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頁
其實沐鳳駒早就看出來了,洛衡就是早就看上了諶文,當初宮中伴讀都來找酈道永,他在旁邊冷眼旁觀,應該就選中了諶文,一定是想收他為弟子的。
言君玉也說洛衡是他師父,說什麼火焰,但沐鳳駒看他行事,只學了洛衡的氣度,沒學到真正紮實的學識和手段。況且洛衡畢生所學那樣博雜,說是博採百家之長也不為過,沐鳳駒後來跟著酈道永,都隱約窺見洛衡的學識,十分震驚。言君玉在東宮和洛衡相處那麼一段,估計也學不了多少。洛衡收他,是為了傳神,兩人意氣契合。
但他畢生所學總要找一個傳人。說起來沐鳳駒自己也常來往,但他沒看上,他這麼些年挑下來,估計只看中了諶文。
不然他為什麼要故意夾一篇文章在諶文借去的書里呢?他向來心思細密,怎麼會犯這種錯誤,況且教坊司的罪人認字讀書是死罪,他冒這個風險,就是言君玉說的菩提祖師點化孫大聖,是要傳學問了。
要是這樣,那這事也不算過分了。
洛衡是個隱士的脾氣,本來規矩就多,史書上拜師比這慘的也有,程門立雪不是舊故事。英雄如張良,當年圮橋拾履,才得了黃石公的「天書」。洛衡的學問,說一句治世之學也不誇張,他苦心孤詣,要傳給諶文,這樣磨練他的心性,也可以理解。
但偏偏選在今天。
沐鳳駒等得心焦,眼看著天色更晚,雨又越下越大,遣了小廝過去,回來道:「已經是申時了。」
他忍不住,叫了聲「先生」,道:「先生要試煉弟子,怎樣都是不過分的,但今日實在特殊,貢院戌時就關門了,誤了今天,就要等三年……」
京中都視諶文為狀元郎,諶家更是翹首期盼,但洛衡半年來,不管諶文如何尊敬,總不鬆開,偏偏要選在今天,傳了信進去,引諶文出來。
沐鳳駒收到消息,就知道會是這樣的場面——洛衡就是故意選在秋闈進場這一天,試諶文的心性。讀書人最大的榮耀就在眼前,沒有什麼比這更能考驗人了。
果然沐鳳駒這話一說,酈玉就下去了,過了一會,高聲傳話道:「我爹說了,狀元郎這話,還得狀元郎回答你。」
諶文今日不去貢院,哪裡來的什麼狀元郎呢?沐鳳駒心中苦笑,只聽見諶文用凍得發抖的聲音,神色毅然地念道:「到底幾人真得鹿,不如終日夢為魚。」
這是洛衡今天傳給他的信上的話,也是可以概括洛衡畢生所學的一句話。
他要教給諶文的,是可以助人逐鹿天下問鼎中原的學問,但要掌握這學問的人,得有巨大的自制力,要褪去所有儒家的功利心,換上道家的骨頭。莊周夢蝶,惠子問魚,一切名利萬事皆虛,才有資格繼承這樣的屠龍技,逼著他在功名和學識之間做選擇。
言君玉教畢弘鍾朔他們槍法,說這是打仗用的,他說鍾老將軍也是這樣教他的,就像朱雀的劍法是殺人技一樣,各有各的用途。技巧都是末術,最關鍵是要學會一點神魂精髓,如果實在體會不了,就想像自己是在邊疆,萬里長風,千山大雪,才有橫掃千軍之勢。
世上的事從來文武相通,所以洛衡教他也這樣教。
洛衡的學問,是他在教坊司自己一點點學會的。言君玉笨起來也是真笨,無論如何想不通洛衡為什麼不能被蕭景衍起用,他天天念叨凌煙閣的傳奇,閒了就給畢弘他們說書,凌煙閣上十八將如數家珍,只說葉家是凌煙閣上第一名,可惜羅慎思捲入陳三金的事裡,最終隱去山林,不然這第一名恐怕要換人來做。
如今朝堂上論起來,容衡小葉相,江南黃信穆朝然沐鳳駒,晉派張文宣,人人都有師承,他也不想想,就算洛衡那些書都是自己悄悄看來的,那他參與權謀的天賦,又是哪裡來的呢?
賀綺羅改名換姓,以慶字暗喻賀字,他都猜得到。洛衡連姓氏都沒換,他卻一葉障目,認不出來。
當初羅慎思隱去山林,留下一支血脈,是尚了公主的,不好動他。到了高宗繼位,等公主一薨,到底找了個理由抄了他的家,罰入了教坊司。從此羅字改成洛字,這才有了洛衡後來在東宮那短暫的謀主生涯。
如今洛衡要傳他的學問,是在最艱難最卑賤時成就的學問,最終遁入道家,得到大領悟。他就非要諶文看破一切名利,拋去這個狀元郎。今日這扇門,不等到戌時貢院關門,是絕不會開。
沐鳳駒急得頭疼,也沒有辦法,他到底是門生心態,還傳信給獵場的皇帝陛下,其實天珩帝哪裡不知道呢?不然今天為什麼帶著言君玉去秋狩呢,就是要成全洛衡。
雨越下越大,打得長街一片響。沐鳳駒再等不住,又繞到側門,進了院子,聽見洛衡在廳內彈琴,竹簾隔開一個人影。
「先生平時最是閒雲野鶴,今日為何這樣死板?」他忍不住激洛衡:「要學先生就得拋開功名,那我學儒是不是還得周遊列國才行。」
「這就是你比不上容皓的地方。」洛衡懶洋洋道。
他一句話把沐鳳駒氣得倒仰,又不敢拿他怎麼樣,正想不管這事,轉身就走時,卻聽見酈道永在簾內低聲道:「諶文學問是好,但性格太軟,不經一番磨練,難成大事。」
還是師父疼他,至於故意點破之後會不會被洛衡記仇,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言君玉也說洛衡是他師父,說什麼火焰,但沐鳳駒看他行事,只學了洛衡的氣度,沒學到真正紮實的學識和手段。況且洛衡畢生所學那樣博雜,說是博採百家之長也不為過,沐鳳駒後來跟著酈道永,都隱約窺見洛衡的學識,十分震驚。言君玉在東宮和洛衡相處那麼一段,估計也學不了多少。洛衡收他,是為了傳神,兩人意氣契合。
但他畢生所學總要找一個傳人。說起來沐鳳駒自己也常來往,但他沒看上,他這麼些年挑下來,估計只看中了諶文。
不然他為什麼要故意夾一篇文章在諶文借去的書里呢?他向來心思細密,怎麼會犯這種錯誤,況且教坊司的罪人認字讀書是死罪,他冒這個風險,就是言君玉說的菩提祖師點化孫大聖,是要傳學問了。
要是這樣,那這事也不算過分了。
洛衡是個隱士的脾氣,本來規矩就多,史書上拜師比這慘的也有,程門立雪不是舊故事。英雄如張良,當年圮橋拾履,才得了黃石公的「天書」。洛衡的學問,說一句治世之學也不誇張,他苦心孤詣,要傳給諶文,這樣磨練他的心性,也可以理解。
但偏偏選在今天。
沐鳳駒等得心焦,眼看著天色更晚,雨又越下越大,遣了小廝過去,回來道:「已經是申時了。」
他忍不住,叫了聲「先生」,道:「先生要試煉弟子,怎樣都是不過分的,但今日實在特殊,貢院戌時就關門了,誤了今天,就要等三年……」
京中都視諶文為狀元郎,諶家更是翹首期盼,但洛衡半年來,不管諶文如何尊敬,總不鬆開,偏偏要選在今天,傳了信進去,引諶文出來。
沐鳳駒收到消息,就知道會是這樣的場面——洛衡就是故意選在秋闈進場這一天,試諶文的心性。讀書人最大的榮耀就在眼前,沒有什麼比這更能考驗人了。
果然沐鳳駒這話一說,酈玉就下去了,過了一會,高聲傳話道:「我爹說了,狀元郎這話,還得狀元郎回答你。」
諶文今日不去貢院,哪裡來的什麼狀元郎呢?沐鳳駒心中苦笑,只聽見諶文用凍得發抖的聲音,神色毅然地念道:「到底幾人真得鹿,不如終日夢為魚。」
這是洛衡今天傳給他的信上的話,也是可以概括洛衡畢生所學的一句話。
他要教給諶文的,是可以助人逐鹿天下問鼎中原的學問,但要掌握這學問的人,得有巨大的自制力,要褪去所有儒家的功利心,換上道家的骨頭。莊周夢蝶,惠子問魚,一切名利萬事皆虛,才有資格繼承這樣的屠龍技,逼著他在功名和學識之間做選擇。
言君玉教畢弘鍾朔他們槍法,說這是打仗用的,他說鍾老將軍也是這樣教他的,就像朱雀的劍法是殺人技一樣,各有各的用途。技巧都是末術,最關鍵是要學會一點神魂精髓,如果實在體會不了,就想像自己是在邊疆,萬里長風,千山大雪,才有橫掃千軍之勢。
世上的事從來文武相通,所以洛衡教他也這樣教。
洛衡的學問,是他在教坊司自己一點點學會的。言君玉笨起來也是真笨,無論如何想不通洛衡為什麼不能被蕭景衍起用,他天天念叨凌煙閣的傳奇,閒了就給畢弘他們說書,凌煙閣上十八將如數家珍,只說葉家是凌煙閣上第一名,可惜羅慎思捲入陳三金的事裡,最終隱去山林,不然這第一名恐怕要換人來做。
如今朝堂上論起來,容衡小葉相,江南黃信穆朝然沐鳳駒,晉派張文宣,人人都有師承,他也不想想,就算洛衡那些書都是自己悄悄看來的,那他參與權謀的天賦,又是哪裡來的呢?
賀綺羅改名換姓,以慶字暗喻賀字,他都猜得到。洛衡連姓氏都沒換,他卻一葉障目,認不出來。
當初羅慎思隱去山林,留下一支血脈,是尚了公主的,不好動他。到了高宗繼位,等公主一薨,到底找了個理由抄了他的家,罰入了教坊司。從此羅字改成洛字,這才有了洛衡後來在東宮那短暫的謀主生涯。
如今洛衡要傳他的學問,是在最艱難最卑賤時成就的學問,最終遁入道家,得到大領悟。他就非要諶文看破一切名利,拋去這個狀元郎。今日這扇門,不等到戌時貢院關門,是絕不會開。
沐鳳駒急得頭疼,也沒有辦法,他到底是門生心態,還傳信給獵場的皇帝陛下,其實天珩帝哪裡不知道呢?不然今天為什麼帶著言君玉去秋狩呢,就是要成全洛衡。
雨越下越大,打得長街一片響。沐鳳駒再等不住,又繞到側門,進了院子,聽見洛衡在廳內彈琴,竹簾隔開一個人影。
「先生平時最是閒雲野鶴,今日為何這樣死板?」他忍不住激洛衡:「要學先生就得拋開功名,那我學儒是不是還得周遊列國才行。」
「這就是你比不上容皓的地方。」洛衡懶洋洋道。
他一句話把沐鳳駒氣得倒仰,又不敢拿他怎麼樣,正想不管這事,轉身就走時,卻聽見酈道永在簾內低聲道:「諶文學問是好,但性格太軟,不經一番磨練,難成大事。」
還是師父疼他,至於故意點破之後會不會被洛衡記仇,就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