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婦人頓時滿臉苦容,「我們從西境逃來的,姑娘估計還不知道,戍守西境的大將軍反了,留下一些人扔下鎮守就不管了,結果西夏人聽說沒人守著了,要乘機打進來,我們聽到風聲不敢再待,拖家帶兒地想投奔在泌陽的親戚。」
她說著連連搖頭,「結果泌陽也存了好多兵,死活進不去城裡,沒辦法只好奔著南邊去,看看到時有沒有安逸一些的地方討點生計做。」
阮木蘅眉毛猛地一跳,「西夏來犯!大姐是怎麼知道的?」
那婦人放低聲音,湊近她,「不瞞姑娘說,我們原本在邊塞做的一些倒賣牛羊皮毛的生意,在西夏呼揚內認識一些西夏人,最近一次做生意時,聽那呼揚人說,西夏所有的氈子和戰馬都匯攏在呼揚一帶,馬上就要下陰山了,這才沒命地逃回來。」
阮木蘅胸內一炸,歷來六七月水草豐茂牛羊彪肥的季節,西夏人放牧狩獵,鮮少犯邊,這次約莫是得了內亂的消息,才大舉南下,可,可這些景鸞辭知道嗎?
想到此處一時臉色青白,心亂如麻。
那婦人卻是打開了話匣子,甚為親切地追問道,「我看姑娘獨自一人,不像逃難也不像走失的,去洛州不會是尋親吧?」
阮木蘅一愣,胡亂點頭,「我的確為了尋人。」
「是你夫君在城裡麼?」婦人打量著她,依稀覺得她是婦人打扮,猜測道。
阮木蘅又是一愣,那婦人「哎」了一聲,忙拽起她勸告道,「姑娘,不管誰人在裡面,為保命這洛州你萬萬去不得,西境的大軍打到了城外,一場大戰是免不了了,現在城門指定不讓人進去,即使進去了也出不來,到時叛軍殺進來,不說你夫君有沒有命活,就是你被亂刀砍死連收屍的都沒有!」
阮木蘅搖了搖頭,搪塞道,「多謝大姐,但這洛州我有要事,非去不可!」說著收拾行囊準備動身。
婦人擔憂地望了她兩眼,好心道,「要不你跟著我們逃命去吧?再不濟到周邊的郡縣去躲躲,等上一等!」
再一拍手,「周邊也不成了,這一路逃來,鎮縣凋敝,難民四散,也沒有什麼好去處。」
阮木蘅驚詫,動作停了停,「寧將軍雖反,但聽聞他不是不顧家國之人,怎麼會容許士兵踏破國土,惹得流民失所,民不聊生?」
「這打仗啊,不管有心沒心,那麼多士兵那麼多刀槍過去,搞得人心惶惶傷及無辜不說,哪有不連累老百姓的,糧餉要錢,軍資要錢,不都從百姓身上刮下來麼!」
婦人說著也開始拾掇行囊,連連搖頭道,「姑娘估摸著沒過西境一路來的州縣,才兩個多月的戰亂,以前繁華安逸的地方亂得沒法住人了,生意也不能經營,一下子就荒敗下來。」
阮木蘅的確沒怎麼走官道,從西河趕來一路都是超近道,僅僅也只路過了絳州,絳州城內戰後疲敝的景象還歷歷在目,不由心裡揪起,再也不想耽擱。
臨上馬前看了看那和善的一大家子,從腰間解下水囊和麵餅一併遞過去道,「大姐,我到洛州城後水便用不上了,洪水爆發,這裡的河水喝了不乾淨,你們用我的吧。」
那婦人旁的漢子一把推阻過扔了回來,粗聲粗氣地道,「這水姑娘自己留著吧,看你的樣子也不像我們這樣能吃苦的,到洛州還有百里地,越到下頭,越是一滴水都沒有,到時有的罪受的。」
阮木蘅吃了一驚,扯開韁繩,「怎麼會沒有水呢?」
那漢子往上指了指,「這哪裡是有山洪,是上游有官兵在改道,堵住了水流,弄得下邊水又混又小,過兩天可能河道都要曬乾了,當然就沒水了。」
阮木蘅聽得心頭大跳,但也不及細思,拜別過他們,縱身上馬絕塵而去。
奔行了百里多地,一路上又碰到了一些逃命的人,問了城中的狀況,馬不停蹄地接著趕路,一直走到下午,漫天細雨上趕著落地時,她才由守城的校尉領著進了州府。
府內戒備森嚴,套著盔甲的將士上下往來不絕,阮木蘅僅僅從儀門一過,遠遠地望著堂內人員濟濟,便被領著到吏舍內等候。
等到濕噠噠的全身散著餿氣干透,也沒見著御駕親征的景鸞辭,只有送飯菜衣裳的小太監明路來了兩次,阮木蘅順勢問了戰局。
卻是僅僅三日不到的功夫,結營在洛水荒原的破陣軍和駐紮在城外的朝廷軍在荒原大戰兩回合,因禁軍每次只以千人奇襲,破陣軍順利地兩次大捷,東渡洛水,將外駐軍打回城內不出,在離洛州五十里處紮營,準備趁勢連續攻城。
阮木蘅聽得不安,管不了明路在場,便心急地自語道,「城內留兵兩萬,炎執在外駐軍領兵五萬人,卻只是出兵千人奇襲,這不合理,明顯是有詐,引著破陣軍渡過洛水。」
一旦渡過洛水,便不好再折返或者從洛水荒原南下,只好進入了背水的彀中,一旦攻城失敗想逃也只能再次往回西渡回去……
可洛水河寬,西渡回去,絕非易事……
阮木蘅心口砰砰一跳,忽然想起來洛水上游被堵的事,或許這是破陣軍的後招,一方面斷絕了洛州的水源,一方面洛水無水,渡河便簡易很多,給自己留了退路。
但堵了河道的也有可能是禁軍,洛水一截,破陣軍同樣也會失了水源,也是一大打擊。
她指骨發白地握著椅子扶手,想到此忍不住問明路,「皇上最近一個月有沒有派人去洛水修河道?」
她說著連連搖頭,「結果泌陽也存了好多兵,死活進不去城裡,沒辦法只好奔著南邊去,看看到時有沒有安逸一些的地方討點生計做。」
阮木蘅眉毛猛地一跳,「西夏來犯!大姐是怎麼知道的?」
那婦人放低聲音,湊近她,「不瞞姑娘說,我們原本在邊塞做的一些倒賣牛羊皮毛的生意,在西夏呼揚內認識一些西夏人,最近一次做生意時,聽那呼揚人說,西夏所有的氈子和戰馬都匯攏在呼揚一帶,馬上就要下陰山了,這才沒命地逃回來。」
阮木蘅胸內一炸,歷來六七月水草豐茂牛羊彪肥的季節,西夏人放牧狩獵,鮮少犯邊,這次約莫是得了內亂的消息,才大舉南下,可,可這些景鸞辭知道嗎?
想到此處一時臉色青白,心亂如麻。
那婦人卻是打開了話匣子,甚為親切地追問道,「我看姑娘獨自一人,不像逃難也不像走失的,去洛州不會是尋親吧?」
阮木蘅一愣,胡亂點頭,「我的確為了尋人。」
「是你夫君在城裡麼?」婦人打量著她,依稀覺得她是婦人打扮,猜測道。
阮木蘅又是一愣,那婦人「哎」了一聲,忙拽起她勸告道,「姑娘,不管誰人在裡面,為保命這洛州你萬萬去不得,西境的大軍打到了城外,一場大戰是免不了了,現在城門指定不讓人進去,即使進去了也出不來,到時叛軍殺進來,不說你夫君有沒有命活,就是你被亂刀砍死連收屍的都沒有!」
阮木蘅搖了搖頭,搪塞道,「多謝大姐,但這洛州我有要事,非去不可!」說著收拾行囊準備動身。
婦人擔憂地望了她兩眼,好心道,「要不你跟著我們逃命去吧?再不濟到周邊的郡縣去躲躲,等上一等!」
再一拍手,「周邊也不成了,這一路逃來,鎮縣凋敝,難民四散,也沒有什麼好去處。」
阮木蘅驚詫,動作停了停,「寧將軍雖反,但聽聞他不是不顧家國之人,怎麼會容許士兵踏破國土,惹得流民失所,民不聊生?」
「這打仗啊,不管有心沒心,那麼多士兵那麼多刀槍過去,搞得人心惶惶傷及無辜不說,哪有不連累老百姓的,糧餉要錢,軍資要錢,不都從百姓身上刮下來麼!」
婦人說著也開始拾掇行囊,連連搖頭道,「姑娘估摸著沒過西境一路來的州縣,才兩個多月的戰亂,以前繁華安逸的地方亂得沒法住人了,生意也不能經營,一下子就荒敗下來。」
阮木蘅的確沒怎麼走官道,從西河趕來一路都是超近道,僅僅也只路過了絳州,絳州城內戰後疲敝的景象還歷歷在目,不由心裡揪起,再也不想耽擱。
臨上馬前看了看那和善的一大家子,從腰間解下水囊和麵餅一併遞過去道,「大姐,我到洛州城後水便用不上了,洪水爆發,這裡的河水喝了不乾淨,你們用我的吧。」
那婦人旁的漢子一把推阻過扔了回來,粗聲粗氣地道,「這水姑娘自己留著吧,看你的樣子也不像我們這樣能吃苦的,到洛州還有百里地,越到下頭,越是一滴水都沒有,到時有的罪受的。」
阮木蘅吃了一驚,扯開韁繩,「怎麼會沒有水呢?」
那漢子往上指了指,「這哪裡是有山洪,是上游有官兵在改道,堵住了水流,弄得下邊水又混又小,過兩天可能河道都要曬乾了,當然就沒水了。」
阮木蘅聽得心頭大跳,但也不及細思,拜別過他們,縱身上馬絕塵而去。
奔行了百里多地,一路上又碰到了一些逃命的人,問了城中的狀況,馬不停蹄地接著趕路,一直走到下午,漫天細雨上趕著落地時,她才由守城的校尉領著進了州府。
府內戒備森嚴,套著盔甲的將士上下往來不絕,阮木蘅僅僅從儀門一過,遠遠地望著堂內人員濟濟,便被領著到吏舍內等候。
等到濕噠噠的全身散著餿氣干透,也沒見著御駕親征的景鸞辭,只有送飯菜衣裳的小太監明路來了兩次,阮木蘅順勢問了戰局。
卻是僅僅三日不到的功夫,結營在洛水荒原的破陣軍和駐紮在城外的朝廷軍在荒原大戰兩回合,因禁軍每次只以千人奇襲,破陣軍順利地兩次大捷,東渡洛水,將外駐軍打回城內不出,在離洛州五十里處紮營,準備趁勢連續攻城。
阮木蘅聽得不安,管不了明路在場,便心急地自語道,「城內留兵兩萬,炎執在外駐軍領兵五萬人,卻只是出兵千人奇襲,這不合理,明顯是有詐,引著破陣軍渡過洛水。」
一旦渡過洛水,便不好再折返或者從洛水荒原南下,只好進入了背水的彀中,一旦攻城失敗想逃也只能再次往回西渡回去……
可洛水河寬,西渡回去,絕非易事……
阮木蘅心口砰砰一跳,忽然想起來洛水上游被堵的事,或許這是破陣軍的後招,一方面斷絕了洛州的水源,一方面洛水無水,渡河便簡易很多,給自己留了退路。
但堵了河道的也有可能是禁軍,洛水一截,破陣軍同樣也會失了水源,也是一大打擊。
她指骨發白地握著椅子扶手,想到此忍不住問明路,「皇上最近一個月有沒有派人去洛水修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