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麻煩?

  眾人都有些狐疑的看向祁律,如何麻煩,只要將公子馮包裝一番,派兵送回宋國即位便行了,如何可麻煩了?比打仗要簡單很多。

  公子馮就在班位之中,如果是平日朝議,公子馮沒有指定的官銜,是個閒散之人,不必參加朝議,但是今日是關於宋國的朝議,所以公子馮也來參加了朝議。

  公子馮側頭看向祁律,眯了眯眼睛,若有所思。

  姬林淡淡的說:「哦?如何麻煩?」

  祁律拱手,說話的聲音不大,語調平和,有條不紊,說:「如今宋國送來求援移書,請求天子發兵援宋,討伐徐國和淮夷,無非只有兩個應對之法,第一是派兵,第二是不派兵。」

  的確如此,只有這兩個選項。

  祁律又說:「倘或不派兵,的確可以猶如各位卿大夫所講,遣送輜車二百承,送公子馮回國繼承宋國國君之位,公子馮乃宋國正統,名正言順。無需派兵,無需糧餉,不懂干戈,看似簡單便宜……」

  看似,祁律說的是看似,果然他還有後話,微微一笑,話鋒一轉,說:「但律竊以為,這看似便宜之事,其實背地裡麻煩的厲害。」

  卿大夫們竊竊私語起來,覺得祁律是危言聳聽,想要別樹一幟,畢竟幾乎八成的卿大夫們都贊成送公子馮回國,獨獨祁律站出來「唱反調」,可不是想要引起天子的注意力麼?

  祁律不在意旁人的目光,因為在意旁人的目光活得太累,也是一件麻煩的事情。

  祁律拱手繼續說:「請天子與各位卿大夫試想想看,徐國與淮夷聯合,侵占宋國,宋國的子民乃是天子的子民,如果天子不派兵討伐徐國與淮夷,只是送公子馮回國即位,在百姓的心裡,恐怕還以為天子怕了徐國與淮夷。」

  他話音一落,眾人面面相覷,倒的確是這個道理。

  祁律又說:「再者,淮夷與徐國蠢蠢欲動,突然攻擊了與洛師遙遙相對的宋國,在律看來,這很有可能是一個試探,夷人的目的應該不僅僅是一個宋國,而是向我中原開進,倘或天子即位之初,不能狠狠痛擊夷人,恐怕會助長夷人的氣焰,導致北狄、西戎、東夷和南蠻紛紛效仿,到那時候,四方作亂,便不是一個簡單的送公子即位便能解決的事情了……因而律以為,如今送公子馮回國,的確簡簡單單,便宜又方便,但唯恐引來後患無窮。」

  祁律一番話說完,拱手作禮,很坦然的回到了自己的席位上,其餘人等又開始小聲討論起來。

  剛才還有很多人認為祁律是在別樹一幟,引起天子的注意力,但是如今聽了祁律的一番話,的確覺得十分有道理。

  姬林也是這麼想的,雖然他們手裡有公子馮這一步好棋,但是好棋要留到後面才能出奇制勝,如果一開始便把招數全都用了,到了後來可就不管用了。

  如今還沒有到送公子馮入宋的時機,姬林倒是與祁律的想法不謀而合。

  祁律說完,虢公忌父立刻拱手說:「天子,祁太傅所言甚是,絕不能讓外夷輕視我大周威嚴,忌父附議!」

  虢公忌父站出來附議,很快便有很多人支持祁律的想法,主張派兵痛擊回去,讓徐國和淮夷領教一番洛師的威嚴。

  公子馮眯了眯眼目,站起身來,似乎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一站出來,很多人都以為他恐怕要反駁祁律的提議,畢竟好端端一個入宋的機會,好端端一個名正言順登上宋國國君寶座的機會,卻被祁律兩句話斷送,公子馮如何能甘心?

  然……

  公子馮拱手說:「天子,馮附議。」

  卿大夫們一時有些譁然,沒成想和宋公與夷有死仇的公子馮,竟然主張討伐徐國與淮夷,營救宋公?

  公子馮還有後話,說:「國內你爭我奪,實乃家醜不可外揚,而如今淮夷之人聯合我大周屬國徐國,實乃罪大惡極,馮願出征伐夷,還請天子首肯!」

  公子馮竟然是來請戰的!

  姬林沒有立刻說話,稍微的沉默了一會子,開口說:「如今淮夷與徐國藐視我大周威嚴,令人憤毒。寡人堪堪即位,很多事情還要仰仗各位在坐愛卿,或許便有很多人以為,寡人年紀輕,壓不住頭等,臉皮子也薄,撕不開臉面兒,便越發的將我洛師,將我大周的威嚴不當一回事,好啊,好得很吶……」

  姬林微微一笑,突然一展袖袍長身而起,他站起身來,在坐的卿大夫們也不敢坐了,趕緊也跟著站起身來,拱手而立在治朝大殿之上。

  姬林站在大殿的台磯上,微微低頭俯視著朝拜的眾卿,聲音低沉的說:「今日正好趁著夷人亂宋的事情,寡人準備……親征伐夷。」

  「親征?」

  「天子要親征……」

  姬林的話音一落,朝中再次陷入了喧譁,仿佛是滾水煮餃子,一時間沸騰的難以掩蓋。

  其實這年頭諸侯親征,天子親征都是很普通的事情,不過姬林堪堪即位,這算是姬林第一次正式親征,而且還是為了無禮在先的宋國,因此士大夫們難免有些喧譁。

  姬林決定親征,一來打擊夷人的氣焰,二來也想證明自己的能力。

  很多人都覺得天子上位三把火,全都燒在了自己人的頭上,就算手段雷厲風行,那有甚麼能耐。

  姬林便是要證明給這些人看看,自己的能耐不只是能抑霸,同樣可以攘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