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頁
他的目光追著她,心不在焉地問:「什麼時候?」
聞若翡道:「子時吧。」
聞若青心裡暗暗叫苦,只得應了。
聞若翡從袖中摸出一封信,遞給他,「你瞧瞧。」
他展開一看,是一封勸降書。
「……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尋君去就之際,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內審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於此。聖朝赦罪責功,棄瑕錄用,推赤心於天下,安反側於萬物,將軍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談也。朱鮪涉血於友於,張繡剚刃於愛子,漢主不以為疑,魏君待之若舊。況將軍無昔人之罪,而勛重於當世。夫迷途知返,往哲是與……」
聞若青不禁笑道:「誰寫的?有理有據,言辭懇切,很有說服力啊。」
「是你小舅子。」
「懷洲?」聞若青大吃一驚。
聞若翡笑道:「咱們兄弟雖然也讀了幾年書,跟這些讀書人相比,還是差了好大一截……京都城被困後,瑞庭書院的幾個學子雖未斷了功課,在學習之餘也常來營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其中就有你家小舅子。」
「你準備拿這封勸降信去給伍雲鶴看?」
「信給他先看一看,然後咱們倆再說一說,應該就差不多了。」聞若翡說完,又笑了笑,「你猜楓默的降書怎麼寫的?」
「不會超過八個字。」聞若青斷然道。
「只有四個字,繳械不殺。」
兄弟倆對視片刻,不約而同大聲笑了起來。
聞若翡半晌道:「楓默掌管西北大營多年,乾脆利落,這是他的風格,不過伍雲鶴可不見得會吃這一套。」
這時戶部尚書沈宜宣親自領著人送軍糧過來,遠遠看見城樓上的兩兄弟,翻了個白眼,正要走開,那兩人也瞧見了他,遠遠朝他躬身行禮。
沈宜宣只得不情不願地回了個禮,雖說聞家這次撐住了大局,但他看這兩人還是覺得很礙眼。
他是個記仇的人,只要一想到那天晚上這兩人對他威逼利誘的事,他就氣不打一處來。
他拿著軍營後勤兵畫了押的文書走開,一面走一面感慨,真是沒想到啊,當初他居然一語中的,這聞家老四果然把蕭山大營和虎山大營都給策反了。
不過策反得很好!
話說回來,這人這麼能說,怎麼不去把武陵軍給說降了呢?
這晚聞家在外奔波的男人全都回來了,聞若檀也從青雲山的一處大營趕回來,一家人吃了個團圓飯。
因在戰時,家裡也就沒這麼講究了,沒有分男席女席,大家擠在一張大圓桌上,老太君發了話,幾個年輕媳婦也上了桌。
蘇慕之已經快到分娩時刻了,這時哪兒也不敢去,安安分分地呆在朱氏的院子裡。
尹沉壁從軍營里回來,先回房沐浴過,換了早上去接丈夫時穿的衣裙,坐在謝霜身邊。
她和聞若青的目光總會隔著人有意無意地碰到一起,對視片刻,然後若無其事地移開。
一頓飯兩人都吃得無滋無味,好不容易捱到散席,聞若青眼見妻子牽著瓔姐兒回了院子,四哥居然又把自己叫住時,他有點生氣了。
「還有什麼事?」他語氣不善地問。
聞若翡看他一眼,笑了起來,「我是想跟你說一聲,我改主意了,明兒一早再去找伍雲鶴吧。」
聞若青回了房,尹沉壁正在院子裡陪聞舒瓔翻手繩。
林蒔君從花氏的院子裡回來,趕緊把瓔姐兒抱開,笑道:「今兒我帶瓔姐兒去她祖母那兒,沉壁幫我看好院子。」
尹沉壁有點不好意思,但也沒說什麼。
院子裡的燈光很快熄滅下來。
悠悠長夜行到盡頭,月落參橫,窗下陶罐內插著的兩枝連翹漸漸在黑暗中顯出輪廓。
尹沉壁枕在丈夫的手臂上,輕輕摸著他胸前的一道疤痕。
錦被下的身體尚有微微的薄汗,親昵地交迭著。
誰也沒有睡意,他輕撫著她的裸背,許久輕聲道:「我該走了」。
她「嗯」了一聲,卻沒有挪動身體。
他側身吻她的額角,尋到她的唇,糾纏著,發出低低的嘆息,「夜這麼快就完了。」
她不舍他離開,他也流連於這片花香馥郁的秘地,遲遲無法抽身而去。
「等內亂平息了,你跟我去遼東邊境吧。」他摟著她,埋首在她頸窩,嗅著她發間清香。
她沒有一絲猶豫,「好。」
「五哥來時跟我說,遼東的倚塹關,暫時沒有合適的人去駐守,我想問問你的意見,如果你願意去,我就跟爹說。」
他遲疑了一會兒,又道:「只是那裡條件很艱苦,氣候也不大好,關內附近只有一個月洄鎮,方圓幾十里都很荒蕪。原來駐守在那兒的吳將軍年事已高,很多事都沒精力來做,咱們去了,會有一大攤子事。」
她笑道:「我想去。」
「就知道你想去。關內不遠就是月牙谷,咱們守在那兒,也算是給大哥和岳父守靈了。」
她眼中溢出淚水,「我都等不及了。」
他注視她片刻,笑著親親她的臉,起床穿衣。
這日清晨,多日緊閉的京城北門開了,聞若翡和聞若青並未披掛鎧甲,只穿著尋常衣服,帶著杜良和聞竣去了武陵軍的軍營。
聞若翡道:「子時吧。」
聞若青心裡暗暗叫苦,只得應了。
聞若翡從袖中摸出一封信,遞給他,「你瞧瞧。」
他展開一看,是一封勸降書。
「……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尋君去就之際,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內審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於此。聖朝赦罪責功,棄瑕錄用,推赤心於天下,安反側於萬物,將軍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談也。朱鮪涉血於友於,張繡剚刃於愛子,漢主不以為疑,魏君待之若舊。況將軍無昔人之罪,而勛重於當世。夫迷途知返,往哲是與……」
聞若青不禁笑道:「誰寫的?有理有據,言辭懇切,很有說服力啊。」
「是你小舅子。」
「懷洲?」聞若青大吃一驚。
聞若翡笑道:「咱們兄弟雖然也讀了幾年書,跟這些讀書人相比,還是差了好大一截……京都城被困後,瑞庭書院的幾個學子雖未斷了功課,在學習之餘也常來營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其中就有你家小舅子。」
「你準備拿這封勸降信去給伍雲鶴看?」
「信給他先看一看,然後咱們倆再說一說,應該就差不多了。」聞若翡說完,又笑了笑,「你猜楓默的降書怎麼寫的?」
「不會超過八個字。」聞若青斷然道。
「只有四個字,繳械不殺。」
兄弟倆對視片刻,不約而同大聲笑了起來。
聞若翡半晌道:「楓默掌管西北大營多年,乾脆利落,這是他的風格,不過伍雲鶴可不見得會吃這一套。」
這時戶部尚書沈宜宣親自領著人送軍糧過來,遠遠看見城樓上的兩兄弟,翻了個白眼,正要走開,那兩人也瞧見了他,遠遠朝他躬身行禮。
沈宜宣只得不情不願地回了個禮,雖說聞家這次撐住了大局,但他看這兩人還是覺得很礙眼。
他是個記仇的人,只要一想到那天晚上這兩人對他威逼利誘的事,他就氣不打一處來。
他拿著軍營後勤兵畫了押的文書走開,一面走一面感慨,真是沒想到啊,當初他居然一語中的,這聞家老四果然把蕭山大營和虎山大營都給策反了。
不過策反得很好!
話說回來,這人這麼能說,怎麼不去把武陵軍給說降了呢?
這晚聞家在外奔波的男人全都回來了,聞若檀也從青雲山的一處大營趕回來,一家人吃了個團圓飯。
因在戰時,家裡也就沒這麼講究了,沒有分男席女席,大家擠在一張大圓桌上,老太君發了話,幾個年輕媳婦也上了桌。
蘇慕之已經快到分娩時刻了,這時哪兒也不敢去,安安分分地呆在朱氏的院子裡。
尹沉壁從軍營里回來,先回房沐浴過,換了早上去接丈夫時穿的衣裙,坐在謝霜身邊。
她和聞若青的目光總會隔著人有意無意地碰到一起,對視片刻,然後若無其事地移開。
一頓飯兩人都吃得無滋無味,好不容易捱到散席,聞若青眼見妻子牽著瓔姐兒回了院子,四哥居然又把自己叫住時,他有點生氣了。
「還有什麼事?」他語氣不善地問。
聞若翡看他一眼,笑了起來,「我是想跟你說一聲,我改主意了,明兒一早再去找伍雲鶴吧。」
聞若青回了房,尹沉壁正在院子裡陪聞舒瓔翻手繩。
林蒔君從花氏的院子裡回來,趕緊把瓔姐兒抱開,笑道:「今兒我帶瓔姐兒去她祖母那兒,沉壁幫我看好院子。」
尹沉壁有點不好意思,但也沒說什麼。
院子裡的燈光很快熄滅下來。
悠悠長夜行到盡頭,月落參橫,窗下陶罐內插著的兩枝連翹漸漸在黑暗中顯出輪廓。
尹沉壁枕在丈夫的手臂上,輕輕摸著他胸前的一道疤痕。
錦被下的身體尚有微微的薄汗,親昵地交迭著。
誰也沒有睡意,他輕撫著她的裸背,許久輕聲道:「我該走了」。
她「嗯」了一聲,卻沒有挪動身體。
他側身吻她的額角,尋到她的唇,糾纏著,發出低低的嘆息,「夜這麼快就完了。」
她不舍他離開,他也流連於這片花香馥郁的秘地,遲遲無法抽身而去。
「等內亂平息了,你跟我去遼東邊境吧。」他摟著她,埋首在她頸窩,嗅著她發間清香。
她沒有一絲猶豫,「好。」
「五哥來時跟我說,遼東的倚塹關,暫時沒有合適的人去駐守,我想問問你的意見,如果你願意去,我就跟爹說。」
他遲疑了一會兒,又道:「只是那裡條件很艱苦,氣候也不大好,關內附近只有一個月洄鎮,方圓幾十里都很荒蕪。原來駐守在那兒的吳將軍年事已高,很多事都沒精力來做,咱們去了,會有一大攤子事。」
她笑道:「我想去。」
「就知道你想去。關內不遠就是月牙谷,咱們守在那兒,也算是給大哥和岳父守靈了。」
她眼中溢出淚水,「我都等不及了。」
他注視她片刻,笑著親親她的臉,起床穿衣。
這日清晨,多日緊閉的京城北門開了,聞若翡和聞若青並未披掛鎧甲,只穿著尋常衣服,帶著杜良和聞竣去了武陵軍的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