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的人,卻是仍舊風韻猶存。

  平時只有譚初昕和葛奶奶住著的大房子,有過譚初昕溫馨的回憶,同樣有她孤苦、傷心的過去。房子太大,找中介掛出去,因為房屋總價高,以為會難賣,沒想到很快邊有人聯繫,給出的價格還算滿意。

  房子賣掉,緩解了楚雲的經濟壓力。

  雖然尤曉曉和唐葉葉說已經做好和公司共患難的準備,提出可以一個季度發一次工資,可譚初昕還算把工資如期發給她們,「不能讓人寒心。」

  楚雲到底是一家小規模的公司,就算困難,咬咬牙就挺過去了。

  可思古是一家集團公司,旗下有數十個子公司,營業範圍有餐飲酒店、旅遊觀光的生態農業,前兩年開始涉足房產、科技、物業等,較早的支柱是服裝製造廠和零食加工廠。

  這兩個廠子,開廠時間久,顧老闆對廠子有感情,雖然賺的不多卻一直捨不得關,不介意用其他產業來供血給工廠。顧以北和顧與南都沒有把工廠放在工作重心上,在他們看來,工廠實在太老了,機器設備、核心員工……更換花費的心思,消耗太大。

  譚家祖上是挑貨郎,雞蛋、醬油醋、撥浪鼓、花布衫都賣過,有了本錢開小賣部,後來做商超。譚氏在T市有三家超六層的商超百貨大樓,地段高、價格優、食物鮮、服務好,每天來商場逛街購物的人,絡繹不絕。

  商場畢竟是有營業時間限制,譚明昌在七八年前,開始做24小時連鎖商店。店面不大,有些只有二三十平方米,大些的不超過五六十平方,分部在T市的大街小巷,因為營業時間長、便捷度高,從試營業到現在,分店已經開了千百分家。

  譚家和顧家聯姻後,譚明昌在商超百貨和連鎖商店裡,特意提供位置給思古。

  生態農業基地的瓜果蔬菜、零食小吃,每年經過譚氏的商店賣出去的,不計其數。思古房產項目的城市展廳,在商超樓下有單獨的門面。

  思古有生產能力,譚氏有銷售渠道。

  在顧家風頭最盛時,產品獨家供應給譚家,為譚家錦上添花,成為獨一份的銷售處。

  思古公司內部爭鬥不止,外界對思古的評價,瞬間逆轉。

  譚明昌是個生意人,他與其他人一樣,在觀看,在等一個結果。這時候有其他人向譚明昌拋橄欖枝,他沒有理由不接,誰會和錢過不去。

  只是,到底是做過兒女親家的,不好太撕破臉。

  譚明昌正發愁怎麼謝絕思古時,有人給他遞刀。

  先是有人爆料,購買的思古旗下「好好吃」食品廠的一款夾心餅乾,發現霉點和蛆蟲。

  做食品,最怕什麼?

  安全問題。

  思古反應很快,立刻停產、自查,聯繫該客戶,查詢供應點、查詢生產日期及生產線。

  顧老闆捨不得食品廠,是花了心思的,每個包裝上有思古專有的一串數字,可以追查到包食品的生產線。可調查的結果是,這包食品,並不是思古生產的。

  聲明,成了「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賊喊捉賊。

  雖然後來思古報警,查證了一番,證實是有家小食品廠模仿思古「好好吃」品牌,該客戶事先是知情的,在食物里發現霉點和蛆蟲是真,故意碰瓷思古。

  雖然澄清了,可思古「好好吃」品牌,因為這次事件,受了不小的影響。

  最大的影響是,譚氏不再進貨上架,趁機徹底斷了業務往來。

  聯姻,多得是這樣現實的捆綁利益。

  你好時,我們便好。

  你若有難時,我們便形同陌路。

  第75章 、75

  顧以北的確有翻雲覆雨的本領, 他足夠聰明、強勢、眼光獨到,可顧以北仍舊是普通人,他只有一雙眼睛、一雙手、一張嘴、一天二十四小時。以前, 顧以北能把思古經營得很好,的確是有他的個人魅力在, 可也有顧與南配合的功勞,有顧老闆的坐鎮加持, 有顧家多年影響力的幫襯, 才會多得是錦上添花的人。

  現在,思古是一堵漏風的牆、破洞的水桶,多的,卻是落井下石的人。

  他堵住這個窟窿, 便騰不出手來, 兼顧其他的。

  四面受敵、四面楚歌,顧以北勉力支撐, 仍舊改變不了,思古在走下坡路的將來。

  顧東朝無限期請了長假,他原本是打算辭職回思古的,那邊捨不得,讓他處理完家事再回來上班。顧東朝的智商絕對是四兄弟裡面最高的,可他的特長是解決刁鑽的學術問題,他是個學術派。

  面對著思古錯從複雜的現狀, 聰明如顧東朝仍舊覺得無從下手。

  他想幫忙,卻不知道該怎麼做。

  束手無策地看著思古,一點點地被蠶食、被瓦解、被耗盡。

  同感無能為力的另外一個人,是顧子昂。

  「現在才知道,自己真的是個一事無成的敗家子, 仰仗的不過是父母兄長的庇護,真讓我出來頂事兒,我是頂不了事兒的。」顧子昂自嘲著,和顧東朝說。

  顧東朝總是運籌帷幄的淡然表情,現在是愁悶,他搓著皺得疼痛的眉頭,「做生意,我們的確不如大哥和與南。」

  「我們現在是在瘸子裡挑將軍,總要選一個。」顧子昂說,「思古太重了,我扛不起來。」

  「大哥怎麼說?」顧東朝和簡雙曉離婚後,滴酒不沾,煙抽得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