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紅唇抿成了一條直線。

  短短一段話,已經勾勒出了兩個人對待生活和工作之間的分歧。

  性格也基本成型。

  威爾溫柔且理智。

  伊莎貝拉固執且野心勃勃。

  威爾最終沒有再勸,沉默地吃完早餐,陪她一起走進實驗室。

  光光在心裡給出評價:一個中庸的開頭。

  好在簡短,只花費了8分鐘。

  畫面中偏灰紅色的濾鏡,顆粒質感以及手持鏡頭的拍攝手法,增強了年代感和生活感。

  接下來有大約五分鐘的實驗室戲。

  在對話中一步一步加深兩人的性格印象。

  最後「砰」的一聲,伴隨著火光與碎片,實驗裝置爆炸開來。

  到此為止,影片一共進行了15分鐘。

  爆炸是由伊莎貝拉的視角來觀看的。

  在一聲尖叫「發生什麼了」之後,視角隨著爆炸而瘋狂震動。

  火光逐漸變成老電視上的雪花片。

  「噼噼啪啪」的聲音不停響。

  就那視角而言,仿佛還在……上升?

  光光皺了一下眉,一臉問號。

  這是被炸飛了?

  被炸飛了很正常。

  但是視角飛這麼久,你在逗我嗎?

  江導怎麼回事?你在拍國產雷劇車禍橋段嗎?

  這裡不可以,要給個差評。

  光光在心裡打了個叉。

  然而滿屏雪花卻突然一下消失!

  本來緊張急促的BGM也驟停!

  光光的雷劇吐槽跟著一起煙消雲散!

  因為屏幕上畫面變了。

  極速上升的視角變成了緩慢下降。

  透過那羽毛一般輕飄飄落下的視角,看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沒有灰紅色的濾鏡。

  畫面晴朗純澈,蔚藍到讓人懷疑被水洗過的天空,一絲絲流雲觸手可及。

  在那低低的流雲之間,巨大的熱氣球空艇轉動著螺旋槳,悠悠穿行。

  空軌上有序運輸著一個個綠皮貨箱,中間獨立一座浮空島上瑪利亞雕像佇立在雲霧之間,以聖母的姿態俯視蒼生。

  維多利亞風的機械科技充斥著整個城市。

  音樂變成了單鍵鋼琴聲。

  緩慢、脆弱且空靈。

  因為現在是第一視角的緣故,畫面會隨著伊莎貝拉的眨眼,而黑暗一下。

  每一次再睜開眼,又會呈現出城市新的一角。

  被馬匹拉著的華麗的攤車,電影院上閃爍的花體字,馬戲團外提著花籃的姑娘,咖啡店旁用做招牌的小黑板。

  最後一次眨眼,畫面中切入了華特公司的圖標。

  直到這時,光光才終於呼出一口氣。

  太震撼了!

  剛才巨大又美麗的空中烏托邦驟然塞入視線,他幾乎連呼吸都忘記了!

  更別說什麼,記錄感想了。

  那一刻就像伊莎貝拉一樣,呆若木雞。

  沒有感想。

  ***

  《禮拜日》的首映在北美,所以觀看首映的嘉賓大抵是北美的媒體。

  其它主要國家各自有一個影評人席位。

  光光就是國內唯一的影評人。

  這部電影的期待值實在是太高了,以至於一整個晚上光光微博下全是催促,讓他趕緊寫影評。

  呼聲甚至飆了3萬餘條。

  這是沒有水軍和機器人參與的純用戶評論。

  能達到3萬,可見觀眾們現在有多激動。

  光光說不出心裡是什麼感覺。

  從電影院出來,他整個人都還處于震驚和回味中。

  周圍的影評人大抵都這樣。

  他們知道這部電影代表了什麼。

  光光在正兒八經的影評出來之前,先把內心的第一直覺直白地寫上了微博。

  @每日影院光光:沒什麼好說的,就兩個字——看它。20年前,簡驁的《末日奇兵》引發了全世界製片公司對賽博朋克的跟風。那麼20年後的現在,這一部《禮拜日》將會再一次掀起所有製片公司對蒸汽朋克的跟風。

  在這以前不是沒有人沒拍過蒸汽朋克風的電影。

  但除了一部動畫片外,沒有一部真人電影成功過。

  《禮拜日》不一樣。

  它可以說是巨大的成功。

  後面幾天時間,各國的影評人全都在針對《禮拜日》發表看法。

  有的人是從遊戲改編的角度入手,有些人是從服化角度入手,有些人則是從拍攝手法和畫面入手。

  因為電影還沒上映,影評不敢劇透太多,只能從朦朦朧朧中品出一個含義。

  看它。

  超話中翻譯了一篇又一篇影評,大家越來越期待,也越來越躁動。

  終於到了10月1日。

  江導幫忙爭取了中國和北美同步上映,從凌晨開始,電影院就一直場場爆滿!

  等不住的人已經迅速去看了。

  走出影院的時候,那回不過神的樣子和光光一模一樣。

  遊戲迷還要稍微好一點,因為他們早就知道劇情了。

  他們只期待電影改編不要太大,畫面還原度高一點。

  沒想到電影畫面比遊戲裡還要精美。

  要知道《禮拜日》是3A級大作,投資絕對不比電影少。

  用心了。

  這電影不看不行!

  到了早上,《禮拜日》已經成功登上了熱搜第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