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姬林眯了眯眼睛,和祁律交換了一個眼神。

  按照徐國使者的話來說,徐國和淮夷本是一起造反的,他們想要攻打宋國立威,覺得進攻宋國距離洛師很遠,而且宋公和天子還有仇怨,因此天子斷然不會管宋國的事情。

  哪知道徐國和淮夷的算盤打錯了,姬林已經看清了他們的小道道兒,因此自然不會中套,不只是插手了這件事情,而且還親征來到薛國。

  天子親征,非同小可,徐國已經沒有當年徐偃王稱天子之時的強大,所以想要握住宋公這個人質,也好給自己找一個退路,但是淮夷人不肯,淮夷人也知道宋公是一個絕佳的人質,同樣想要握在手中。

  於是徐國和淮夷沒有談攏,直接談崩了,淮夷假意將人質交給徐國,結果趁著徐國不備,直接將徐國的糧草搶掠一空,帶不走的一把火燒掉,拍拍屁股走人,把宋公與夷也給帶走了。

  徐國大吃一驚,也是因著這個事情,徐國外強中乾,所以才會找到薛國幫忙自救,本想背水一戰的,沒成想出現了薛魏這個叛徒,如今倒是好了,一切都打了水漂兒,徐國已經無路可退,只能全部和盤托出。

  徐國使者跪在地上,一直不敢起身,說:「天子饒命,我徐國也是……也是受害之人。」

  他這麼一說,祁律沒忍住,直接笑了出來,「嗤……」的一聲,很不給面子。

  徐國使者臉面丟盡,但是也不敢發作,便聽祁律說:「狗咬狗一嘴毛,反而說成了受害者,徐國使者您也真是幽默,受害之人歸根結底也要是人,狗算是人麼?」

  祁律說話當真是難聽到了極點,徐國使者被當眾「啪啪」打臉,臉皮漲紅,訥訥的不敢反駁。

  天子此時,心中頗有微詞,倒不是姬林覺得祁律打臉不痛快,而是姬林以為,狗多可人,徐國這做法狗都不如,簡直是侮辱了狗子。

  如今的情況有些「匪夷所思」,他們雖然已經出奇制勝,一舉拿下徐國,但是宋公被淮夷人給搶跑了,這下子必須要拿下淮夷之後,才能救出宋公與夷。

  徐國使者顫巍巍的說:「回稟天子,寡君原為救出宋公,盡一份薄力,願意將我徐國作為進宮淮夷的輜重轉折點,將功補過!還請天子寬宥!」

  姬林眯著眼睛,沉吟了一陣,沒有立刻開口,一時間殿中的氣氛膠著起來,徐國使者沒有聽到答案,也不敢抬頭。

  最後姬林才緩緩的開口,說:「徐國戰敗而降,寡人以為,徐國並未有多少誠意。」

  徐國使者瞬間嚇壞了,不過姬林說的的確是這個道理,戰敗才投降,和沒打之前投降這是不一樣的。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戰神呂布為何會被殺,還不是因為戰敗之後才投降?那投降的意義在何處?

  不過想要討伐淮夷,的確需要從徐國入手,姬林也懂得這個道理,所以目前不宜和徐國徹底撕開臉面,敲打是要敲打的,模稜兩可便好。

  姬林淡淡的說:「徐國之事,寡人還要再議,能否將功補過,還要看徐國的作為。」

  「是是是!」徐國使者聽著天子模稜兩可的答案,簡直是如蒙大赦,趕緊叩頭拜謝。

  姬林說:「徐國使者可以先退下了。」

  徐國使者趕緊從殿中退下去,他一出去,殿中便沒有了「外人」。

  公子馮蹙眉說:「我王,如今宋國落入淮夷人手中,比落入徐國手中更為棘手,還請我王速決!」

  的確如此,周天子冊封的這些國度,好歹都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就連東面的封國,也受了齊魯文化的影響,而形成了一種文名。相對比起來,散落的淮夷人因為禮儀教化沒有普及的緣故,要比中原和齊魯地帶「野蠻」一些。

  宋公與夷落在他們手裡,也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下場。

  姬林蹙眉說:「各位可有什麼看法?」

  祁律看向薛魏,說:「薛公子,我等都是洛師而來,並不了解淮夷,薛國靠近淮夷一帶,薛公子應該是我等之中最了解淮夷之人罷?」

  薛魏點點頭,拱手說:「不瞞太傅,魏對淮夷的確有一些了解。」

  淮夷沒有固定的地盤,宋國到齊國一帶,都受到過淮夷的侵略,三天兩頭戰事不斷,不過淮夷的侵略並沒有鄋瞞、西戎那般強悍,因為淮夷是仗著地勢優點才存留下來的。

  薛魏說:「天子與太傅也看到了,徐國的地勢錯綜複雜,而淮夷人的老窩比徐國的邊邑地勢,更加錯綜百倍,不可同日而語,傳言只要有外人進入淮夷的地皮,都會被困在叢林之中,不是活活餓死,便是被野獸分食,死無全屍。」

  比徐國的地勢還要可怖?徐國的邊邑已經讓他們棘手,洛師的虎賁軍就算是再精銳,也不擅長打叢林戰。

  薛魏又說:「不止如此,淮夷多水,淮夷的叢林軍隊與舟師異常精銳,想要與淮夷對抗,舟師也是必不可免的。」

  舟師作戰……

  因為中原地區水流不多,所以舟師一直是中原國家的短板,如今舟師強大的國家便是楚國,楚國地處南面,水流充沛,因此他們的舟師最為強勢。

  周天子的土地上,如果論舟師作戰的話,也只剩下了齊國,因為齊國臨海,他們也會訓練舟師,但齊國的發展多對於中原,所以齊國就算也訓練舟師,但舟師並非主力,也常年擱淺,想要對付精銳的淮夷舟師,同樣無法入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