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來,蘇九卿出手,宋家危機解除,圍獵之時,柳如煙毫不留情的陷害。

  沈歡表面上倔強,心裡卻難過的很。

  入京之後,她和利州的閨中密友都斷了聯繫,在京城裡,和她相熟的,也不過聞幼薇柳如煙。

  可柳如煙不但自己敗壞門風,還把這樣的事嫁禍到她的頭上,實在叫人齒冷。

  沈秀突然發現,自己如今兜兜轉轉,十六歲的年紀,卻連一個真正的好朋友都沒有。

  而此時,朝廷震盪,聞家也是風雨飄搖。

  沈歡和父親商量了好久,決定要離開京中這個權利旋渦,到邊關去躲兩年。

  沈歡臨行之前,沈秀去送他。

  和他一起走的,還有那個叫陳謙的少年。

  不過是個毛頭小子,眼睛瞧著宋玉璃,像是眼珠子都拔不下來似的。

  沈秀不屑一顧地撇撇嘴。

  沈歡卻叮囑她,要她好好和宋玉璃套近乎。

  他說:「沈家雖染依附聞家,但現在朝中的局勢,你卻不該只捧著聞幼薇。如今皇上有意平衡世家勢力,定會重用長公主這步棋。你若有機會,應當與宋玉璃化解矛盾,便是做不來好友,也不可多有得罪。」

  說的真好聽。

  沈秀不吭聲。

  沈歡溫和地笑起來,壓低聲音道:「我這也是私心,你年紀不小了,也該想法子嫁人了。宋家在京中有些根基,叫她們也留意著,省著你變成老姑婆。」

  他這聲音壓得根本不夠低,站在二人身旁的陳謙顯然什麼都聽到了,耳朵跟著紅了一大片,面上也是一副不堪入耳的模樣。

  沈秀的餘光掃到,氣得跳腳。

  「沈歡,我去你大爺的!」沈秀罵道。

  沈歡笑了笑,打馬而去。

  沈秀瞧著沈歡的背影,暗暗氣道,等他回來,定要好好揍他一頓。

  後來,她和宋玉璃做了朋友。

  再後來,蘇九卿被囚,宋玉璃做了件驚天地的事,她劫獄,和蘇九卿逃出京城。

  就此叛家、叛國。

  消息傳出來的時候,沈歡恰好換防回來。

  沈秀小心翼翼地看著沈歡的神色。

  可他卻是面色如常,只笑道:「倒是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宋玉璃。」

  沈秀撇撇嘴,心裡到底是佩服的。

  沈歡歸家沒多久,便出了事。

  一夜之間,前陳的軍隊突然出現在城郊。

  前陳三千精兵奇襲京城,沈歡臨危受命,帶著禁軍和護城軍在城樓上守了一個月。

  這是必輸的戰鬥。

  對方有備而來,而沈歡一開始便覺察出掣肘之處。

  這些軍隊是如何入大夏國境如探囊取物。

  京中又為何無人預警。

  更不必提城中補給時斷時續。

  護城軍很快便抵擋不住。

  沈歡中箭之前,沈家人便已隱約料到,此番沈歡只怕難以周全。

  後來,城終究是破了。

  沈歡被人抬回家中,他身中數箭,嘴裡不斷咳出血來。

  沈秀默默地哭著,直到沈歡抓住她的手,斷斷續續地交代後事。

  他說:「阿秀,沈家無人了,只怕後面的路,需得你替父親撐著。皇上的密信我已派人送到陳謙手中,他日若有人聯絡,你替我出面。」

  沈歡的話斷斷續續,並無多少時間講些家長里短,多是在叮囑軍中事。

  如此說了小半個時辰,他才說完。

  「可都記住了?」沈歡笑道。

  「記得了。」沈秀咬著牙點頭,淚水在眼眶裡打轉。

  沈歡看著妹妹的臉,掙扎著張了張口:「阿秀,對不起。」

  他只來得及說這一句,便咽了氣。

  沈家幾代人都埋在軍中,能說出遺言的,本就沒幾個。

  後來,沈秀在沈歡的鎧甲里翻出了他的遺書,內容她沒有看,她也不想看。

  她只是拿起沈歡的劍,穿上沈歡的鎧甲,隱瞞了沈歡的死訊。

  那天,前陳的殘兵攻入城門,朝著沈家便去。

  沈秀握著劍,帶著家丁守在前院,冷冷聽著門外喧鬧之聲。

  他們尋到了地方,開始撞門。

  沈秀抽出劍道:「把門打開,看哪個不要命的敢闖我們沈家!」

  她作男子打扮,穿的是沈歡的鎧甲,瞧著很有些戾氣。

  前院的大門開了,幾個士兵沖了進來,瞧著院子裡明火執仗的氣勢,沈秀站在中央,手中的劍尚且染著血。

  她吼道:「來啊!」前陳的士兵們退了兩步。

  他們來上京城有要事,主帥也叮囑,不可騷擾百姓,原本殺紅眼的心漸漸褪去,眾人面面相覷,自沈家門前散去。

  這之後,加上魏驚鴻出面,再無人敢騷擾沈家。

  沈秀接管了沈歡臨終前所有的布置,以沈歡的名義和陳謙一直保持若有若無的聯繫,聯絡京中在暗處的反陳勢力。

  如此,直到蘇九卿攻城。

  那一日,兵荒馬亂,沈秀帶著人馬守在地道前,將蘇九卿帶來的戎狄士兵一個個引入城中,看著那些異族的面孔,沈秀覺得詭異極了。

  隊伍的最後,她看到了陳謙。

  陳謙瞧著沈秀,愣了半晌才訥訥道:「你不是沈秀嗎?」

  沈秀翻了個白眼,心想這廝如今好歹是個將軍了,竟還像個傻子似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