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頁
道一瞥了茹茹一眼,被阿翁請到火塘前落座,這個季節還不冷,塘火烘烤得眾人臉上都是紅通通的。道一問阿翁:「阿翁怎麼不講了?」
阿翁吃多了酒,怕要失言,說:「在府君面前,不敢造次。」見眾人都靜悄悄的,連昭昭和茹茹也一言不發,阿翁便湊興道:「我給府君唱個歌吧。」
阿翁在船上時,滿口隨心所欲,不外乎「呀嗬咿」、「喲哎餵」,這會放下竹筒,垂著頭,拖著那把沙啞蕭索的老嗓子,一字一句唱起來:「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咿呀,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哎喲哦,楊柳青青啊,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吶,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道一聽得入神,接過竹筒喝了一口,阿翁見他神色鬱郁的,有些擔心,忙攔住道:「府君,這酒是我自家胡亂釀的,入口又粗,酒勁又大,府君還是喝茶吧。」
道一笑著搖頭,「無妨。」默默聽著眾人閒話家常,把半竹筒的酒都喝盡了。
夜深人靜,昭昭頭依偎在阿翁懷裡,一聲聲地打哈欠,連兩名士兵也去江畔汲水了,阿翁猶豫著,把近來的擔憂問出口:「府君,前兩天你一直沒來,這是又要打仗了嗎?」
道一看向這久經風霜的老者——茹茹被塘火映得晶亮的雙眸也定在他側臉上。他坦誠地說:「大概是吧。」
阿翁嘆口氣,沒有再問。誰來打誰,為什麼要打,他不怎麼在乎,只慶幸祖孫所有的財產不過一間茅草房,一條扁舟,順水南去,總能找到落腳的地方。他起了身,很感激地對道一躬身長揖,「多謝府君這些日子照拂。」只可憐昭昭,怕又要捨不得茹茹囉。
阿翁扶著昭昭要離開,茹茹忙跟上去。
「往哪去?」道一說。
阿翁和王牢都敬重他,茹茹卻自始就覺得這個人極其可恨。她驟然站住腳,冷冷地睇視他,「你以為我不會划船,就能把我困在這裡了?」
「我不困著你,」道一不慌不忙,「你想去哪,你又能去哪?」
茹茹眼裡有點茫然,但她不是個輕易服輸的人,立即回嘴:「不用你管。」
道一沒有再理睬她。夜還長,江畔寂靜極了,於他而言,這裡是個難得悠閒的所在,而茹茹卻被蘆荻里唧唧的蟲鳴鬧得心煩意亂,她咚咚咚地走出去,在蘆荻叢中轉了幾個圈子——那細細的蘆葦也依依不捨地牽扯著她的裙角。她抓了一把折斷的蘆葦沖回來,扔在道一頭上,怒道:「這裡要打仗了,我要跟昭昭一起走。」
道一回過頭來,端詳了一下她那張蠻不講理的臉,不怒反笑:「你好大的膽子。」
茹茹傲然揚起下頜,「你當我怕你?」
「不要自作聰明,」道一不想和她鬥嘴。自斟自酌,未免無趣,他從塘灰里刨了幾個裂口的毛栗子出來,又把盛酒的竹筒遞給茹茹。
茹茹不肯接,背著手倒退幾步,「我不喝酒。」剛才阿翁說了,這酒澀得很。
道一聽到這話,突然高興起來。沒有強迫茹茹,他耐著性子,把晾涼的栗子剝了殼,然後帶點孩子氣似的,笑著放在茹茹手心裡,「給你的。」
茹茹甩了一下手,沒有甩開,她又去瞪他,殊不知他最喜歡的就是她嗔怒時那一雙光彩瀲灩的眼睛——好似她的生命里從來沒有煩惱,沒有苦難。他柔聲說:「等打完仗,我們就回建康。」
他興致勃勃的,茹茹只好低著頭嘟囔:「我不想去建康……」她暗自盤算怎麼逃走,落在別人眼裡,卻是副嬌羞的姿態。道一情不自禁,輕喚了聲茹茹,微微俯臉,親在她翕動的雙唇上。
茹茹一震,雙手被道一緊緊攥著,只能徒勞地掙扎了一下,道一順勢攬住她的腰,往她的唇瓣里探索更深,驀地嘴角一痛,他瞬間清醒了,茹茹掙脫開他的臂彎,把手裡的栗子投進了火塘里,連那個盛酒的竹筒也被一腳踢飛了。
「我不愛喝酒,也不愛吃栗子。」她斬釘截鐵地丟下一句,用手背擦去唇角的血珠,撒腿跑回昭昭的茅草房,緊緊關上門。
檀道一回到城裡的長史衙署,神色如常,但唇角那點傷瞞不過謝氏的眼。她當下只裝作沒看見。檀道一這幾個月來,都是來去匆匆,連留宿的時候都少,謝氏忍著氣,服侍他換過衣裳,等道一離開,她慢慢退回交椅上落座,半晌,搖頭道:「看來沒落什麼好。」
舊仆王牢自洛陽來投奔檀道一,舊的茹茹失蹤了,出現了一個新的茹茹,這其中費了多少周折,謝氏心知肚明。她自認有容人的雅量,可檀道一把茹茹安置在城外,顯然是防備她了。
「這麼大費周章的,是為的什麼呢?」謝氏對婢女哂笑,「反正要做妾的,換做我,就光明正大地把她安置在家裡。現在這樣,搞得自己不上不下的懸在空中,連我都覺得可憐。」
婢女提醒道:「府君太忙,夫人可以替她做主呀。」
謝氏忖道:「叫那個王牢來。」
王牢得知謝氏要接茹茹回長史衙署,一時慌了神,忙去找檀道一報訊。問了一圈,方知檀道一去求見刺史檀涓,只能又轉來刺史行轅。自檀涓與蠻族對戰時中了箭傷,臥病在榻,行轅就冷清了,將領們若有要緊事務,都去長史衙署和檀道一商議。
王牢進入轅門,見堂外侍衛林立,不敢擅闖,只能翹首往堂內張望。
阿翁吃多了酒,怕要失言,說:「在府君面前,不敢造次。」見眾人都靜悄悄的,連昭昭和茹茹也一言不發,阿翁便湊興道:「我給府君唱個歌吧。」
阿翁在船上時,滿口隨心所欲,不外乎「呀嗬咿」、「喲哎餵」,這會放下竹筒,垂著頭,拖著那把沙啞蕭索的老嗓子,一字一句唱起來:「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咿呀,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哎喲哦,楊柳青青啊,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吶,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道一聽得入神,接過竹筒喝了一口,阿翁見他神色鬱郁的,有些擔心,忙攔住道:「府君,這酒是我自家胡亂釀的,入口又粗,酒勁又大,府君還是喝茶吧。」
道一笑著搖頭,「無妨。」默默聽著眾人閒話家常,把半竹筒的酒都喝盡了。
夜深人靜,昭昭頭依偎在阿翁懷裡,一聲聲地打哈欠,連兩名士兵也去江畔汲水了,阿翁猶豫著,把近來的擔憂問出口:「府君,前兩天你一直沒來,這是又要打仗了嗎?」
道一看向這久經風霜的老者——茹茹被塘火映得晶亮的雙眸也定在他側臉上。他坦誠地說:「大概是吧。」
阿翁嘆口氣,沒有再問。誰來打誰,為什麼要打,他不怎麼在乎,只慶幸祖孫所有的財產不過一間茅草房,一條扁舟,順水南去,總能找到落腳的地方。他起了身,很感激地對道一躬身長揖,「多謝府君這些日子照拂。」只可憐昭昭,怕又要捨不得茹茹囉。
阿翁扶著昭昭要離開,茹茹忙跟上去。
「往哪去?」道一說。
阿翁和王牢都敬重他,茹茹卻自始就覺得這個人極其可恨。她驟然站住腳,冷冷地睇視他,「你以為我不會划船,就能把我困在這裡了?」
「我不困著你,」道一不慌不忙,「你想去哪,你又能去哪?」
茹茹眼裡有點茫然,但她不是個輕易服輸的人,立即回嘴:「不用你管。」
道一沒有再理睬她。夜還長,江畔寂靜極了,於他而言,這裡是個難得悠閒的所在,而茹茹卻被蘆荻里唧唧的蟲鳴鬧得心煩意亂,她咚咚咚地走出去,在蘆荻叢中轉了幾個圈子——那細細的蘆葦也依依不捨地牽扯著她的裙角。她抓了一把折斷的蘆葦沖回來,扔在道一頭上,怒道:「這裡要打仗了,我要跟昭昭一起走。」
道一回過頭來,端詳了一下她那張蠻不講理的臉,不怒反笑:「你好大的膽子。」
茹茹傲然揚起下頜,「你當我怕你?」
「不要自作聰明,」道一不想和她鬥嘴。自斟自酌,未免無趣,他從塘灰里刨了幾個裂口的毛栗子出來,又把盛酒的竹筒遞給茹茹。
茹茹不肯接,背著手倒退幾步,「我不喝酒。」剛才阿翁說了,這酒澀得很。
道一聽到這話,突然高興起來。沒有強迫茹茹,他耐著性子,把晾涼的栗子剝了殼,然後帶點孩子氣似的,笑著放在茹茹手心裡,「給你的。」
茹茹甩了一下手,沒有甩開,她又去瞪他,殊不知他最喜歡的就是她嗔怒時那一雙光彩瀲灩的眼睛——好似她的生命里從來沒有煩惱,沒有苦難。他柔聲說:「等打完仗,我們就回建康。」
他興致勃勃的,茹茹只好低著頭嘟囔:「我不想去建康……」她暗自盤算怎麼逃走,落在別人眼裡,卻是副嬌羞的姿態。道一情不自禁,輕喚了聲茹茹,微微俯臉,親在她翕動的雙唇上。
茹茹一震,雙手被道一緊緊攥著,只能徒勞地掙扎了一下,道一順勢攬住她的腰,往她的唇瓣里探索更深,驀地嘴角一痛,他瞬間清醒了,茹茹掙脫開他的臂彎,把手裡的栗子投進了火塘里,連那個盛酒的竹筒也被一腳踢飛了。
「我不愛喝酒,也不愛吃栗子。」她斬釘截鐵地丟下一句,用手背擦去唇角的血珠,撒腿跑回昭昭的茅草房,緊緊關上門。
檀道一回到城裡的長史衙署,神色如常,但唇角那點傷瞞不過謝氏的眼。她當下只裝作沒看見。檀道一這幾個月來,都是來去匆匆,連留宿的時候都少,謝氏忍著氣,服侍他換過衣裳,等道一離開,她慢慢退回交椅上落座,半晌,搖頭道:「看來沒落什麼好。」
舊仆王牢自洛陽來投奔檀道一,舊的茹茹失蹤了,出現了一個新的茹茹,這其中費了多少周折,謝氏心知肚明。她自認有容人的雅量,可檀道一把茹茹安置在城外,顯然是防備她了。
「這麼大費周章的,是為的什麼呢?」謝氏對婢女哂笑,「反正要做妾的,換做我,就光明正大地把她安置在家裡。現在這樣,搞得自己不上不下的懸在空中,連我都覺得可憐。」
婢女提醒道:「府君太忙,夫人可以替她做主呀。」
謝氏忖道:「叫那個王牢來。」
王牢得知謝氏要接茹茹回長史衙署,一時慌了神,忙去找檀道一報訊。問了一圈,方知檀道一去求見刺史檀涓,只能又轉來刺史行轅。自檀涓與蠻族對戰時中了箭傷,臥病在榻,行轅就冷清了,將領們若有要緊事務,都去長史衙署和檀道一商議。
王牢進入轅門,見堂外侍衛林立,不敢擅闖,只能翹首往堂內張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