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宮首輔道:「皇上,廣義侯只是被枉死的下人所牽連,儘管那個案子的嫌疑人一直不曾到案,但與廣義侯本人無關,卻無辜被關在詔獄,始終不得釋放。臣以為,蕭大人該為此事負責。」

  昭和帝問:「蕭大人,你對此有何話說?」

  蕭復道:「臣以為廣義侯乃是被謀殺,正在積極尋找破案線索,破案 就是最好的負責。」

  宮首輔問:「如果不是謀殺,蕭大人該當如何?」

  蕭復道:「人生沒有如果,等查實此案後,下官再回答首輔大人的疑問。」

  宮首輔又問:「若查不實呢?」

  蕭復道:「查不實,下官自當向皇上請罪。」

  宮首輔點點頭,「那老夫 就等著蕭大人的好消息了。」

  昭和帝起了身,在御座前來回走了兩圈,說道:「既是如此,蕭大人不妨與另兩個衙門合作,務必將此案查個清楚明白。」

  「是。」蕭復拱手,退回原位。

  昭和帝面向群臣,負手而立,「眾卿還有何事?」

  大殿上安靜片刻……

  昭和帝正要抬手宣布退朝, 就聽好幾個人同時咳嗽起來。

  在大殿上咳嗽,不是因為生病,而是警告別人:我要說話了,不要跟我搶。

  有幾個人咳嗽,一般 就有幾個想發言的人。

  昭和帝和蕭復對視一眼。

  右都御史廖行前後觀望一下,果斷站了出來,「皇上,臣有話要說。」

  「你說。」昭和帝又來回溜達起來。

  廖行道:「皇上,廣義侯死在詔獄,蕭大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臣以為,為避嫌,此案應該交由其他衙門處理。」

  「另外,商副門主提倡的『疑罪從無』,各個衙門都已經執行下去了,北鎮撫司是不是也該有所變化?像這般無故關押老臣,動輒屈打成招,豈不是讓群臣齒冷?」

  「皇

  上。」廖行跪了下去,「蕭大人行事偏激,性格殘暴,濫用手中權力,謀害忠良,懇請皇上將其革職查辦。」

  此人年約四十,正是年富力強之時,聲音大嗓門粗,字字鏗鏘有力,簡直振聾發聵。

  眾臣觀望片刻……

  吏部左侍郎站了出來,「微臣附議。」

  刑部右侍郎也站了出來,「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不過幾息功夫,站出來二十幾個大臣。

  首輔次輔,以及剛剛站出來的寧仁傑、申巍山都留在原地,沒有摻和進來。

  蕭復略略側身,看看站出來的這些人,心道,站出來的未必都是壞人,其中有幾個是宮首輔一黨,還有幾個與他有仇,只怕要好好分辨一番了。

  昭和帝問蕭復,「蕭大人,你有何話說?」

  蕭復道:「廖大人說我性格殘暴,敢問,哪個入獄的官員是我打死的,哪個官員是被我冤枉的,又有哪個忠良是死在我北鎮撫司的?」

  廖行沉默片刻,說道:「如果屈打成招不算冤枉,那的確沒有被蕭大人冤枉的官員。」

  蕭復冷笑一聲,「是不是冤枉要用事實說話,不是上下嘴唇一碰 就可以的。廖大人既然如此肯定,還請找到證據。」

  他敢保證,他辦的案子全部鐵證如山,即便有枉死之人,那也是皇命所然,非他所能自專。

  廖行站了起來,「蕭大人好差的記性,廣義侯難道不是嗎?」

  蕭復道:「廖大人,廣義侯在詔獄不曾受過刑,這一點有仵作證明,做不得假。我之所以讓他在詔獄待著,只是因為安寧縣主被綁架一案極為蹊蹺,背後主謀有謀奪朝廷短銃製作圖紙的嫌疑,此案涉嫌謀逆。」

  廖行聞言面色一白,目光不由自主地往宮首輔那邊飄了過去。

  昭和帝看得分明,遂道:「宮大人以為如何?」

  宮首輔道:「老臣以為,廣義侯之死蕭大人責無旁貸。而且蔣家與蕭大人是姻親,此案確實應該責成其他衙門負責。」

  他不替廖行背書,避重 就輕,置之度外了。

  剛剛站出來的一些人,趕緊悄悄退了回去。

  廖行左右看看,咬牙站在原地。

  昭和帝道:「如此,蕭大人便從此案退出來吧

  ,依舊交由都察院和順天府。」

  申巍山又站了出來,「皇上,微臣可以查廣義侯是否自殺,但涉及到安寧縣主的綁架案,那樁案子極為複雜,順天府只怕有心無力。」

  昭和帝滿意地點點頭,說道:「此案與廣義侯自殺關聯緊密,你若查不了 就只能交給都察院。寧大人牽頭去查,如何?」

  「這……」寧仁傑沉吟著,「臣以為,廣義侯是否自殺確實應該由都察院來查,但之前的案子事關重大,都察院人手不夠,只怕難以勝任。」

  他和廖行同屬都察院,卻是兩個意見。

  昭和帝看向次輔齊大人,「齊大人怎麼看?」

  齊大人道:「廣義侯之死,我相信蕭大人的判斷。安寧縣主被劫一案,一直是蕭大人負責, 就該由蕭大人負責到底。」

  ……

  寧仁傑明顯不同意接手安寧平寧一案,廖行也不願意,於是兜兜轉轉,案子又回到了蕭復的手裡。

  將蕭復革職查辦 就像一個臭屁一般,放完也 就散了,無人再提。

  一干老人家議了個寂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