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阮木蘅收拾飯桌,寧雲澗卻乾耗著,仍舊沒有要走的意思,端著酒杯到廚房看她熄滅灶台的火,心裡想著若能這麼一輩子,大概也不錯。

  阮木蘅在燭火里攏了攏頭髮,轉過臉來,捧著煨得發燙的熱酒,「你若愛喝,我待會兒給你捎上。」

  寧雲澗呵出一股酒氣,煞有介事地道,「今夜有雨,道遠路滑,不宜出行,我便不走了,叨擾姑娘一夜。」

  阮木蘅一愣,扭頭看外頭星光燦爛,月色朦朧,費解地蹬了他一眼。

  寧雲澗雖然與他相熟,但向來有分寸,向來忌諱著她這可憐的名聲,從不留宿。

  她狐疑地盯了他一會兒,攤手作罷。

  騰出一間放雜物的農房,收拾乾淨了,墊上厚厚的墊子,鋪蓋上軟和和的棉被,又怕他矜貴慣了,嫌氣味難聞,將許久沒用的銅爐和安息香翻出來。

  口裡自然交代道,「山中春日也有蚊子,晚上記得不要開窗。」

  仔細地俯身點了香,吹了吹頭煙,轉過身來時,忽而落入一個懷抱。

  寧雲澗滿身的酒氣鋪面而來,縈繞在鼻際,阮木蘅驚詫地抬頭,他卻已放開她,蓄滿言語的眼睛深深地望著她,良久,笑了笑,「若有機會……再說吧。」

  阮木蘅關嚴門窗,熄滅了燭火,回到自己的屋裡,總有一絲隱隱的不安醞在心底,惹得她翻來覆去睡不著。

  迷迷糊糊到半夜,當真下起了雨,嘩嘩地敲著窗扉和庭院裡的花木,正好催她入眠。

  天明時分,阮木蘅被外頭的馬嘶聲吵醒,頭痛欲裂地起床,外頭天蒙蒙亮,東邊翻白,夜雨停歇。

  寧雲澗的屋子裡寢被早已涼透,院門半開著,人已經走了。

  第71章 反叛  我想做人上人,手握重權。

  熙平六年夏五月, 西夏鐵騎五千餘趁著邊塞各郡開市貿易十日,大舉下陰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向西境雁門。

  戍守邊關的郢軍聞訊迎擊, 卻因守備鬆懈, 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西夏騎兵兇悍地破了雁門, 一路刺入西境各郡市,郢軍前後夾擊,一直追至河西才將其殲滅。

  爾後聚集在河西圍剿西夏敵軍的近兩萬的邊塞軍,就地駐紮,延留了近十日後,大軍扣下朝廷派來催促回邊的御使, 秘密從河西山林深谷中繞行, 猝不及防地攻入隅州。

  僅僅五日拿下隅州, 自此尊寧雲澗為主帥的破陣軍拉開反旗, 喊響「將魂不滅, 反昏立明」口號,血誓要為被構陷而死的前撫遠大將軍雪恨,開創清明盛世。

  反軍誓師後, 繼續往東南方向行軍, 飛蝗般過絳州,聲勢浩大地抵達泌陽,泌陽尉程解及守軍不戰而降, 任破陣軍掠地插旗,順利駐紮在洛州外洛水荒原。

  與此同時。

  江原駐地的平王景鸞華應和著西境邊塞軍的反旗,從卲州一路攻上潭州,發兵江陵, 還未到江陵,平王的叛軍忽然悄無聲息地偃旗息鼓,零零散散拔營退回潭州,遲遲不再北上。

  破陣軍原本要等平王合力攻打上來,一西一南形成包抄之勢,可在洛水荒原按兵不動,連等了五日,卻聽到平王退至潭州的消息,滿軍上下失了援友,一時軍心浮動,各將領連夜在主將帳中商議,共策應對良方。

  伏營的燈火通宵不滅,帳中議論不絕,一直到雞鳴方歇,各人才點著燈出帳散去。

  人聲熄滅後,晨間寒濕的霧氣瀰漫上來,灰白一片籠罩住方圓幾里的林原山丘,就在這白茫茫中,一匹棗紅的高頭大馬噠噠地從營地外行來。

  營口的守衛立馬警戒,列隊上前拔開長刀,盯緊了高喝道,「來者何人,報上名字。」

  那棗紅大馬咴咴低嘶兩聲,從霧氣中漸漸近前,馬前一個灰袍人牽著韁繩,見到守衛時將寬大骯髒的帽子摘下,露出一張疲倦蒼白的臉,卻原來是個女子。

  守衛微微放鬆下來,冷漠地睨了一眼,道,「軍營重地,閒雜人等不得近前。」

  那女子搖了搖頭,疲憊地笑道,「麻煩大哥通傳一下,我找寧將軍。」

  守衛上下打量了她一眼,確定她手無兵器,才狐疑地道,「寧將軍豈是你想見就能見的,先報上名來。」

  「鄙姓阮,雙名木蘅,是寧府中從屬家眷,煩請大哥替我通報一聲。」阮木蘅說著,被韁繩勒得紫紅的手從懷中掏出一塊牌子來,「這是寧將軍贈與我的通關腰牌,請大哥過目。」

  守衛接過仔細翻看過,面色和緩下來,與左右交待兩聲,還是帶著戒備道,「姑娘還請等上一等,大戰在即,營地各處警戒,若放了不軌的賊人進來釀成大禍,我也吃罪不起啊。」

  說話的功夫,另外的守衛已去而復返,恭敬地道著「冒犯了」,領著阮木蘅進去。

  此時天際泛白,霧氣盡散,伙夫已早起埋鍋做飯,裊裊的煙中有人端著吃食進入大帳。

  那守衛原本想等一等,帳簾卻被掀開,一圓臉的小士兵探出來,悄聲道,「寧將軍請阮姑娘先進來。」

  阮木蘅應聲入內,帳內入目一張掛著的地圖,寧雲澗一身白袍側身站在旁邊,與嚴修對著桌上的地形沙盤蹙眉說著什麼。

  她不敢高聲打擾,安靜地接過下屬送來的飯菜,跪坐在案幾前,將一鍋白粥幾碟小菜布置好。

  等了半刻,嚴修過來朝她欠了欠說,「姑娘不遠千里前來,想必勞累得很,我先去騰出個帳子給姑娘歇息。」說著立刻就轉身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