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子頓了一頓,「……何為閨房之樂?」

  梁九功牙酸道:「描眉。」

  太子懷疑自己聽錯了,「為何?」

  「萬歲爺……手藝未能過關,娘娘不許他。」遷怒之事乾的溜溜的。

  無言片刻,太子幽幽道:「梁公公,孤覺著宮中待得悶。這天大地大,竟沒了胤礽的容身之處,皇瑪法九泉之下,怕也難以心安。」

  說著踽踽轉身,徒留梁九功愣在原地,半晌沒回過味來。

  怎麼又扯上順治爺了?

  ******

  小公主烏林珠半歲的時候,太子妃懷胎十月,於毓慶宮發動了。

  因是頭胎,靜初生得有些艱難,到底有驚無險。過了一天一夜,太子的嫡長子、當今的皇長孫呱呱落地,一出生便得了太皇太后的賜名,弘宸。

  弘字輩,名宸,宸字的寓意自不用多說,甚至超越了榮郡王胤祚的「祚」字。

  按理說,皇長孫本該遵循小輩的日字旁,早在先前,康熙便興致勃勃地勾出了諸如「昭」「曦」「晨」「昌」等美好寓意的單字,還沒挑出最好的,就被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奪走了賜名之權。

  用太皇太后的話來說,如願得見太子成親,如願得見太子的嫡子降生,若能賜名,她便再無遺憾了。

  與之爭搶的是他最為敬重的皇祖母,康熙沒法子,拗不過,只能順了長輩的意。

  年初之時,太皇太后的雙手已然握不住碗筷,飯食亦是吃不動了,能入口的唯有粥水。可在這時,太皇太后蒼老的雙目炯炯,似是恢復了昔日神采,緩緩問他:「『宸』字如何?」

  「好!」康熙想也未想,低聲應了,「孫兒聽您的。」

  弘宸的洗三、滿月,太皇太后便是拄著拐杖、步履蹣跚,也強撐著身體,一次不落地到了場。

  就如她所說的那般再無牽掛,到了十月中旬,太皇太后的身體急轉而下,直至臥床不起,日日與湯藥為伴。

  無需太醫回稟,康熙似有所感——

  皇祖母大限將至,再也陪不了他了。

  康熙三十年的臘月,慈寧宮,紫禁城大大小小的主子齊聚,人人面上泛著悲意。

  太后站也站不住,撐著雲琇的手老淚縱橫,口裡不斷念著皇額娘,念得康熙也繃不住落下了淚。

  「哀家活到如今這個年歲,是為喜事,哭哭啼啼的做什麼。」太皇太后喘了一口氣,叫蘇麻喇姑攙扶她起身,靠著軟枕半倚在床,頗為吃力地笑,「太.宗皇帝,還有孝端文皇后,他們等著哀家……怕是等得不耐煩了。」

  說著,思緒漸漸發散,「福臨,也在那頭等著我呢。」

  她的面上皺紋叢生、溝壑連綿,花白鬢髮無一不訴說著風霜韻致,神色從容豁然,不見絲毫懼怕。很少人記得當年的科爾沁第一美人,卻永不忘她扶持兩代帝王的豐功偉績,朝臣敬重她,晚輩敬愛她。

  慈愛的目光掠過泣不成聲的太后,康熙,雲琇,太子與太子妃,還有諸位皇子公主,她的笑容更疏朗了些。

  一刻鐘後,太皇太后遣退了眾人,獨留康熙在了榻前。

  「玄燁,保成由你親自教養,也是哀家看著長大的。」太皇太后逐漸精神起來,撐起身子慢慢道,「他還年輕,少不得犯錯……若真到了那天,你打他罵他便是,萬萬不要藏在心裡不吭氣……」

  康

  熙顫著嘴唇,哽咽著應了,他怎會不知老祖宗的擔憂?

  兄弟鬩牆,父子隔閡之景,絕不會發生。

  「太子已能獨當一面,孫兒的江山只會交到他手中。」他低低地說,「還有弘宸。」

  「好,好。」太皇太后欣慰地閉了閉眼,復又睜開,「哀家還要同你說上一說……立後之事。」

  不等皇帝開口,她輕聲道:「皇貴妃雖是副後,終究比不得皇后。你是如何想的?」

  康熙呼吸一重,就見太皇太后慈和地笑了起來:「那般,小五他們就成嫡子了。有太子在,你怕哀家顧慮,也怕命硬一說,是也不是?」

  康熙猛地抬頭,紅著眼眶道:「皇祖母。」

  「這麼些天,哀家漸漸想明白了,」太皇太后的目光悠遠,「高處不勝寒,難得有情人。皇貴妃,與董鄂氏全然不同……有她相依相伴,是幸事。」

  「像那命硬,克妻——」說著,她驟然失笑,感慨道:「都是無稽之談!即便是真,皇貴妃福澤深厚,自是壓得住你。你瞧,她養活了三個阿哥,胤祺幼時落水卻安然無恙,誰也害不著她,誰都比不得她的福運。」

  「你可忘了?皇貴妃不顧一切前往熱河,連帶著太子尋來神藥,這是老天賜予你的福報。」太皇太后越說越是矍鑠,「她待你的情誼感動上蒼……何嘗沒有感動哀家,感動太后。」

  皇帝能夠轉危為安,實乃幸事,有旺他的皇后鎮著,國運也會日漸昌隆。

  太皇太后息了一息,最後嘆道:「她當得起胤礽一聲皇額娘。」

  ……

  等太醫再次入內,望見面龐紅潤,似忽然恢復氣力的太皇太后,心下不約而同浮現四個字:迴光返照。

  她拉著太后的手,望向烏泱泱的一群晚輩,滿含關切,一一叮囑了過去。

  最後她道:「哀家不欲打攪先人的安寧,我死之後,不入太宗皇帝陵寢。玄燁,祖母想離你近些,看著我的孫兒勵精圖治,以歷代明君為標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