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頁
「就你這麼多理。」她點了點女兒額頭。
嫣然不服氣道:「女兒說的也是實話,姨母不也這麼說過嗎?」
這姨母指的是皇太后,她的堂姐蘇映真,這位似乎從一開始認識就知道不平凡的人物。
她笑道:「你姨母還說過要勤學不輟呢,我怎麼看你這麼貪玩呢。」
母女二人互相說了幾句話之後,嫣然小聲問道:「女兒聽聞新后姓盧,范陽人士,頗有林下之風,家族更是賢達眾多,家世比原先那位還好,只是這樣,皇上就不要原配蔣氏了嗎?」
她也是要成為原配的人,不免心有戚戚焉,若是丈夫遇到地位更高的人了,是否也是貶妻為妾。
映湄輕蔑一笑:「這什麼宗法禮教,從來都是束縛老百姓和下層人的,對於皇上,誰能束縛呢?按規矩皇帝還得開枝散葉,後宮還得納妃呢,可太上皇后宮也只有你姨母一人啊?」
以前她也相信那麼規矩,兒媳婦對婆婆要孝順,作為嫡母要對庶出的子女們好,說的簡單,實際上能夠做到的有幾個人呢?
再說了,她對女兒說道:「以前的太子妃實際上和你姨母並不大和睦,自然,這也是我猜測的,有一年,我們參加宮宴,具體是什麼宮宴我忘記了,那次蔣氏的母親居然公然站起來讓你姨母待她女兒更好些,你說誰敢這麼大膽對你姨母說話?」
嫣然嚇了一跳:「居然如此嗎?那蔣家門第也不算高啊,白夫人雖然富有,到處做生意,可是比蘇家是差遠了。」
提起蘇家,映湄也跟著驕傲,「那是自然,我們家是扶風郡的名門,絕對不是一般的勛貴,我家祖上女子便是天下兵馬大元帥,那更是無人可及。你姨母執掌朝政,誰人不服氣,只有那等有眼無珠的女人,才輕忽你姨母。」
原本她對這位堂姐也不算什麼崇拜膜拜,但是蘇家女不容旁人輕忽。
再者這些年,她能順利坐上王妃之位,多虧了有堂姐在,現在的皇帝也是她的親侄子,她才能過的這般滋潤。
嫣然這才明白了,她又抱住映湄:「母妃,其實女兒好捨不得離開家,也捨不得離開您。」
「可是女兒家大了,總是要嫁人的,你總比我好,你父王疼你,我也疼你,嫁妝也豐厚,你又有縣主之尊,你的日子肯定比母妃要過的好。」對她而言,能夠挑選青年才俊,選擇適合自己的人,可比她強太多了。
想當年,這個位置是大姐姐的,她不像大姐姐,即便是和東平郡王府退婚,也依舊是鐵帽子王,不過,她現在也不大好過就是了。
看女兒嬌嫩的模樣,她很是感慨,這些年她過的苦沒有人知道了,夫君不喜她,她的肚子也不爭氣,好歹如今世子過繼到她的名下,她掌管整個府邸,想聽戲就叫一齣戲來聽,男人年紀大人,反而還離不開她。
「知道了,母妃,女兒知道您對女兒最好,可是,您曾經也有喜歡的人嗎?」
「行了,也別跟我說胡話了,你快些下去吧,明兒還得進宮,今日一定要準備好。」
看著女兒走了,她才走進寢房,從底格里拿出一張絲帕,用火摺子燒了。
這是一張被遺落的絲帕,也許主人都記不起在什麼地方遺失的了,卻被她撿了起來,如今想起來,除了唏噓,倒也什麼都不想說了。
這也是是她頭一次動情吧,那時候,她還是蘇家四姑娘,父親不過是個小官,仗著祖父的名聲,能夠得以去皇家感業寺去上香,那個時候她第一次見到太子和皇孫,祖父祖母誠惶誠恐,她卻只覺得這個哥哥生的太好了,忍不住看,直到他嗤笑,「蠢貨。」
她才收回眼,一幅驚慌失措的模樣,直到回去的路上,二姐映月也笑她:「你可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那可是太子的嫡子,以後要封太孫的。」
她垂著頭,知道一切都不可能,直到選秀,他父親被廢,她想自己也許有機會吧,誰會跟這樣即將圈禁的人做妻子啊,若是選到她這樣身份一般的,豈不是正好?
可是權衡了利弊,她還是寧可要已經是郡王世子的表哥,雖然李昌不可能真的到權利巔峰,但是她日後可是王妃啊,而廢太子的兒子再受皇帝寵愛,她很清楚那是曇花一現。
所以,她遵照家中安排,在最後一程中退出來,提前開始準備和表兄定親。
她必須要妥善的為母親爭氣,映蘭嫁了人之後,有點地位就想為她娘翻身,並且因為身份原因不尊重她娘,她必須時時刻刻忍耐,到現在,她終於贏了。
也許,她沒有長遠的眼光,但是蘇懷流放暴斃,蘇映蘭流放病死,什麼愛不愛,喜不喜歡,都是假的了。
她的人生還長呢,含飴弄孫,搭台看戲,好著呢。
第172章 林菀的番外(上)
「菀兒, 爹也想留你在身邊,但是你知道,你外祖母家在京里,只要你去, 肯定比在咱們這兒好。」
青年男子抱著她, 一臉慈愛的說著。
小林菀天生就懂人情世故,她母親不在了, 她越發知道父親近來有些心情不好, 她甚至偷聽到爹和祖母的話, 他們在說,侯府的女婿這層身份若是沒了,他們可怎麼辦?現在還只是個縣令,難不成一輩子都要做縣令, 這可不成。
她其實是想留在自己家裡的,想著要離開這裡, 她就很難受。
嫣然不服氣道:「女兒說的也是實話,姨母不也這麼說過嗎?」
這姨母指的是皇太后,她的堂姐蘇映真,這位似乎從一開始認識就知道不平凡的人物。
她笑道:「你姨母還說過要勤學不輟呢,我怎麼看你這麼貪玩呢。」
母女二人互相說了幾句話之後,嫣然小聲問道:「女兒聽聞新后姓盧,范陽人士,頗有林下之風,家族更是賢達眾多,家世比原先那位還好,只是這樣,皇上就不要原配蔣氏了嗎?」
她也是要成為原配的人,不免心有戚戚焉,若是丈夫遇到地位更高的人了,是否也是貶妻為妾。
映湄輕蔑一笑:「這什麼宗法禮教,從來都是束縛老百姓和下層人的,對於皇上,誰能束縛呢?按規矩皇帝還得開枝散葉,後宮還得納妃呢,可太上皇后宮也只有你姨母一人啊?」
以前她也相信那麼規矩,兒媳婦對婆婆要孝順,作為嫡母要對庶出的子女們好,說的簡單,實際上能夠做到的有幾個人呢?
再說了,她對女兒說道:「以前的太子妃實際上和你姨母並不大和睦,自然,這也是我猜測的,有一年,我們參加宮宴,具體是什麼宮宴我忘記了,那次蔣氏的母親居然公然站起來讓你姨母待她女兒更好些,你說誰敢這麼大膽對你姨母說話?」
嫣然嚇了一跳:「居然如此嗎?那蔣家門第也不算高啊,白夫人雖然富有,到處做生意,可是比蘇家是差遠了。」
提起蘇家,映湄也跟著驕傲,「那是自然,我們家是扶風郡的名門,絕對不是一般的勛貴,我家祖上女子便是天下兵馬大元帥,那更是無人可及。你姨母執掌朝政,誰人不服氣,只有那等有眼無珠的女人,才輕忽你姨母。」
原本她對這位堂姐也不算什麼崇拜膜拜,但是蘇家女不容旁人輕忽。
再者這些年,她能順利坐上王妃之位,多虧了有堂姐在,現在的皇帝也是她的親侄子,她才能過的這般滋潤。
嫣然這才明白了,她又抱住映湄:「母妃,其實女兒好捨不得離開家,也捨不得離開您。」
「可是女兒家大了,總是要嫁人的,你總比我好,你父王疼你,我也疼你,嫁妝也豐厚,你又有縣主之尊,你的日子肯定比母妃要過的好。」對她而言,能夠挑選青年才俊,選擇適合自己的人,可比她強太多了。
想當年,這個位置是大姐姐的,她不像大姐姐,即便是和東平郡王府退婚,也依舊是鐵帽子王,不過,她現在也不大好過就是了。
看女兒嬌嫩的模樣,她很是感慨,這些年她過的苦沒有人知道了,夫君不喜她,她的肚子也不爭氣,好歹如今世子過繼到她的名下,她掌管整個府邸,想聽戲就叫一齣戲來聽,男人年紀大人,反而還離不開她。
「知道了,母妃,女兒知道您對女兒最好,可是,您曾經也有喜歡的人嗎?」
「行了,也別跟我說胡話了,你快些下去吧,明兒還得進宮,今日一定要準備好。」
看著女兒走了,她才走進寢房,從底格里拿出一張絲帕,用火摺子燒了。
這是一張被遺落的絲帕,也許主人都記不起在什麼地方遺失的了,卻被她撿了起來,如今想起來,除了唏噓,倒也什麼都不想說了。
這也是是她頭一次動情吧,那時候,她還是蘇家四姑娘,父親不過是個小官,仗著祖父的名聲,能夠得以去皇家感業寺去上香,那個時候她第一次見到太子和皇孫,祖父祖母誠惶誠恐,她卻只覺得這個哥哥生的太好了,忍不住看,直到他嗤笑,「蠢貨。」
她才收回眼,一幅驚慌失措的模樣,直到回去的路上,二姐映月也笑她:「你可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那可是太子的嫡子,以後要封太孫的。」
她垂著頭,知道一切都不可能,直到選秀,他父親被廢,她想自己也許有機會吧,誰會跟這樣即將圈禁的人做妻子啊,若是選到她這樣身份一般的,豈不是正好?
可是權衡了利弊,她還是寧可要已經是郡王世子的表哥,雖然李昌不可能真的到權利巔峰,但是她日後可是王妃啊,而廢太子的兒子再受皇帝寵愛,她很清楚那是曇花一現。
所以,她遵照家中安排,在最後一程中退出來,提前開始準備和表兄定親。
她必須要妥善的為母親爭氣,映蘭嫁了人之後,有點地位就想為她娘翻身,並且因為身份原因不尊重她娘,她必須時時刻刻忍耐,到現在,她終於贏了。
也許,她沒有長遠的眼光,但是蘇懷流放暴斃,蘇映蘭流放病死,什麼愛不愛,喜不喜歡,都是假的了。
她的人生還長呢,含飴弄孫,搭台看戲,好著呢。
第172章 林菀的番外(上)
「菀兒, 爹也想留你在身邊,但是你知道,你外祖母家在京里,只要你去, 肯定比在咱們這兒好。」
青年男子抱著她, 一臉慈愛的說著。
小林菀天生就懂人情世故,她母親不在了, 她越發知道父親近來有些心情不好, 她甚至偷聽到爹和祖母的話, 他們在說,侯府的女婿這層身份若是沒了,他們可怎麼辦?現在還只是個縣令,難不成一輩子都要做縣令, 這可不成。
她其實是想留在自己家裡的,想著要離開這裡, 她就很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