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頁
何況還有兩名優秀的將領帶隊。
聞若藍要求留在元隆關,他認為自己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和磨鍊的地方,正好輔助代管元隆關的姜辰。
章遠猶豫之下,還是決定加入聞嘉硯的凌風營,因此這次不會跟著聞若青回京。
林涵被任命為赤雁關的新任主帥,出發之前,他拿了兩大袋的燒刀子酒摸進聞若青的營帳,兩人偷偷出了雲峰大營,爬到城牆上一處僻靜的角樓里,結果沒喝幾口,就被前來巡視的安永逮住,這回他鐵面無私地把聞若青抓回了聞若丹面前。
林涵被趕來的陳深狠狠地呵斥了一番,垂頭喪氣地帶著他的騁風營走了。
聞存山在雲峰營里住了二十來日,這天準備啟程回霞嶺關。
聞若青被他哥勒令呆在自己營帳里,他爹走的時候也只在營帳外頭挑簾看了他一眼。
營地大門外風沙撲面,大家騎在馬背上,人人身上都落滿了一層灰。
聞存山叮囑二兒子,「阿都沁這個大敵雖已消滅,但還要防著其他的一些北狄部落,就怕他們趁著這個時候集結起再來進犯。」
「是,」聞若丹笑道:「我這段時日會與姜將軍交接好,等京都局勢一穩,我就回來,有姜將軍在,爹有什麼不放心的?」
聞若藍也笑:「大伯放心吧,這裡還有我呢,硯哥兒也在。」
聞存山看了一眼邊上沉默不語,但面帶笑容的長孫,欣慰地哈哈笑了兩聲,「好,你們守好這裡,京都平叛後,一起回去參加藍哥兒的婚禮!」
他正要走,想了想又叫過聞若丹,「倚塹關那邊的吳將軍前幾日帶信過來,再次說想卸甲歸家養老,我想了想,霞嶺關那邊還暫時沒有合適的人去接替,你也留意一下元隆關這邊。」
聞若丹點點頭,「昊峰大營的陳將軍我看比較合適,回頭我問問他自己的意見。」
倚塹關在赤雁關以東,那裡有兩萬燕雲軍駐守,是遼東邊境上燕雲軍駐守的最遠一個軍事要地,關內的月牙谷,便是九年前聞若白、尹征等人犧牲的地方,聞存正在月牙谷一役後傷腿回京,燕雲軍中的元老吳將軍便接替他前去鎮守,九年來也經歷了很多的戰事,吳將軍滿身傷痛,覺得再堅持下去很勉強,此前已經向聞存山提出過多次。
聞存山說完了事,覺得沒什麼需要再囑咐的了,上了馬帶隊一陣風似的走了。
聞若丹回了雲峰大營,去找弟弟。
「你傷完全好之前,多喝一口酒,就遲一天領隊回京。」
聞若青正在桌前細看京都附近幾處地方的地圖,聞言不耐煩道:「行了行了,知道了。」
聞若丹拿起他手中的一副地圖:「你準備走這條線?」
「嗯,」聞若青道:「目前京都被圍,北有五萬武陵軍,南有十萬福、瓊兩軍,我從陳州南下,取道山西北境,正好從西面進駐京都外圍,這裡是一個機動的位置,有西南邊的青雲山做天然屏障,南邊高熾的大軍不方便過來,北面的武雲鶴要大肆攻城,就不得不顧忌到我這支隊伍,但他如果要過來攻擊我們,又不得不考慮到京都城內的守軍可能會出來突襲。」
聞若丹笑了笑,「和我想的一樣,這樣比我們直接殺入城更靈活更主動,而且還能切斷武陵軍從西南而來的供給,這樣一來,最先堅持不住的會是武陵軍。」
「拖垮武陵軍後,」聞若青道,「再收拾高熾就容易多了,咱們攻城守城的經驗都很豐富,幽州往下的幾個州省,要一處處地拿回來並不困難。」
「是啊,」聞若丹嘆了一聲,「武陵軍的士兵到底是咱們大璟的同胞,若能勸降最好,殺戮能少一些是一些。」
「對,我就是這樣想的。」
兄弟兩人對視片刻,聞若丹笑道,「不愧是我弟,咱們兩個可算是心有靈犀了。」
「得了,這種話你留著跟五嫂說去吧。」聞若青扯了扯嘴角,很嫌棄地說。
聞若丹大笑,「好好好,你若是覺得身體無礙了,兩日後就出發吧,你先進駐京都西郊,過一陣子等戰馬問題完全解決了,我就帶軍過來接管你在西郊的軍營,你領一萬人先入城和四哥匯合,他手中那弱不禁風的幾萬人,調撥起來也很辛苦。」
「好。」聞若青點頭。
兩日後聞若青領著一萬燕雲軍騎兵,離開元隆關,沿著山西北境,急行軍至京都外圍,在京都城西五十里處紮營停駐下來,營地離原來蕭山大營所在的位置只有二十里左右。
這支燕雲軍隊伍進駐京都西郊後,武陵軍的攻城之勢果然緩了下來。
伍雲鶴感覺很頭疼。
他知道燕雲軍凶銳勇猛,一個士兵發起狠來可抵得上自己軍中的五六個,而且這一萬人的統帥年紀雖輕,但作戰經驗豐富,而他自己這些年窩在蜀地一帶,幾乎有十幾年沒上過什麼大型戰場。
他現在儘管有五萬兵將,但和這一萬人打起仗來,不見得能討得了好。
何況他若是把全軍調去和這伙燕雲軍硬拼,京都城內的聞若翡很可能趁機打開北面城門,派軍過來在背後捅他一刀,但放任這支隊伍不管,他既不敢無所顧忌的攻打京都城,從蜀地再調兵和籌措糧草過來也很不方便。
他原來還指望著這一萬燕雲軍拼開一條血路,殺進城內的,那樣還不至於這麼棘手,哪知聞若青居然無視困頓的京都城,領軍在外圍悠閒地駐紮下來,真是太陰險了!
聞若藍要求留在元隆關,他認為自己還有很多需要學習和磨鍊的地方,正好輔助代管元隆關的姜辰。
章遠猶豫之下,還是決定加入聞嘉硯的凌風營,因此這次不會跟著聞若青回京。
林涵被任命為赤雁關的新任主帥,出發之前,他拿了兩大袋的燒刀子酒摸進聞若青的營帳,兩人偷偷出了雲峰大營,爬到城牆上一處僻靜的角樓里,結果沒喝幾口,就被前來巡視的安永逮住,這回他鐵面無私地把聞若青抓回了聞若丹面前。
林涵被趕來的陳深狠狠地呵斥了一番,垂頭喪氣地帶著他的騁風營走了。
聞存山在雲峰營里住了二十來日,這天準備啟程回霞嶺關。
聞若青被他哥勒令呆在自己營帳里,他爹走的時候也只在營帳外頭挑簾看了他一眼。
營地大門外風沙撲面,大家騎在馬背上,人人身上都落滿了一層灰。
聞存山叮囑二兒子,「阿都沁這個大敵雖已消滅,但還要防著其他的一些北狄部落,就怕他們趁著這個時候集結起再來進犯。」
「是,」聞若丹笑道:「我這段時日會與姜將軍交接好,等京都局勢一穩,我就回來,有姜將軍在,爹有什麼不放心的?」
聞若藍也笑:「大伯放心吧,這裡還有我呢,硯哥兒也在。」
聞存山看了一眼邊上沉默不語,但面帶笑容的長孫,欣慰地哈哈笑了兩聲,「好,你們守好這裡,京都平叛後,一起回去參加藍哥兒的婚禮!」
他正要走,想了想又叫過聞若丹,「倚塹關那邊的吳將軍前幾日帶信過來,再次說想卸甲歸家養老,我想了想,霞嶺關那邊還暫時沒有合適的人去接替,你也留意一下元隆關這邊。」
聞若丹點點頭,「昊峰大營的陳將軍我看比較合適,回頭我問問他自己的意見。」
倚塹關在赤雁關以東,那裡有兩萬燕雲軍駐守,是遼東邊境上燕雲軍駐守的最遠一個軍事要地,關內的月牙谷,便是九年前聞若白、尹征等人犧牲的地方,聞存正在月牙谷一役後傷腿回京,燕雲軍中的元老吳將軍便接替他前去鎮守,九年來也經歷了很多的戰事,吳將軍滿身傷痛,覺得再堅持下去很勉強,此前已經向聞存山提出過多次。
聞存山說完了事,覺得沒什麼需要再囑咐的了,上了馬帶隊一陣風似的走了。
聞若丹回了雲峰大營,去找弟弟。
「你傷完全好之前,多喝一口酒,就遲一天領隊回京。」
聞若青正在桌前細看京都附近幾處地方的地圖,聞言不耐煩道:「行了行了,知道了。」
聞若丹拿起他手中的一副地圖:「你準備走這條線?」
「嗯,」聞若青道:「目前京都被圍,北有五萬武陵軍,南有十萬福、瓊兩軍,我從陳州南下,取道山西北境,正好從西面進駐京都外圍,這裡是一個機動的位置,有西南邊的青雲山做天然屏障,南邊高熾的大軍不方便過來,北面的武雲鶴要大肆攻城,就不得不顧忌到我這支隊伍,但他如果要過來攻擊我們,又不得不考慮到京都城內的守軍可能會出來突襲。」
聞若丹笑了笑,「和我想的一樣,這樣比我們直接殺入城更靈活更主動,而且還能切斷武陵軍從西南而來的供給,這樣一來,最先堅持不住的會是武陵軍。」
「拖垮武陵軍後,」聞若青道,「再收拾高熾就容易多了,咱們攻城守城的經驗都很豐富,幽州往下的幾個州省,要一處處地拿回來並不困難。」
「是啊,」聞若丹嘆了一聲,「武陵軍的士兵到底是咱們大璟的同胞,若能勸降最好,殺戮能少一些是一些。」
「對,我就是這樣想的。」
兄弟兩人對視片刻,聞若丹笑道,「不愧是我弟,咱們兩個可算是心有靈犀了。」
「得了,這種話你留著跟五嫂說去吧。」聞若青扯了扯嘴角,很嫌棄地說。
聞若丹大笑,「好好好,你若是覺得身體無礙了,兩日後就出發吧,你先進駐京都西郊,過一陣子等戰馬問題完全解決了,我就帶軍過來接管你在西郊的軍營,你領一萬人先入城和四哥匯合,他手中那弱不禁風的幾萬人,調撥起來也很辛苦。」
「好。」聞若青點頭。
兩日後聞若青領著一萬燕雲軍騎兵,離開元隆關,沿著山西北境,急行軍至京都外圍,在京都城西五十里處紮營停駐下來,營地離原來蕭山大營所在的位置只有二十里左右。
這支燕雲軍隊伍進駐京都西郊後,武陵軍的攻城之勢果然緩了下來。
伍雲鶴感覺很頭疼。
他知道燕雲軍凶銳勇猛,一個士兵發起狠來可抵得上自己軍中的五六個,而且這一萬人的統帥年紀雖輕,但作戰經驗豐富,而他自己這些年窩在蜀地一帶,幾乎有十幾年沒上過什麼大型戰場。
他現在儘管有五萬兵將,但和這一萬人打起仗來,不見得能討得了好。
何況他若是把全軍調去和這伙燕雲軍硬拼,京都城內的聞若翡很可能趁機打開北面城門,派軍過來在背後捅他一刀,但放任這支隊伍不管,他既不敢無所顧忌的攻打京都城,從蜀地再調兵和籌措糧草過來也很不方便。
他原來還指望著這一萬燕雲軍拼開一條血路,殺進城內的,那樣還不至於這麼棘手,哪知聞若青居然無視困頓的京都城,領軍在外圍悠閒地駐紮下來,真是太陰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