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
那段時期就出了一張被她認為是黑歷史的胖松鼠慶生照,我覺得很可愛。每次翻出來逗她,都會被老婆捶打。
我告訴她:「心,不管你胖或瘦,我就是吃你這款顏啊。俗話說什麼鍋配什麼蓋。」
「禎哈魯!」她聞言像炸毛的小核桃一樣跳起來反擊,「我才不是醜媳婦。」
中國俗話說得很形象:【鍋配蓋,醜媳婦總會有人愛。】
Bingo!有時候要運用小技巧說說反話,她才知道自己多好看。
說到小核桃,自從它來到我們家後,家裡的氣氛變得活躍又熱鬧。
哈魯也有一隻金漸層貓咪陪伴,再也不是單身狗了。
半年前嫻妤主動提出想養一隻小貓,我當時非常欣慰又開心。
這件事是一個里程碑,標誌著她第一次敞開心扉,勇敢地表達了自己的「有所求」。
我與不少社恐的朋友打過交道,其實他們當中很多人都非常優秀。
他們總是很低調、安靜,在自己世界的邊緣小心翼翼與外界接觸。
明明在 微信群里很有話講,一到現實生活中,就最怕空氣突然安靜。他們還會做出為了避免與同事共乘電梯,每天自己爬幾十層樓梯的行為。
大部分社恐最直接的「所求」往往是把自己包裹起來,在我們看來,幾乎無欲無求。
其實他們的世界裡,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想法。
嫻妤願意與我溝通,她讓我走進她的世界,我簡直不能更榮幸。
我第一次接觸到「社恐」這個詞語,是學中文時接觸到中醫里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
「恐」字的含義為:嚴重害怕。「恐」比「驚」的害怕程度大。
「恐」是會意兼形聲字。我後來特意去研究過「恐」的古字型,《說文解字》里描述這個古字的形狀看上去像是刀要砍雙手了。
這麼一聯想,的確很恐怖。
恐懼,是每種動物都具備的生存本能。
根據進化論,不會害怕的動物最終都被大自然淘汰,地球上留下來的全是會感到恐懼的動物。
我跟嫻妤說,「心,你是千萬年來優勝劣汰下的勝利者,厲害過恐龍。」
心理學上的社恐是一種焦慮障礙,這只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要因為社恐就給自己貼上標籤。
社恐也一樣可以無所不能,前提是你要接納自己。
在嫻妤眼裡我像天上的星星一樣閃爍,耀眼。換個角度想想,她能在我身邊看到我,因為她也是星星啊。
*** ***
寫著寫著,感覺自己又不知不覺變成了嫻妤的誇誇群群主。
夸媳婦可比寫小說簡單一萬倍!
讓我好好想一想,靈機動一動,琢磨出一個作文里承上啟下的句子:
【對了,你們一般都在什麼時候讀小說?】
聽說很多小可愛是在通勤路上看小說,也有人上班時會偶爾摸魚。
我呢,夏天喜歡躺在開著空調的沙發里,冬天鍾意躺在溫暖的被窩裡看小說。
我喜歡閱讀,認識嫻妤後,為了對她的寫作有更深刻的理解,我才開始看網文。
男頻的文動輒數百萬字,我時間有限,不知不覺就看起了幾十萬字的女頻言情。
原來JJ的頻道有古言、古穿、年代文、現言和未懸游,看進去真的會無法自拔。
好的文字能夠鼓勵在世間努力生活的人們,擁有正能量,通過閱讀感受到溫暖和快樂,更好地愛自己、愛他人、愛眾生。
難怪嫻妤曾經在作話里說,「目標是每部小說換一個男朋友。」
其實她寫作的初衷並不這麼簡單,比如寫《六零年代曲成圓》,問她為何選這個題材,她解釋道長輩曾經是援疆的一員,老人家為地質事業奮鬥了一輩子,卻在剛退休的第二個月突發疾病去世。她回想起來總覺 得難過又遺憾。
於是她選擇用這個方式,為那個地方重新建造一個美好的故事。這是屬於嫻妤與自己的和解方式。
她的原話是:「我們不可避免有很多遺憾,我感謝文字,讓我有一個如此妙不可言的方式讓它們在平行空間重新圓滿。」
對了,我發現她還有一套自己的儀式感,比如每章文字用數字8結尾,每篇小說總數後四位一定也是8888,是一位堅信8是最吉祥數字的女孩兒。
嫻妤喜歡在評論區里和讀者聊,有個深夜,一位熱心讀者幾乎每章留評,看一章留一評,正好被她碰上。她就緊緊跟在小可愛後面,一邊回復別人一邊發紅包。
我忍不住提醒她:「心,你的ID是大寫的作者君本君,讓小可愛安靜地看文吧。」
以上全部構成了二次元里生動真實的她。
最近看她在熬夜埋頭寫新文存稿,寫著寫著又陷入沉思。
發現她的腦袋又想和牆壁有親密接觸的趨勢,我趕緊過去先把人摟住。
她問,「禎哈魯,你看完前三章,有沒有愛上男主?」
我:「......」
老婆,我只愛你。
她解釋:「據說前三章男主人設不討喜,可是很容易撲街的。」
我耳畔條件反射地響起吧唧一聲。
見我保持沉默,她輕嘆,「我現在也沒有愛上男主,黃金三章,怎樣寫人設才會深刻起來呢?」
這涉及到我的知識盲點,我總不能再繼續跟她扯歌詞,只好抬手輕輕揉她腦袋。
我告訴她:「心,不管你胖或瘦,我就是吃你這款顏啊。俗話說什麼鍋配什麼蓋。」
「禎哈魯!」她聞言像炸毛的小核桃一樣跳起來反擊,「我才不是醜媳婦。」
中國俗話說得很形象:【鍋配蓋,醜媳婦總會有人愛。】
Bingo!有時候要運用小技巧說說反話,她才知道自己多好看。
說到小核桃,自從它來到我們家後,家裡的氣氛變得活躍又熱鬧。
哈魯也有一隻金漸層貓咪陪伴,再也不是單身狗了。
半年前嫻妤主動提出想養一隻小貓,我當時非常欣慰又開心。
這件事是一個里程碑,標誌著她第一次敞開心扉,勇敢地表達了自己的「有所求」。
我與不少社恐的朋友打過交道,其實他們當中很多人都非常優秀。
他們總是很低調、安靜,在自己世界的邊緣小心翼翼與外界接觸。
明明在 微信群里很有話講,一到現實生活中,就最怕空氣突然安靜。他們還會做出為了避免與同事共乘電梯,每天自己爬幾十層樓梯的行為。
大部分社恐最直接的「所求」往往是把自己包裹起來,在我們看來,幾乎無欲無求。
其實他們的世界裡,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想法。
嫻妤願意與我溝通,她讓我走進她的世界,我簡直不能更榮幸。
我第一次接觸到「社恐」這個詞語,是學中文時接觸到中醫里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
「恐」字的含義為:嚴重害怕。「恐」比「驚」的害怕程度大。
「恐」是會意兼形聲字。我後來特意去研究過「恐」的古字型,《說文解字》里描述這個古字的形狀看上去像是刀要砍雙手了。
這麼一聯想,的確很恐怖。
恐懼,是每種動物都具備的生存本能。
根據進化論,不會害怕的動物最終都被大自然淘汰,地球上留下來的全是會感到恐懼的動物。
我跟嫻妤說,「心,你是千萬年來優勝劣汰下的勝利者,厲害過恐龍。」
心理學上的社恐是一種焦慮障礙,這只是不同的生活方式,不要因為社恐就給自己貼上標籤。
社恐也一樣可以無所不能,前提是你要接納自己。
在嫻妤眼裡我像天上的星星一樣閃爍,耀眼。換個角度想想,她能在我身邊看到我,因為她也是星星啊。
*** ***
寫著寫著,感覺自己又不知不覺變成了嫻妤的誇誇群群主。
夸媳婦可比寫小說簡單一萬倍!
讓我好好想一想,靈機動一動,琢磨出一個作文里承上啟下的句子:
【對了,你們一般都在什麼時候讀小說?】
聽說很多小可愛是在通勤路上看小說,也有人上班時會偶爾摸魚。
我呢,夏天喜歡躺在開著空調的沙發里,冬天鍾意躺在溫暖的被窩裡看小說。
我喜歡閱讀,認識嫻妤後,為了對她的寫作有更深刻的理解,我才開始看網文。
男頻的文動輒數百萬字,我時間有限,不知不覺就看起了幾十萬字的女頻言情。
原來JJ的頻道有古言、古穿、年代文、現言和未懸游,看進去真的會無法自拔。
好的文字能夠鼓勵在世間努力生活的人們,擁有正能量,通過閱讀感受到溫暖和快樂,更好地愛自己、愛他人、愛眾生。
難怪嫻妤曾經在作話里說,「目標是每部小說換一個男朋友。」
其實她寫作的初衷並不這麼簡單,比如寫《六零年代曲成圓》,問她為何選這個題材,她解釋道長輩曾經是援疆的一員,老人家為地質事業奮鬥了一輩子,卻在剛退休的第二個月突發疾病去世。她回想起來總覺 得難過又遺憾。
於是她選擇用這個方式,為那個地方重新建造一個美好的故事。這是屬於嫻妤與自己的和解方式。
她的原話是:「我們不可避免有很多遺憾,我感謝文字,讓我有一個如此妙不可言的方式讓它們在平行空間重新圓滿。」
對了,我發現她還有一套自己的儀式感,比如每章文字用數字8結尾,每篇小說總數後四位一定也是8888,是一位堅信8是最吉祥數字的女孩兒。
嫻妤喜歡在評論區里和讀者聊,有個深夜,一位熱心讀者幾乎每章留評,看一章留一評,正好被她碰上。她就緊緊跟在小可愛後面,一邊回復別人一邊發紅包。
我忍不住提醒她:「心,你的ID是大寫的作者君本君,讓小可愛安靜地看文吧。」
以上全部構成了二次元里生動真實的她。
最近看她在熬夜埋頭寫新文存稿,寫著寫著又陷入沉思。
發現她的腦袋又想和牆壁有親密接觸的趨勢,我趕緊過去先把人摟住。
她問,「禎哈魯,你看完前三章,有沒有愛上男主?」
我:「......」
老婆,我只愛你。
她解釋:「據說前三章男主人設不討喜,可是很容易撲街的。」
我耳畔條件反射地響起吧唧一聲。
見我保持沉默,她輕嘆,「我現在也沒有愛上男主,黃金三章,怎樣寫人設才會深刻起來呢?」
這涉及到我的知識盲點,我總不能再繼續跟她扯歌詞,只好抬手輕輕揉她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