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
「當然可以,你可以的。」春暉挺挺胸膛,上輩子么妹可是崔家的福氣包,不止找回東西,還讓爺爺升為副所長,崔家在村里好生風光了一回。可惜她那時候太傻,只顧著吃和玩,也沒注意妹妹是怎麼找回來的,都沒幫上什麼忙。
這一次,她一定可以幫忙,讓家裡過得更好!
崔春暉是活過兩輩子的人,上輩子沒好好讀書,初中畢業隨大流南下打工,在工廠里認識了男人。崔家人,尤其是四嬸和奶奶都覺著那男人不靠譜,可她硬是鐵了心,未婚先孕跟男人跑了。
直到男人欠下巨額賭債,對她拳打腳踢,逼著她不得不硬著頭皮回娘家借錢。原本以為崔家人都不會再認她,誰知大家對她的態度不僅沒變,還比私奔前更好了。有么妹出主意,崔家人把男人送進煉獄,同時把她和孩子摘得一乾二淨,讓她做回崔春暉。
親情,總是在她最需要的時候幫助到她。而么妹就是竭力主張幫她的人,這份情她記一輩子。
後來,男人出獄後找到牛屎溝打擊報復,把崔家房子給炸了……崔家一家老小葬身火海。
可能是上天可憐,她醒來的時候發現回到了小時候。
她發誓,不僅要報仇,弄死那狗男人,還要好好待家人,尤其是四叔家的么妹,一定要讓親人們過上好日子。
「姐姐?」
「嗯,么妹說啥?」
么妹嘆口氣,春暉姐姐可真愛發呆呀。但就在姐姐發呆的時間裡,她想到一個辦法,如果讓姐姐發現藏白疙瘩的地方,讓姐姐告訴大人,大人們肯定會信。
春暉姐姐可是最懂事最能幹的姐姐。
她湊到春暉耳旁,嘰里咕嚕說了幾句,春暉眼睛一亮,在她腦門上揉了揉,好丫頭!「下星期就是三叔打銀針的日子,我帶你去。」
因為三叔的腿還沒好,爺爺奶奶每個月都會催他去衛生所打銀針。老人們堅信,只要銀針打得夠多,他就一定能恢復。
而衛生所就在公社。
***
「小丫頭?」
「鄭爺爺。」么妹眼睛亮亮的,打量著他身旁的老爺爺。
「老鄧,這就我跟你說的小姑娘,他們家的翡翠蘭,那品相,你恐怕還沒見過。」
么妹忙讓他們進院子,噠噠噠跑到翡翠蘭跟前,「小蘭蘭,就是這位老爺爺哦。」
老人們只當她是孩子脾氣,樂呵呵的看她「自言自語」。
當老鄧湊近的時候,翡翠蘭睜大眼睛仔細看,「腹有詩書氣自華。」
么妹腦海里雖能自動匹配出它說的每一個字,可這麼長的句子她可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姑且當誇獎吧。「老爺爺會好好對你的喔。」
老鄧蹲下身子,細細的撫摸那翠綠修長的葉子,「極品,極品。」轉頭問么妹:「小朋友,你們哪兒挖來的?」
小胖手指指屋後的山。
「這邊土質貧瘠,天氣大旱,按理說是不可能出這麼好的蘭……」老鄧頭想了想,又把根腳的泥土抓起來,放在眼前仔細的看,聞,「也不是好土,腐殖質勉強,微團粒卻沒多少。」
么妹不懂,但她知道,鄧爺爺很厲害,居然一看一聞就知道這兒的土不好!頓時滿眼冒小星星的看著他。
她作為很聰明的地精寶寶,可是吃過才知道的鴨!
「哎喲,鄧書記,崔教授你們怎麼在這兒,讓我好找。」門口進來一群男男女女,么妹見過,帶頭的是張隊長,他身後的是隔壁發了大財的楊發財,還有生產隊會計出納婦女主任。
張愛國也不看她,直直的奔鄭爺爺,哦不,是鄧爺爺而去,雙手握住鄧爺爺的手:「鄧書記餓了吧?先去我家吃頓便飯。」
么妹皺著小鼻子。
哼,這個隊長伯伯她不喜歡。
「別客氣,我來接了老鄭就走。」
「哎呀是您跟我們客氣,您老在北京,要是看見什麼關於咱們基層的紅頭文件啥的,還得請您提點提點。」張愛國轉頭吩咐新上任的副隊長:「趕緊替鄭教授收拾東西去,把咱們隊最肥的雞帶上。」
其他人雖沒他這麼巴結,但也客客氣氣的。誰能想到一個星期前下放的「黑五類」,住牛棚都嫌糟蹋牛棚的黑五類,居然一個星期就有人幫平反了?而且還是中央的大領導出面說話。
鄭懷恩原本不姓鄭,而姓周。他的父親是民國時的留洋子弟,學成歸來後突然看不上早幾年成親的原配妻子,原配妻子還給他生了兩個兒子,都能打醬油了。周留洋喜歡的可是讀過書會寫字會彈鋼琴的新時代女學生,為了能跟他的真愛女學生在一起,不顧家人反對登報離婚。
被離婚的原配帶著兩個兒子回了老家,跟周家斷絕關係,還給兒子改回母姓,從此一刀兩斷,老死不相往來。
至於周留洋跟女學生結沒結成婚,或是到底跟哪個女學生結婚,母子仨壓根不知道,也不在乎。他們奮發圖強,勤學苦讀,老大參加革命得了軍銜,老二醉心學術成了著名的地質學家。
誰知忽然有一天,有人說他們沒見過面也不知道名字的「妹妹」旅居海外,他們就是資本主義。好的時候光沒沾上半分,壞事兒卻拉他們下水,鄭家兄弟倆真是比竇娥還冤。
所幸,沒幾天大家也發現這是站不住腳的「欲加之罪」,又有老鄧頭找出當年登報離婚的報紙,幫著說情,領導看在鄭懷恩年逾花甲的份上,同意讓他回城了,還同意恢復身份。
這一次,她一定可以幫忙,讓家裡過得更好!
崔春暉是活過兩輩子的人,上輩子沒好好讀書,初中畢業隨大流南下打工,在工廠里認識了男人。崔家人,尤其是四嬸和奶奶都覺著那男人不靠譜,可她硬是鐵了心,未婚先孕跟男人跑了。
直到男人欠下巨額賭債,對她拳打腳踢,逼著她不得不硬著頭皮回娘家借錢。原本以為崔家人都不會再認她,誰知大家對她的態度不僅沒變,還比私奔前更好了。有么妹出主意,崔家人把男人送進煉獄,同時把她和孩子摘得一乾二淨,讓她做回崔春暉。
親情,總是在她最需要的時候幫助到她。而么妹就是竭力主張幫她的人,這份情她記一輩子。
後來,男人出獄後找到牛屎溝打擊報復,把崔家房子給炸了……崔家一家老小葬身火海。
可能是上天可憐,她醒來的時候發現回到了小時候。
她發誓,不僅要報仇,弄死那狗男人,還要好好待家人,尤其是四叔家的么妹,一定要讓親人們過上好日子。
「姐姐?」
「嗯,么妹說啥?」
么妹嘆口氣,春暉姐姐可真愛發呆呀。但就在姐姐發呆的時間裡,她想到一個辦法,如果讓姐姐發現藏白疙瘩的地方,讓姐姐告訴大人,大人們肯定會信。
春暉姐姐可是最懂事最能幹的姐姐。
她湊到春暉耳旁,嘰里咕嚕說了幾句,春暉眼睛一亮,在她腦門上揉了揉,好丫頭!「下星期就是三叔打銀針的日子,我帶你去。」
因為三叔的腿還沒好,爺爺奶奶每個月都會催他去衛生所打銀針。老人們堅信,只要銀針打得夠多,他就一定能恢復。
而衛生所就在公社。
***
「小丫頭?」
「鄭爺爺。」么妹眼睛亮亮的,打量著他身旁的老爺爺。
「老鄧,這就我跟你說的小姑娘,他們家的翡翠蘭,那品相,你恐怕還沒見過。」
么妹忙讓他們進院子,噠噠噠跑到翡翠蘭跟前,「小蘭蘭,就是這位老爺爺哦。」
老人們只當她是孩子脾氣,樂呵呵的看她「自言自語」。
當老鄧湊近的時候,翡翠蘭睜大眼睛仔細看,「腹有詩書氣自華。」
么妹腦海里雖能自動匹配出它說的每一個字,可這麼長的句子她可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姑且當誇獎吧。「老爺爺會好好對你的喔。」
老鄧蹲下身子,細細的撫摸那翠綠修長的葉子,「極品,極品。」轉頭問么妹:「小朋友,你們哪兒挖來的?」
小胖手指指屋後的山。
「這邊土質貧瘠,天氣大旱,按理說是不可能出這麼好的蘭……」老鄧頭想了想,又把根腳的泥土抓起來,放在眼前仔細的看,聞,「也不是好土,腐殖質勉強,微團粒卻沒多少。」
么妹不懂,但她知道,鄧爺爺很厲害,居然一看一聞就知道這兒的土不好!頓時滿眼冒小星星的看著他。
她作為很聰明的地精寶寶,可是吃過才知道的鴨!
「哎喲,鄧書記,崔教授你們怎麼在這兒,讓我好找。」門口進來一群男男女女,么妹見過,帶頭的是張隊長,他身後的是隔壁發了大財的楊發財,還有生產隊會計出納婦女主任。
張愛國也不看她,直直的奔鄭爺爺,哦不,是鄧爺爺而去,雙手握住鄧爺爺的手:「鄧書記餓了吧?先去我家吃頓便飯。」
么妹皺著小鼻子。
哼,這個隊長伯伯她不喜歡。
「別客氣,我來接了老鄭就走。」
「哎呀是您跟我們客氣,您老在北京,要是看見什麼關於咱們基層的紅頭文件啥的,還得請您提點提點。」張愛國轉頭吩咐新上任的副隊長:「趕緊替鄭教授收拾東西去,把咱們隊最肥的雞帶上。」
其他人雖沒他這麼巴結,但也客客氣氣的。誰能想到一個星期前下放的「黑五類」,住牛棚都嫌糟蹋牛棚的黑五類,居然一個星期就有人幫平反了?而且還是中央的大領導出面說話。
鄭懷恩原本不姓鄭,而姓周。他的父親是民國時的留洋子弟,學成歸來後突然看不上早幾年成親的原配妻子,原配妻子還給他生了兩個兒子,都能打醬油了。周留洋喜歡的可是讀過書會寫字會彈鋼琴的新時代女學生,為了能跟他的真愛女學生在一起,不顧家人反對登報離婚。
被離婚的原配帶著兩個兒子回了老家,跟周家斷絕關係,還給兒子改回母姓,從此一刀兩斷,老死不相往來。
至於周留洋跟女學生結沒結成婚,或是到底跟哪個女學生結婚,母子仨壓根不知道,也不在乎。他們奮發圖強,勤學苦讀,老大參加革命得了軍銜,老二醉心學術成了著名的地質學家。
誰知忽然有一天,有人說他們沒見過面也不知道名字的「妹妹」旅居海外,他們就是資本主義。好的時候光沒沾上半分,壞事兒卻拉他們下水,鄭家兄弟倆真是比竇娥還冤。
所幸,沒幾天大家也發現這是站不住腳的「欲加之罪」,又有老鄧頭找出當年登報離婚的報紙,幫著說情,領導看在鄭懷恩年逾花甲的份上,同意讓他回城了,還同意恢復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