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母,你不是退出朝堂了嗎?竇家之事大母走前,不是說,叫你不要管了嗎?」陳嬌打斷了館陶的喋喋不休。

  館陶啞然,她的確有退出朝堂。但畢竟沉浸朝事多年,怎可能說退出就完全不管了,只做個富貴閒人?更何況,現在是田家王家在打壓陳家,要搞垮她館陶大長公主,她怎還能沉得住?更何況,這麼多年來,陳竇早成一體,那是說不管就能不管的?朝堂中,一旦落敗,失了天子寵,等待的就是萬劫不復。這個險,她冒不起,陳家更冒不起;

  館陶正要說什麼,又聽得陳嬌輕嘆道,「更何況,阿母又怎知陛下會聽我的?」

  「陛下最近對你的心思,阿母有看在眼裡。阿嬌啊,你可知朝堂上,陛下駁回了奏請,還責罰了提議的人。阿嬌,陛下是向著你的。」劉徹作為天子,能做到這般,已是極為難得了。她很欣慰,她當初沒有選錯人。

  「竟然阿母說陛下是向著我的,為何還要我去討好呢?」

  「你!簡直是冥頑不靈!總有一天你會後悔的。」館陶氣極,怒指陳嬌,最後拂袖而去。

  館陶走後,又過了幾日,傳來的消息越發多了。在請奏的朝臣被劉徹訓斥了一番後,第二日,又有朝臣請奏,而這一次奏請的,有好幾個,還都是功勳老臣。劉徹不能把這些老臣怎麼樣,只能壓下不理。

  另一邊,館陶聯合一些勛貴勢力,開始在朝堂發難,與田蚡的人對持。一時間,朝堂形成兩派,一派以丞相田蚡為首,主張廢后。一派以館陶為主,反對廢后。雙方掙得面紅耳赤,在朝堂上丟了斯文,就差沒拳腳相向了。

  有了館陶的加入,劉徹倒沒再表達意見。只當個看戲人,端坐在高位,冷眼看兩方撕扯。既使是這樣,劉徹仍是一如既往,來回在未央宮,建章宮之間,對陳嬌也是和睦寵愛得很。

  陳嬌知道,這種撕扯總會有失衡的一天。果然,八月初十 * ,距離祭月節只有五天。這日的長安,出現了罕見的天文奇觀。東方出現了彗星,時長竟天。

  這,對於這個時代的人,是不得了的事。就如當年的瘟疫那般,一些人將這,看作了不詳之兆。長安城開始有:後不詳,得天罰之說。劉徹大怒,處理了一批人後。仍未能平息流言,甚至還愈演愈烈,矛頭直指皇后陳嬌。

  陳嬌清楚,這背後定是有人在推波助瀾。劉徹也清楚,當年他就曾被這些流言傷過,是陳嬌挺身而出,去了洛陽,平息了瘟疫。而今,這荒謬又轉到了陳嬌身上,看著下面那些異口同聲的臣子們,劉徹心中氣極,面上卻不顯。

  「陛下,乃是皇后娘娘不詳,昊天示警,才有此異相啊。」一名老臣伏地痛嚎。

  「你放屁,此乃……此乃……與皇后娘娘何干?!」館陶一方的臣子,上前對著那老臣怒罵。

  「夠了!」高座上的皇帝冷喝,朝下差點又幹起來的兩方,這才都停下,朝劉徹拜道,「臣等惶恐。」

  劉徹冷目掃過,在隊中的太卜令身上停留了片刻。太卜令身子一抖,想起上朝前,天子特意找他,說的一些話。忙站了出來,「陛下,此天相,臣今早又卜筮過,此乃大吉之兆。」

  「怎麼會是大吉之兆?這明明是大凶!」一朝臣反對道。

  「太卜令,你上次不是說,卜筮乃大凶麼?」另一朝臣疑惑問道。

  太卜令朝劉徹一拜,「臣有罪,此前情況不明,乃是臣卜筮有誤。」

  劉徹心情甚好,朗聲道,「無妨,如今情況已明,卜筮大吉,甚好。」

  「陛下……」有朝臣還想說什麼,被劉徹冷目掃過,將要出口的話,堵在喉嚨再也吐不出來了。

  下朝後,一直憋著氣的田蚡,直奔長樂宮。

  「太后,陛下如此左右太卜令卜筮,大漢危矣啊。」田蚡跪在地上,痛哭泣嚎,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陛下果真做出了如此荒唐之事?」王太后驚怒。

  「千真萬確。太卜令明明卜筮是大凶。陛下為了維護那女人,竟然不顧祖宗家法,不顧大漢江山,如此指鹿為馬,與那秦二世又有何異?」田蚡憤憤不平。

  「放肆!」王太后一拍桌子,怒喝。這田蚡堂堂丞相,竟將當朝天子比作那荒唐滅國的胡亥。

  田蚡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忙自打嘴巴,「太后息怒,臣弟也只是氣不過才……」

  「好了,皇帝的事,哀家會處理。你是當朝臣相了,說話做事要謹慎為之。」畢竟是自己弟弟,王太后還是有心寬容。

  「太后教誨,臣弟謹記。」

  ……

  未央宮壽安殿

  衛子夫聽完宮女打聽來的消息,讓貼身宮女琴兒給了那宮女一貫錢。在永巷的那一年,她認識了一些擅長打聽的宮女寺人。被冊封嬪妃後,也保留著與那些人的交往。那些出身高貴的嬪妃,都是高高在上。可她們忘了在皇宮,最底層的宮 * 女寺人們,才是耳目最靈通的。

  待那宮女走後,琴兒酸溜溜道,「陛下可真是獨寵皇后。」剛才那宮女帶來的消息,皇帝為了皇后,竟然威脅太卜令,讓他將凶卦說成是吉兆。太后大怒,已喚了陛下去長樂宮。

  衛子夫本以為陳嬌這次定是被罷黜了,沒想,皇帝竟如何偏愛。偏愛到罔顧江山社稷。不得不說,衛子夫妒忌了,被帝王如此寵愛,是每個後宮女人都期盼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