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誰怕了,去就去。」張氏立刻下定了決心。

  「娘,還是不要去官府吧。家裡出了賊,本來就是一件醜事,再鬧到官府,還不……」李二郎有些擔憂。

  張氏又猶豫了,李家的名聲已經夠臭的了,再鬧,他們以後怎麼做人呢!

  現在怕名聲不好了?剛才冤枉她的時候怎麼沒想這些,傅折桂悠悠的道:「二弟,你這麼說,是做了什麼虧心事,不敢去公堂嗎?」

  傅折桂一句話,就把李二郎推上了風口浪尖。

  李二郎沒想到她這麼說,被氣了個半死。公堂是隨便能去的嗎?在這裡解決,是家事,就算傅折桂真偷了銀子,也還有轉圜的餘地,到了公堂,那就成了犯罪。

  他這麼說,也是為了傅折桂好,沒想到人家根本不領情。

  李二郎賭氣道:「誰不敢去,走,我們大家都去,看誰後悔。」

  「對,去公堂。」「去公堂。」看熱鬧的不嫌事大,都跟著起鬨。

  一行人說著往外走。

  傅折桂多留了一個心眼,一邊走著,一邊留意後面,專門看看有沒有人搞什么小動作。

  按照張氏的說法,這銀子肯定還是李家,沒搜到,說明那個人藏的很隱蔽。但要上公堂,那個人心裡肯定也發慌,沒準就會露出什麼馬腳。

  果然,有一個人走著走著,就掉在了最後面。

  昨天他還想跟張氏要錢,如果說錢是他偷的,傅折桂一點也不意外。

  還有,傅折桂想起了她早上出門的時候,好像聽見李三郎那邊有響動,當時也沒在意,現在想想,就有點蹊蹺了。

  「三弟,你這是要去哪裡?」傅折桂突然大聲問道。

  眾人這才發現,剛才走在最前面的李三郎竟然落到了最後面。

  李三郎臉色一變,摸了摸肚子道:「我肚子有點不舒服,想去茅廁方便方便。」

  「我覺得三弟還是忍一下的好,不然被當做小偷,就不好了。」傅折桂意有所指的道。

  「對,李三郎,你就忍忍。」「不然讓他先去,我們等他。」眾人七嘴八舌的。

  被盯住,再上廁所還有什麼用,李三郎沒辦法,沉著臉跟了上來。

  文王縣的知縣姓何,是一個有點糊塗不作為的官,人送綽號「何十板」。為什麼叫這個名呢?因為他就愛打人板子,每次還都是十下,百姓就給他起了這麼一個綽號。

  何知縣覺得自己一個金榜第四名,做一個小小的知縣,簡直屈才。當初就差那麼一點,他就能考中探花了。

  探花,就意味著能留在朝里,能天天見到皇上,能平步青雲……可惡,怎麼就差那麼一點呢?

  何知縣每天都有種懷才不遇的惆悵,對縣裡的事情提的起興趣才怪。

  今天又有人擊鼓,肯定又是一些芝麻綠豆的小事,何知縣都快被煩死了。

  他是鴻鵠,應該在朝堂上雄辯百官,為皇上出謀劃策,不應該在這裡跟這些雞鳴狗盜之輩浪費時間……

  五柳村李家,撫血金,好像有點印象。仔細想,又想不起了。何知縣勉強聽李家人說完事情原委,就沒耐心了。

  「張氏,你管家不嚴,家裡出了這等賊人,你該負首責。本該把你關進牢里,念你年老體弱,就罰你十大板。」何知縣大筆一揮,竟然首先判了張氏。

  張氏嚇得臉都白了,「大人,我是來告狀的,怎麼打我?」

  「聖人言,子不教,父之過。你家出了賊,就是你治家的問題。

  前年,林南發大水,死了很多人,皇上尚且發罪己詔降罪於自己,本官打你,你有什麼可冤的?」何知縣振振有詞。

  又是聖人,又是皇上的,張氏早就蒙了,一時間真不知道該如何反駁。

  周圍的衙役早就干慣了打人的活計,衝上來不由分說,先給張氏按到地上,打了十板子。

  「哎呦,知縣老爺,別打我,我不告了,我不告了……」板子兩掌寬,半掌厚,打到屁股上就是一道青紫色痕跡,張氏哪裡吃的了這個苦,立刻求饒。

  「堂堂縣衙,豈能容你出爾反爾,你當這裡是什麼地方。」何知縣一拍驚堂木,嚇得李家人差點趴在地上。

  張氏還在慘叫,他們不敢看,也不敢說話,幾乎抖成一團,就怕知縣說下一個就打他們。他們現在後悔來官府了。

  十板子很快打完,張氏在一邊哼叫不止,何知縣把目光投向了傅折桂。

  傅折桂渾身打了一個激靈,趕緊道:「青天老爺,這銀子確實不是我偷的,您可要明察,勿要使好人蒙冤,壞人得逞。」

  一句「青天老爺」叫的何知縣還挺舒服,也就多看了傅折桂兩眼,不卑不亢,說話間鎮定自若,他很欣賞。

  「你讀過書?」他問。

  「傅家世代讀書,我在家也跟著讀過幾本。」傅折桂有些意外何知縣問這個幹嘛,但還是小心的答了。

  「傅家?可是河西村那個傅家。」何知縣來了興趣。

  河西村只有一家人姓傅,那就是傅折桂家,傅折桂點頭。

  「哎,傅老秀才一生契而不舍,真乃我輩楷模。說起來,我還跟他一起參加過科舉,只可惜……」何知縣長嘆了一口氣。

  說起傅老秀才,他心情很複雜。有點佩服他,若是他自己也有傅老秀才那股勁頭,也許他可以放棄這個縣官,重新考取狀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