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章 陵容初立威信
紫禁城中烏雲壓城的日子直讓人透不過氣來,幾日後便開始飄起了鵝毛大雪,內務府只用了最好的紅螺炭十足十的放在殿內,我不願意取香料,便讓屋內又用著柑橘皮提了純只當做薰香,暖氣烘托之下倒也是分外好聞
我只瞧著金兒一身青灰色暖緞打扮,落的滿身的雪便疑道:這麼大雪的天,你是去哪兒了
金兒進殿打了打落在身上的雪沖我道:這次內務府送來的紫貂皮子倒是極好,那皮子看著油光水滑的
身邊的小宮女瞧了一眼那皮子道:這皮子看著真是大氣,奴婢長這麼大還沒見過這麼水滑的皮子了,這光澤亮的跟水晶似的,可見皇上心裡都是咱們主兒
金兒卻有些怨氣道:宮中規矩無論位份高低,都是自己派宮人去取分例,以前便是景仁宮在時,也是派剪秋去取的,可今兒,內務府的總管,卻是親自捧了永壽宮的分例獻上的,一副諂媚相
我笑道:你這火爆脾氣到底還是有一些,內務府的一應人,都是永壽宮提攜上去的,且永壽宮………皇上意欲晉為貴妃他們巴結著哪怕被人高發也只消說是去永壽宮報事,隨手一帶,皇帝能說什麼
金兒確有些吃驚:永壽宮,還要封為貴妃?他之前害的小主兒您那麼多次,皇上心裡又不是全然不知,皇上也太在乎甄氏了
我橫掃了金兒一眼,金兒自知失言,只低頭不再言語
我繼續道:皇上為九五之尊,心底最在乎的既不會是我,也不會是她甄氏,甄氏整族都在朝堂言官里頗有建樹,雖不帶軍權,卻在那些鄉紳舉子你很是說的上話,皇上清譽也是靠著甄氏的,且三阿哥年紀漸長,幾次歷練都頗有建樹,皇上自然更在乎
轉眼大雪節氣已過,甄嬛也如願升為了貴妃,眾人也眼瞧著,她離後位也更遠了一步,然而宮中不乏對世事洞若觀火之人,譬如端妃在甄嬛升為貴妃之後,去往永壽宮反倒少了起來,而我和敬妃也不過是循著規矩去請個安,然甄嬛也是黠慧之人,無數次拒了禮部,內府要整修添置永壽宮的請求,一應多出來的月曆銀子,便也只是挪去給太后的陵園添置冬至的物品,這貴妃之升倒是:也複雜了起來
紫禁城的雪永遠是寒冷的帶著潮濕,難得放晴只扶著侍金兒的手與御花園賞梅,方出陵園只見遠處甄嬛的儀仗匆匆而過,向著養心殿的方向,甚至來不及瞧我一眼,
我知有事,便也跟誰其後只當給皇上請個安,一探究竟
。。。。。。。。。。。。。。。。。。。。。。。。。。
待我到時一應奴僕跪在殿外,殿內只有方若和數名首領內侍侍候著,皇帝的聲音似乎是咆哮的獸只聽得:朕,念你為長子對你滿心期望,竟不知調教出個別人的孩子
三阿哥只是反覆喃喃:兒臣不敢,兒臣不敢
皇上道:你不敢,祈求放老八老九出獄的人,不是你麼,當年老八老九是如何對朕的,你不知道嗎,當年你十三叔為救朕,是如何在養蜂夾道受苦的你卻是忘了
甄嬛的哭聲悽厲道:皇上,弘時他是有錯,他也只是想著皇上兄友弟恭,一團和氣,莫要讓天下百姓說皇上的是非啊
皇上的聲音冷的如何紫禁城的天:是非?怎麼你們母子也覺得朕得位不正嗎,菀貴妃只怕弘時之事,你也教導不少吧
甄嬛的聲音開始有些發抖道:臣妾豈敢,弘時他也不敢,
皇上的聲音在殿內安靜了許久,只聽的甄嬛嗚嗚咽咽的聲音,良久皇上嘆氣道:老八,通敵賣國,已去除皇族之名,弘時既然心心念念著八王之人,豈能留著黃帶子了,方若,傳朕旨意,玉蝶去除弘時之名,趕出紫禁城,送去宗人府如同阿奇那,塞斯黑他們一般吧
此語一閉,在場之人皆是驚在原地,甄嬛只是依舊嗚嗚咽咽的哭著,而三阿哥早已經驚厥了過去,
金兒也是錯愕不止只用力拽著我,養心殿之人全部渾身如篩糠一般,不敢過多言語,恐怕說錯一句話,做錯一件事,甄嬛被錦溪和流朱一左一右攙扶著眼睛的淚珠已經未停,只生生瞪著
甄嬛的眼睛如同一把刀走的近了俯在我耳邊道:你以為這樣你就能贏嗎,做夢,宮中日子還長,咱們且看吧
金兒開始手是一哆嗦,回了宮卻是有些笑意道:宛貴妃九曲心腸,如今也算是和小主撕破臉了,不過他會如此,奴婢到倒覺得是黔驢技窮了呢
我手一輕輕撥動著她道:你這丫頭,當心別人聽見打你的嘴,說誰是驢了
金兒有些失言卻是忍俊不禁道:他滿心算計著自己的位份和六阿哥,卻忘了三阿哥也是他的樣子,如今三阿哥犯了大糊塗,他自然也是要連累的,不過皇上也是怪狠心的,自己的孩子,哎,說罷金兒也是嘆了口氣
我道:甄嬛滿心給自己親生的六阿哥鋪路,心中三阿哥自然不過是顆棋子,可是皇上也不是傻子,三阿哥生事,自然也會想的到甄嬛這個手握棋子的人
金兒道:菀貴妃是聰明太過,自作自受,之前攛掇著那麼多大臣給咱們七阿哥保舉太子位,實在是捧殺,可是皇上如此寵愛宛貴妃只怕還會和從前一樣
我將一枚栗子丟進炭盆,只聽得噼里啪啦的爆裂聲道: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可是真正的帝王,確是愛江山多過愛美人,只是打到菀貴妃一黨我們還需要用人
三阿哥之事雖是被皇上按著不讓天下知,可是事體還是在皇族中掀起千層浪,便是十三福晉也進宮請求皇上,顧念父子恩情,皇上還是四王爺時,便和十三王爺最為親近,十三王爺又替皇上在養蜂夾道受了十年的寒楚,十三福晉也是謹慎小心的聰慧人,十三王爺過世之後,皇上對十三福晉處處禮遇有加,如此十三福晉求情,大概也是心中也有些父子恩情的不忍,便順水推舟的讓人將三阿哥送去了六王府。
三阿哥雖說境遇略略好了些,可是皇上雷霆之怒仍然未消,人更是削瘦了少許,這日來看我時,眼窩也是有些塌陷,皇上端起盛著紫參雞湯的碗盞,勺子只是迴蕩在碗的邊緣,卻是未食一口
我輕聲慢語道:外頭寒涼,為了怕著紫參雞湯亮了,難免有了腥臊氣,特讓人用紫銅爐子下面防著炭火吊著,如今吃來,正是不老不嫩的,加了紫參也最是補中益氣的
皇上道:你是能惦記著朕的,可是朕的兒子,這件事已經過去了這麼久,朕每每想起還是心中鬱結,先帝和太后的祭陵辦的極好,朕原以為是三個長進,可誰知這個不知黑白是非的混球,是在八王九王十四王爺逆黨的教導著一應的禮儀,所以才在前些時日,上書竟然要求朕放了八王九王,和老十四
我道:三阿哥年紀還小,一心想著皇上天家和睦,可又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大事,自然是非不分,曲折不明,如今放在六王府,得六王照顧,以後定還是個好孩子
皇上的怒意仍未消:此事,朕查過再三,永壽宮無論是封妃時,還是前些時日封貴妃,十四福晉送禮最多,便是那丈把長的男孩珊瑚,也獻給了永壽宮。此事宛貴妃如何也脫不了干係,朕不會廢黜宛貴妃,但她一定是要躬身自省的
我道:皇上可否在考慮一下,十四福晉大概只是因為十四王軟禁,失了儀仗投靠宛貴妃讓自己莫要太難過罷了,姐姐久在宮闈,教養三個即便不力,也請皇上思慮姐姐
皇上道:你女兒家,吧事情看的簡單了,後宮之事,向來干係前朝,你不必多說了,後宮之中便暫有你主理,不懂的可以去問端妃敬妃,朕前朝還有事,便不於你多言了,說罷隨著儀駕消失在無邊的月色中
前些時日的雪總是稀稀疏疏的,這幾日眼瞧著快要年下了,雪竟然也大了起來,只讓後宮白茫茫一片,永壽宮封宮,眼下便是端妃,敬妃和我位份最高,我們三人商議後,便免了閣宮低階的嬪妃向我們請安,只在自己宮中作樂
待的風雪小些,七阿哥已經安睡,溫儀便鬧著要去梅園賞梅,我拗不過,我拿出上次皇上賞的紫貂給溫儀做成了斗篷,又在領口初用碧璽裝飾著,
溫儀瞧了瞧斗篷道:母親,這是皇阿瑪賞賜你的,給溫儀了您穿什麼呢
我握著溫儀的手道:母親,握著你的手取暖好不好,如同以前我們最落魄時一樣
溫儀的小手握著我道:我還以為母親會把這紫貂的皮子給七弟做些衣裳
我握著她的小手道:你七弟還小,不常出門更何況男孩子家的,溫儀,母親知道你在想什麼,你要記住,即便母親有了你七弟,但是母親最落魄時,絕望時,母親都沒有忘記你給過母親的溫暖
彼時雪已停,穿好皮子,小內監們用鳳頭杆撐著幾個爐子倒是也絲毫不冷,一路紅磚綠瓦在雪光影射下,別有光彩,分外有了生趣
我和溫儀的手彼此牽著,溫儀的手小兒溫暖,溫儀說道:母親,前幾日我在敬母妃處玩聽說皇阿瑪撥了咸福宮的存菊堂給麗貴人住,可是麗貴人住進去很後很不安分,換了一應的陳設擺設也就罷了,還把存菊堂的牌匾也給換成了瑤華軒
一旁的金兒時常陪我讀書也能識文斷字的不免搖頭道:憑她也配瑤台華胄的名兒麼,其實奴婢也有聽說,這個麗貴人很不安分前幾日還打傷了之前惠妃娘娘留下的奴婢彩月
我只怒道:彩月是梅姐姐留下的丫頭,本宮不過是想給他們放個不起眼的地方,熬過了年歲,多賜些銀子出宮,她竟然敢任意侮辱
金兒長吁嘆道:這廝不僅對惠妃娘娘不敬,其母族依附甄家,更是在誣陷安老爺的時候,聽說也出力不少了,以後總有時間收拾他的,但奴婢聽說她也不是甚好過,也有很長時間不受寵了
說話間已經是到了梅園,只遠遠看見兩個女子身影在梅花處,一個不過是尋常宮人穿著,一個著一身緋紅色的披風,
那女聲問宮人道:你說皇上當真會來這梅園嗎
那宮人小心答:奴婢把那獅頭金都送給了蘇培盛,蘇培盛以前是侍候皇上最久的人,他說皇上念著純元皇后的舊會來,皇上就一定會來的
待走的近了這才覺得好笑,真是冤家路窄,我忽覺得靈光一現問溫儀道:她把牌匾換下後之前那塊牌匾了
溫儀道:他一向目中無人的,大概也不知扔去哪兒了吧
我一笑便定了注意,緊了緊領口的風毛,緩步向前朗聲道:千山鳥飛絕的天氣,麗貴人好雅興了
麗貴人見了是我只屈膝行了個禮道:璟妃娘娘安,眼皮卻依舊不抬滿臉的不高興,似乎我已經攪了她和皇上的春秋之夢
一旁的金兒忿忿道:璟妃娘娘為妃位,又主六宮事,小主兒進宮前嬤嬤和菀貴妃娘娘沒教小主該如何恭敬給尊上主子行禮嗎
麗貴人拿著手爐眉毛上揚道:菀貴妃娘娘只教過我給尊上行禮規矩該如何,沒教過我如何給窮們小戶穿上錦袍以為自己就是世家的人行禮,也沒教過小人得志的人如何行禮。
這話挑釁明顯我強壓了怒火問道:聽聞你之前掌摑了那個叫彩月的丫頭?
麗貴人呵呵一笑:是啊,確有此事,不過是個南方之地來的小賤蹄子罷了,對了聽聞之前父親也做過官不過是個芝麻綠豆大小的說罷麗貴人看了看我道:想起來了,似乎不過是個縣丞,侍候我洗腳竟然不當心
溫儀一旁不忿已壓不住怒火道:那個丫頭是在內務府珍寶司的,怎的會去給你做這等兒差事,麗母妃此舉可是不對
我對溫儀道:罷了,確實不過是個丫頭不值當說什麼的,聽聞妹妹換了純菊堂的一樣陳設,便是那塊牌匾也換了,聽聞華麗異常了
麗貴人不欲多言只背對我道:是有此事,娘娘是要什麼,管嬪妾要就是了,何必要這種舊物了
我只定了定神道:旁的本宮一概不要,那塊存菊堂的牌匾,是御筆親書的,還請妹妹送回內務府,送回前先送來我這兒過個目,本宮如今管著後宮,不能不盡心,姐姐嘮叨處妹妹也只能受著呢
前頭的麗貴人仿佛已經石化,身子僵硬,臉色鄒巴巴的撲通一聲跪下改了神色道:啟稟璟妃娘娘,那塊匾額已經…………已經砸了
我沉下聲沉默許久,這沉默讓麗貴人瑟瑟發抖道:此舉是對皇上大不敬,來人,把麗貴人綁了,送去翠雲館別污了敬妃娘娘的地界兒,麗貴人大不敬,受什麼刑好了,咱們皇上這兒還沒這麼大但的呢
金兒的笑意快藏不住只恭敬對我道:啟稟娘娘,聽聞聖祖爺那兒有大不敬的是用鐵蒺藜打腳心,在處死
我道:那便如此吧,先用此刑,等皇上忙完了前朝之事,在決定她的的生死存亡
麗貴人早沒有了方才的神氣色彩,整個人如同一個被磨爛了的破口袋被兩個內監拖著離開了梅園
宮中是最藏不住秘密的地方,此次的事端頃刻便傳遍了六宮,曾經跟著甄氏一族的妃嬪無不上門致歉,我卻避而不見只道:以後規行矩步便好,本宮不會計較以前往往,所送的禮也一併退了回去,敬妃等人也是嘖嘖贊我雷厲風行,又提醒我莫要收禮,以免落了人結朋黨的口實,白白落人話柄
麗貴人被拘的數十天後皇上來見我時,卻也是道:其實你何必了,麗貴人不過是小孩子家不懂事
我只正色道:彩月現在是珍寶司的女史,怎可去給麗貴人浣腳這是其一,,即便做的不對,也有司正司管著,怎可濫用私刑,這是其二,純菊堂是御筆親書,此舉乃是大不敬,皇上,要是宮中人人都因此敢失了尊敬之心天家威嚴何在,要是皇上厚此薄彼,那天家公允何在,皇上三思,莫要為了一人失了整個後宮的人心
皇上點點頭道:罷了,左右也是她不對,你責罰也是應該的刑你也賞過了,就趕出去隨便那個行在吧
我抿了一口茶:皇上臣妾想著,左右梅姐姐還缺個看守陵園的人,既然麗貴人和梅姐姐有緣都住存菊堂,就去梅姐姐陵園替惠妃守領吧,既是成全了皇上的聖明,也是讓後宮姐妹知曉和睦的法則,
此事本是分明之事,皇上自然是允了,我的雷厲風行本就讓人意外和驚懼,皇上的支持更是樹立了我在後宮的威信
我只瞧著金兒一身青灰色暖緞打扮,落的滿身的雪便疑道:這麼大雪的天,你是去哪兒了
金兒進殿打了打落在身上的雪沖我道:這次內務府送來的紫貂皮子倒是極好,那皮子看著油光水滑的
身邊的小宮女瞧了一眼那皮子道:這皮子看著真是大氣,奴婢長這麼大還沒見過這麼水滑的皮子了,這光澤亮的跟水晶似的,可見皇上心裡都是咱們主兒
金兒卻有些怨氣道:宮中規矩無論位份高低,都是自己派宮人去取分例,以前便是景仁宮在時,也是派剪秋去取的,可今兒,內務府的總管,卻是親自捧了永壽宮的分例獻上的,一副諂媚相
我笑道:你這火爆脾氣到底還是有一些,內務府的一應人,都是永壽宮提攜上去的,且永壽宮………皇上意欲晉為貴妃他們巴結著哪怕被人高發也只消說是去永壽宮報事,隨手一帶,皇帝能說什麼
金兒確有些吃驚:永壽宮,還要封為貴妃?他之前害的小主兒您那麼多次,皇上心裡又不是全然不知,皇上也太在乎甄氏了
我橫掃了金兒一眼,金兒自知失言,只低頭不再言語
我繼續道:皇上為九五之尊,心底最在乎的既不會是我,也不會是她甄氏,甄氏整族都在朝堂言官里頗有建樹,雖不帶軍權,卻在那些鄉紳舉子你很是說的上話,皇上清譽也是靠著甄氏的,且三阿哥年紀漸長,幾次歷練都頗有建樹,皇上自然更在乎
轉眼大雪節氣已過,甄嬛也如願升為了貴妃,眾人也眼瞧著,她離後位也更遠了一步,然而宮中不乏對世事洞若觀火之人,譬如端妃在甄嬛升為貴妃之後,去往永壽宮反倒少了起來,而我和敬妃也不過是循著規矩去請個安,然甄嬛也是黠慧之人,無數次拒了禮部,內府要整修添置永壽宮的請求,一應多出來的月曆銀子,便也只是挪去給太后的陵園添置冬至的物品,這貴妃之升倒是:也複雜了起來
紫禁城的雪永遠是寒冷的帶著潮濕,難得放晴只扶著侍金兒的手與御花園賞梅,方出陵園只見遠處甄嬛的儀仗匆匆而過,向著養心殿的方向,甚至來不及瞧我一眼,
我知有事,便也跟誰其後只當給皇上請個安,一探究竟
。。。。。。。。。。。。。。。。。。。。。。。。。。
待我到時一應奴僕跪在殿外,殿內只有方若和數名首領內侍侍候著,皇帝的聲音似乎是咆哮的獸只聽得:朕,念你為長子對你滿心期望,竟不知調教出個別人的孩子
三阿哥只是反覆喃喃:兒臣不敢,兒臣不敢
皇上道:你不敢,祈求放老八老九出獄的人,不是你麼,當年老八老九是如何對朕的,你不知道嗎,當年你十三叔為救朕,是如何在養蜂夾道受苦的你卻是忘了
甄嬛的哭聲悽厲道:皇上,弘時他是有錯,他也只是想著皇上兄友弟恭,一團和氣,莫要讓天下百姓說皇上的是非啊
皇上的聲音冷的如何紫禁城的天:是非?怎麼你們母子也覺得朕得位不正嗎,菀貴妃只怕弘時之事,你也教導不少吧
甄嬛的聲音開始有些發抖道:臣妾豈敢,弘時他也不敢,
皇上的聲音在殿內安靜了許久,只聽的甄嬛嗚嗚咽咽的聲音,良久皇上嘆氣道:老八,通敵賣國,已去除皇族之名,弘時既然心心念念著八王之人,豈能留著黃帶子了,方若,傳朕旨意,玉蝶去除弘時之名,趕出紫禁城,送去宗人府如同阿奇那,塞斯黑他們一般吧
此語一閉,在場之人皆是驚在原地,甄嬛只是依舊嗚嗚咽咽的哭著,而三阿哥早已經驚厥了過去,
金兒也是錯愕不止只用力拽著我,養心殿之人全部渾身如篩糠一般,不敢過多言語,恐怕說錯一句話,做錯一件事,甄嬛被錦溪和流朱一左一右攙扶著眼睛的淚珠已經未停,只生生瞪著
甄嬛的眼睛如同一把刀走的近了俯在我耳邊道:你以為這樣你就能贏嗎,做夢,宮中日子還長,咱們且看吧
金兒開始手是一哆嗦,回了宮卻是有些笑意道:宛貴妃九曲心腸,如今也算是和小主撕破臉了,不過他會如此,奴婢到倒覺得是黔驢技窮了呢
我手一輕輕撥動著她道:你這丫頭,當心別人聽見打你的嘴,說誰是驢了
金兒有些失言卻是忍俊不禁道:他滿心算計著自己的位份和六阿哥,卻忘了三阿哥也是他的樣子,如今三阿哥犯了大糊塗,他自然也是要連累的,不過皇上也是怪狠心的,自己的孩子,哎,說罷金兒也是嘆了口氣
我道:甄嬛滿心給自己親生的六阿哥鋪路,心中三阿哥自然不過是顆棋子,可是皇上也不是傻子,三阿哥生事,自然也會想的到甄嬛這個手握棋子的人
金兒道:菀貴妃是聰明太過,自作自受,之前攛掇著那麼多大臣給咱們七阿哥保舉太子位,實在是捧殺,可是皇上如此寵愛宛貴妃只怕還會和從前一樣
我將一枚栗子丟進炭盆,只聽得噼里啪啦的爆裂聲道: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可是真正的帝王,確是愛江山多過愛美人,只是打到菀貴妃一黨我們還需要用人
三阿哥之事雖是被皇上按著不讓天下知,可是事體還是在皇族中掀起千層浪,便是十三福晉也進宮請求皇上,顧念父子恩情,皇上還是四王爺時,便和十三王爺最為親近,十三王爺又替皇上在養蜂夾道受了十年的寒楚,十三福晉也是謹慎小心的聰慧人,十三王爺過世之後,皇上對十三福晉處處禮遇有加,如此十三福晉求情,大概也是心中也有些父子恩情的不忍,便順水推舟的讓人將三阿哥送去了六王府。
三阿哥雖說境遇略略好了些,可是皇上雷霆之怒仍然未消,人更是削瘦了少許,這日來看我時,眼窩也是有些塌陷,皇上端起盛著紫參雞湯的碗盞,勺子只是迴蕩在碗的邊緣,卻是未食一口
我輕聲慢語道:外頭寒涼,為了怕著紫參雞湯亮了,難免有了腥臊氣,特讓人用紫銅爐子下面防著炭火吊著,如今吃來,正是不老不嫩的,加了紫參也最是補中益氣的
皇上道:你是能惦記著朕的,可是朕的兒子,這件事已經過去了這麼久,朕每每想起還是心中鬱結,先帝和太后的祭陵辦的極好,朕原以為是三個長進,可誰知這個不知黑白是非的混球,是在八王九王十四王爺逆黨的教導著一應的禮儀,所以才在前些時日,上書竟然要求朕放了八王九王,和老十四
我道:三阿哥年紀還小,一心想著皇上天家和睦,可又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大事,自然是非不分,曲折不明,如今放在六王府,得六王照顧,以後定還是個好孩子
皇上的怒意仍未消:此事,朕查過再三,永壽宮無論是封妃時,還是前些時日封貴妃,十四福晉送禮最多,便是那丈把長的男孩珊瑚,也獻給了永壽宮。此事宛貴妃如何也脫不了干係,朕不會廢黜宛貴妃,但她一定是要躬身自省的
我道:皇上可否在考慮一下,十四福晉大概只是因為十四王軟禁,失了儀仗投靠宛貴妃讓自己莫要太難過罷了,姐姐久在宮闈,教養三個即便不力,也請皇上思慮姐姐
皇上道:你女兒家,吧事情看的簡單了,後宮之事,向來干係前朝,你不必多說了,後宮之中便暫有你主理,不懂的可以去問端妃敬妃,朕前朝還有事,便不於你多言了,說罷隨著儀駕消失在無邊的月色中
前些時日的雪總是稀稀疏疏的,這幾日眼瞧著快要年下了,雪竟然也大了起來,只讓後宮白茫茫一片,永壽宮封宮,眼下便是端妃,敬妃和我位份最高,我們三人商議後,便免了閣宮低階的嬪妃向我們請安,只在自己宮中作樂
待的風雪小些,七阿哥已經安睡,溫儀便鬧著要去梅園賞梅,我拗不過,我拿出上次皇上賞的紫貂給溫儀做成了斗篷,又在領口初用碧璽裝飾著,
溫儀瞧了瞧斗篷道:母親,這是皇阿瑪賞賜你的,給溫儀了您穿什麼呢
我握著溫儀的手道:母親,握著你的手取暖好不好,如同以前我們最落魄時一樣
溫儀的小手握著我道:我還以為母親會把這紫貂的皮子給七弟做些衣裳
我握著她的小手道:你七弟還小,不常出門更何況男孩子家的,溫儀,母親知道你在想什麼,你要記住,即便母親有了你七弟,但是母親最落魄時,絕望時,母親都沒有忘記你給過母親的溫暖
彼時雪已停,穿好皮子,小內監們用鳳頭杆撐著幾個爐子倒是也絲毫不冷,一路紅磚綠瓦在雪光影射下,別有光彩,分外有了生趣
我和溫儀的手彼此牽著,溫儀的手小兒溫暖,溫儀說道:母親,前幾日我在敬母妃處玩聽說皇阿瑪撥了咸福宮的存菊堂給麗貴人住,可是麗貴人住進去很後很不安分,換了一應的陳設擺設也就罷了,還把存菊堂的牌匾也給換成了瑤華軒
一旁的金兒時常陪我讀書也能識文斷字的不免搖頭道:憑她也配瑤台華胄的名兒麼,其實奴婢也有聽說,這個麗貴人很不安分前幾日還打傷了之前惠妃娘娘留下的奴婢彩月
我只怒道:彩月是梅姐姐留下的丫頭,本宮不過是想給他們放個不起眼的地方,熬過了年歲,多賜些銀子出宮,她竟然敢任意侮辱
金兒長吁嘆道:這廝不僅對惠妃娘娘不敬,其母族依附甄家,更是在誣陷安老爺的時候,聽說也出力不少了,以後總有時間收拾他的,但奴婢聽說她也不是甚好過,也有很長時間不受寵了
說話間已經是到了梅園,只遠遠看見兩個女子身影在梅花處,一個不過是尋常宮人穿著,一個著一身緋紅色的披風,
那女聲問宮人道:你說皇上當真會來這梅園嗎
那宮人小心答:奴婢把那獅頭金都送給了蘇培盛,蘇培盛以前是侍候皇上最久的人,他說皇上念著純元皇后的舊會來,皇上就一定會來的
待走的近了這才覺得好笑,真是冤家路窄,我忽覺得靈光一現問溫儀道:她把牌匾換下後之前那塊牌匾了
溫儀道:他一向目中無人的,大概也不知扔去哪兒了吧
我一笑便定了注意,緊了緊領口的風毛,緩步向前朗聲道:千山鳥飛絕的天氣,麗貴人好雅興了
麗貴人見了是我只屈膝行了個禮道:璟妃娘娘安,眼皮卻依舊不抬滿臉的不高興,似乎我已經攪了她和皇上的春秋之夢
一旁的金兒忿忿道:璟妃娘娘為妃位,又主六宮事,小主兒進宮前嬤嬤和菀貴妃娘娘沒教小主該如何恭敬給尊上主子行禮嗎
麗貴人拿著手爐眉毛上揚道:菀貴妃娘娘只教過我給尊上行禮規矩該如何,沒教過我如何給窮們小戶穿上錦袍以為自己就是世家的人行禮,也沒教過小人得志的人如何行禮。
這話挑釁明顯我強壓了怒火問道:聽聞你之前掌摑了那個叫彩月的丫頭?
麗貴人呵呵一笑:是啊,確有此事,不過是個南方之地來的小賤蹄子罷了,對了聽聞之前父親也做過官不過是個芝麻綠豆大小的說罷麗貴人看了看我道:想起來了,似乎不過是個縣丞,侍候我洗腳竟然不當心
溫儀一旁不忿已壓不住怒火道:那個丫頭是在內務府珍寶司的,怎的會去給你做這等兒差事,麗母妃此舉可是不對
我對溫儀道:罷了,確實不過是個丫頭不值當說什麼的,聽聞妹妹換了純菊堂的一樣陳設,便是那塊牌匾也換了,聽聞華麗異常了
麗貴人不欲多言只背對我道:是有此事,娘娘是要什麼,管嬪妾要就是了,何必要這種舊物了
我只定了定神道:旁的本宮一概不要,那塊存菊堂的牌匾,是御筆親書的,還請妹妹送回內務府,送回前先送來我這兒過個目,本宮如今管著後宮,不能不盡心,姐姐嘮叨處妹妹也只能受著呢
前頭的麗貴人仿佛已經石化,身子僵硬,臉色鄒巴巴的撲通一聲跪下改了神色道:啟稟璟妃娘娘,那塊匾額已經…………已經砸了
我沉下聲沉默許久,這沉默讓麗貴人瑟瑟發抖道:此舉是對皇上大不敬,來人,把麗貴人綁了,送去翠雲館別污了敬妃娘娘的地界兒,麗貴人大不敬,受什麼刑好了,咱們皇上這兒還沒這麼大但的呢
金兒的笑意快藏不住只恭敬對我道:啟稟娘娘,聽聞聖祖爺那兒有大不敬的是用鐵蒺藜打腳心,在處死
我道:那便如此吧,先用此刑,等皇上忙完了前朝之事,在決定她的的生死存亡
麗貴人早沒有了方才的神氣色彩,整個人如同一個被磨爛了的破口袋被兩個內監拖著離開了梅園
宮中是最藏不住秘密的地方,此次的事端頃刻便傳遍了六宮,曾經跟著甄氏一族的妃嬪無不上門致歉,我卻避而不見只道:以後規行矩步便好,本宮不會計較以前往往,所送的禮也一併退了回去,敬妃等人也是嘖嘖贊我雷厲風行,又提醒我莫要收禮,以免落了人結朋黨的口實,白白落人話柄
麗貴人被拘的數十天後皇上來見我時,卻也是道:其實你何必了,麗貴人不過是小孩子家不懂事
我只正色道:彩月現在是珍寶司的女史,怎可去給麗貴人浣腳這是其一,,即便做的不對,也有司正司管著,怎可濫用私刑,這是其二,純菊堂是御筆親書,此舉乃是大不敬,皇上,要是宮中人人都因此敢失了尊敬之心天家威嚴何在,要是皇上厚此薄彼,那天家公允何在,皇上三思,莫要為了一人失了整個後宮的人心
皇上點點頭道:罷了,左右也是她不對,你責罰也是應該的刑你也賞過了,就趕出去隨便那個行在吧
我抿了一口茶:皇上臣妾想著,左右梅姐姐還缺個看守陵園的人,既然麗貴人和梅姐姐有緣都住存菊堂,就去梅姐姐陵園替惠妃守領吧,既是成全了皇上的聖明,也是讓後宮姐妹知曉和睦的法則,
此事本是分明之事,皇上自然是允了,我的雷厲風行本就讓人意外和驚懼,皇上的支持更是樹立了我在後宮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