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云云鞋
一語未了,只見周大貴大步走了過來,「不會,少爺,我是擠在最前面的,我看了又看,恐看花了眼。健少爺也中了,名字在中間。」
「辛苦了,大貴哥。」夏鈞笑道,一旁的小波忙遞給周大貴一個荷包,周大貴直擺手,瞧著夏花,見其點點頭,方才收下,連連道謝,說著恭喜。
不一會兒子有人走了過來,恭賀夏鈞,漸漸地將他圍在了中心,夏花默默地退了出來,向桂榜走去。
此刻,該知道的也知道了,有人惆悵,有人歡欣,三個一堆,五人一群,討論著,前面的人逐漸少了,周大貴和菠蘿護送著,夏花到了桂榜前。
她咧嘴笑了,夏鈞二字赫然在前,好看又耀眼,她挨著看過去,果然看到了夏志健,這下三房高興了,或許準確說是夏三爺和張氏。她又看向夏鈞的名字,停留了會兒子,望向夏鈞那邊,估計還要些時辰,便上了馬車,去了夏府。
夏府門前已圍了好些人,看來府上已得了消息,夏志安親自在門口撒銅板呢。夏花從角門進了府,往順和苑走去。
曹氏聽丫鬟來報,忙出了廳堂。
「娘,弟弟中了舉人,還是第一名呢。還有,健叔叔也中了。」夏花一面走一面道。
「嗯吶,娘才剛聽說了,外面好些討賞錢的,你爹聽著高興,非要自個兒去撒。」曹氏臉上全是笑紋,腳下生風,全身散著喜氣。
母女倆挽著進了廳堂,嘀嘀咕咕,說的全是夏鈞。
晌午曹氏留了飯,夏花回到莊子已是傍晚,掀開帘子,何三便走了過來,扶著她下了馬車。
她沖何三一笑,道:「阿三哥,弟弟中了頭名,是解元呢。」
「喲,這真是可喜可賀,宴席府上定在何時的?」何三道。
「明兒弟弟去鹿鳴宴,爹娘商議了一番,定在兩日後。」夏花道。
兩人相攜去了堂屋,將夏鈞中舉的事兒告訴了家裡人,眾人一聽,都頗為高興,畢竟夏府是親家,親家越好,何家也能跟著沾光,於情於理都沒有不歡喜的理。
「三年前,鈞哥兒是案首,如今是又是解元,好,好,好。」老太爺笑道。
幾位老爺和太太都向夏花道賀,老太太又和夏花說了備禮的事兒,眾人閒話了幾句,方才散去。
兩日後,何二老爺,大太太,何三,夏花去了夏府,除了賀禮,何家這回還帶了紅酒,不過此次,夏志安和曹氏堅持要付紅酒銀子,何家推脫不過,收了一半。
木桶酒裝的紅酒在之前已有一些人知曉,經過此次,自然更多了,不過,紅酒在都城的受歡迎程度比不上都城,宴席過後,打聽的人不多,好在幾日後,陸續有商家前來下定,紅酒逐漸在府城出品。
自壞葡萄一事後,眾人越發謹慎,一點兒風吹草動都緊張不已,不過也好,如此到底沒出事,到了九月底,安安穩穩將一桶桶紅酒裝進了酒坊,方才歇了口氣,緊繃的弦才敢稍稍鬆懈。
此時,買地一事提上了日程,這事兒交由大老爺負責,他看上的還是何府原先的田地,本離莊子不遠,眾人無異議。
一晃到了年底,酒裝的訂單也越發多了,除去來年初送往都城的,第一批一年裝的紅酒基本就賣完了,何三和幾位老爺合計一番,利潤頗為可觀,每人臉上無不掛著笑意,長此以往,買下原先的何府只是時間的問題。
何家上下都洋溢著喜氣,老太太今兒叫了夏花過來,大意是說今年過年熱鬧些,夏花自是應承。
這個年可謂抄家以來過得最輕鬆的一年,畢竟看到了希望,眾人都有些吃醉,何三和夏花微醺,大半夜了,兩人手牽手回了院子。
兩人梳洗後,盤腿坐在床上,瞧著彼此傻笑。
夏花察覺頭上似乎多了什麼,伸手去摘,眉眼彎彎,原是一支木簪子,這回不再是百合花,而是一隻翩然起舞的蝴蝶。
「謝謝阿三哥,真好看,我很喜歡,你等等,我也有禮物送你。」夏花險些忘了,果然酒最誤事。
不一會兒,夏花手上拿著什麼過來了,上面有絹緞蓋著的,何三頗為好奇,將脖子拉的老長老長。
「喏,打開吧。」夏花笑道。
何三笑嘻嘻掀開絹緞,呈現眼前的是一雙奇怪又獨特的鞋,他自然接過,仔細端詳,樣式頗像小船,鞋尖微微翹起,鞋底比平常鞋略厚,鞋幫上由彩色雲紋與羊角花花紋交織而成。他想起夏花為他做的鞋墊,像是一脈相承,道:「花花,這和鞋墊一樣,也是那個遠古族人的穿戴?」
「嗯吶,這叫做云云鞋,那裡的族人是說這是能帶來幸福和好運的鞋子。」夏花道。
「哦,那日後我定要天天穿上,如此一雙可不行。」何三拿眼笑膩著夏花。
「小樣兒,每回都這樣,知道了。」夏花嗔道。
何三又低頭瞧著手中的云云鞋,一陣一線,密密實實,拉過夏花的手,這是一雙很好看的手,他知道只有這樣的一雙的手才能繡出如此精美的鞋子,不知想到了什麼,他忽地道:「花花,你可曾為其他人繡過這些?」
「不曾。」夏花悄聲道。
輕聲而堅定的二字像羽毛般飄進他的耳里,心上有一股奇異的滿足,脹脹的,絲絲繞繞,似手中密實的針線般相互交織,開出一朵絢麗的花兒。
面前的男人眼裡全是情意,像一張網,夏花不敢多看一眼,似乎就要掉進去了,可她又捨不得移開,那裡的風景多麼好看,多麼迷人。左右掙扎之際,只見他逐漸靠近,帳幔落下,新的一年開始了……
那廂,夏府,夏志安和曹氏早收到了夏花的口信,今年她與女婿就不跟著回夏家大院了,兩口子難免失落,不過兩人都是豁達的人,兩家住得近,見面也不困難,女兒如今在何家也立了起來,女婿待她甚好,家裡人相處頗為融洽,這在大家是很難得的,想到這些,其他的不算什麼。
夏志安一行人是臘月二十六回的柳林村,姜氏見著大兒子神采奕奕,心裡高興,老爺子越過了兒子兒媳,一眼都落在了夏鈞身上,夏鈞忙到了他跟前,他重重地拍了拍夏鈞的肩,「好,好,好。」語氣頗為激動,一連說了三個好字,一大堆人進了堂屋。
夏家大院這一年並未發生大事,平平淡淡,日子和順,大伙兒閒話著家常,說著這一年的事兒。
翌日,曹氏剛出了東廂房,外面傳來叫門聲,聲音頗為熟悉,她忙去應了門,見是李燕華,道:「燕華來了,快進來。」
「噯,嫂子回來了。」李燕華笑道。
曹氏拉著李燕華去了東廂房,將兩盒藥給了她。
「嫂子這般,好似我每回單單來拿膏藥的,嫂子的好意我明白的,只是這疤痕也淡了,不仔細看已看不出了,大夫說不必再浪費膏藥了,嫂子給的這兩盒擦了,我就不用了,嫂子別買了。」李燕華道。
「辛苦了,大貴哥。」夏鈞笑道,一旁的小波忙遞給周大貴一個荷包,周大貴直擺手,瞧著夏花,見其點點頭,方才收下,連連道謝,說著恭喜。
不一會兒子有人走了過來,恭賀夏鈞,漸漸地將他圍在了中心,夏花默默地退了出來,向桂榜走去。
此刻,該知道的也知道了,有人惆悵,有人歡欣,三個一堆,五人一群,討論著,前面的人逐漸少了,周大貴和菠蘿護送著,夏花到了桂榜前。
她咧嘴笑了,夏鈞二字赫然在前,好看又耀眼,她挨著看過去,果然看到了夏志健,這下三房高興了,或許準確說是夏三爺和張氏。她又看向夏鈞的名字,停留了會兒子,望向夏鈞那邊,估計還要些時辰,便上了馬車,去了夏府。
夏府門前已圍了好些人,看來府上已得了消息,夏志安親自在門口撒銅板呢。夏花從角門進了府,往順和苑走去。
曹氏聽丫鬟來報,忙出了廳堂。
「娘,弟弟中了舉人,還是第一名呢。還有,健叔叔也中了。」夏花一面走一面道。
「嗯吶,娘才剛聽說了,外面好些討賞錢的,你爹聽著高興,非要自個兒去撒。」曹氏臉上全是笑紋,腳下生風,全身散著喜氣。
母女倆挽著進了廳堂,嘀嘀咕咕,說的全是夏鈞。
晌午曹氏留了飯,夏花回到莊子已是傍晚,掀開帘子,何三便走了過來,扶著她下了馬車。
她沖何三一笑,道:「阿三哥,弟弟中了頭名,是解元呢。」
「喲,這真是可喜可賀,宴席府上定在何時的?」何三道。
「明兒弟弟去鹿鳴宴,爹娘商議了一番,定在兩日後。」夏花道。
兩人相攜去了堂屋,將夏鈞中舉的事兒告訴了家裡人,眾人一聽,都頗為高興,畢竟夏府是親家,親家越好,何家也能跟著沾光,於情於理都沒有不歡喜的理。
「三年前,鈞哥兒是案首,如今是又是解元,好,好,好。」老太爺笑道。
幾位老爺和太太都向夏花道賀,老太太又和夏花說了備禮的事兒,眾人閒話了幾句,方才散去。
兩日後,何二老爺,大太太,何三,夏花去了夏府,除了賀禮,何家這回還帶了紅酒,不過此次,夏志安和曹氏堅持要付紅酒銀子,何家推脫不過,收了一半。
木桶酒裝的紅酒在之前已有一些人知曉,經過此次,自然更多了,不過,紅酒在都城的受歡迎程度比不上都城,宴席過後,打聽的人不多,好在幾日後,陸續有商家前來下定,紅酒逐漸在府城出品。
自壞葡萄一事後,眾人越發謹慎,一點兒風吹草動都緊張不已,不過也好,如此到底沒出事,到了九月底,安安穩穩將一桶桶紅酒裝進了酒坊,方才歇了口氣,緊繃的弦才敢稍稍鬆懈。
此時,買地一事提上了日程,這事兒交由大老爺負責,他看上的還是何府原先的田地,本離莊子不遠,眾人無異議。
一晃到了年底,酒裝的訂單也越發多了,除去來年初送往都城的,第一批一年裝的紅酒基本就賣完了,何三和幾位老爺合計一番,利潤頗為可觀,每人臉上無不掛著笑意,長此以往,買下原先的何府只是時間的問題。
何家上下都洋溢著喜氣,老太太今兒叫了夏花過來,大意是說今年過年熱鬧些,夏花自是應承。
這個年可謂抄家以來過得最輕鬆的一年,畢竟看到了希望,眾人都有些吃醉,何三和夏花微醺,大半夜了,兩人手牽手回了院子。
兩人梳洗後,盤腿坐在床上,瞧著彼此傻笑。
夏花察覺頭上似乎多了什麼,伸手去摘,眉眼彎彎,原是一支木簪子,這回不再是百合花,而是一隻翩然起舞的蝴蝶。
「謝謝阿三哥,真好看,我很喜歡,你等等,我也有禮物送你。」夏花險些忘了,果然酒最誤事。
不一會兒,夏花手上拿著什麼過來了,上面有絹緞蓋著的,何三頗為好奇,將脖子拉的老長老長。
「喏,打開吧。」夏花笑道。
何三笑嘻嘻掀開絹緞,呈現眼前的是一雙奇怪又獨特的鞋,他自然接過,仔細端詳,樣式頗像小船,鞋尖微微翹起,鞋底比平常鞋略厚,鞋幫上由彩色雲紋與羊角花花紋交織而成。他想起夏花為他做的鞋墊,像是一脈相承,道:「花花,這和鞋墊一樣,也是那個遠古族人的穿戴?」
「嗯吶,這叫做云云鞋,那裡的族人是說這是能帶來幸福和好運的鞋子。」夏花道。
「哦,那日後我定要天天穿上,如此一雙可不行。」何三拿眼笑膩著夏花。
「小樣兒,每回都這樣,知道了。」夏花嗔道。
何三又低頭瞧著手中的云云鞋,一陣一線,密密實實,拉過夏花的手,這是一雙很好看的手,他知道只有這樣的一雙的手才能繡出如此精美的鞋子,不知想到了什麼,他忽地道:「花花,你可曾為其他人繡過這些?」
「不曾。」夏花悄聲道。
輕聲而堅定的二字像羽毛般飄進他的耳里,心上有一股奇異的滿足,脹脹的,絲絲繞繞,似手中密實的針線般相互交織,開出一朵絢麗的花兒。
面前的男人眼裡全是情意,像一張網,夏花不敢多看一眼,似乎就要掉進去了,可她又捨不得移開,那裡的風景多麼好看,多麼迷人。左右掙扎之際,只見他逐漸靠近,帳幔落下,新的一年開始了……
那廂,夏府,夏志安和曹氏早收到了夏花的口信,今年她與女婿就不跟著回夏家大院了,兩口子難免失落,不過兩人都是豁達的人,兩家住得近,見面也不困難,女兒如今在何家也立了起來,女婿待她甚好,家裡人相處頗為融洽,這在大家是很難得的,想到這些,其他的不算什麼。
夏志安一行人是臘月二十六回的柳林村,姜氏見著大兒子神采奕奕,心裡高興,老爺子越過了兒子兒媳,一眼都落在了夏鈞身上,夏鈞忙到了他跟前,他重重地拍了拍夏鈞的肩,「好,好,好。」語氣頗為激動,一連說了三個好字,一大堆人進了堂屋。
夏家大院這一年並未發生大事,平平淡淡,日子和順,大伙兒閒話著家常,說著這一年的事兒。
翌日,曹氏剛出了東廂房,外面傳來叫門聲,聲音頗為熟悉,她忙去應了門,見是李燕華,道:「燕華來了,快進來。」
「噯,嫂子回來了。」李燕華笑道。
曹氏拉著李燕華去了東廂房,將兩盒藥給了她。
「嫂子這般,好似我每回單單來拿膏藥的,嫂子的好意我明白的,只是這疤痕也淡了,不仔細看已看不出了,大夫說不必再浪費膏藥了,嫂子給的這兩盒擦了,我就不用了,嫂子別買了。」李燕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