即便為了皇太后而產生分歧,皇帝已經冒了火,皇后只柔柔的一個眼神望向他,皇帝就什麼火氣都沒了,只輕嘆了一聲道:「行罷,都依著你。」
周祐上台之初,便將姚瑾所有權利都架空了,只留了個皇太后的虛名,吃穿用度一概不缺,也是給她的體面,誰想姚瑾也就老實了那麼一兩年,或許仍是心有不甘,聯合老家那邊的族人想要作妖,在姚纓身世上抹點黑,計劃還未成形就被周祐插在嶺南的探子給識破,把老家人好好收拾了一頓。
也因此,周祐越發覺得姚瑾留不得,準備讓她不小心摔破腦袋,或者掉落荷花池,一勞永逸。
姚纓卻不贊成這樣激進的做法:「她以怨報德,我以德報怨,世人自有分辨。」
姚纓的做法比周祐溫和,小兒子出生沒幾個月,不能用這種事觸了霉頭。
姚瑾正好得了肺疾,這病可大可小,特別折騰久了,人可能真就折騰沒了。
病的日子長了,所有人都知皇太后身子骨不行了,便是小太子也在問。
姚纓擁著兒子道:「你要記住,人不能想著使壞,虧心事做多了,老天爺會把對那人的好都收回去,讓他自食惡果。」
小兒似懂非懂,卻要裝懂,連連點頭:「核桃偷吃我的糕,吃完就拉肚肚,是天爺爺在罰它。」
核桃是小兒養的一隻貓,賊能吃,胖的都要走不動路了。
周祐這時正好進來,聽到母子倆的對話,輕笑了起來,快步走到榻前,把妻兒全都擁進自己懷裡,再看看襁褓里睡得正酣的小兒子。
這一生,夫又何求。
他已將天下,擁入了懷裡。
作者有話要說: 就寫到這裡了,正文到此完結,再有也是一些小劇場小片段了,應該會有小棉襖,後面番外再寫哈
「怎麼會錯呢,你這小名,還是你在母后肚子裡,你父皇親自取的呢。」
男人如今是一言九鼎,說不認就不認,姚纓可不慣他,想在兒子面前樹立威信,也不看看自己曾經是個什麼德性,大胖小子抱在懷裡,居然還一邊嘆氣,感慨不是小公主。
想到這,姚纓看了一眼襁褓中睡得香甜的小兒子,又有點同情男人。
就是這男人成日裡怨念,把老天爺怨煩了,滿懷期待地等到第二胎,結果還是個兒子。
宮裡宮外一片歡騰,唯有皇帝陛下心裡說不出的滋味。
最高興的依舊是譙氏,把太子從小蘿蔔頭養成了大蘿蔔頭,又精神抖擻地繼續養第二個。
這股子勁頭,堪比鐵樹開花,返老回春了。
對此,皇帝的說法是,譙嬤嬤不需要老伴,有小主子就夠了。
姚纓這回也沒說話了,兩個孩子,加上宮中事務冗長,她也確實顧不過來,能信得過的就那幾個。
玲瓏已於年前嫁人,嫁的是皇帝親信尤靖。
春花眼瞅著也十九了,家那邊又有中意的竹馬小哥哥,姚纓也不想耽擱她,後面培養起來的,總不如從她微末時就跟著她的這兩個。
唯有譙氏,嫁過了人,也無心再找,姚纓最信得過的也是她。
就連皇帝偶爾也要吃點乾醋,只是喜怒不形於色,不表現出來罷了。
便是表現出來,他的皇后也總有理由搪塞他。
「奶娘跟了我多少年,按年歲的話,我不該信她?皇上若是跟臣妾長長久久,不猜疑不辜負,妾心裡眼裡怕也只容得下皇上了。」
皇后話里的意思,皇帝又如何聽不出來。
皇后這種話里透出來的捻酸吃醋,還夾雜著哄人的調調,皇帝也是異常受用,攬過了皇后依舊香香軟軟的身子,攏在自己懷裡細密的吻。
「還說只容得下朕,可還記得那年南巡,為了一隻荷葉雞,皇后都能跟朕翻臉,你的話叫朕如何相信呢。」
那一回,為了與皇后體驗民間小夫妻的樂趣,周祐是真豁出去了,親自上山砍柴,到農舍捉雞,生火做飯,學著做菜名,然而事實證明,無所不能的天子在炊事上是真的沒天賦,一隻好好的雞,白花花送進去的,到出爐時黑一塊,焦一塊,莫說下肚了,看都看不得。
等吃等了將近一個時辰,已經飢腸轆轆的皇后能有好臉色也是她脾氣好到沒話說了。
還是守到另一個院子裡的趙無庸送吃食送的及時,才倖免了帝後之間少有的口角。
當然便是有口角,也只一時,夫妻感情深,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
不說一隻雞了,即便為了皇太后而產生分歧,皇帝已經冒了火,皇后只柔柔的一個眼神望向他,皇帝就什麼火氣都沒了,只輕嘆了一聲道:「行罷,都依著你。」
周祐上台之初,便將姚瑾所有權利都架空了,只留了個皇太后的虛名,吃穿用度一概不缺,也是給她的體面,誰想姚瑾也就老實了那麼一兩年,或許仍是心有不甘,聯合老家那邊的族人想要作妖,在姚纓身世上抹點黑,計劃還未成形就被周祐插在嶺南的探子給識破,把老家人好好收拾了一頓。
也因此,周祐越發覺得姚瑾留不得,準備讓她不小心摔破腦袋,或者掉落荷花池,一勞永逸。
姚纓卻不贊成這樣激進的做法:「她以怨報德,我以德報怨,世人自有分辨。」
姚纓的做法比周祐溫和,小兒子出生沒幾個月,不能用這種事觸了霉頭。
姚瑾正好得了肺疾,這病可大可小,特別折騰久了,人可能真就折騰沒了。
病的日子長了,所有人都知皇太后身子骨不行了,便是小太子也在問。
姚纓擁著兒子道:「你要記住,人不能想著使壞,虧心事做多了,老天爺會把對那人的好都收回去,讓他自食惡果。」
小兒似懂非懂,卻要裝懂,連連點頭:「核桃偷吃我的糕,吃完就拉肚肚,是天爺爺在罰它。」
核桃是小兒養的一隻貓,賊能吃,胖的都要走不動路了。
周祐這時正好進來,聽到母子倆的對話,輕笑了起來,快步走到榻前,把妻兒全都擁進自己懷裡,再看看襁褓里睡得正酣的小兒子。
這一生,夫又何求。
他已將天下,擁入了懷裡。
作者有話要說: 就寫到這裡了,正文到此完結,再有也是一些小劇場小片段了,應該會有小棉襖,後面番外再寫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