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只哭了一刻,就狠狠道:「那就不戴了。總之今日我兒要登基,抬也要把他抬上金殿!」

  謝謙正這邊打理完畢,小邵皇后也穿戴整齊了 * ,她自己做主換上了太后的鳳冠。

  其實歷代太后都是新皇登基之後才下旨加封的,但是小邵皇后等不及了,她要今天把兩件事情一起辦了,她信不過任何人,便自己去將上書房取了玉璽,先寫了一封敏德皇帝退位的詔書,又寫了封自己做太后的詔書,最後蓋上大印。

  做好這一切,她將玉璽和詔書,連同太后娘娘的佛珠一起遞給丹芳姑姑:「出去交給你哥哥,等會兒上朝的時候,讓他一直跟在本宮身後。」

  丹芳姑姑接過,匯報導:「外頭來報,百官已經陸續上朝了,連邵洪海邵將軍也回來了。」

  小邵皇后恍然大悟,鄙視地一笑:「怪不得那個蠢貨許久沒有消息了,本宮還以為他死了,原來是快馬加鞭往京城趕,肯定是怕本宮允諾給他加官進爵的事反悔吧,真是小人心腸。」

  謝謙正被抬著上了金殿,小邵皇后穿著太后禮服走在他身旁,長長的禮服下擺拖在身後,發出窸窸窣窣的摩擦聲,在寂靜中異常刺耳。

  昨日大皇子送進宮裡急救,皇上突然中風的消息早就被有心人傳了出去,所以今天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大皇子這模樣明顯不對頭。

  偌大地金鑾殿左右兩側站滿了文武百官,卻鴉雀無聲,大家靜靜地看著這母子二人一步一步走向皇位,然後四個太監把謝謙正架了起來,連拖帶拽放在了皇帝的龍椅上。

  小邵皇后拿出一手托著太后娘娘的那串佛珠,另一手舉著傳國玉璽傲然道:「本宮奉了太后娘娘的懿旨,皇上昨夜因急病人事不省,國不可一日無君,今日傳位給大皇子謝謙正,皇上退位做太上皇。」

  此言一出,百官愕然。

  謝謙正猛地睜開了眼睛,眼球布滿紅血絲,他努力想站起來,掙扎了一下沒有成功,他想說話阻止,可是連開口的力氣都沒有。

  片刻的沉默之後,有幾個家中閨女在宮裡為妃,而且頗為得寵,也為敏德皇帝生下皇子的大臣站不住了。

  難道這場奪嫡大戰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小邵皇后想的也太美了吧,她不過一個繼後而已,比別的妃子又能高貴到哪裡去?

  幾個人互相對視了一眼,權衡利弊之後,工部的盧尚書說話了。

  「皇后娘娘,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皇上昨夜才突發急病,那就該好好養身子,怎麼一夜之間就能斷定不成了呢?」

  盧尚書家的三閨女是五皇子的生母敏皇貴妃,小邵皇后生的是皇子,別人生的就不是皇子了麼?

  況且大皇子到現在連親王都沒封,在皇上心裡的地位也高不到哪裡去,現在這皇位就是無主的肥肉,這麼巨大的誘惑,哪個能抵禦的了。

  立刻又有一位皇子的外公出言附和道:「就是啊,皇上龍體抱恙,我們做臣工的也十分擔憂啊,還是讓我們見見皇上為好。」

  有一位家道已經中落的皇室宗親朝著慈 * 寧宮方向拱手道:「太后她老人家多年不問俗事了,今日為何突然插手朝政,便是太后真有懿旨,這麼大的事,也該親自出面或者派個身邊的人來吧。」

  忽然一聲尖銳的怒喝打斷了這些人的話。

  「大膽!」

  一直站在小邵皇后身側,替她捧著詔書盤的戶部侍郎李昌中三角眼倒豎,因為要做出氣勢洶洶的表情,讓他天生有些歪斜的嘴更歪了。

  李昌中上前一步,拿手戳著那皇室宗親厲聲指責道:「旁人就算了,你身為晚輩,竟然也敢質疑皇后娘娘,這串佛珠乃是佛家至寶,是先帝當年在冊封吾皇為太子之時,親自賜給太后娘娘的,太后娘娘從那時一直佩戴至今,你是眼瞎麼,竟然認不出!」

  那人頓時十分尷尬。

  一旁靜觀其變的劉興稷咳嗽了一聲,開口道:「皇后娘娘,並非臣等質疑您,只是如今皇上還在救治中,太子殿下生不見人死不見屍,新皇即位的事情,臣等認為延後幾天更為穩妥。」

  小邵皇后冷笑了一聲,延後幾天,延後一天都不行,因為她自己都不知道謝謙正能不能活到明天。

  她的目光緩緩在文武百官身上掃過,接著急走幾步,劈手一把將縮頭縮腳躲在人群里的邵洪海拉了出來,尖聲道:「太子都死了快一個月了,你竟然跟本宮扯什麼死不見屍。你沒見過不要緊,本宮告訴你,這兒就有一位親眼見過太子屍身的。」

  第113章 113

  文武百官面面相覷, 目光全都聚焦到邵洪海身上,有人開始竊竊私語。

  「他不是被皇上派去戍邊了麼,怎麼回來了?」

  「他什麼時候回來的?」

  「回來的這時間還真是巧啊。」

  大冬天的,邵洪海竟然滿頭滿脖子都是汗, 他抬起袖子揩了揩臉上的汗, 在小邵皇后的逼視下, 不得不小聲道:「對, 太子殿下確實死了, 死相極慘,末將親自看見的,屍體正在運送回京的路上。」

  大臣們聽見這話, 都倒抽了一口涼氣, 不少官員發出了惋惜的嘆息聲。

  謝初靜一出生就被立為太子, 在史書里, 一般這種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太子大多嬌縱跋扈不學無術,但是謝初靜卻截然不同。

  他為人溫良端方, 處世冷靜理智,言談矜貴得體,堪稱完美的太子, 這樣好的繼承人, 無論是敏德皇帝,還是朝野上下,都是給予了厚望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