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周祐到時,太醫們已經並成了一排,個個垂眸不語,氣氛顯得格外凝重。
掃過一圈,周祐把謝太醫叫到身邊,問他皇帝的病情。
謝太醫如今也是回天乏術,只隱晦道了句,龍御太極,當西歸。
周祐一聽即懂,眉眼肅穆地微微頷首,表示知道了,過了半晌又道:「開些進補的藥吧。」
「諾。」
這補,又是個學問了,補多補少,怎麼補,太子話放到這裡,具體怎麼弄,還得謝太醫自己琢磨了。
天家第三代的喜訊剛爆出來,皇帝這一昏,又沖淡了幾分。
尤以宮中妃嬪們,那是半點喜色都沒有,皇帝在一天,她們還能享福一天,皇帝山陵崩了,她們這些過了氣的太妃們就要給新人挪位了。
幾個膽大的跑到皇后跟前哭。
姚瑾本就心煩,聽到這些稀稀拉拉的哭聲更煩。
「皇上龍體不愈,你們不到榻前伺候,卻在這哭哭啼啼,像什麼樣子,是不是非要被人參上一本才叫痛快了。」
「這宮裡,眼瞅著要易主了,你們找本宮也沒用。」
一句易主聽得人心都要涼了。
姚瑾說這話有負氣的意思,但也是不吐不快。
高弼那個老滑頭靠不住,幾個閣老更是滑不溜秋,一個個嘴上說得好聽,真要表示,卻一點動作都沒。
人走茶涼,老皇帝還沒咽下最後一口氣,他們就全部倒戈向著太子了。
想當年,指責太子無狀的也是他們。
她就不信了,太子真上位了,他們能落到什麼好。
她就是什麼都不做,山陵崩,她也是尊貴的皇太后,便是未來的皇帝,抓不到她的把柄,也不可能貿然對付她。
只是想到姚纓,姚瑾愈發意難平。
憑什麼,全天下的好事都被這個什麼都沒做只會撿漏的小丫頭占盡了。
作者有話要說: 加班中,偷偷發了!
第64章 偷心
生老病死, 生死一前一後,都是頭等大事。
尤其帝王。
擱在窮奢極欲的前朝昏君,一個帝陵能修上小半輩子, 且不斷擴建,而當今亦不遑多讓, 若不是太子有意壓著, 副都北面的那一片山脈地底, 恐怕都要被挖空建帝陵了。
新年之始,太子親政代為監國,議的頭等大事也是今上的身後事。
身為萬民之主, 一國之君, 身前顯貴, 過身之後自然也不能差。
朝堂上為此爭論不休,周祐坐在堂上, 手指曲起輕敲著扶手,一語未發, 但眉間擰起的皺痕已經顯示了他的不耐。
然而誰也不知太子不僅是不耐, 更是在走神。
想他近日突然變得挑嘴的太子妃可有好好用膳, 不能光吃那些嚼而無味的菜葉子, 也要多食葷腥, 腹中胎兒才能長得壯實。
唯有高弼看出了高座之上貴主的異樣, 從事不關己的狀態中游離出來,兩臂交握躬身道:「輿之眾議, 不若殿下決斷。」
不油膩的一句馬屁,上位者都愛這種,偏偏又是高弼。
周祐對他的感官極為複雜,這人早先和皇后暗中來往, 對他諸多使絆子,但在官位上卻無差錯,秉公執法,甚至可以稱為百官的標杆。
而周祐在朝政大事上自詡公允,對事不對人,不會因為私怨而刻意為難一個有為的臣子。
不為難,但不表示改變態度,周祐對高弼依然冷眉冷眼,愛答不理。
高弼更是識趣,若非必要,絕不出頭,便是出了頭,字字句句透著忠臣之心,任誰都挑不出一個錯字來。
他不刻意討好太子,卻在太子妃這裡下了番工夫,尋來不少民間補胎的妙方,便是謝太醫看了都說好。
拿人手軟,姚纓對高弼觀感倒是有所提升。
周祐聞言只輕哼了一聲,暗道小人做派,嘴上倒是沒說什麼。
姚纓懷孕後,閒談之中,周祐時而也會同她說到朝堂之事,但姚纓覺得,他更像是在做胎教,孩兒在娘胎里就要被迫聽他爹灌輸各類枯燥乏味的治國政論。
小酸棗能不能聽懂,姚纓不知道,反正姚纓是不想聽的,半點興趣都沒有。
縱使太子的聲音低沉悅耳,升格為準父親後,更是多了些溫意,似清泉潤過的玉石,但不中聽的話,聽多了,還是會牴觸。
姚纓不可能當面潑太子的冷水,掃一個準父親的興,只當催眠聽著呢,榻上一靠,眼睛一閉,孕婦愛睏,便是太子也說不出一個不字。
看到太子妃安然入睡的太子又怎麼捨得說一個不字呢。
四月天漸暖,人間處處是芳菲,太子仍將太子妃里里外外裹嚴實,只是小憩半個時辰,也要從榻上抱到床上,褪了外衣,蓋上暖和的錦被,一點風都不能透進來。
譙氏不止一次兩次感慨,論起對姚纓的上心程度,誰人比得過太子,連她都自嘆不如。
有時譙氏也好奇,她家小主子是生的討喜,招人喜歡,但能被太子這般珍視,疼入了骨髓,也是甚為稀罕,不免摻雜了些玄妙和運氣的成分。
對此,姚纓倒是很心安理得地解釋:「所謂的緣分,便是如此。」
譙氏聽後,半晌說不出話了。
不愧是嫁了人,要當娘了,小主子這臉皮也厚了不少。
譙氏都有點自嘆佛如了。
譙氏沒話說了,姚纓倒是有,她把譙氏叫到跟前,跟從前一樣拉到身邊坐下,直接問她怎麼想的,日後一個人過,還是找個伴。
掃過一圈,周祐把謝太醫叫到身邊,問他皇帝的病情。
謝太醫如今也是回天乏術,只隱晦道了句,龍御太極,當西歸。
周祐一聽即懂,眉眼肅穆地微微頷首,表示知道了,過了半晌又道:「開些進補的藥吧。」
「諾。」
這補,又是個學問了,補多補少,怎麼補,太子話放到這裡,具體怎麼弄,還得謝太醫自己琢磨了。
天家第三代的喜訊剛爆出來,皇帝這一昏,又沖淡了幾分。
尤以宮中妃嬪們,那是半點喜色都沒有,皇帝在一天,她們還能享福一天,皇帝山陵崩了,她們這些過了氣的太妃們就要給新人挪位了。
幾個膽大的跑到皇后跟前哭。
姚瑾本就心煩,聽到這些稀稀拉拉的哭聲更煩。
「皇上龍體不愈,你們不到榻前伺候,卻在這哭哭啼啼,像什麼樣子,是不是非要被人參上一本才叫痛快了。」
「這宮裡,眼瞅著要易主了,你們找本宮也沒用。」
一句易主聽得人心都要涼了。
姚瑾說這話有負氣的意思,但也是不吐不快。
高弼那個老滑頭靠不住,幾個閣老更是滑不溜秋,一個個嘴上說得好聽,真要表示,卻一點動作都沒。
人走茶涼,老皇帝還沒咽下最後一口氣,他們就全部倒戈向著太子了。
想當年,指責太子無狀的也是他們。
她就不信了,太子真上位了,他們能落到什麼好。
她就是什麼都不做,山陵崩,她也是尊貴的皇太后,便是未來的皇帝,抓不到她的把柄,也不可能貿然對付她。
只是想到姚纓,姚瑾愈發意難平。
憑什麼,全天下的好事都被這個什麼都沒做只會撿漏的小丫頭占盡了。
作者有話要說: 加班中,偷偷發了!
第64章 偷心
生老病死, 生死一前一後,都是頭等大事。
尤其帝王。
擱在窮奢極欲的前朝昏君,一個帝陵能修上小半輩子, 且不斷擴建,而當今亦不遑多讓, 若不是太子有意壓著, 副都北面的那一片山脈地底, 恐怕都要被挖空建帝陵了。
新年之始,太子親政代為監國,議的頭等大事也是今上的身後事。
身為萬民之主, 一國之君, 身前顯貴, 過身之後自然也不能差。
朝堂上為此爭論不休,周祐坐在堂上, 手指曲起輕敲著扶手,一語未發, 但眉間擰起的皺痕已經顯示了他的不耐。
然而誰也不知太子不僅是不耐, 更是在走神。
想他近日突然變得挑嘴的太子妃可有好好用膳, 不能光吃那些嚼而無味的菜葉子, 也要多食葷腥, 腹中胎兒才能長得壯實。
唯有高弼看出了高座之上貴主的異樣, 從事不關己的狀態中游離出來,兩臂交握躬身道:「輿之眾議, 不若殿下決斷。」
不油膩的一句馬屁,上位者都愛這種,偏偏又是高弼。
周祐對他的感官極為複雜,這人早先和皇后暗中來往, 對他諸多使絆子,但在官位上卻無差錯,秉公執法,甚至可以稱為百官的標杆。
而周祐在朝政大事上自詡公允,對事不對人,不會因為私怨而刻意為難一個有為的臣子。
不為難,但不表示改變態度,周祐對高弼依然冷眉冷眼,愛答不理。
高弼更是識趣,若非必要,絕不出頭,便是出了頭,字字句句透著忠臣之心,任誰都挑不出一個錯字來。
他不刻意討好太子,卻在太子妃這裡下了番工夫,尋來不少民間補胎的妙方,便是謝太醫看了都說好。
拿人手軟,姚纓對高弼觀感倒是有所提升。
周祐聞言只輕哼了一聲,暗道小人做派,嘴上倒是沒說什麼。
姚纓懷孕後,閒談之中,周祐時而也會同她說到朝堂之事,但姚纓覺得,他更像是在做胎教,孩兒在娘胎里就要被迫聽他爹灌輸各類枯燥乏味的治國政論。
小酸棗能不能聽懂,姚纓不知道,反正姚纓是不想聽的,半點興趣都沒有。
縱使太子的聲音低沉悅耳,升格為準父親後,更是多了些溫意,似清泉潤過的玉石,但不中聽的話,聽多了,還是會牴觸。
姚纓不可能當面潑太子的冷水,掃一個準父親的興,只當催眠聽著呢,榻上一靠,眼睛一閉,孕婦愛睏,便是太子也說不出一個不字。
看到太子妃安然入睡的太子又怎麼捨得說一個不字呢。
四月天漸暖,人間處處是芳菲,太子仍將太子妃里里外外裹嚴實,只是小憩半個時辰,也要從榻上抱到床上,褪了外衣,蓋上暖和的錦被,一點風都不能透進來。
譙氏不止一次兩次感慨,論起對姚纓的上心程度,誰人比得過太子,連她都自嘆不如。
有時譙氏也好奇,她家小主子是生的討喜,招人喜歡,但能被太子這般珍視,疼入了骨髓,也是甚為稀罕,不免摻雜了些玄妙和運氣的成分。
對此,姚纓倒是很心安理得地解釋:「所謂的緣分,便是如此。」
譙氏聽後,半晌說不出話了。
不愧是嫁了人,要當娘了,小主子這臉皮也厚了不少。
譙氏都有點自嘆佛如了。
譙氏沒話說了,姚纓倒是有,她把譙氏叫到跟前,跟從前一樣拉到身邊坐下,直接問她怎麼想的,日後一個人過,還是找個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