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趙淑妃道:「從前不是一向由你給皇上送藥嗎?為何會不知?」
梁春答道:「確實如娘娘所說,從前的藥都是奴才送的,但是近來皇上的眼睛愈發不好,看不清東西,奴才要給皇上念奏摺,送藥的事情都交給了小福子。」
太后滿面怒容地道:「那個小福子呢?」
不多時,一個小太監被押了進來,他滿臉都是驚慌和恐懼,跪在地上連連磕頭,不住地道:「奴才冤枉,奴才冤枉啊,奴才真的不知道那藥里被下了毒,明明用銀針試過的!銀針並未變黑,對了!奴才也喝過藥的,可是奴才現在沒事啊!太后娘娘明鑑。」
他這麼一說,所有人的眉頭皆是皺起,如果真是這樣,那為什麼只有皇上吐血昏迷了?
顧梧問道:「太醫呢?」
他這一句話把眾人的心神都拉了回來,太后看了他一眼,道:「太醫正在給皇帝看診。」
才說完,便見一名太醫從屏風後繞出來,對眾人拱了拱手,太后急急問道:「皇上怎麼樣了?」
這一句也是其他人想問的,那太醫答道:「回太后娘娘的話,皇上確實是中了毒,如今院首還在給皇上診治,看看要如何用藥才能化解毒性,但是皇上身體虛弱,又有病在身,恐怕……」
他停了一下,所有人都知道了言下之意,就是景仁帝很有可能熬不過去了。
太后驚地退了一步,跌坐在椅子上,喃喃道:「怎麼會如此?怎麼會如此?難道哀家這個年紀,還要受這種喪子之痛嗎?」
她說著便落下淚來,捶胸頓足地哭道:「倒不如讓哀家替了他去,我的兒啊!」
趙淑妃紅了眼眶,連忙扶住她,替她撫肩順背,哽咽道:「老祖宗您別難過,太醫一定有法子的,皇上吉人自有天相,一定會化險為夷的。」
顧晁也跟著勸了幾句,但是太后哭得止不住,殿內的氣氛一時間陷入了低迷之中,唯有顧梧問太醫道:「父皇中的什麼毒?」
太醫答道:「目前還未查驗出來。」
顧梧又問:「父皇之前喝的藥呢,可查過了?」
太醫皺起眉,道:「查過了,可是藥里無毒,所以一時間無法分辨是何種毒藥。」
顧梧只得對太醫道:「無論如何,想盡一切辦法也要救回父皇。」
太醫連連點頭,道:「是,是,臣等當竭盡全力,為皇上解毒。」
顧梧讓他去了,目光在殿內眾人面上逡巡而過,最後落在梁春身上,問他道:「梁公公,父皇在中毒之前,可曾說過什麼?」
一時間,所有人的視線都投向了梁春,梁春頓了頓,搖首道:「沒有,皇上什麼也沒有來得及說。」
太后又低低慟哭起來,趙淑妃拿了帕子輕聲安撫她,顧梧四下里看了一圈,在臥榻邊停下來,景仁帝身體抱病,除了早朝以外,他幾乎不怎麼出殿,一直在這榻邊坐著,處理奏摺,可以說,一天有大半是在這裡度過的,榻上放著一張矮桌,上面擺了一摞厚厚的奏摺,還有硯台和筆墨,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藥碗,裡面是半碗藥,放了許久,丁點熱氣都沒了。
顧梧伸手端起那碗藥,端詳了片刻,忽然問梁春道:「父皇今日是如何喝藥的?是直接喝,還是用了湯匙?」
梁春一愣,答道:「回王爺的話,皇上端著碗喝的,他一向不用湯匙。」
顧梧聽罷,喚來太醫,把碗交給他,道:「你驗一驗這隻碗的邊沿。」
那太醫聽了,便取來一塊乾淨的棉紗,將碗的邊沿擦拭過一遍,放入銀杯中,加些清水,趙淑妃扶著太后也過來看,她眼尖地看見那銀杯有些變色,道:「有毒!」
太醫捧著銀杯看了看,恍然道:「原來如此,這毒是抹在碗的邊沿,湯藥里確實沒毒,試毒的宮人也不會直接用碗喝,所以無法驗毒。」
顧梧道:「下毒之人一定是極其熟悉父皇的飲食習慣。」
太后聽了,忙吩咐道:「來人,把乾清宮所有的宮人都帶下去,給哀家一個一個審,絕不能放過這惡人!」
乾清宮上下的宮人有四十八人,包括梁春在內,一共四十九人,皆是被帶下去審問了,這一審就是一上午,顧梧心繫林奴兒,便對太后道:「聽聞皇祖母把奴兒召入慈寧宮了?」
因為景仁帝的毒還未解,太后的心情原本就不好,一聽他說起林奴兒,臉頓時拉得老長,沒好氣道:「就是那個青樓女子?哀家讓人把她看押起來了,原是想等皇帝來發落處置,卻沒想到出了這檔子事情……」
她又難過起來,拿著帕子拭淚,罵道:「真是個掃把星,說不得就是她壞了咱們天家的風水,才有了今日這樣的禍事。」
聽了這話,顧梧的臉色倏然就沉了下去,道:「孫兒以為並非如此,父皇的事情本是人禍,與奴兒有什麼關係?」
太后一怔,抬起頭來打量他,見他沒有半點驚訝,反而還替那個賤婢說話,頓時狐疑地道:「你早就知道她的身份了?」
顧梧坦然道:「是,孫兒一開始就知道了。」
「荒唐!」太后又急又怒地道:「那你為何不拆穿她,將她趕出去?」
顧梧道:「奴兒是孫兒明媒正娶的王妃,為何要將她趕出去?」
太后氣道:「什麼王妃?她一個青樓賤婢也配嗎?當初皇帝讓你娶的是柴府的女兒,不是她,你是腦子糊塗了嗎?」
梁春答道:「確實如娘娘所說,從前的藥都是奴才送的,但是近來皇上的眼睛愈發不好,看不清東西,奴才要給皇上念奏摺,送藥的事情都交給了小福子。」
太后滿面怒容地道:「那個小福子呢?」
不多時,一個小太監被押了進來,他滿臉都是驚慌和恐懼,跪在地上連連磕頭,不住地道:「奴才冤枉,奴才冤枉啊,奴才真的不知道那藥里被下了毒,明明用銀針試過的!銀針並未變黑,對了!奴才也喝過藥的,可是奴才現在沒事啊!太后娘娘明鑑。」
他這麼一說,所有人的眉頭皆是皺起,如果真是這樣,那為什麼只有皇上吐血昏迷了?
顧梧問道:「太醫呢?」
他這一句話把眾人的心神都拉了回來,太后看了他一眼,道:「太醫正在給皇帝看診。」
才說完,便見一名太醫從屏風後繞出來,對眾人拱了拱手,太后急急問道:「皇上怎麼樣了?」
這一句也是其他人想問的,那太醫答道:「回太后娘娘的話,皇上確實是中了毒,如今院首還在給皇上診治,看看要如何用藥才能化解毒性,但是皇上身體虛弱,又有病在身,恐怕……」
他停了一下,所有人都知道了言下之意,就是景仁帝很有可能熬不過去了。
太后驚地退了一步,跌坐在椅子上,喃喃道:「怎麼會如此?怎麼會如此?難道哀家這個年紀,還要受這種喪子之痛嗎?」
她說著便落下淚來,捶胸頓足地哭道:「倒不如讓哀家替了他去,我的兒啊!」
趙淑妃紅了眼眶,連忙扶住她,替她撫肩順背,哽咽道:「老祖宗您別難過,太醫一定有法子的,皇上吉人自有天相,一定會化險為夷的。」
顧晁也跟著勸了幾句,但是太后哭得止不住,殿內的氣氛一時間陷入了低迷之中,唯有顧梧問太醫道:「父皇中的什麼毒?」
太醫答道:「目前還未查驗出來。」
顧梧又問:「父皇之前喝的藥呢,可查過了?」
太醫皺起眉,道:「查過了,可是藥里無毒,所以一時間無法分辨是何種毒藥。」
顧梧只得對太醫道:「無論如何,想盡一切辦法也要救回父皇。」
太醫連連點頭,道:「是,是,臣等當竭盡全力,為皇上解毒。」
顧梧讓他去了,目光在殿內眾人面上逡巡而過,最後落在梁春身上,問他道:「梁公公,父皇在中毒之前,可曾說過什麼?」
一時間,所有人的視線都投向了梁春,梁春頓了頓,搖首道:「沒有,皇上什麼也沒有來得及說。」
太后又低低慟哭起來,趙淑妃拿了帕子輕聲安撫她,顧梧四下里看了一圈,在臥榻邊停下來,景仁帝身體抱病,除了早朝以外,他幾乎不怎麼出殿,一直在這榻邊坐著,處理奏摺,可以說,一天有大半是在這裡度過的,榻上放著一張矮桌,上面擺了一摞厚厚的奏摺,還有硯台和筆墨,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藥碗,裡面是半碗藥,放了許久,丁點熱氣都沒了。
顧梧伸手端起那碗藥,端詳了片刻,忽然問梁春道:「父皇今日是如何喝藥的?是直接喝,還是用了湯匙?」
梁春一愣,答道:「回王爺的話,皇上端著碗喝的,他一向不用湯匙。」
顧梧聽罷,喚來太醫,把碗交給他,道:「你驗一驗這隻碗的邊沿。」
那太醫聽了,便取來一塊乾淨的棉紗,將碗的邊沿擦拭過一遍,放入銀杯中,加些清水,趙淑妃扶著太后也過來看,她眼尖地看見那銀杯有些變色,道:「有毒!」
太醫捧著銀杯看了看,恍然道:「原來如此,這毒是抹在碗的邊沿,湯藥里確實沒毒,試毒的宮人也不會直接用碗喝,所以無法驗毒。」
顧梧道:「下毒之人一定是極其熟悉父皇的飲食習慣。」
太后聽了,忙吩咐道:「來人,把乾清宮所有的宮人都帶下去,給哀家一個一個審,絕不能放過這惡人!」
乾清宮上下的宮人有四十八人,包括梁春在內,一共四十九人,皆是被帶下去審問了,這一審就是一上午,顧梧心繫林奴兒,便對太后道:「聽聞皇祖母把奴兒召入慈寧宮了?」
因為景仁帝的毒還未解,太后的心情原本就不好,一聽他說起林奴兒,臉頓時拉得老長,沒好氣道:「就是那個青樓女子?哀家讓人把她看押起來了,原是想等皇帝來發落處置,卻沒想到出了這檔子事情……」
她又難過起來,拿著帕子拭淚,罵道:「真是個掃把星,說不得就是她壞了咱們天家的風水,才有了今日這樣的禍事。」
聽了這話,顧梧的臉色倏然就沉了下去,道:「孫兒以為並非如此,父皇的事情本是人禍,與奴兒有什麼關係?」
太后一怔,抬起頭來打量他,見他沒有半點驚訝,反而還替那個賤婢說話,頓時狐疑地道:「你早就知道她的身份了?」
顧梧坦然道:「是,孫兒一開始就知道了。」
「荒唐!」太后又急又怒地道:「那你為何不拆穿她,將她趕出去?」
顧梧道:「奴兒是孫兒明媒正娶的王妃,為何要將她趕出去?」
太后氣道:「什麼王妃?她一個青樓賤婢也配嗎?當初皇帝讓你娶的是柴府的女兒,不是她,你是腦子糊塗了嗎?」