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姜羅春白做半年牢,白挨一頓刑罰,但總算撿回一條命,他和吳振特地跑來六扇門感謝了一回商瀾。

  此案徹底完結。

  第二天早上,謝熙上衙時碰到老吳、老劉等老捕頭。

  老吳問道:「聽說三塔鎮的案子破了?」

  謝熙道:「破了。」

  老吳道:「挺快嘛。」

  謝熙有些得意,「還行。」

  老劉道:「你們今天幹啥,有新案子嗎?」

  謝熙想了想,「暫時沒有緊迫的,今天我們大捕頭可能會給我們總結總結案子。」

  其實案子還是有的,但都是些陳年老案,用商瀾的話說,它們是雙無產品(無人證、無物證),神仙也難破的案子。

  「總結案子啊,商大捕頭還挺負責任。」一個老捕頭似笑非笑地贊了一句。

  「那是,都是新人,不總結不學習哪能行呢?走了啊!」謝熙懶得跟他們掰扯,快步往自家小書房去了。

  推開門,商瀾已經到了,正讓王有銀和劉武幫她往空白牆面上貼幾張四開的寫滿毛筆字的宣紙。

  「這是什麼?」謝熙問道。

  商瀾繼續往宣紙背面刷漿糊,說道:「準備了一些東西,系統地給大家做個培訓。」

  謝熙道:「什麼叫系統的培訓?」

  王有銀笑著說道:「老謝,這你都不知道?還是兄弟我告訴你吧, 就是有脈絡的,全面的,細緻的培訓。」

  「去你的吧,現學現賣!」謝熙輕輕踢他一腳,凝神向貼好的幾頁紙上看去……

  第一頁是對三塔鎮一案的總結,其中包括案件的要素分析,審案技巧,對人性的把握等;第二頁是鞋印測量方法,指印的提取;第三頁則是案件的基本要素。

  商瀾的毛筆字沒有石墨筆寫的好,但字跡工整,橫平豎直,顯然下了不少功夫。

  謝熙被感動到了,說道:「謝謝老商,老商辛苦了。」

  商瀾笑道:「這不算什麼,大家掌握了,我也能輕鬆一些了。」

  謝熙搖搖頭,「上面的一字一句都是你的心血,我們占大便宜了。」

  商瀾笑

  了笑,沒再多做解釋。

  謝熙說的沒錯。

  這是個視經驗為謀生和晉升手段的時代,她肯分享,一定會有人說她傻,過度的大公無私沒什麼意義,不如讓他們心存感激,這樣更有助於團結隊伍。

  人很快 就來齊了。

  商瀾先總結案子,才說幾句, 就聽見一陣雜亂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很快 就到了門口,然後戛然而止。

  商瀾有些莫名,停下話頭,陡然打開了房門, 就見老吳老劉等五六個人,整整齊齊地在迴廊的欄杆上坐成了一排。

  商瀾不太高興,問道:「諸位這是何意?」

  老吳趕緊站了起來,「商大捕頭莫生氣,咱們這是學習來了,想學學大捕頭的破案秘訣,將來也好為朝廷多多效力不是?」

  老劉也道:「咱們慕名而來,還請大捕頭不吝賜教。」

  謝熙在心裡狠狠捶了自已一拳,心道,讓你多嘴,讓你多嘴。

  他說道:「老吳你也知道是秘訣,為何……」

  商瀾打斷他,「沒關係,幾位若想聽,可搬個凳子進來聽,省得外面太冷。」

  老吳擺擺手,「那 就不用了,咱們進去不方便,萬一大捕頭找不到我們會耽誤事,商大捕頭請繼續吧。」

  商瀾無奈地笑了笑,想聽,又怕別人誤會跟自已一國,真可謂又當又立。

  不過也是,拉幫結派、結黨營私這種事,在哪裡都不稀奇,上至朝臣,下至小老百姓,無論古代還是現代。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有利益 就有紛爭,有紛爭 就有同盟和敵對。

  習慣 就好。

  她不再理會他們,先把案子總結一遍,最後說道:「我們面對一個案子時,要學會從紛雜繁瑣的線索中跳出來,全盤審視,抓主要矛盾,尋找其中的疏漏,抽絲剝繭,總能得到我們想要得到的東西。」說到這裡,她停頓了一下,「關於這個案子,大家還有別的問題嗎?」

  劉武問道:「大捕頭,吳安和李承祖是不是一類人?」

  商瀾道:「不是,李承祖是天生犯罪人,天性反人類,情感缺失,至於吳安嘛,我認為他有可能是犯罪人格的犯罪人……」她沒找到替代這些生僻詞語的古代詞彙,便從現代直接照搬過來。

  王有銀提

  問:「大捕頭,人格我知道,可什麼叫犯罪人格的犯罪人?」

  商瀾道:「 就是從小 就沒人照顧,沒人約束,靠不擇手段活著的那種人。吳安雖不至於如此,但他能從吳奇殺人僥倖脫罪的案例中找到支撐自已犯罪的信念,說不定未來還會犯罪,這也是我一定要把他繩之於法的原因之一。」

  謝熙道:「有道理。」

  老吳在門外感嘆道:「幸好商大捕頭破了此案,不然姜羅春必然枉死。」

  商瀾道:「是啊,如果能夠疑罪從無,或者疑罪不死 就好了。」

  老吳道:「疑罪從無什麼意思?」

  商瀾解釋道:「 就像姜羅春的案子,他的犯罪事實不清,證據也不確實、充分, 就該按照無罪處理,這樣便能避免冤案錯案。」

  「有道理,很有道理。」

  一干老捕頭見過太多冤案錯案,對她的說法大加讚賞,乃至於一直聽了下去,直到她講完刑事證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