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郎中也照做了,在侯府總比宮裡好,霍侯夫婦待他很周到又客氣,鎮北侯府男兒個個歷經沙場,見多識廣,和老郎中倒很有話說,老郎中很開心的每日給霍家女眷們請平安脈,稍稍抵擋自己的心虛,薛氏尋思了一下,覺得老郎中的醫術不用一下可惜了,和侯爺和郎中一商量,他們在皇城城郊找了個鋪子,霍家投了銀子,老郎中坐鎮,給百姓們看病,只需要話別處的不到一半的銀錢就可以瞧病,一時間很多窮苦的百姓都來了,老郎中背靠侯府,也不會被擠兌,又有點事干,薛氏這麼做則是想給女兒積福,希望日後有個好日子過。

  大行山上的山匪真的如顧萬里預料的真的壯大成了一塊心病,不過不是被東正弄得,而是被漠北弄得。

  賽力普真是被上次顧萬里和奚芫橫插一腳的事惹毛了,大行山往北去連接著漠北的沙漠,他派人進山,滅了山匪不說,直接占了大行山大半,如同一把尖刀刺到了東正和大慶中間,這地方本來就爭議頗多,現在賽力普一裹亂,兩國關係立刻緊張起來,形成了另一種三足鼎立的形勢。

  驃騎將軍卓勇守在正對漠北的邊陲城,調度不開,鎮南侯沈家打水戰比霍侯好,打陸地戰就比不過了,不過鎮北侯去是在小題大做,可是蕭氏白氏兩妯娌相繼懷了孕,正是需要丈夫在家,霍錚就直接自請出站了,不教兒子們,他打仗多年,自己去,很快就能回來,速戰速決,收回來大行山兩國平分即可。

  誰知道賽力普怎麼想的,畢竟大慶和東正國富力強的,他打一個尚且費勁,現在以一敵二,根本不可能是對手的,也不知道怎麼起的心思。

  霍錚就這樣離家去了,薛氏帶著聽瀾日日在府內上香敬佛,佛堂里被整的煙霧繚繞的,避免嗆到,不叫兩個夫人進來,聽瀾就陪著母親拜拜,薛氏此次就像是魔障了,燒香拜佛起來很起勁的,聽瀾知道母親心裡焦急,日日陪著。

  三日後,鎮北侯府收到了第一封家書,薛氏拿到,讀了幾頁就受不了了,霍錚去了大行山,戰事一切順利,甚至俘虜了不少漠北人,結果從他們嘴裡居然拷問出來了其他事。

  是霍錚父母的事情。

  上一代鎮北侯霍兗,霍錚的叔父霍亭的親兄弟,夫婦二人一同戰死邊疆。

  也是漠北,不過不是賽力普的父親,他父親的王位是側室上位,不是自然繼承的,上一代漠北王頗有謀略,詭計多端,和霍兗幾番較量,將霍兗堵在了邊陲城和漠北地盤之間最大的沙漠裡,夫人魏氏,出身忠勇侯府,提刀上馬帶了親兵前來支援丈夫,他們拉上老漠北王死在了一處不見底的流沙里。

  那一批士兵,只回來了一小部分,老漠北王帶領的漠北軍全軍覆沒,堪稱是大慶戰勝,也是戰敗。

  那一年霍錚年僅十六歲,從鎮北侯世子成了鎮北侯。

  霍錚不眠不休,那片沙漠被他強硬的打仗風格里被搶了過來,那片流沙被整個起了出來,耗費了很大力氣,依然沒有找到老霍侯夫婦的屍體,也沒有老漠北王的。

  霍錚不吃不喝地帶著軍隊安排這裡成了現在的邊陲城,父母戰死之處,他一連守了四年,被聖祖皇帝下旨召回,邊陲城派遣了官員軍隊守衛。

  這封信,寫的並不真切,是幾個漠北軍,他們是新兵,是老漠北王還在的時候的貴族,現在家族都沒落了,他們才這麼不受待見被派了來大行山,因為家族原因,他們知道一些族內的事情,比如霍兗和魏氏。

  軍中出細作不是稀罕事,哪個敵對軍隊不希望自己可以得到對方的軍略安排呢?當時霍兗的軍隊裡就有,霍錚知道的是,霍兗也在漠北軍里插了細作,沒有那麼安穩的等著他們來動作。

  當時進入沙漠,他們迷失方向,根據沙漠中胡楊林的自然生長和樹上的年輪,本來可以走出來,但是漠北軍里的細作,被抓到了,傳了假消息,導致霍兗的軍隊沒有參照樹木辨別方向,反而是根據情報來的,當時糧草都已經消磨殆盡了,更不用說士兵,那幾乎是半天倒下一個,一旦倒下就會和沙子混在一起,再也爬不起來了。

  他們迷失了不知道多久,冤家路窄,老漠北王根據細作的安排找到了他們,一場惡戰,霍錚險勝,因為魏夫人來了,他們夫妻聯手斬殺了老漠北王,可是卻一同踩進了流沙里,沒能被舊起來,以身殉國。

  那個細作後來,則沒有被記載下來了,霍錚在信里說,如果這幾個漠北兵吐得消息正確,那麼很有可能,這個細作還活著!

  不然賽力普怎麼能那麼輕易的在皇城有細作,這其中可運作的範圍太大了,霍錚為此,這封信用的霍家軍自己的話術,只有霍家知道的一套說話方式,就算被截了去,他們字面讀出來也只是一封安慰妻兒的家書,不可謂不謹慎。

  霍聽思看完,隔了一日才進宮,做戲做圈套,當日急急忙忙去反而壞事,敵在明我在暗,需要一步步穩著來。

  顧萬里知道後,忽然一送氣,他告訴了霍聽思王氏被關在那裡,托他將人帶進鎮北侯府,秘密處理掉。

  這個引子,留之無用。

  不過也不能不順便利用一下,這麼叫霍聽思找到,他處理掉暗處的那些人就會被震一下,或者是更憤怒,反正必然會被刺激到。

  霍聽思找來了人,貌似隱秘的帶去了親兵,用弓弦勒死了王氏,屍體被燒掉,成了風中一捧黃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