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慈寧王雖然沒有被用刑,卻在獄中大喊著冤枉,據說嗓子都喊啞了,也無人理會。

  陛下經此一嚇,本就摔傷的腰骨愈加疼痛,臥在龍床上足足躺了十日。

  朝中的事務,皆由太子代管,隱隱有儲君提前上位的意思。

  只是關於大皇子的處置,朝中之人吵得不可開交,莫衷一是。

  慈寧王如今雖然樹倒猢猻散,可畢竟在朝中經營多年,人脈甚廣,況且他還是皇子,許多朝臣揣摩著聖意,覺得父子一場,總不能真出了父親下令殺兒子這樣的人倫慘劇來吧?更何況慈寧王身為皇子,卻被關押在監獄裡終究有失體面。

  因為慈寧王拒不認罪,順和帝原本是沒有消氣的,可是臣子們接二連三勸諫,他又覺得此事鬧得甚大,的確應該低調些處理。

  可就在這個節骨眼,居然出現了西殿被走火的火器炮轟的事情。

  原來是宮中過年節慶的禮花,禮炮里,居然混入了當初鹽水關叛軍所使用的火器。

  它短小精悍,經過巧妙包裝,就那麼自然地混在一堆禮炮里,若不是那日走火,有人一不小心將那火器點燃,便一直無人發現。

  可是這一走火,才發現,那火器所對的位置正好是在西殿。到了過年的時候,陛下是要通宵達旦在西殿看戲的。而火器炸毀之處,正好是看台的位置,分毫不差。

  順和帝被人抬著親自去看了西殿的慘狀,回來又是驚怒了一場,病得愈加嚴重。

  當初陳家軍和成天復收繳的那批火器和彈藥,全都如數上交到朝廷的軍庫,裡面的數目並沒有短少分毫。

  就在這時,成天復向陛下陳情,說他老早之前就給陛下呈遞過秘折,說明了三清門除了與董長弓勾結之外,似乎也跟慈寧王牽涉頗深,而且根據之前三清門走私的帳目,他們明明運了兩次火器。

  但是在鹽水關收繳上來的只是一半而已,很顯然有人藏匿了另一批火器。

  當初成天復上繳的牽涉皇子的奏摺里也懇請陛下下旨,徹查慈寧王在江南的私庫。那時陛下看完了奏摺之後,自然就扣下銷毀,低調處置了。

  陛下當初也派人私下查過火器數目不對,都說那三清門先前運火器的時候炸了船,那一船火器都毀了,所以才又補運了一批。但是火器是怎麼銷毀的,只是影傳,誰也不知道慈寧王有沒有私留後手。

  可是現在這藩國火器赫然出現在了深宮之中,差一點就將堂堂天子炸得粉身碎骨。

  而三清門餘孽當初又被慈寧王滅口,殺得一個不剩。現在那第一批貨的下落,恐怕也就只有勾搭三清門的慈寧王才知道了。

  震怒之下,慈寧王命人將慈寧王在江南經營許多的私庫查驗了一遍,其中一處私庫記錄里,赫然寫著四門火器的數目,可是火器卻沒了蹤影,正好跟皇宮裡出現的四尊火器對應上了。

  慈寧王以前的那些勾當,順和帝不是不知道,可是父親每次都替兒子遮蓋著被窩裡的屎糞,時間久了,竟然都習以為常了。

  畢竟他身為天子,自己的兒子不爭氣禍害些東西,闖些禍來,他也賠得起,壓得住。

  可是萬萬沒想到,這個他萬般寵愛的兒子竟然反噬成一條悍然凶獸,鐵了心要弒父啊!

  那日皇帝回到御書房,正好再次看見擺在桌案上的那三道卦辭「雷水解卦」當時那騙人的道士還說什麼水火交加?那西殿轟隆地炮聲,還真像是打雷啊!

  若是這雷霆擊中了他。對於那個逆子來說,還真上上之簽啊!

  老皇帝這幾日的頭髮變得更白了,頹然坐在了殿內,突然低低開始大笑,笑得在書房外侍立的太監們也一個個心神不定,卻不敢進去驚擾陛下。

  只能由著那緊閉的大門裡的聲音變成了哽咽的哭泣之聲。

  史書上對這段歷史的記載,輕描淡寫得很,只是書寫著「慈寧王忤逆不孝,勾結叛賊,視陛下忍讓感化於無物,陛下憐憫蒼生,不忍逆子荼毒大西萬里基業,遂昭告天下,罪子罪行,貶大皇子為庶人,充入皇陵為奴役,為大西先祖守墓悔過自己的罪行。」

  順和帝到底對兒子存留了一念之仁,又或者說,他看透了這個大兒子不甘屈於人下的驕傲,便給了對他來說,比死還要折磨人的懲罰。

  皇子被貶為庶人,便是被逐出了皇室宗譜,就連他的子孫也就此不再納入皇室。這便從此將慈寧王貶入凡間,再也升天不得。

  這一次,他百般哀求著要面見陛下,批頭散發,搖著鐵柵欄大聲叫嚷著:自己是被冤枉的,那個什麼火器一定是別人對他的栽贓誣賴。而且就算陛下要責罰他,繼續將他貶放到涒州便是了。

  可他等了又等,卻始終等不來父皇的心軟,徑直被送到了皇陵去守墓。

  在塵埃落定的一個月後,成天復曾經帶著知晚站在了皇陵一側的高崗處眺望,可以清楚地看到,曾經滿身貴氣的王爺,正拿著掃把穿著件粗布衣衫,掃著皇陵庭院。

  而他的旁邊,站著幾個帶刀的皇陵護衛,一臉森然地盯著他,不許他偷懶,蕭索的寒風裡,那王爺的嘴似乎一直在不停地咒罵著,連嗓子都似乎有些發啞了。

  知晚靜靜地看著他,輕聲道:「對於他犯下的罪孽來說,這樣的責罰實在是太輕了……」

  可是成天復卻搖了搖頭道:「最近派往皇陵的徭役里,有幾個感染了時疫之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